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風揚
對於地球來說,板塊運動我們並不會感到奇怪,因為地震的發生基本上都是這種模式,根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近日,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突破性的問題,那就是在構造板塊可能已經脫離,這個發現可能可以解釋「大西洋縮小」。科學家們已經繪製出了海洋板塊潛入另一個海底的圖像,並且對葡萄牙海岸外構造活動的研究發現,可能揭示出一個新的俯衝帶正在誕生。
多年來,位於葡萄牙海岸附近其實並沒有發何時能過多的地震,小地震的出現是一個正常的現象,而在1969年,該區域突然發生了一次大地震,震動了海岸並引發了海嘯。但我們並沒有看到地質的重大改變,發生地質之後在表面區域沒有特徵現象。就是因為這樣,科學家們感覺到很神奇,所以才進行了持續性的研究。
根據50年的研究,科學家們終於找到了大地震發生的答案(原因),並且在歐洲地球科學聯盟會議上發表了該研究結果。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在葡萄牙海岸的構造板塊底部似乎正在從頂部「脫落」,從而形成一個新的俯衝帶板塊,也就是說上一次的地震導致了板塊的大斷裂,科學家們通過計算機模擬顯示,這一變動可能為新一個塊板在另一塊板下開始新的俯衝提供有利的證據。
如果模擬的數據正確,並且得到了證實,那麼歐洲正在向加拿大方向進行移動。奧斯陸大學的Fabio Crameri表示,地球的構造板塊始終處於慢動作行進中,一些邊緣拉開而另一些則相互碰撞。其實,在我們地球約45.4億年的歷史中,至少有三次,不斷變化的大陸在巨大的超級大陸中「肆虐」,最終只能逆轉並分裂。俯衝帶是這個構造輸送帶背後的主要驅動力,因為它們將海洋地殼和上地幔拉到深處,在此過程中循環利用巖石和拖曳大陸,從而造成新的地質改變。
地球俯衝帶的改變,就是跟隨地震的發生,在世界上,大約有90%的地震都是在一系列俯衝帶「脫落或碰撞」中爆發出來的,這些地帶我們又常常稱之為「環太平洋地震帶(火山帶)」,它從南美洲的南端到紐西蘭,在太平洋周圍以弧形延伸,白令海等區域,都是存在的,所以說我們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大小不一樣的地震發生。
這次的科學研究是在1969年地震上研究的,是直接說明我們地球板塊斷裂之後,可能發生新的板塊或新的大陸改變,並且這次已經找到了大西洋收縮的可能性原理,所以說我們其他大陸也可能出現類似的情況,地震的發生在改變我們地球大陸之間的「距離」,「大小」等問題,所以說我們全球的地質一直都在改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