愛因斯坦說:「聯想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有限,而聯想可以概括世界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一種事物和另一種事物相類似時,往往會從這一事物引起對另一事物的聯想。相關、相似、相近、因果、對比,就是一事物與另一事物的聯繫,這種聯繫就是聯想點。記憶的基本法則是把材料,與自己體驗過的事物連結起來。通常我們記憶一個東西的時候,都會和你已經知道的一個東西,做聯繫或者比較,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聯想的過程。
聯想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聯想的兩個基本要素:
1、有聯繫,如果沒有明顯的聯繫,就用聯想來創造聯結。
2、和另一個已知的、熟悉的、有聯繫的事物做聯繫。
聯想記憶法,是利用識記對象與客觀現實的聯繫、已知與未知的聯繫、材料內部各部分之間的聯繫來記憶的方法。逍遙右腦記憶的秘訣,就是根據我們想記住的資料來進行各種各樣的聯想。各種聯想成了掛資料的鉤子,有了這個鉤子,如果資料掉了下來,就能夠將他們再掛上去。
一、逍遙右腦聯想的基本方法
關於從A到B的聯想。
1、接近聯想:
如看到樹,就想到陽光、空氣、土壤、樹蔭、河流、山巒、花草、動物、鳥窩、木工、農民等接近樹的環境等。
2、相似聯想:
如看到樹,就想到木桌、木床、房子、橋梁、繪畫中的樹、樹形邏輯圖等;
3、對比聯想:
如看到大樹,想到小樹;看到溫暖想到寒冷,看到黑想到白等。
4、中心聯想:
如看到樹,
1)向上:
則可想到植物、生物、物體、物質、世界等「上位詞」,且越來越抽象;
2)向下:
可想到花、樹幹、樹枝、樹葉、樹根、果實等「子系統」,再向下,可想到植物組織、植物細胞等「孫子系統
3)平行:
可想到棕樹、梨樹、桃樹、杉樹、銀杏等,可想到南方的樹,北方的樹,闊葉林、針葉林,路邊的樹,家旁邊的樹等;
5、賦予新關係聯想:這是兩者之間的聯想,作用包括變形、發生作用等關係。
如看到汽車與樹,加一道「作用」,汽車撞著樹,翻了。加一道「變形」,汽車變成了一棵樹。
6、涉我聯想:即將我本人放入聯想內容之中。
如看到樹,加入「我」,則可為:一棵樹倒下來,正砸中了我的腰,疼得厲害。
關於A自身的聯想。
7、歷史聯想:
看到樹,可想到古代的植物、煤等,也可想到現在的與樹有關的人與事,可想到樹的歷史,如種子發芽、長大、花開花落、枯萎、砍伐等。可想到樹的未來等。
8、功能聯想:
如看到樹,可想到樹可造氧氣、涵養水源、遮樹蔭、擋風、做椅子、做棍子、綠化造林、樹葉標本、樹葉畫、茶做飲料、花做食品、皮做纖維等。
9、變化聯想:
將靜止的樹,變成運動的樹,如樹在奔跑等。將樹,變成一條運動細線。將靜止的文字、字母、符號的線條,想像成其是可以運動的線條、變形的線條。
變化聯想,還包括著色聯想、放大聯想、縮小聯想、變多聯想等。如將樹染成紅色,將樹放大到比城市還大,將樹縮小到比自己的口袋還小,將一棵樹變多最後成森林,等等。
二、逍遙右腦聯想的高級方法:
1、修辭法:修辭是很好的聯想工具與聯想方法
如運用比喻,能將抽象、晦澀的東西比喻成熟悉、形象的東西。
修辭方式有103種: 比喻;比擬;借代;誇張;仿擬;倒反;換義;降用;斷取; 別解;增動;婉曲;諱飾;伸縮;閃避;拈連;轉類;示性; 敬謙;引用;異語;夾雜;精警;節縮;統括;換算;精細; 呼告;感嘆;對偶;對比;矛盾;迭映;同語;排比;聯用;繁複;層遞;反覆;復辭;合說;分說;同字;同異;頂真; 回文;迴環;序換;互文;錯綜;倒裝;反問;設問;疑離; 排除;補正;提頓;呼應;省略;跳脫;析字;析數;鑲嵌; 藏頭;藏詞;聯邊;歇後;換述;雙關;飛白;圖示;借用; 起興;諷喻;象徵;襯託;抑揚;移就;移覺;升華;示現; 旁逸;摹繪;物候;疊字;襯字;衍釋;曲解;異稱;詭諧; 偏語;譎辭;巧綴;歧義;設歧;反射;移時;易色;特選; 襯跌;迭現;奇設;列錦
常用的修辭技術有:比喻、誇張、對比、借代等。
舉例如下:
1)誇張:
他很胖。(平常)
他很胖,進門時,把門擠破了。(誇張)
逍遙右腦提示:誇張是一種繼承關係,在某一個特徵的基礎上,擴大或者縮小這個特徵。在心像處理中,僅僅擴張物體的一個部分,而不是所有部分
剛才的例子中 他很胖 不要把這個人想得很複雜,就想到他一個粗壯的外形就可以了,這個人長什麼樣子?穿什麼衣服?都不需要浮現,僅僅是一個龐大的感覺就可以了。
2)比喻:
就是將平常的內容,通過比喻的手段,達到奇特目的。就是用什麼代替什麼,用一個熟悉的可見的東西,比喻一個不常見的東西。和誇張一樣,也是對某一個子特徵做比喻,而不是所有特徵。心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抓住主要特徵。
他跑得很快。(平常)
他跑得很快,跑得像一輛高速公路上的摩託車一樣快。(比喻)
3)對比:
當看到、聽到或回憶起某一事物時,往往會想起和它相對的事物。對各種知識進行多種比較,抓住其特性,記憶具有相反特徵或相互對立的事物,這就是對比聯想法。逍遙右腦提示:事物之間的對立關係就是對比聯想的基礎。從事物的相反方向尋求比較對象,從而拓寬想像的領域和思維的空間。用對比法將相反的事物進行聯想,不是簡單地放在一起,而是要奇特化地聯繫在一起。
例如:豬八戒——鮮花
豬八戒很醜,鮮花很美,這是相反關係,我們可以浮現這樣一個心象:豬八戒也愛美,竟然帶了一朵鮮花在頭上。想起豬八戒就會想起鮮花,想起鮮花就會想到豬八戒。如果想像豬八戒觀賞鮮花,或是豬八戒在花叢中行走,這不奇特,記憶的效果不會好。
2、聯結法:
比如 豬八戒——西瓜
這樣的本來沒有什麼聯繫的,那麼我們可以創造一個關係
豬八戒的腦袋像個西瓜,這樣就有了相似的關係
注意:你想的豬八戒的腦袋要是一個西瓜樣的,西瓜皮顏色的。
3、故事法:
即將不相關聯的各個東西,用編故事的形式聯繫起來。
4、賦形法:
對於任何抽象詞、抽象邏輯與概念、符號、等式公式、數字、字母、抽象段落等,學會賦予其一種有意義的形象,以形象的方式來繪圖記憶。如「哲學」賦予形象可為:哲學書(的圖像)、或者自己熟悉的哲學老師等形象。
5、賦義法:
賦予沒有意義的東西以意義,讓枯燥的東西生動起來,鮮活起來。
6、諧音法:
這是獨特的中國記憶方式,有很大的空間可利用。通過諧音,能化任何抽象字或詞為形象字或詞。
7、賦熟法:
這是一種並聯的聯想技術。即一個或兩個陌生事物與一個熟悉的地點樁等事物掛鈎。這樣能做到隨用隨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