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的底--訪上海電視節紀錄片初評委應啟明

2020-11-25 搜狐網

  上海永大電梯設備有限公司(前身為上海永大機電工業有限公司)是永大機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與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日)合資創辦的一家專業電梯生產廠家。自1993年成立經歷了幾年的艱苦創業期後逐漸走向成熟,公司所生產的「永大日立」電梯也在國內市場初顯雄姿。

  上海永大憑藉科技和人性化的優勢,使公司近幾年的銷量連續翻倍增長,從創業初期每年幾十臺,一直到2004年銷量更是突破7000臺,市場佔有率在全國排名達到第五位,並有望進入前四名。上海永大一直秉承「技術第一、品質第一、服務第一」的經營理念,自創辦以來一直以卓越的生產經營與優質的售後服務,在業界立下了良好口碑。

  上海永大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還熱心社會公益活動,資助了第八屆全國運動會,上海美術館及安徽希望小學等。並積極投身於中國足球事業,繼從2003年起成為上海中遠足球俱樂部贊助商之後,2005年整體收購中遠足球俱樂部,將上海國際主場留在了上海。在上海永大知名度上升的同時也為中國足球作出了一份貢獻。

  上海永大將一直固守「永遠為您多想一些」的信念,拓展更新、更廣的局面。並以先進的技術、卓越的管理及強大的人力資源,走向行業的前列。

  本屆電視節參賽紀錄片正在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熱播,精美的畫面、深度的主題激動著觀眾。日前,記者採訪了本屆電視節紀錄片初評委、紀實頻道主編應啟明,請他點評今年參賽紀錄片的特點。

  應啟明表示,今年電視節參賽紀錄片的水準有了很大的提高。通過這些參賽片,可以看出世界紀錄片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點鮮明。

  特點一:由過去純粹的紀實發展到現在越來越注重紀錄片的娛樂功能。

  如今的紀錄片大量增加吸引觀眾的技巧,尤其是注重講故事的方式和技巧。以前是把故事當信息,現在是把信息當故事。例如美國參賽片《愛因斯坦大腦之謎》,這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作品,但它同時又有一個精彩的故事構架—— 一開始就是愛因斯坦死後,他的大腦被人取走了,十分類似懸疑劇。印度參賽片《殺死女巫》也是從案件入手,講述在印度的一個部落,一個村民某天早上突然殺了自己的姑媽,然後層層解謎,編導以此透視故事背後的文化意義。

  特點二:越來越多的作品運用真實再現的手法。

  這一特點在國外參賽片中尤為突出。人文類參賽片都或多或少地運用了真實再現的手法,大量起用演員表演再現當時的歷史真實。例如俄羅斯參賽片《馬類百科全書(1)》,講述的是人類和馬相處的歷史。影片全部採用特技,搭景再現特定情境,大量使用演員表演情節。相同手法的還有中國的參賽片《1943-馱工日記》等。紀錄片運用這樣的表現手法在理論界引起過很大的爭議。有專家就質疑這種再現還叫紀實嗎?但是,很多美國紀錄片以大投資大量使用演員表演,並綜合燈光、音響、布景、電腦特技等,因為市場需要這樣的紀錄片。當然,編導必須堅守一個底線,就是內容絕對杜絕虛構。如今真實再現已經形成了紀錄片的潮流,恪守傳統的紀錄風格可能會被淘汰。

  特點三:在對瑣碎生活的敘述中,往往加入重大的歷史事件。

  以西班牙參賽片《賽沙和贊》為例,該片講述兩個來自東西方不同國度、不同宗教背景的青年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喜歡古老的西洋棋,同時他們又是通過最現代的國際網際網路相識,但是,在這個不安定的世界裡他們還能夠再找到其它可以溝通的共同點嗎?編導的意圖很明顯,表現東西方文明的交融和撞擊。在兩個人的日常生活鏡頭中,編導加入大量重大的歷史事件,如巴以衝突、「9·11」事件等,使日常敘事一下子有了宏大的歷史視角,頗為深刻。而以色列參賽片《檢查站》同樣以日常事件折射出巴以衝突給雙方造成的災難,很感人,是這次奪標呼聲很高的紀錄片。

  採訪中,應啟明特別強調,上海電視節自然類紀錄片每年都是外國片的天下,而今年也有中國作品參賽。但是,必須承認中國作品和國際水準還有距離,特別是在自然類的作品上,差距很大。當然人文類的作品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中國目前處在變革時代,為紀錄片創作提供了極其難得的背景和素材。自去年湖北紀錄片《幼兒園》得獎之後,今年很多省市送來作品參加上海電視節。這次參賽的《船工》就是部十分優秀的作品。上海也有兩部作品參賽,分別是《琵琶情》和《窮海》,《琵琶情》前後花了10年時間才拍完,還曾獲得過國際獎項。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紀錄片」,共找到735,713個相關網頁.

