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南京大學黎書華課題組發展了一種新的氫芳基化方法

2020-12-08 騰訊網

化學加,為行業品牌企業加油!

導讀

最近,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黎書華課題組基於量子化學計算結合實驗研究發展了一種新的氫芳基化方法,利用有機硼路易斯酸和苯酚類衍生物實現1,3-共軛二烯的選擇性氫芳基化反應。相關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雜誌(Angew. Chem. Int. Ed, 2018, DOI: 10.1002/anie.201811729)。

跳轉閱讀

化學加電子名片功能上線,行業「營銷化學武器」真的來了!

1,3-共軛二烯的選擇性氫芳基化是一種簡單、高效的合成烯丙基取代芳烴的方法,在合成化學上具有重大意義。目前,該類烯烴的氫芳基化反應往往通過渡金屬催化芳烴的C-H鍵活化機制或金屬路易斯酸催化的芳烴的傅-克烷基化機理發生。然而,這些體系通常需要較高的反應溫度,並且其中涉及的鹼性官能團在反應過程中往往存在兼容性的問題。因此,發展溫和、高效的催化策略實現1,3-二烯的選擇性氫芳基化是一個重要課題。

圖1. B(C6F5)3 催化的1,3-共軛二烯與苯酚的選擇性氫芳基化反應

該工作中,理論計算發現B(C6F5)3與苯酚締合形成的路易斯酸鹼複合物I能夠顯著增強苯酚的酚羥基酸性,可將1,3-共軛二烯質子化,進而發生親電烷基化反應並生成相應的氫芳基化產物4aa (圖2)。與其它競爭反應通道(如共軛二烯的二聚、產物的分子內環化等)相比,選擇性生成1,2-氫芳基化產物是動力學有利的。後續實驗條件的優化,以及同位素標記等實控制實驗驗證實了理論計算提出的機理。

進一步的底物研究表明,以B(C6F5)3為催化劑,可以很方便地實現一系列1,3-共軛二烯和苯酚的氫芳基化反應。該方法也能實現克級規模的合成,得到的產物?烯丙基苯酚類衍生物可進一步發生分子內環合反應,生成苯並四氫吡喃或苯並呋喃等衍生物。此外,作者還將該方法被成功地應用於複雜藥物相關分子的結構修飾。

圖2. 假設的B(C6F5)3 催化的1,3-共軛二烯與苯酚的選擇性氫芳基化反應機制

化學化工學院黎書華教授為該工作的通訊作者,化學化工學院王國強博士和博士生高留洲為該文章共同第一作者,程旭教授參與了論文的指導工作。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來源 | 南京大學新聞網 編輯 | 化學加

