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可高效合成苯並呋喃衍生物

2020-12-07 中國科學院

新方法可高效合成苯並呋喃衍生物

2019-02-27 科技日報 趙漢斌

【字體:

語音播報

  記者26日從雲南大學獲悉,該校與賓夕法尼亞大學課題組合作,在自由基環化串聯反應合成苯並呋喃的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報導了合成苯並呋喃衍生物的新方法。

  苯並呋喃結構單元作為重要的生物活性基團廣泛存在於天然產物分子和藥物分子中,在抗腫瘤、抗病毒、抗菌、抗炎、抗氧化以及對心血管系統的保護作用等方面表現出優異的生理活性。2015年,有34種臨床批准的藥物是苯並呋喃衍生物,包括達非那新、維拉唑酮、雷美替胺等。苯並呋喃乙胺類化合物是苯並呋喃衍生物中的重要一類化合物,是α2-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的合成前體,並對血清素5-HT2和5-HT1A受體具有高親和力,引起了合成化學家的高度重視。但此前報導的合成路線冗長、產率低且高溫,需使用過渡金屬催化劑等,發展一種合成苯並呋喃基乙胺高效便捷的新方法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雲南大學自然資源藥物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羊曉東、張洪彬教授團隊與賓夕法尼亞大學派屈克·沃爾什教授課題組合作,以原料易得的2-氮雜烯丙基和碘代芳基丙二烯基醚為反應物,首次實現了自由基環化串聯分子間偶聯反應,應用於苯並呋喃乙胺類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具有良好的普適性,同時可以拓展合成一系列常規合成方法難以製備的多功能化、多環苯並呋喃衍生物,也可以擴環合成一系列苯並六元或七元氧雜環衍生物。

  值得一提的是,此種串聯反應不需要過渡金屬催化、無配體,避免了在後處理過程中過渡金屬雜質分離的難度,同時降低反應成本,避免了來自可持續性的挑戰問題,這將有助於該工作今後在製藥領域中的應用。新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化學領域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

