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惰性的氮氣與苯,直接偶聯

2020-08-19 X一MOL資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

提起氮氣(N2)大家都不陌生,小學科學課裡就已經講過,我們呼吸的空氣中約78%都是它。如此豐富的含量,使得氮氣成為製備含氮化合物的理想原料。不過,氮氣「生性寡淡」——N2分子中的N≡N三鍵是自然界中最強的化學鍵之一,想要順利活化N2一直都頗具挑戰。從農業中重要的銨類氮肥到藥物中常見的氮雜環,含氮化合物在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都非常重要,因此固氮一直是化學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雖然化學家已經報導了若干能把氮氣直接還原為氨的催化體系,但是通過固氮來形成碳氮鍵(C-N)卻不太容易。傳統策略中用N2作為氮源來合成含氮有機物,一般要在還原性條件下把N2轉化為氮親核試劑,然後與碳親電試劑反應來形成目標C-N鍵。但是,強還原性條件下,碳親電試劑往往也會被還原,使得該策略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可行。


針對此問題,近年來一直圍繞鐵配合物的相關性質展開研究的美國耶魯大學Patrick L. Holland教授課題組設想能否直接誘導N2與簡單的烴形成C–N鍵,而無需對烴進行預先官能團化(如將其轉化為親電試劑)?近日,他們在Nature 上報導了鐵配合物順序活化苯和N2以製備苯胺衍生物的新型固氮反應策略。具體而言,通過C-H鍵活化,鐵配合物對苯環C-H鍵進行氧化加成,形成含有鐵-碳鍵的中間體;隨後該中間體與N2結合,在合適Lewis酸作用下,由於N2的親電性大大增強,使得苯環可以發生遷移反應形成肼中間體;在還原性條件下,肼的N-N鍵斷裂,生成苯胺衍生物;同時在過量Lewis酸的條件下,釋放出金屬配合物進入下一個催化循環(圖1)。

圖1. 反應設計策略。圖片來源:Nature


為了研究該策略的可行性,作者首先進行了當量反應研究(圖2)。首先,他們合成了鐵-苯配合物LFe(η6-C6H6)(2),然後分別在不同的還原條件下來還原該配合物。在KC8和18-冠-6(18c6)條件下,配合物2可以被還原為零價鐵配合物LFe(η4-C6H6)K(18c6)(3-K);而在鈉和15-冠-5(15c5)條件下,配合物2則被還原為二價鐵配合物LFe(H)(Ph)Na(15c5)(4-Na)。通過分析3-K4-Na 的穆斯堡爾(Mössbauer)譜和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表明了3-K4-Na具有不同的鐵原子成鍵環境。在4-Na中苯環上的一個C-H鍵斷裂,形成了一個碳-鐵鍵和氫-鐵鍵;而3-K中則是苯環的π電子與鐵原子配位。此外,在氘代溶劑C6D6下,作者對3-K4-Na的穩定性進行了核磁追蹤實驗。結果顯示若干小時後,它們氫譜的一些核磁峰消失了,表明了這些鐵配合物的苯環和氘代溶劑C6D6進行了交換。同時在3-K的核磁譜圖中出現了4-Na的峰,而4-Na的核磁譜圖中也出現了3-K的峰,這表明配合物34之間存在化學平衡。該化學平衡證實了鐵對苯環C-H鍵的氧化加成是可逆的(圖2a)。當向4-Na的THF溶液中添加金屬鈉和15c5時,在室溫下靜置幾小時,4-Na的紫色溶液會慢慢變綠。核磁數據證明了一價鐵配合物[LFePh][Na(15c5)](6-Na)的生成。當添加強Lewis酸BPh3時,4-Na中的氫負離子則被轉移到BPh3上,生成已知化合物5和[Na(15c5)][H-BPh3],而5最終被3或者鈉還原為6-Na(圖2b)。

