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貝殼化石內發現隕石

2021-01-18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研究人員在佛羅裡達州發現數百萬年前的貝殼化石,裡面竟然有撞擊地球的隕石遺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3日報導,南佛羅裡達大學研究人員2006年在當地一座採石場發現不少圓蛤化石。他們原本希望尋找屬於單細胞有機體的貝殼化石,卻在這些貝殼化石裡發現83顆比鹽粒小、類似玻璃微粒的物體。

研究人員當時不清楚這些微粒的屬性,把它們小心存放起來。哈裡斯堡技術大學地球科學助教邁克·梅耶當年參與這項考古活動,多年以後分析這些微粒的物理特徵、研究它們的基礎成分,把它們與火山石、微玻璃隕石和煤灰等工業副產品作比較。

結果顯示,這些微粒是微玻璃隕石,來自地球以外,含有地球上沒有的金屬痕跡,可能形成於200萬至300萬年前隕石撞擊地球的瞬間。微玻璃隕石的成因是隕石碎片融化並噴向空氣,冷卻後得以結晶。

研究報告由22日出版的美國《隕星與行星學會》雜誌刊載。(完)(袁原)

關鍵詞:微玻璃隕石(microtektite)

相關焦點

  • 在埃及金字塔發現了成百上千的海洋貝殼化石
    據新的研究稱,許多埃及最著名的遺蹟比如獅身人面像、吉薩大金字塔等都發現了成百上千的海洋生物化石。後者含有大量孔蟲(一種簡單的海洋生物,被稱為貨幣蟲)類貝殼化石。「只有在基奧普斯金字塔中含的貝殼化石超過了整塊建築巖石的40%。「研究人員在最新版的《文化遺產雜誌》中寫道。
  • 典藏化石界傳奇--貝殼化石
    化石是生活在遙遠的過去的生物的遺體或遺骨變成的石頭。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化石先後被發現,據考古學家統計現發現的化石達到了上百種。最讓人知曉的有貝殼化石、恐龍蛋化石、珊瑚化石、糞化石、三葉蟲化石、植物化石、海洋化石、動物化石等等··大多數化石是史前生物的能保存下來的堅硬部分,而且這些生物是在化石採集地區生存的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並能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保存在地殼的巖石中的古動物或古植物的遺體或表明有遺體存在的證據都謂之化石。
  • 化石收藏家發現一枚奇特化石,至今無法破解,它到底是什麼?
    作者:勵生眾所周知,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等物體在地下經過漫長的地質變化後,形成和石頭一樣的東西,像恐龍化石就是古代大型動物恐龍的骨骼形成的,除了恐龍化石外,我們還發現了三葉蟲化石、貝殼化石以及魚化石等等。
  • 鸚鵡螺化石證明地球曾經歷過大規模物種滅絕
    (記者楊駿)法國和德國的兩位科學家說,他們研究了遠古時代的鸚鵡螺化石(又稱菊石),發現鸚鵡螺種類在二疊紀末期突然大規模減少,這再次表明二疊紀末期地球生物發生過大規模滅絕。  人們已經通過化石發現,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幾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其中在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與三疊紀交界期發生的大滅絕是最嚴重的一次,使超過90%的物種消失。
  • 神秘「貝殼化石」重達200公斤 主人開價10萬元
    石頭成鎮店之寶  「它是化石,光是價格就談了好幾個月,拿來才半個月時間。」昨日下午,在昆明市福德村舊貨市場,寇先生坐在自己的古玩店鋪裡,不等我們開口就先說起他的寶貝石頭來,話語裡不僅有得到它的艱辛,還有把它擺在店裡作鎮店之寶的得意。「這兩塊是新近得到的貝殼化石,還有兩塊擺在家裡。」呷了一口茶,他接著說,「非常艱辛才弄到手。」
  • 發現大隕石坑難找到隕石的最新證據
    那麼為何大多數僅僅是隕石坑,隕石到哪兒去了呢?在俄羅斯通古斯地區曾發生過一場大爆炸,科學家們對這個隕坑現場調查過很多次,然而還是沒有發現有任何隕石甚至碎片的蹤跡。由於隕石撞擊地球時,速度過快,每秒幾十千米不在話下。
  • 美國隕石煮水
    美國隕石煮水,公司主打產品隕石緣隕石水,隕石能量能激活團水,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容易被人體吸收。美國隕石煮水, 無論是隕石的散落面積、規模和數量,都堪稱世界之最。該隕石目前存放在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它現在中國新疆展覽館展出。
  • 工地驚現十多種貝殼化石,再證六千年前三水能看海!
    地質與古生物專家張顯球研究認為,這些貝殼類距今約6000年,是6000年前古海岸線的又一證據,「化石反映了當時的地理環境,說明海水曾入侵到三水西南地區。」趙燦輝近日經過三水西南北江大堤邊的一處工地,發現地質鑽探的巖芯經雨水衝刷後,露出了大量「小貝殼」一樣的物體。巖芯是使用鑽頭取出的圓柱狀巖石樣品,是研究和了解地下地質和礦產情況的重要實物材料。
  • 俄科學家將公布生命起源於地球形成前的證據 Orgueil隕石內部發現微生物化石