  記者26日從雲南大學獲悉,該校與賓夕法尼亞大學課題組合作,在自由基環化串聯反應合成苯並呋喃的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報導了合成苯並呋喃衍生物的新方法。
  苯並呋喃結構單元作為重要的生物活性基團廣泛存在於天然產物分子和藥物分子中,在抗腫瘤、抗病毒、抗菌、抗炎、抗氧化以及對心血管系統的保護作用等方面表現出優異的生理活性。2015年,有34種臨床批准的藥物是苯並呋喃衍生物,包括達非那新、維拉唑酮、雷美替胺等。苯並呋喃乙胺類化合物是苯並呋喃衍生物中的重要一類化合物,是α2-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的合成前體,並對血清素5-HT2和5-HT1A受體具有高親和力,引起了合成化學家的高度重視。但此前報導的合成路線冗長、產率低且高溫,需使用過渡金屬催化劑等,發展一種合成苯並呋喃基乙胺高效便捷的新方法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雲南大學自然資源藥物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羊曉東、張洪彬教授團隊與賓夕法尼亞大學派屈克·沃爾什教授課題組合作,以原料易得的2-氮雜烯丙基和碘代芳基丙二烯基醚為反應物,首次實現了自由基環化串聯分子間偶聯反應,應用於苯並呋喃乙胺類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具有良好的普適性,同時可以拓展合成一系列常規合成方法難以製備的多功能化、多環苯並呋喃衍生物,也可以擴環合成一系列苯並六元或七元氧雜環衍生物。
  值得一提的是,此種串聯反應不需要過渡金屬催化、無配體,避免了在後處理過程中過渡金屬雜質分離的難度,同時降低反應成本,避免了來自可持續性的挑戰問題,這將有助於該工作今後在製藥領域中的應用。新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化學領域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南師大孫培培課題組:成功合成了磺醯化的二氫苯並呋喃衍生物
    自由基介導的分子內的氫原子轉移(Hydrogen Atom Transfer, HAT)是一種溫和、高效的活化遠程碳氫鍵的方法,可用於合成功能化的環狀化合物。從事有機合成新方法與有機功能材料研究,在惰性化學鍵的活化、自由基反應、多組分反應等研究領域取得了系列創新性成果,開發了一系列碳氫鍵官能團化、通過串聯反應構築官能化雜環化合物的新方法,一些新反應已成功地應用於重要臨床藥物的合成;提出了磷光型有機電致發光材料設計的新思路,設計合成了多種高效光電功能材料
  • 呋喃合成方法及藥物中的應用
    呋喃(oxole),是最簡單的含氧五元雜環化合物,具芳環性質,可發生滷化、硝化、磺化等親電取代反應,主要用於有機合成或用作溶劑
  • 常見呋喃合成反應
    下面對一些常見的呋喃環合成反應進行匯總,方便學習交流。內容不全歡迎大家,提出建議(關注有機合成公眾號)。一、Feist–Bénary呋喃合成反應在鹼性條件下,由α-滷代酮和β-酮酸酯反應製備呋喃的反應。常用的催化劑有胺或吡啶。二、Paal–Knorr呋喃合成
  • 新型苯並咪唑苯並咪唑啉緩蝕劑:從甘油和多聚甲醛出發製得苯並咪唑衍生物
    苯並咪唑是重要的醫藥化工中間體,其衍生物具有抗菌、抗腫瘤、抗愛滋病、抗氧化、抗高血壓、消炎和抗凝血等多種生理活性。苯並咪唑具有獨特的化學結構,可以與生物體內的酶和受體形成氫鍵、與金屬離子配位以及π-π相互作用等,在醫藥、農藥和功能材料等諸多領域有較廣用途。目前,苯並咪唑類化合物的常用合成方法主要是以有機羧酸和鄰苯二胺及其衍生物為原料,經醯胺化-環化反應合成。
  • 人民大學化學系在有機合成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中國人民大學啟動基金的資助下,化學系李志平教授研究小組研究發現,鐵催化劑可以用來實現高效高選擇性地苯並呋喃衍生物的合成。該研究結果首次實現了通過簡單的苯酚和1,3-二羰基化合物合成一種重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結構單元-苯並呋喃。以上成果以研究論文的形式發表在世界頂級化學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 科學家合成對苯二甲酸鈉及其衍生物
    據國際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近日報導,韓國UNIST研究所的Lee教授及其研究組合成了對苯二甲酸鈉及其衍生物,並首次將其製備成電極材料應用於鈉離子電池體系。 該研究工作證實了對苯二甲酸鈉及其衍生物作為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具有極其優異的電化學性質:電池容量達295 mAh g-1,經歷90個充放電循環後,容量展現出極其微弱的衰減,具有與商業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相似的倍率性能,而且適合的氧化還原電位體現了此類電極材料在安全和能量密度等方面具有優越性。
  • Angew.南京大學黎書華課題組發展了一種新的氫芳基化方法
    導讀 最近,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黎書華課題組基於量子化學計算結合實驗研究發展了一種新的氫芳基化方法,利用有機硼路易斯酸和苯酚類衍生物實現1,3-共軛二烯的選擇性氫芳基化反應。相關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雜誌(Angew. Chem. Int. Ed, 2018, DOI: 10.1002/anie.201811729)。
  • 對苯二甲酸二乙酯合成新路線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生物能源研究部有機催化研究組徐傑研究員和路芳研究員帶領團隊在對苯二甲酸二乙酯合成新路線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合成新路線以生物質基粘康酸為原料,經與乙醇和乙烯發生連續的酯化反應、Diels-Alder反應以及脫氫反應,直接合成對苯二甲酸二乙酯。
