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70盞花燈閃亮古胥門 自動旋轉的「走馬燈」來了!

2021-01-13 中國江蘇網

名城蘇州網訊 (記者 楊學敏)曾被評為全國最具網絡人氣的古胥門燈會,每年都是蘇州人鬧元宵的標配。今天就是元宵節了,古胥門燈會也將正式和大家見面。現場準備的怎麼樣了?快隨記者一探究竟吧!

儘管外面比較陰冷,古胥門燈會的主陣地——百花洲少年宮裡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劇場裡來自各個劇團和社區的演出人員正在抓緊排練。少年宮大廳裡,五十多盞蘇式燈則逐一懸掛起來,再加上沿途的120盞普通紅燈籠,此次燈會共有170盞燈籠供市民觀賞。

木質宮燈

紗燈

蘇式燈

走馬燈「此次展出的彩燈主要分四種,蘇式燈、宮燈、紗燈還有走馬燈。」滄浪街道相關部門負責人朱勤農指著地上擺在一起的彩燈介紹。

花燈掛起四種花燈裡還屬走馬燈最引人矚目,燈亮之後,內部的十二生肖剪紙徐徐轉動,你追我趕。花燈負責人介紹,「走馬燈主要由骨架和燈芯兩部分構成,這座塔式走馬燈,除了底部用了一點木板,全部是用摺紙製成,足足花了4位老師近60個小時。」

塔式走馬燈作為中國特色工藝品,亦是傳統節日玩具之一,走馬燈常見於除夕、元宵、中秋等節日,可謂是家喻戶曉,蘇州的走馬燈更是早已入選江蘇省省級非遺。

走馬燈分解「走馬燈至晚起源於宋代,屬於宮燈的一種,可以說是蘇州流傳下來的老工藝,也是很多工藝的集合。古時候的走馬燈,以木質或紙質結構為主,結合了書法、繪畫、刺繡等,還有機械的原理。」花燈負責人說道。

據了解,在古代,古人只需在走馬燈內點上蠟燭,產生的熱氣流就會推動輪軸轉動。因以前多在燈的各個面上繪製古代武將騎馬的圖畫,燈轉動時看起來好像幾個人你追我趕一樣,故名走馬燈。

其實蘇州走馬燈形式多種多樣,除了塔狀的,也有傳統宮燈形狀的。不過雖然製作原理很簡單,但因為比較花時間,所以現在整個蘇州做的好的也就20多位。

除了重頭戲花燈,劇場裡的演員們也早在年前就已經準備起來了。舞臺上,隨著燈光的切換,崑曲演員柳女士兩袖翻飛,翩翩起舞。作為節目《看社戲》的舞蹈設計者,為了營造一種古雅飄逸的意境,柳女士和大家足足準備了半個月時間,尤其是趁著周末時間,抓緊排練。

除了歌舞表演、花燈展示,明日的花色元宵製作比拼也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參與。但是現場因為下雨的原因,桌子並未擺出,不過也都已經罩上紅布擺在走廊,靜待市民前來一展才藝。

「根據往年的經驗,市民製作的各種花色元宵,形狀各異,可以說是腦洞大開。不知道今年,會有什麼樣的作品。」工作人員十分期待。

從古至今,蘇州元宵燈景之盛一直為人稱讚。今天(2月19日),第十八屆古胥門元宵燈會將如約而至,現場市民除了可以觀燈賞燈外,還有猜燈謎、舞龍燈、吃元宵、走三橋等一系列民俗活動,你期待嗎?

