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化石出現在新加坡!物種滅絕的4個傳說

2020-09-09 新加坡眼

最近,我去了位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參觀稀有的恐龍化石展覽。


排隊進去的時候,發現好多家長趁著新加坡的學校假期,帶著小孩子來參觀。我猜,這些孩子們應該也會對於地球早期的歷史燃起了好奇心。

入場後,第一個映入眼帘的就是又大又壯觀的恐龍化石。

看著太霸氣了!我站在恐龍旁邊,才感覺到自己是多麼微不足道。

根據達爾文進化論,地球在2.5億年前就有了恐龍。這個年份是用放射性定年法,根據化石或骨頭所在的地層來推算的,但這個說法到底準不準確,還有一定的爭論。

按照生物學家的說法,化石是動物死了之後,沉積在地標的巖石裡,經年累月後變成了化石。


不過,其實人們是不知道恐龍真正是長得什麼樣子的,現在的樣子都是從骨頭來想像出來的。我猜,說不定他們很可愛呢?也可以是胖嘟嘟的。

專家根據翼龍的骨骼推斷,翼龍是沒辦法飛翔的,所以至今很多恐龍的外型仍然是一個謎。


看來看去,我還是對恐龍化石到底怎麼來的,比較感興趣。

到底這些曾經的霸者是怎麼滅絕的?有人說是大洪水,有人說是隕石,有人說是外星人攻擊,有人說是外太空超新星爆炸。

傳說一:大洪水

在世界各地的神話傳說中都有記載,吉爾伽美什史詩、蘇美王表、巴別塔、巨人傳說、亞特蘭蒂斯、火星男孩等等。

聖經說的大洪水,是由神發動的,所以後來就有諾亞方舟的出現。


中國的大洪水,是由女媧補上的。



喜馬拉雅山的珠穆拉瑪峰的山頂曾經出現過貝殼化石,所以地質學家普遍認為大洪水是存在的。


如果動物死在地上,久而久之,可能等不到灰塵或沙慢慢把屍體掩埋,就會腐爛掉了,不太可能會自然形成化石。


化石的形成必須是快速的,動物一下子被什麼東西壓住了,漸漸和周圍的石頭融為一體形成化石,所以化石才有辦法這麼完整。



大洪水的感覺就像是海嘯,裡面有很多的泥沙,可以直接把生物掩埋,所以才有可能會出現魚類、植物等的化石。


尤其是軟組織的動物,例如水母、藻類、昆蟲等。這些動物正常死後是不應該有化石的,但是現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現水母、植物的化石。



另外,恐龍死的姿勢都是頭和尾巴往後彎的,叫死亡姿勢(Death Pose),如果是正常死亡,風乾後才形成化石,那麼恐龍化石應該出現各種各樣的姿勢。



傳說二:隕石


據猜測,導致恐龍滅絕的隕石在墨西哥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這個隕石在當時以每秒20公裡,也就是每小時70000公裡的速度落到地球上,爆炸的能量是廣島原子彈的10億倍,引起了地震、海嘯,巖層裡有大量的石膏、硫也流入了大氣層,所以地球當時變成了又黑又冷的星球。


(博物館內展覽的隕石)


(1.9億年前的鸚鵡螺化石)


傳說三:外星人攻擊


外星人的存在,一直都有很多人在討論,例如最著名的費米悖論。茫茫宇宙星際之中,有數不盡的星球,又怎麼可能只有我們這一個星球有文明呢?


《三體》系列裡提到的「黑森林法則」也是很多人比較喜歡的一種說法。文明和文明之間,不太可能有真正的聯繫,都不知道星際中其他文明到底會不會危害到自己的星球。一旦發現,只能先下手為強,毀滅對方是唯一的選擇。


有個說法是,最早來到地球的是「蜥蜴人」,可能指的就是恐龍。按照恐龍的骨骼,有人推算估計恐龍跑不快,手也短,怎麼能成為地球的霸主呢?它有可能就是之前高智慧的外星人。恐龍與其他星球的外星人之間互鬥,才導致了滅絕。


(根據達爾文理論,人類是從猴子進化過來的。390萬年前南方古猿,作為直立行走的人類祖先誕生)


(左邊的是世上腳最長的螃蟹Japanese Spider Crab,把它平攤開來的話可以長達4米左右)


(世上最毒的螃蟹Mosaic Reef Crab,這一隻螃蟹擁有可以毒死40000隻老鼠的毒素,史上也有記錄有人吃了這個螃蟹而死亡。)


傳說4:超新星爆炸


超新星爆炸,是一個大恆星在死亡的時候發生的爆炸,屬於一種外太空的自然現象。


每個恆星都是有壽命的,隨著慢慢「老去」,最終發生了爆炸,釋放大量的核輻射。這種核輻射如果照到地球上就會毀滅各個物種。


這個現象最初是冷戰的時候發現的,當時美國和蘇聯在競爭宇宙開發與核武器的時候,美國原本要檢測蘇聯是否有核爆波,結果意外發現宇宙中傳來了超多的核爆波。


科學家目前研究到了外太空有發生了很多次這種超新星爆炸,且威力驚人。據推測,這種爆炸在銀河系兩億年會出現一次,所以恐龍有可能見過,因此被滅絕了。


不論事實是什麼,我覺得也沒人知道,只能等待下一次的「滅絕性災難」來臨,才可能有機會揭曉。你們偏向於喜歡哪一種猜測呢?