圖2. 苯環的活化。圖片來源:Nature


在研究了苯環的活化後,作者把目光轉向了N2的活化(圖3)。首先,作者在N2氣氛下改變溫度,發現6-Na的紫外可見吸收(UV-vis)光譜圖和穆斯堡爾譜都會發生變化;而在Ar氣氛下,相應的譜圖都沒有發生改變(圖3a、3b),這表明鐵配合物6-Na可以與N2結合。接著,作者進行了晶體學驗證,即在-78 °C下將鉀類似物6-K冷卻3 h,得到N2配合物7-K,其X-射線晶體數據顯示N2的一個氮原子孤對電子與鐵原子配位,整個配合物為四面體構型(圖4)。隨後,作者向氮氣配合物7-K溶液中添加了不同的矽基Lewis酸。當使用兩當量Me3SiBr時,配合物7-K直接被轉化為肼絡合物LFe(N(Ph)N(SiMe3)2)(8),表明了烴基從金屬中心遷移到N2的α-位,這是形成甲矽烷基化苯胺的關鍵之處。繼續向8中添加過量的Me3SiBr和還原劑鈉時,8則被還原為三甲基矽基保護的苯胺。如果向7-K中添加位阻更大的三異丙基矽三氟甲磺酸鹽(TIPSOTf),配合物7-K則被轉化為中間體9,其晶體結構顯示苯基並未遷移,表明氮原子與矽基Lewis酸的配位發生在苯環遷移之前(圖3c)。接著,向9中添加過量的Lewis酸Me3SiOTf和還原劑鈉,9也會被還原為苯胺衍生物,收率14%。

圖3. 氮氣官能團化。圖片來源:Nature


至此,雖然作者已經得到了目標產物苯胺,但是這些數據並不能說明該過程是一個催化循環的過程。為了回答該問題,作者向中間體8的溶液裡添加了甲苯。因為最初的反應原料為苯,如果添加甲苯後也能得到基於甲苯的胺類衍生物,則證實了在第一輪反應後,鐵配合物仍然具有反應活性,可以繼續參與下一輪循環,從而符合催化的定義。實驗結果表明,在添加甲苯後,得到了基於甲苯的胺化產物,從而證明了該反應是一個催化過程。


在此基礎上,作者提出了如下的催化循環(圖4)。首先,配合物1&39;,後者繼續參與催化循環。

圖4. 可能的催化過程。圖片來源:Nature


在確定催化循環後,作者對兩個起始原料苯環和N2進行了同位素標記實驗(圖5)。當在15N2氣氛下進行反應時,氣相色譜-質譜分析顯示反應生成的苯胺衍生物Ph15N(SiMe3)2中含有15N,表明了N2是產物N原子的來源;同樣,當使用C6D6作為反應底物時,反應生成的苯胺衍生物(C6D5)N(SiMe3)2中含有五個D原子,表明了苯是產物苯基的來源。最後,作者研究了其他常見的苯的同系物的反應活性。苯為底物時,目標產物苯胺衍生物的產率為68%;甲苯為底物時,產物為對位、間位混合物,總產率為61%;鄰二甲苯為底物時,反應僅僅得到12%的間位胺化產物。

圖5. 同位素標記實驗及其他底物。圖片來源:Nature


總結


在這篇文章中,Holland課題組報導了一個鐵配合物為催化劑、苯和氮氣作為反應原料來合成苯胺衍生物的新反應。雖然之前報導的許多熱驅動、電驅動和光碟機動的金屬偶聯反應以及非經典的胺化反應(比如利用環己酮和胺來合成苯胺,Nature, 2020, 584, 75–81,點擊閱讀詳細),已經大大簡化了苯胺化合物的合成步驟,但是如果僅僅從反應原料的角度來說,利用苯和氮氣來合成苯胺顯然更具有吸引力。考慮到反應是用廉價易得的鐵催化劑,該反應顯然具有成為一個「Dream Reaction」的潛質。但是,該反應不僅需要用到活性極強的還原劑鈉以及強Lewis酸,還需要嚴格無水無氧以及低至-100 ℃的反應條件,從實際操作角度來講,該方法在短期內還不具有合成應用價值。儘管如此,該反應無論是在鐵催化領域、固氮領域還是碳氫鍵活化領域,都可以稱得上一個裡程碑式的工作。


最後分享一個小插曲。筆者在寫這篇文章時,發現了文中圖5b和正文中的相關描述並不一致。在正文中,作者意指圖5b為C6H6 和C6D6(1:1)的胺化反應,圖5c為苯、甲苯及鄰二甲苯的胺化反應。但實際上圖5b卻是苯同系物的反應。顯然,作者漏掉了5b並把5c標記成了5b。在發現該錯誤後,筆者向通訊作者Holland教授發送了提醒郵件,僅僅幾分鐘後,筆者就收到了Holland教授的回覆,不禁感嘆其效率之高。