相關焦點

  •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再出發
    中國教育電視臺副臺長、中廣協紀錄片委員會副會長陳宏,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紀錄片委員會會長、中央新影集團副總裁趙捷,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藝術總監應啟明,文匯報《文藝百家》主編邵嶺,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嗶哩嗶哩紀錄片出品部高級顧問朱賢亮,紀錄片導演趙青等業界專家學者與主創團隊進行了深度交流,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主任李逸主持會議。
  • 紀錄片《扒龍船》端午登陸央視
    本報訊 (記者郝天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頻道將於6月25日晚10點推出「鄉土中國」系列紀錄片《扒龍船》,全面展現龍船文化,詮釋新時代龍船精神。  據了解,紀錄片《扒龍船》採用全紀實的方法,通過對「疊滘龍船漂移」賽事的真實記錄,講述龍船文化傳承的故事。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頻道,端午節推出紀錄片《扒龍船》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頻道,端午節推出紀錄片《扒龍船》 2020-06-26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水資源危機紀實調查,紀錄片《零水日》坎城電視節亮相
    由騰訊集團、騰訊影業出品的英文紀錄片《零水日》(DAY ZERO),將於10月14日在法國坎城國際電視節(MIPCOM)啟動國際銷售發行。影片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危機,歷時三年拍攝,橫跨全球多地,探訪了水資源保護最前線人們的實地狀況。
  • 上海電視節明起展播14部動畫劇集、17部紀錄片
    據上海發布,今年電視節有哪些好看的節目?上海國際影視節組委會說,明起至6月16日,《秦時明月》《咱們裸熊》《熊貓和小鼴鼠》《飛天小女警》等14部動畫劇集將在炫動卡通頻道播出;有關TFboys的《加油!男孩》、講述普通農民父子生活的《老丁小丁》、探討北極開發與保護問題的《北極,北極!》等17部紀錄片將在SMG紀實頻道展播。來看看有沒有你感興趣的?
  • 水資源危機紀實調查 騰訊出品紀錄片《零水日》坎城電視節亮相
    由騰訊集團、騰訊影業出品的英文紀錄片《零水日》(DAY ZERO),將於10月14日在法國坎城國際電視節(MIPCOM)啟動國際銷售發行。影片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危機,歷時三年拍攝,橫跨全球多地,探訪了水資源保護最前線人們的實地狀況。
  • 上海國際電視節公布白玉蘭獎入圍名單,正午陽光成大贏家
    5月23日,2019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組委會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中國電視劇單元入圍片和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全名單。這些入圍作品將共同角逐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綜藝四大類別的專業獎項。陳坤、何冰、倪大紅、王凱、祖峰將爭奪最佳男演員獎;蔣雯麗、劉蓓、萬茜、姚晨、趙麗穎則將爭奪視後。獲得良好口碑的《大江大河》《都挺好》《芝麻胡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入圍最佳中國電視劇。
  • 北京紀實影像周50部紀錄片展現家國情懷
    以「記錄·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第四屆北京紀實影像周,於9月15日至22日在京舉辦,本屆紀實影像周將展映50部優秀紀錄片。北京紀實影像周展覽板塊,通過官網在線推出了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舉辦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9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推優作品展》,以及北京市廣播電視總局舉辦的《記錄·美好家園——同心築夢新時代紀實影像主題展覽》。兩大展覽分別從不同角度,展現了中國紀實影像深厚細膩的家國情懷。
  • 「金熊貓」國際紀錄片節國際傳媒製作人論壇
    地點: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天府廳  2015「金熊貓」國際紀錄片節緊貼製作播出機構及製作人的實際需求,以量身定製、媒體融合為關鍵詞,通過紀錄片評獎、市場交易、展播展映、國際傳媒製作人論壇、培訓班,以及國內外獲獎節目的一線創作者親臨現場與觀眾就節目製作、創意、
  • 新鮮提案真實影像大會開幕,未來紀錄片有哪些可能性?