  • 對苯二甲酸二乙酯合成新路線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對苯二甲酸二乙酯合成新路線研究取得新進展     記者劉萬生 盧銳 於維強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生物能源研究部有機催化研究組徐傑研究員和路芳研究員帶領團隊在對苯二甲酸二乙酯合成新路線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合成新路線以生物質基粘康酸為原料,經與乙醇和乙烯發生連續的酯化反應、Diels-Alder反應以及脫氫反應,直接合成對苯二甲酸二乙酯。
  • 【科研新進展】(44)陳自勝副教授在美國化學會期刊《ACS Catalysis...
    因此,季碳中心的構築一直是有機合成化學家關注的焦點。特別是環上的季碳中心構築一直是有機合成化學中的一個難點。因此,如何高效和高選擇性地構築環上季碳中心是有機化學中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課題。  近年來,雙催化是有機合成的研究熱點之一。雙催化能夠實現一些單催化不能實現的反應,並且能高效和高選擇性地完成一些複雜碳骨架的構建。
  • β-氨基烯丙醛衍生物合成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朱強博士組在利用銅/鐵共催化的炔丙基胺衍生物通過類Meyer−Schuster重排反應合成β-氨基烯丙醛衍生物方面取得新進展
  • 芬蘭VTT研究所最新FDCA技術:以柑橘皮為原料,可用於植物基和可回收塑料瓶
    據報導,芬蘭VTT研究所開發的新技術可以使用含果膠的農業廢料(例如柑桔皮和甜菜漿)作為生物基PEF塑料的原料,從而代替化石基PET。這種材料的原料是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兩者都是石油和天然氣的衍生物。從化石基的生物塑料到可再生的生物塑料的轉變就需要新的有效方法。
  • Chem Commun:新方法合成出具有較高抗HIV活性的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
    長期以來,基於富勒烯的化合物因其強大的抗病毒、抗菌、抗腫瘤和抗氧化作用而被認為是開發新藥物的良好基礎。不足之處是富勒烯完全不溶於水,這會阻止其在醫學中的使用。直接從富勒烯合成水溶性化合物的現有經典方法需要幾個複雜的合成步驟,這就導致了較低的產物產率。因此,這些方法效率低下,並且幾乎不能用於工業規模生產用於醫藥用途的水溶性富勒烯化合物。
  • 朱錦|生物基呋喃樹脂
    貫穿了2, 5-呋喃二甲酸單體的製備、聚合物的合成、改性等整個技術鏈條,向讀者系統展示了2, 5-呋喃二甲酸及其聚酯的最新研究進展。該書內容系統、新穎,提供了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適合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與技術領域的研究人員、工程師等專業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教師教學與學生自學的參考用書。
  • 含有苯並咪唑結構的合成砌塊簡介
    圖1 苯並咪唑結構苯並咪唑
  • 日本新技術可高效合成氨
    新華社東京4月27日電(記者華義)日本一個研究團隊最新發明了利用氮和水在常溫常壓下高效合成氨的新方法,今後有望用於相關肥料的生產。        據介紹,氨是生產化肥所需的一種化合物,傳統工業合成氨需要用到氮和氫,要求高溫高壓的反應條件,還需耗費天然氣等能源。
  • 江西天宇化工有限公司年產4000噸70%苯並呋喃酮醋酐溶液、4000噸水...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對江西天宇化工有限公司年產4000噸70%苯並呋喃酮醋酐溶液、4000噸水楊醯胺、2500噸水楊腈鈉鹽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作出批覆決定。為保證此次審議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建設項目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
  • 譚付瑞課題組關於新型苯並呋喃基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最新研究成果...
    新型苯並呋喃基共軛聚合物PBDFP-Bz分子結構及其物理化學性質 圖2.最近5年,基於原材料來源廣泛且環保、分子易於合成、載流子遷移率高等優點的苯並呋喃單元在構築高性能寬帶隙聚合物給體材料方面引起科研人員的研究興趣。目前苯並呋喃基聚合物材料自身帶隙與聚合物太陽能電池開路電壓存在較大偏差,相應的聚合物太陽能電池面臨著較大的內部能量損失,限制了其光伏性能的提升。
  • CCS Chemistry | 解鎖酮醛反應新技能!只因這個[3+2]脫氧環化有點...
    最近,該課題組進一步利用錳催化促進酮芳基C-H鍵活化和C=O鍵斷裂,實現了酮與醛的[3+2]脫氧環化反應,合成了一系列苯並異呋喃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圖1b)。雙芳基酮(3a-j)以及吸電子基團取代的芳基叔丁基酮(3k-3m)與具有不同電子和位阻效應的芳醛(3a-i)反應均能以良好的產率生成相應的苯並異呋喃產物。中性或者給電子基團取代的芳基叔丁基酮(4a-g)、芳基二級/一級烷基酮(4h-j)和醛反應生成的烷基取代苯並異呋喃產物在空氣中不穩定,作者通過引入後續的氧化過程,合成了一系列穩定的鄰苯二酮化合物。
  • 一種穩定的[4,3]多環並苯雙自由基體的合成、結構和電子性質
    一種穩定的[4,3]多環並苯雙自由基體的合成、結構和電子性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4 16:20:01 新加坡國立大學Chunyan Chi團隊揭示了一種穩定的[4,3]多環並苯雙自由基體的合成、結構和電子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