Coupling dinitrogen and hydrocarbons through aryl migration

Sean F. McWilliams, Daniël L. J. Broere, Connor J. V. Halliday, Samuel M. Bhutto, Brandon Q. Mercado, Patrick L. Holland

Nature, 2020, 584, 221–226, DOI: 10.1038/s41586-020-2565-5


導師介紹

Patrick L. Holland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1292


(本文由波紋供稿)

相關焦點

  • 趣味知識:汽車輪胎充「氮氣」是否能降低爆胎係數·氮氣惰性嗎?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內容概述:汽車輪胎空氣的功能,空氣主要成分與氮氣和惰性元素關係,實際測試結果解析。【汽車輪胎充氮氣】一度成為熱門話題。由於胎冠直接與地面接觸,達不到絕對平整的鋪裝路面或非鋪裝路面會有很多凸起與凹陷;胎冠則要被動的高頻率的「被形變」,也就是高頻率的被撕扯;所以冠層必須加入多層加強結構,只要胎冠溝槽底部沒有因老化而嚴重開裂(2mm左右),或者因碰撞而破損則不用擔心會爆胎。2:輪胎側壁的結構強度理論上比較弱,因為只有簾線層進行加固。
  • Spt5介導的增強子轉錄直接偶聯增強子激活與啟動子相互作用
    Spt5介導的增強子轉錄直接偶聯增強子激活與啟動子相互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3 12:41:01 近日,奧地利分子病理研究所Rushad Pavri課題組發現,Spt5
  • 配體控制Suzuki偶聯反應位點的選擇性
    儘管這些方法可靠且直接,但必須製備帶有所需取代基的前體用於縮合或環加成反應。由於這些原因,人們越來越關注新的合成方法,新的合成方法需允許從普通中間體有效合成聚取代的吡唑衍生物。在芳(雜)環上引入多個芳基時,我們往往利用滷素(或類滷素)活性的差異來先後次序引入,如果要是能通過控制配體可以來回切換引入的順序就非常完美了,這樣可以增加合成的簡潔性,也可以增加分子的多樣性。
  • NSR綜述:從氮氣直接合成氮-碳鍵
    但是氮氣分子極其穩定,其活化和轉化極具挑戰性。工業合成氨(NH3)是人類直接利用空氣中氮氣的最成功案例,而幾乎所有的人工合成含氮有機化合物都是以氨為基礎原料製備的。傳統的合成氨過程條件極其苛刻,還存在著許多重大科學和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 氮氣和氨肥的故事
    氮氣佔大氣總量的 78.12% (體積分數),在標準情況下的氣體密度是1.25g/L(克1升),氮氣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中大約只溶解0.02體積的氮氣。氮氣是難液化的氣體。氮氣在極低溫下會液化成無色液體,進一步降低溫度時,更會形成白色晶狀固體。
  • 科學家在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偏好性的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蛋白偶聯受體(GPCR)是非常重要的藥物靶點,在人類基因組中編碼800多種,約30%的臨床處方藥的直接靶點是GPCR。GPCR在行使功能時通常伴隨著分子構象發生變化,因此理解GPCR構象變化非常重要。近年來,結構學生物學研究方法的進步為研究GPCR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 用啤酒和硼賓還原氮氣
    因此在溫和條件下實現氮氣分子的活化轉化依然是合成氨領域的難點。一些過渡金屬配合物可以在室溫條件下活化氮氣,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過渡金屬中心具有部分佔據的價層d軌道,其中空的d軌道可以接收氮氣的孤對電子,充滿的d軌道同時又可以反饋至氮氣的反鍵軌道從而實現氮氣活化。由於主族元素並不具備這一價層結構特徵,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利用主族元素化合物活化N2分子並不可行。
  • 氮氣在微生物發酵行業的應用
    近期,有多個微生物行業的客戶諮詢制氮設備,在生產過程中應用到氮氣。
  • 新方法可高效合成苯並呋喃衍生物