    今年的新鮮提案大會由江蘇省廣播電視局、中廣聯合會紀錄片委員會,中視協行業電視委員會,紀錄中國理事會指導,國廣東方網絡(北京)有限公司、蘇州廣播電視總臺主辦。來自國內外的20餘位決策人、100餘位嘉賓、20餘位提案人及相關媒體出席了開幕式。新鮮提案真實影像大會現場。
  • 鳳凰視頻《甲乙丙丁》獲電視紀錄片十佳欄目獎
    近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中國視協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承辦的第21屆中國電視紀錄片十佳十優的評選活動在嘉欲關完美落幕。其中,由鳳凰視頻原創製作的紀實欄目《甲乙丙丁》摘得「第21屆中國電視紀錄片十佳欄目獎」的殊榮,其與央視、北京衛視等國內一線電視臺和機構紀實欄目同獲此殊榮,這在中國網絡自製紀實欄目中尚屬首例。    據《甲乙丙丁》欄目負責人介紹,《甲乙丙丁》在這些獲獎作品中非常特殊,它是唯一一個由網際網路平臺自製的紀錄片欄目,也是國內首個網絡製作的紀錄片欄目。
  • 紀錄片「紀實」特性的重新考察,智慧衡量史學實錄的思維和才能
    紀實是影視攝影(像)的基本功能,它能夠把人們所選擇的物質世界的三維空間中的形象及活動過程,基本接近原模原樣地保存和復現。在諸多影視類型中,紀實特性最為典型的當屬紀錄片。但是從紀錄片誕生之初,到紀錄片多元呈現、真實與虛構混雜的當下,關於紀錄片紀實特徵的理解愈加眾說紛紜,難以統一。
  • 【第24屆上海電視節】《藍色星球2》獲評委點讚:精美絕倫的海洋盛宴
    【第24屆上海電視節】《藍色星球2》獲評委點讚:精美絕倫的海洋盛宴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06月14日 10:13 A-A+ 《藍色星球2》劇照  央視網消息(記者李文學 馮思謠)近日,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公布了最佳系列紀錄片獎入圍名單
  • 「重磅發布」媒體融合、現實題材:紀錄片發展的兩個關鍵詞
    編者按: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在一定範圍內公布了紀錄片專題收視報告。報告基於2019年6月3日至8月9日期間,對16個央視頻道、34個地方衛視頻道、3個地方衛視紀實頻道以及4個中國教育電視臺頻道紀錄片收看情況的監測。數據顯示紀錄片整體收視勢頭強勁。
  • 紀錄片《中國》 以純紀實手法追溯歷史之源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聯合出品的人文歷史紀錄片
  • 汶川地震紀錄片《劫後》三度獲獎仍無法播出
    《劫後》裡的劉婆婆讓人看到生的希望紀錄片《劫後》又獲大獎,但至今無法播出;導演舒崇福很無奈: 「他們說不合適,我不知道為什麼不合適?!」12月6日晚,在201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開幕式上,由中國導演舒崇福創作的紀錄片《劫後》獲得了評審團特別大獎。這也是該片繼獲得上海電視節「最佳亞洲紀錄片金獎」、四川國際電視節「最佳長篇紀錄片獎金獎」之後斬獲的又一項大獎。「地震後,大家都在拍死亡,而《劫後》是在拍『生』——大災大難前,生命不息的精神。」
  • 陳天橋投資的紀錄片獲紐約電影電視節三項大獎,主題關於腦科學 |...
    鈦媒體快訊 | 4月10日消息:由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TCCI)投資出品的紀錄片《打開思想的大門》, 在2019年紐約電影電視節上獲得了兩金一銅三個獎項,包括科技紀錄片、最佳品牌紀錄片製作類金獎,以及專題紀錄片類銅獎 。
  •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
    來源標題: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總編室出品;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監製;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廣播電視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軍事節目中心聯合攝製的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6集*53分鐘)
  • Discovery推出新系列紀錄片 霍金講述宇宙奧秘
    Discovery探索頻道日前推出了新系列紀錄片——《史蒂芬·霍金宇宙大探索》,該節目於昨日起連續四天在紀實頻道播出,展現當今世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的史蒂芬·霍金的超凡想像力和智慧,帶領觀眾一起深入霍金的睿智頭腦,向人們揭示宇宙的奇蹟:從宇宙大爆炸到時間的盡頭,以及外星生命和時間旅行的可能性
  • 紀錄片《代號221》今晚將在央視CCTV-9頻道播出
    11月4日至6日每晚22時,由國家廣電總局牽頭,省廣電局、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聯合製作,反映我省原子城「兩彈一星」精神為主題的紀錄片《代號221》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播出。這是記者從省廣電局獲悉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