入駐化學加網快速通道,將與微信小程序同步展示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學NJU_Chem團隊榮獲騰訊量子實驗室Alchemy全球冠軍
    經過近5個月的激烈角逐,3支隊伍在過百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其中一等獎由來自於中國的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NJU_Chem」團隊摘得。比賽旨在發展有效的機器學習算法,能夠高精度地預測分子的電子結構與物理化學性質,包括分子偶極矩、極化率、前線分子軌道HOMO與LUMO能級及其能級差、焓和自由能等參數。傳統的量子化學方法的計算量隨體系增大呈現指數增長,對計算資源有很高的要求,計算時間長,因此,人們無法利用量子化學計算直接對各種元素和功能團組合而成的龐大化學空間進行高通量計算。
  • 南京工業大學新方法直接合成有抗癌活性的烯丙基碸化合物—新聞...
  • JIA | 南京農業大學梨課題組開發了一種高效檢測梨果實石細胞表型的新工具
    石細胞是梨果實的特有性狀,目前,冷凍鹽酸分離法是測量石細胞含量最常用的方法,但該方法不能完全分離石細胞與果肉,且操作繁瑣、費時,無法滿足高效開展梨品種資源評價和遺傳育種工作的需求。針對這一問題,近期,南京農業大學梨課題組開發了一種基於計算機圖像處理檢測梨石細胞表型的工具『Pearprocess』,研究者只需要通過簡單的切面染色和拍照,並通過視覺軟體收集分析圖像數據,就可以全面分析梨果實的石細胞數目、大小、面積和密度參數的差異。
  • nature 推出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百年院慶特刊
    探索創造複雜分子的新方法合成化學日新月異將複雜分子的設計與合成變為現實,推動了醫藥、材料和能源等領域的快速發展。碳氫官能團化反應是將分子中碳氫鍵直接作為反應位點,具有眾多優點,是一類極具吸引力的化學轉化方式。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致力於發展新方法推動合成化學的發展,特別是在碳氫官能團化領域。
  • 雲南大學邵志會課題組在Angew. Chem. Int. Ed.發表論文
    日前,雲南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自然資源藥物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邵志會教授課題組在手性催化與手性天然產物/手性藥物合成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2月11日,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化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Angew. Chem. Int. Ed.
  • 謝勁課題組在基於錳催化的轉金屬化基元反應取得系列進展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謝勁(點擊查看介紹)課題組獨闢蹊徑,利用橋聯的三中心四電子雙核錳提高催化活性,實現了有機硼酸的高效轉金屬化,並成功應用於不飽和化學鍵的可控遷移插入過程,為研究金屬錳參與的基元反應提供了新例證(Angew. Chem. Int.
  • 【分析】南京大學魏輝課題組在次氯酸根檢測領域取得新進展
    因此,發展有效的檢測ClO−的方法十分重要。以有機小分子為基礎的螢光探針具有成本低、合成簡單、易於操作等優點,因而廣泛應用於生物檢測等領域。近些年來,人們發展了大量的有機螢光探針用於ClO−的檢測。由於各種ROS的性質比較類似,提高這些螢光探針的選擇性仍然十分必要。
  • 工學院莫凡洋課題組在iScience上發表有機聯硼化合物在半導體氧化...
    一直以來,人們為了在利用太陽能的過程中充分吸收可見光、紅外光、微波等更廣泛的能量,發展了一系列方法對TiO2材料進行改性。其中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是製備還原態TiO2,形成Ti3+摻雜的改性材料。由於Ti3+是藍色的,因此可以拓展TiO2材料的可見光吸收。目前Ti3+自摻雜的方法主要包括熱還原法和光還原法。這些方法需要加入還原劑,在高溫或者紫外光照的條件下,形成可見光活性的Ti3+中心。
  • 2020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益民院士課題組招聘博士後公告
    2020江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益民院士課題組招聘博士後公告已公布,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2020江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益民院士課題組招聘博士後公告   一、課題組簡介   課題組長期以來圍繞飛機
  • 重大發現 | 南京大學開發一種新方法,可將脾臟轉為肝臟
    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器官再生的方法。近日,來自中國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誘使小鼠脾臟組織逐步向肝臟組織發展,這可能是器官移植的最佳替代方法。該研究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其題目為Transforming the spleen into a liver-like organ in vivo,中文翻譯為《在體內將脾臟轉化為肝樣器官》。
  • 南京大學「新時代中國特色經濟學基本理論問題研究」報告會順利召開