    ,首次報導了合成苯並呋喃衍生物的新方法。苯並呋喃乙胺類化合物是苯並呋喃衍生物中的重要一類化合物,是α2-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的合成前體,並對血清素5-HT2和5-HT1A受體具有高親和力,引起了合成化學家的高度重視。但此前報導的合成路線冗長、產率低且高溫,需使用過渡金屬催化劑等,發展一種合成苯並呋喃基乙胺高效便捷的新方法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 關於禪城區食品級氮氣標準是什麼
    關於禪城區食品級氮氣標準是什麼,有人知道嗎?食品級氮氣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國家對用於食品級的填充氣體有純度要求,但沒有專門的食品級要求,一般在食品行業中採用氮氣時會以純度標準來定義,食品級氮氣的標準一般會與高純氮氣掛鈎。
  • 煤礦氮氣防滅火系統如何應用
    氮氣作為一種典型的惰性氣體,因其自身的不活躍特性而被廣泛應用在井下火災防治工程中,作用的實質是藉助其惰性特質,在注入採空區後,隨著自身的擴散,充滯到破碎煤體周邊,構成氣固相互交叉的混合體,從而降低破碎煤體四周的氧氣濃度,降低煤炭的氧化速率。
  • 輪胎充氮氣,不會爆胎?
    搞了半天,酷車無憂小編,總算弄明白了,汽車充氮氣和空氣,有啥區別了。有利有弊,各取所需。 氮氣最早始於20年前的賽車技術,因為氮氣是比較穩定的氣體,不會對輪胎產生氧化作用,也不會對輪圈產生腐蝕,另外它比普通空氣要更加穩定,很不容易受到熱脹冷縮的影響,從而減少了爆胎的機率。
  • 過渡金屬催化劑難以實現的偶聯反應,它做到了!
    既然過渡金屬催化體系不適合雜芳香烴的C-C鍵偶聯,設計無過渡金屬參與的反應過程似乎更為可行。早在上世紀50年代,人們便發現將有機鋰試劑、格氏試劑等有機金屬試劑與亞碸類化合物混合,有機金屬試劑可對S(IV)中心親核進攻,經由氧代硫烷陰離子中間體,最終還原消除形成C-C鍵偶聯的產物,然而反應效率仍有待優化,很少用於有機合成反應中。
  • 【飛機知識】飛機輪胎充氮氣的好處
    飛機輪胎裡面充的氣是氮氣,為什麼充氮氣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飛機輪胎充氮氣的好處。 1.提高輪胎行駛的穩定性和舒適性 氮氣幾乎是一種惰性雙原子氣體,具有極其不活潑的化學性質。氣體分子比氧分子大,不易熱脹冷縮,變形幅度小。
  • 多篇文章解讀近年來G蛋白偶聯受體領域研究進展
    這項新的發現進一步改進了2015年發表在Nature期刊上的一項研究(Nature, doi:10.1038/nature14656):首次描述了這兩種蛋白分子結合在一起時的結構。此外,這項發現也解答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這可能導致人們開發出更加有效的同時具有更少副作用的藥物來治療心力衰竭、癌症等疾病。
  • 河南氮氣回流焊_多多精密價廉物美
    河南氮氣回流焊,多多精密價廉物美, 。河南氮氣回流焊, 在拖焊工藝中,穩定的焊錫流至關重要。焊料從組裝的反方向流出。當焊料開始流向背面(沿著電路板方向),就出現了錫橋。熱氮氣刮刀迫使焊料反向流動並消除錫橋。如果焊料開始沿著引腳流動,如圖4所示,PIN腳離開焊料的地方將滑離噴嘴。
  • Nature:利用smFRET成像技術揭示腎上腺素激活的G蛋白偶聯受體變化
    Scott Blanchard和他的團隊利用他們開發出的這種基於相機的成像平臺追蹤G蛋白偶聯受體(GPCR)如何對它們的環境作出應答。圖片來自 Dr. Daniel Terry/Weill Cornell Medicine。
  • 通過矽的交叉偶聯實現擴環反應合成多元苯甲矽環(六-八環)
    正文:「碳/矽轉換」是新材料、藥物和農藥開發中一種創新的策略,而含矽的四氫化萘和苯並環庚矽烷結構單元,在許多市售藥物和天然產物種普遍存在(Figure 1a)。鑑於此,對含矽的四氫化萘和苯並環庚矽烷的合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 Nature中文摘要|19 November 2015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7/n7578/full/nature15761.html, Marios Georgiadis, Andreas Menzel, ... M
  • 百科知識:「氮氣輪胎」能否降低汽車爆胎風險?
    「N·氮氣」被視為汽車輪胎最理想選項,因其化學性質不活潑,在高溫高壓與催化環境中才能出現發化學反應,也就是所謂的「惰性氣體」,然而這種理解是錯誤的。觀察元素周期表,真正的惰性氣體有右側一列,分別為:氦氖氬氪氙氡,其特點為外層電子為「8」,而氮氣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