相關焦點

  • 剛果盆地至今仍流傳著恐龍的傳說,難道恐龍還沒有毀滅?
    引言:人類要想對過去地球上存在的動物進行了解,那麼發掘它們的化石並進行研究是最普遍的做法。通過發掘化石,我們發現原來地球上曾經存在過恐龍這種生物。不僅如此,剛果盆地至今仍流傳著恐龍傳說,恐龍不是在6500萬年前就滅絕了嗎?
  • 已滅絕的物種頻頻出現!地球物種在循環出現?恐龍會出現嗎?
    但到如今卻僅僅只剩下了1%的生物品種,雖然看似還非常的豐富,但和幾億年之前的地球物種相比較起來,早已不值得一提了。致使這一結局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的災難。尤其發生於二疊紀時期的大滅絕,致使97%以上的物種都滅絕了。其中人類最為熟悉的一次物種滅絕,毫無疑問是距離人類最近的,發生於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頂之災。
  • 發現恐龍新物種!科學家首次在非洲發現翼龍化石,翼展長達4米
    隨著英國古生物學家發掘出一種會飛的翼龍新物種,恐龍的發現受到了極大的歡迎。這種有翼恐龍是自2月以來發現的第四種恐龍,也是在非洲土地上發現的第一種。翼龍是不太為人所知的恐龍的近親,其特徵是它們的飛行能力。據樸茨茅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稱,翼龍化石通常在歐洲、中國和巴西被發現。
  • 恐龍滅絕史:恐龍三大迷團,「小行星撞擊」蘇美爾文明中早有記載
    第三大謎團:恐龍為何沒有進化出高級智慧恐龍在距今兩億年五千萬年前出現,在距今六千五百萬年前滅絕。出現時間是推測的,但是滅絕時間是世界比較統一的。這個滅絕時間是通過化石所在的地層年代推算的,恐龍的化石都出現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裡,之後再沒有出現,所以滅絕時間基本可以確定。
  • 地球經歷的物種大滅絕——「恐龍滅絕」並不是最具毀滅性的
    20世紀70年代,一位名叫傑克·塞普科斯基的科學家實施了有史以來最瘋狂的生物信息梳理工作,由此引發了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被公認的「五大物種滅絕」,包括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摧毀了非鳥類恐龍,以及二疊紀末期更具毀滅性的大滅絕,當時地球上90%以上的物種都滅絕了。
  •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物種?恐龍及動物的滅絕
    也許有的人想過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物種,也許有的人會想這根本無法統計。情況到底是怎樣的,我們現在了解一下。關於世界上有多少物種,通過相關人員的統計,只有一個大約的數字,可以供大家參考。根據科學家們的統計,自從地球誕生的那一刻起,地球上出現了數以億計的物種,絕大多數都是由於遭遇了氣候的異常、地震、火山以及洪水等自然災害滅絕了。恐龍就是最好的例證。
  • 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你知道幾個?
    恐龍大家好,我是鵬鵬,今天和大家探討一下,恐龍滅絕消失的真正原因!我們都知道,恐龍最早出現在兩億五千萬年前,然後在6500萬年前突然滅絕了,那麼差不多統治了地球兩億年的恐龍怎麼就會突然一下滅絕呢?地磁影響著地球上的方方面面,如果說地磁如果沒了,那麼非常可能會造成生物大滅絕。所以有科學家就推測假說,可能在6500萬年前,南北地磁突然交換了一下位置,大家注意!在交換位置的一瞬間,地球上是沒有地磁的,恐龍體積較大,所以恐龍在一瞬間的情況下滅絕。第二個:大陸漂移說
  • 比較有爭議的幾次物種大爆發與大滅絕,恐龍遭受了兩次撞擊?
    自那以後,在這一地區陸續發現了大約50塊隕石化石。年代測定研究表明,這些隕石是在4.67億年前撞擊地球墜入海洋中的,之後一直被埋在海底沉積層中,和奧陶紀時期的生物一起慢慢變成了化石。   遠古時代小行星撞擊事件往往會在巖石裡留下線索,而施米茨在瑞典奧陶紀的地質層中發現了許多這樣的線索,他估計那一時期隕石撞擊地球的概率是現在的100倍。
  • 傳說存在剛果恐龍,它怎麼熬過小行星撞擊?這是一種怎樣的生物?
    根據這個描述和這個名詞的含義(莫凱朗邦貝是虹的意思),將之和歷史上存在過的物種相對照,六千五百萬年前的恐龍自然第一個印入腦海!這種傳說中的動物真的是恐龍嗎?後來是美國動物學家麥卡爾在分別在1981年和1982年兩次考察泰萊湖,但也無功而返,甚至連蹤跡都沒有找到,但據說他們遇到一位當地人,請他辨認這種傳說中的動物時,對方毫不遲疑的指向了早已滅絕的雷龍!
  • 中國境內發現恐龍時代類似松鼠的新物種化石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考古學家在中國遼寧省發現3種類似松鼠的新物種哺乳動物化石,它們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表明類似松鼠的哺乳動物在地球上存活兩億多年。這項發現暗示哺乳動物出現的年代比之前預期的早4000萬年,它們的體型接近老鼠,提供更多關於早期哺乳動物多樣化進化的重要線索。