    【MBA中國網訊】2018年11月10日,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洪銀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重大研究專項項目——「新時代中國特色經濟學基本理論問題研究」開題報告會在南京大學經濟學院召開。
  • 南京大學左景林Angew離子交換調控氧化還原活性MOF的電導性能
    成果簡介 南京大學左景林課題組通過陽離子交換的後合成方法成功實現單晶到單晶的轉變,進而調控氧化還原活性MOF的電子導電以及光電導性能。圖1. 陽離子交換示意圖。該團隊證明利用功能性離子交換來調控MOF的功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擴展製備新的刺激響應MOFs材料。圖2. Me2NH2@1,TTF@1和MV@1的光電流響應圖譜。該工作在Angew. Chem. Int. Ed.上發表,周豔、俞飛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左景林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同時得到了Mohamedally Kurmoo教授和蘇劍博士的幫助。
  • 南京大學開發一種可見光催化的氧化應激放大器用於清除複雜菌感染
    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學院宋玉君教授課題組開發一種新型的氧化應激放大器策略用於清除耐藥菌引起的複雜感染。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已導致抗生素耐藥性(AMR)的廣泛發展,因此迫切需要開發安全隨著新抗生素開發方法的枯竭,利用細菌的營養代謝通路來對抗耐藥細菌感染成為一種可能的選擇。而通常情況下,傷口感染處總是包含幾種細菌,最常見的兩種細菌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和銅綠假單胞菌(PA)。它們很容易形成生物膜,從而降低抗生素的滲透性,阻礙傷口癒合,大大降低抗生素的功效。
  • 南京大學張秋紅、賈敘東課題組《AFM》:自修復「粘」彈體用於界面...
    近年來,隨著醫療器械的發展,人們對可拉伸電極材料的功能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如用於監測生物電信號的電極材料不僅需要優異的彈性和導電性,還需要和生物界面具有優異的粘附性來保證信號的穩定性。目前所採用的電極所採用的基體材料通常採用矽橡膠類彈性體,這類聚合物在具有高彈性的時候並不能具備粘附性。因此製備一種本身具有粘性的彈性體具有重要的意義。
  • 南京大學研究成果在《Nature Photonics》發表
    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勇、肖敏課題組與胡小鵬、祝世寧課題組與中國科技大學吳東教授合作,利用飛秒雷射電疇擦除技術首次成功製備出三維非線性光子晶體,並演示了三維準相位匹配的雷射倍頻1998年二維非線性光子晶體的概念提出後,還是南京大學的研究組採用室溫極化技術研製出二維非線性光子晶體,並在不同結構的二維非線光子晶體中首次觀察到了準相位匹配增強的光的彈性散射、拉曼散射、非線性切倫科夫輻射、非線性泰堡效應等一系列光學新效應,也成功展示了二維非線性光子晶體在無透鏡量子鬼成像、非線性光束整形、光量子信息處理等方面許多新的應用。
  • 南大物理吸附研究新進展:「吸附-脫附」具有可逆性
    中國江蘇網1月23日訊(記者 王靜)日前,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白俊峰教授課題組在金屬有機骨架化合物選擇性吸附二氧化碳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2013年1月出版的期刊《美國化學學會志》上。
  • ...上發表有機聯硼化合物在半導體氧化物改性及能源轉換方面的新應用
    一直以來,人們為了在利用太陽能的過程中充分吸收可見光、紅外光、微波等更廣泛的能量,發展了一系列方法對TiO2材料進行改性。其中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是製備還原態TiO2,形成Ti3+摻雜的改性材料。由於Ti3+是藍色的,因此可以拓展TiO2材料的可見光吸收。
  • 南京大學製備新穎二維材料—新聞—科學網
    (a-c)氧化物鈣鈦礦二維薄膜的製備與轉移示意圖;(d-g)不同晶向亞原子分辨結構表徵;(h)氧化物鈣鈦礦二維材料中的豐富強關聯二維量子態展望   南京大學聶越峰教授課題組採用分子束外延技術對非層狀結構的氧化物鈣鈦礦材料進行單原子層精度的生長與轉移
  • 2018江蘇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董昊教授課題組招聘專職科研崗人員公告
    二、應聘資格(1)具有化學、物理、計算機等專業的博士學位,在計算化學/生物物理相關領域有豐富的經驗,能獨立開展研究工作;(2)熟練掌握NAMD、Amber及Gaussian、NWchem等分子模擬軟體;(3)能夠熟練使用Fortran,C/C++, Python等一種或多種程式語言;(4)在相關領域SCI二區及以上期刊發表第一作者論文不少於
  • 江蘇師範大學石楓課題組Angew
    近日,江蘇師範大學石楓課題組採用了一種新型的有機小分子協同催化策略——手性磷酸與六氟異丙醇的協同催化策略,實現了硝酮與2-吲哚甲醇的區域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3+3)環加成反應與之相比,硝酮參與的催化不對稱(3+3)、(3+4)環加成反應近幾年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都是在金屬催化下實現的(圖1b-1c)。值得注意的是,硝酮參與的催化不對稱(3+3)環加成反應是對映選擇性構建六元雜環骨架的重要方法。目前已發展的與硝酮進行催化不對稱(3+3)環加成反應的合成砌塊主要包括:環丙烷衍生物、三亞甲基甲烷衍生物、乙烯基偶氮乙酸酯以及烯基金物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