往年燈會資料圖

活動當天安排

相關焦點

  • 走馬燈是如何實現「燈馬走」的?
    歡度春節,花燈璀璨!五彩繽紛的花燈營造的紅色喜慶氣氛,傳遞著新春紅紅火火,新年欣欣向榮之意。馬家小姐連說對得妙,於是這門婚事就算定下了。就在成婚當天,王安石進士及第的消息傳來,喜上添喜!這雖說是一則軼事,但「走馬燈,燈馬走,燈熄馬停步」一聯,的確把「走馬燈」詮釋得淋漓盡致。那麼,「走馬燈」為何「燈馬走」呢?在科技尚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對走馬燈的原理並不清楚,因此被賦予了許多神秘的色彩。
  • 走馬燈,是如何實現「燈馬走」的?
    歡度春節,花燈璀璨!五彩繽紛的花燈營造的紅色喜慶氣氛,傳遞著新春紅紅火火,新年欣欣向榮之意。在無邊的「燈海」中,那趣味叢生的「走馬燈」格外引人注目。「走馬燈」作為最具觀賞性的花燈之一,走過了極其漫長的歲月。即使在當今,「走馬燈」仍然是許多地區的一大燈飾。無論是在春節,還是元宵節和中秋節,「走馬燈」都是不會缺席的!
  • 七旬老人製作新型走馬燈
    燈高約1米,有3個轉子  「我設計的走馬燈,跟普通的燈最大的區別在於,普通的燈只有1個轉子,而我設計的有3個,而且這3個轉子的轉動方向還不同。」楊家寶說,走馬燈由燈體、轉子和燈三部分組成,轉子就是走馬燈轉動的部分。  這盞新型走馬燈約有1米高,比起普通的走馬燈,它絕對算個「大個頭」。
  • 七彩旋轉走馬燈,美觀又耐用
    公元1000年左右,中國人就創造了走馬燈。許多古籍都有關於走馬燈的記述。走馬燈上有平放的葉輪,下有燃燭或燈,熱氣上升帶動葉輪旋轉,這正是現代燃氣渦輪工作原理的原始應用。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民間都有掛花燈的習俗,走馬燈就是其中之一。
  • 瀋陽中街「走馬燈」小年夜將提前點亮(圖)
    皇城商貿文博旅遊功能區決定把五個花燈展區中的「四平走馬」(因中街曾名四平街而得名)展區提前展出,小年夜那天整條中街400多盞走馬燈將全部點亮。  絕大部分走馬燈將在各商場門口懸掛,走馬燈中轉燈部分圖案,將以民間故事和東北民間傳說為主題。商城兩側的外牆體上,將懸掛仿浮雕樣式的花燈,也將走馬燈技術蘊含其中。
  • 命懸一「發」的走馬燈 製作手藝薪火難傳[圖]
    老人介紹說,頭髮吊燈也是一種花燈,與普通花燈不同的是,頭髮吊燈不僅是會旋轉的「走馬燈」,且燈裡人物禽獸的關鍵關節,在頭髮絲的牽引下能活動,活靈活現。熱氣流的上升帶動了吊燈軸盤旋轉,被頭髮絲牽引的人物禽獸關節部位也隨著活動起來。「新做八角一座城,內藏兵馬多少名。紅面坐天兵馬亂,黑面坐天太平城。」這首詩謎就生動地描寫了這一情景,其中「紅面」、「黑面」分別指炭火燃燒和熄滅。如今炭火已經被電風扇取代。  特色明顯的燈俗  正月十五鬧花燈,是我國一項歷史悠久、活動廣泛的民俗。
  • 海鹽滾燈海寧燈彩嘉善走馬燈 這些「非遺」統統和元宵節有關...
    只見屋裡已經擠滿了人,手裡提著各式各樣的花燈,花燈的形狀有五角星、鯉魚、兔子、和平鴿、六角形、扇形……燈籠中央點上蠟燭後非常好看。大家排好隊走到大操場,操場上已經人山人海,鑼鼓喧天,燈光閃閃。   他看見有許多來自農村的花燈隊伍,其中多為龍燈、獅子燈、翻杆燈等大型花燈,這些花燈在優美的江南樂曲伴奏下,上下翻滾飛舞。天色漸漸暗下來時,司令臺上有人大聲宣布:「迎花燈開始!」
  • 元宵節燈籠有多少種 元宵節花燈種類名稱有哪些
    元宵節燈籠有多少種 元宵節花燈種類名稱有哪些時間:2020-02-08 09:54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宵節燈籠有多少種 元宵節花燈種類名稱有哪些 每到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高高掛起紅燈籠,慶祝元宵節的到來。不少人困惑,元宵節燈籠名稱有哪些呢?關於,元宵節燈籠有多少種?
  • 走馬燈神了 唐僧師徒「活」了
    &nbsp&nbsp&nbsp&nbsp進入小張的家中,這盞走馬燈讓人眼前一亮,雖然已經過去了18年,它依然厚重古樸,很難想像它是由高粱稈做成的。走馬燈外形如六角宮燈,高約半米,燈屏上寫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不老松」十一個字,均是由高粱稈紮成的。上方和下方都有中國結、蝴蝶、銅錢、風車等圖案,上方是6條龍,栩栩如生,這些都是由高粱稈紮成的。
  • 成都2300民眾自製4米高轉軸走馬燈鬧元宵(圖)