    俄科學家將公布生命起源於地球形成前的證據 Orgueil隕石內部發現微生物化石(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9月15日電,俄科學院院士、聯合核研究所天體生物學部學術負責人、學術著作作者之一羅扎諾夫向衛星通訊社表示
  • 恐龍化石出現在新加坡!物種滅絕的4個傳說
    最近,我去了位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參觀稀有的恐龍化石展覽。排隊進去的時候,發現好多家長趁著新加坡的學校假期,帶著小孩子來參觀。我猜,這些孩子們應該也會對於地球早期的歷史燃起了好奇心。入場後,第一個映入眼帘的就是又大又壯觀的恐龍化石。
  • 切薩皮克灣發現鯊魚的化石,可是鯊魚的腹部,還藏有一個化石
    在美國的一座海岸沙灘之下,考古人員意外發現了一塊鯊魚化石,而令人震驚的是,在鯊魚化石的腹部居然還有一塊「化石中的化石」。它們究竟神奇到什麼程度?「石中石」又會破解哪些遠古的秘密?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切薩皮克灣位於美國東海岸中部地區,是一座大西洋由南向北深入美洲大陸的海灣,全長約為311公裡,寬度達到了5-40公裡,是美國境內最大的海灣。「切薩皮克灣」一詞來自於阿爾岡金印第安語,意思是「大貝殼灣」,該形容極為貼切,從遠處眺望而去,切薩皮克灣恰好類似於一個巨大的貝殼。
  • 報告,從隕石化石中瞥見地球古代歷史
    雖然尋找撞擊地球的隕石本身可能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但瑞典隆德大學的地質學家伯格施密茨教授顯然發現了一種尋找更難以捉摸的獵物的方法——數百萬年前撞擊地球的小隕石。正如在線雜誌Horizon指出的,尋找隕石化石給學者們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難度」,因為這些太空巖石並不是像恐龍化石一樣「分散」在地表,而是「埋藏在古代巖石中」。
  • 研究發現細菌胞內生物礦化可形成磁性納米化石
    1975年,一位美國微生物學博士在研究海底汙泥中螺旋菌時,意外發現這一類能夠沿外加磁場遊泳,在細胞內合成鏈狀排列的納米級四氧化三鐵晶體顆粒的微生物,將其命名為趨磁細菌,引發科學家關注,拉開趨磁細菌研究序幕。
  • 美國新發現4.5億年前巨型海蠍化石
    新發現的化石顯示,地球上的第一個大掠食怪物是一個奇怪的大水蟲。幾乎五億年前,遠早於恐龍出沒之前,地球上佔主導地位的大型食肉動物是一種巨型海蠍子。迄今發現的最大和最古老的海蠍化石在美國愛荷華州出土。科學家發現,在愛荷華州所有地方都留下了這些史前新怪物的跡象。
  • 25億年前的貝殼化石只賣百元 拙劣騙術無人信
    記者龔磊攝  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12月2日訊「25億年前的化石,你想想有多難得?錯過就沒有了!」今天上午11時許,省展覽館門口,一名頭戴棒球帽、身穿深色外套的老頭正在推銷「寶貝」,被路過的市民圍得水洩不通。  老頭腳下鋪了一張白紙,白紙上用很粗的黑字寫著:25億年前的海洋古生物化石。13塊「石頭」壓著這張白紙,他說這些就是化石。
  • 馬拉菊石、龜甲菊石……大連海關「發現」大批古生物化石
    不過大家別誤會,這次可不是什麼「非法走私」,而是大連貝殼博物館「上新」了!億年前遠古生命 漂洋過海來大連4月11日,141件古生物化石在大窯灣海關的監管下快速驗放通關。這些古生物化石從美國啟運來連,分別原產於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士、摩洛哥6個國家,共141件,重400千克,距今已有7000萬~1.3億年。
  • 化石的形成與分類
    第二類是印模化石,包括外模和內模兩種,外模是遺體堅硬部分(如貝殼)的外表印在圍巖上的痕跡,它能夠反映原來生物外表形態及構造;內模指殼體的內面輪廓構造印在圍巖上的痕跡,能夠反映生物硬體的內部形態及構造特徵。例如貝殼埋於砂巖中,其內部空腔也被泥沙充填,當泥沙固結成巖而地下水把殼溶解之後,在圍巖與殼外表的接觸面上留下貝殼的外模,在圍巖與殼的內表面的接觸面上留下內模。
  • 賈長青先生發現火星生物化石隕石
    圖二:該切面中類似球粒狀態的包體,與遼寧大連的著名細胞隕石收藏家崔莉女士收藏的細胞隕石類似。檢測發現,該樣本含有豐富的氧化鈣元素。圖片的右上角為玻璃體(反光處)。圖三:放大該圖片,我們可以觀察到疑似珊瑚蟲化石的特徵。從廣西生物化石隕石到遼寧大連崔莉女士的細胞隕石,我們可以綜合分析和判斷,它們的地外來源都來自火星。
  • 萬年前抵達南極的隕石,被科學家發現微生物,將改寫火星生命史
    2021-01-12 10:06:58 來源: 閩南大俠 舉報   在上世紀的1984年,當時美國宇航局的專家在南極做科學考察任務時
  • 科學家在隕石中發現微生物化石,難道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宇宙?
    不過,近日,有科學家在外來的隕石中發現了早期的生命形態化石——藻類化石。這塊隕石的位置位於斯裡蘭卡,它是來自彗星上的一顆隕石,在這顆隕石的內部,科學家發現了一個直徑為100微米的藻類化石,這顆化石的外壁比較厚,並且化石中含著很多碳元素,科學家進一步研究確定這個藻類是原始時代的刺球藻,也就是說這顆化石是原始原生生物類微體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