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恩是在科學史的研究中提出「範式」的概念的,他討論的是科學發展的周期問題。由於庫恩的論著《科學革命的結構》引發了科學世界的熱烈討論和爭論,他的「範式」的概念被使用到其他領域,比如文學,美學,心理學,等等。我國第一個把庫恩的「範式」概念引入油畫史研究的,很可能是鄧煒煜。2011年4月他提交的碩士論文《時代精神的寫照 ——中國20世紀油畫藝術範式的演變》,引進了庫恩的「範式」概念。
在他論文的《緒論》中,鄧煒煜寫道:「庫恩的「範式」(PARADIGM)是一種研究問題的方法論,最初出現在他本人的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根據目前公開可參考的資料,筆者在CNKI資料庫,超星數字圖書館,等資料庫進行檢索,尚未發現有學者在美術史研究中利用這一模式。而在目前:心理學,語言學,文學,美學等學科已經將這一概念及方法論應用到各自學科的研究領域。出於此種原因,筆者以好奇的心態實驗性的將這一理論放在美術史的研究中予以初步探索。作為初次的引用,本文在第一章辨證了油畫發展歷史中範式模式的存在。在後面的章節中逐次介紹了這一模式在20世紀中國油畫發展歷史中的變化。」
這是一篇優秀論文。
我讀了他的論文,主要了解他是怎樣論述油畫史的周期問題。在論文的中文摘要中,他總結道:」得出結論:認為油畫藝術中經歷了古希臘「模仿學說」 體系下的油畫範式:現代主義下的油畫範式:後現代主義下的油畫範式:這三個不同的範式階段。「
也就是說他對於油畫史周期的理解是藝術通史所歸納的」古典藝術時期「,」現代藝術時期「和」後現代藝術時期「。
我們對油畫的周期的理解是基於高潮的興和衰,我們並不參照藝術通史的分期。
藝術通史對藝術的分期沒有提出興和衰的這種周期變化。為什麼」興「?為什麼」衰「。
興衰周期是契合了庫恩的科學周期理論的。都有」危機-革命「這個環節。這是這個環節引出了」範式「和」範式轉換「的問題。
我們的理論是基於博弈論的,我們提出油畫的危機是」熱寂狀態「,而導致這種狀態的是所謂」納什均衡「引發的博弈策略趨同。這是」衰『的機制。這種機制導致一些「逆勢博弈」的畫家成為「範式轉換」的動力。當他們推動的範式轉換推陳出新成功的時候,革命成功,而油畫藝術逐漸又走向新的高潮。
鄧煒煜對範式轉換的原因的理解是按照丹納的《藝術哲學》理論,歸結為」時代精神「的發展。也就是時代發展了,時代精神就發展了,於是油畫的範式也必然發生轉換。所以他論文的標題為」時代精神的寫照「。
我們並不是要辯論哪一種理解更好?我們只是指出兩種觀點的不同。
至此,我們對於庫恩理論和油畫周期的關係,已經論述清楚了。我們無意去討論其他人的理論解釋。我們接下去將專注於我們自己對於油畫周期和庫恩範式之間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