    原標題:成都:2300民眾自製花燈鬧元宵「別樣」元宵燈會現場。 王偉 攝元宵燈會現場民眾自製花燈。王偉 攝  中新網成都3月5日電(周迪迪)3月5日是中國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在成都高新區肖家河街道興蓉社區,一個「別樣」群眾自製社區元宵燈會成為今年成都元宵節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居民們根據自己的想像力和創意,精心製作的500多盞具有傳統民俗特色的花燈,營造出濃濃節日氛圍。  記者在現場看到,4米來高的轉軸走馬燈,是現場體量最大的「龐然大物」,屹立高聳,美輪美奐。
  • 85歲老人用廢品做出「走馬燈」 高1.5米直徑1.1米
    可是,家住瀋陽市皇姑區85歲高齡的於大爺,利用這些沒人要的廢品做了一個高1.5米、直徑1.1米的「走馬燈」,並取名為「歡騰吉祥燈」,借燈的名字表達自己美好的願望。  愛環保,8旬老人變廢為寶  「咱這是全國獨一無二的,結構最複雜,全手工製作,原料還全都是廢棄物,特別環保。」
  • 古法製作「走馬燈」的奧妙
    古法製作「走馬燈」的奧妙 近日,遼寧瀋陽。北派花燈的第六代傳承人陳暢,向我們展示了全套古法製作走馬燈的工藝和模具。瀋陽花燈是北派花燈的代表,流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 不讓走馬燈漸行漸遠 七旬老人燈影裡盼傳承(圖)
    72歲的隋書弼與走馬燈結緣六十餘載,擅長製作燈籠的父親教會了他這項手藝。兒時家中貧窮,他與父親經常就地取材,用草、秸稈等製作走馬燈,村裡村外的人都跑來觀賞。讓老隋印象深刻的是,1986年他在村裡辦過一次走馬燈會,當時的熱鬧至今難忘。  在老隋的家中,記者見到了色彩繽紛的走馬燈。燈屏上有精心雕剪的鏤空花紋,還有手繪的奇花異草,每盞燈都獨一無二。
  • 十年制一燈 1.7米高的走馬燈正月十五開轉
    吃元宵,看花燈。今天就是正月十五了,在春節的習俗中,正月十五也是看燈團圓的日子,為了讓年味更濃,88歲的老人於文秀製作了十二生肖的走馬燈,在自己家裡就開起了燈會。有特色:走馬燈都是用廢舊物製作的3月1日,瀋陽晚報、沈晚融媒記者來到老人的家裡,看到比記者個頭還高的走馬燈。
  • 情報站|濟南動物園八角金盤開花季,仿佛一盞盞小花燈
    壹粉說,秋末冬初,正是八角金盤的花開季,走在路邊仿佛為你點起一盞盞小花燈,美麗極了。「八角金盤」這個名字,與這種植物的葉型和花型有關。八角,就是它的葉片有「八個角」,葉片有掌壯深裂,像有八根手指的手掌;金盤,就是它的花盤略帶黃色。其實,有「八根手指」的葉片,在八角金盤上並不多。
  • 他精剪花飾手繪紋路 傳承「駿馬奔騰」走馬燈
    陶召俊點燃蠟燭置入燈內,隨著一盞走馬燈被點亮,「駿馬奔騰」的畫面就在燈籠裡「活」了起來,一群活靈活現的馬兒在燈屏上跑了起來,你追我趕,惟妙惟肖。燈紗營造的綠色、粉色的幽光,為整個畫面增添了浪漫色彩。宋詞中「若沙戲影燈,馬騎人物,旋轉如飛」的美妙畫面就這樣呈現在眼前。
  • 扒一扒古典名著裡元宵花燈,辛棄疾那句名言也跟這日子有關
    《水滸傳》中還提到了宋江到京城賞花燈以及宋徽宗遊玩元宵節之事,在史料筆記中也可得到印證。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元宵》中記載宋徽宗宣和年間的正月十五元宵節,說燈彩從正月初七就開始了:「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面北悉以彩結,山礬上皆畫神仙故事。或坊市賣藥賣卦之人,橫列三門,各有彩結金書大牌,中曰『都門道』,左右曰『左右禁衛之門』,上有大牌曰『宣和與民同樂』。」
  • 幻燈片的濫觴走馬燈(古代的動畫片)
    正月十五元宵節,有掛花燈的習俗,這走馬燈就是其中的一種。走馬燈一般都是宮燈的形狀,裡面粘貼著一輪帶有圖案的剪紙。點燃裡面的燈燭之後,熱氣會推動紙輪轉起來,燈罩上會出現人馬追逐、物換景移的影像,看上去就像是現在的動畫片一樣。最晚在宋代的時候就出現了走馬燈,當時稱為「馬騎燈」。
  • 哈爾濱新區首屆花燈節開幕,好看好玩兒的項目都在這裡!
    11月23日下午,哈爾濱新區首屆花燈節暨融創樂園花燈大世界啟動儀式在融創樂園隆重舉辦。 花燈大世界將中國古典文化與現代科技高度融合,營造了一個花燈的全新世界,既可以供全家成員遊玩賞燈,又可為年輕提供了一個網紅打卡地,將會給冰城百姓及全球遊客帶來一場前所未見的花燈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