  • 地球經歷過幾次物種大滅絕?(史前物種大滅絕)
    從距今約3.77億年前的晚泥盆紀至早石炭紀之際發生了第二次物種大滅絕,或稱為晚泥盆紀大滅絕,呈現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因發生在晚泥盆法門階的早期而被稱為法門大滅絕,第二個高峰出現在石炭紀與泥盆紀交接泥盆紀分為早、中、晚3個世,地層相應地分為下、中、上3個統。泥盆紀古地理面貌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的改變。表現為陸地面積的擴大,陸相地層的發育,生物界的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陸生植物、魚形動物空前發展,兩棲動物開始出現,無脊椎動物地成分也顯著改變。
  • 6600萬年前恐龍大滅絕後 巨大的劍齒鳳尾魚出現了
    據外媒報導,在大約6600萬年前恐龍大滅絕之後,其他生物進化取代了它們的位置。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會出現嗎?有可能地球會誕生「恐龍人」!
    人類還沒有出現,以前地球存在一個恐怖生物,它的名字叫恐龍,在地球上生存了超過1億年時間,沒有一種生物能夠威脅到它的地位,可是正是這種龐大的生物,卻因為一場隕石撞擊徹底從地球上消失了,目前人類只能根據發現化石來推斷恐龍模樣,幸運的是恐龍消失才得以讓人類出現,迅速發展自身文明,成為現任吧主
  • 如果沒有恐龍的滅絕,地球上會有人類出現嗎?
    人類屬於哺乳動物,根據已掌握的化石證據,在2.05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早期的似哺乳動物和恐龍幾乎同時出現。到了1.42億年前的侏羅紀,各種食草恐龍和食肉恐龍佔據了地球上的統治地位,而哺乳動物則為夜行性小型食蟲動物。一直到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的霸主地位仍然穩如泰山,而哺乳動物還是夜行性小型食蟲動物,唯一有點進展的是這個時代的哺乳動物進化出了胎盤。
  • 恐龍是外星物種?為什麼人類能出現文明,稱霸地球的恐龍卻不行
    在沒發現恐龍之前,人類一直在思考,在人類之前究竟是什麼物種統治著這個地球,還是說這種地球本就沒有生命,只是後來外太空投放來了生命,這才有了人類。但是人類後來發現了恐龍這一存在,並且通過進一步的研究,人類發現恐龍竟然是如此恐怖的物種。
  • 恐龍滅絕並非小行星撞擊?歷史可能重演,第6次物種滅絕正在進行
    恐龍,一個在人類出現之前統治了地球長達2億年的物種,為何會在最鼎盛時期突然滅絕?這個謎團,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也沒能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完美答案。白堊紀後期氣候急速轉冷進入冰河時期,嚴寒的氣候加快了恐龍的滅絕速度。這樣短時間內突然出現的災難,令地球上的生物開始大規模滅絕,制霸地球2億年的恐龍走向滅亡,這次大災難也被稱之為「第5次物種大滅絕」。
  • 【恐龍探索】恐龍滅絕(一)
    在說之前呢,小編先給大家簡單回顧一下恐龍的滅絕,他也就是6500萬年前那次白堊紀大滅絕了,我們的恐龍大軍瞬間消失了,不過在這之前世界上還有過好幾次物種大滅絕呢(多少次來著,是不是咱們第一期說過來著,嗯?👉《恐龍探索前章(生命起源)》)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資料圖: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內遊人如織。該館以恐龍化石埋藏點多面廣、數量巨大、種類眾多、保存完好、層序連續等特點著稱於世。傳說中的種種猜測與假說 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向來有著多種不同說法。除「小行星撞擊說」之外,「火山爆發」一說也曾經頗為流行。 後者的主要內容是認為火山大規模爆發,帶來大量地下有毒氣體,其中的二氧化硫氣體還會形成持續數十年以上的酸雨。
  • 恐龍滅絕的如此突然,或證明我們在高級文明的「實驗室」中
    眾所周知,在稱霸地球數億年的恐龍消失的非常突然。目前科學界對於恐龍的滅絕原因也是眾說不一。但是科學家通過對恐龍化石和當時的其他動植物化石研究之後發現,雖然說恐龍是突然滅絕的,但是這個「突然」確實持續了至少100萬年,也就是說小行星撞地球後,過了100萬年左右恐龍才滅亡殆盡。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有機會出現嗎?地球可能誕生「恐龍人」!
    根據目前的地球上現有的化石,我們初步了解恐龍的消失,才讓人類足夠幸運在地球上出現,迅速發展自身文明,成為現任地球主人,可是有一位科學家卻提到,如果恐龍沒有滅絕的話,人類應該難以出現,地球上很有可能會出現恐龍人,這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