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存在剛果恐龍,它怎麼熬過小行星撞擊?這是一種怎樣的生物?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在剛果的烏班吉河和桑加河流域之間有一個泰萊湖,在湖的周圍有大片的熱帶雨林和沼澤,幾個世紀以來當地土著部落之間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聞,在泰萊湖中生存著一種叫做「莫凱朗邦貝」的巨型動物,據說它的體型有四隻大象那麼大,蛇頭、大寬背、長尾,爪印長達90cm,步幅2.4米以上!

根據這個描述和這個名詞的含義(莫凱朗邦貝是虹的意思),將之和歷史上存在過的物種相對照,六千五百萬年前的恐龍自然第一個印入腦海!

這種傳說中的動物真的是恐龍嗎?

當地土著描述這種巨獸只吃植物,身體顏色為紅褐色!它的膽子很小,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進入湖中!根據描述來看,跟中生代存在過的犀腳類植食性恐龍非常相似,因此這引起了古生物學家極大的興趣,畢竟古生物界都認為恐龍早已滅絕,而現在剛果盆地居然發現了一種和史前恐龍非常相似的動物,絕對是一件爆炸性的新聞!

首先遠徵的是一支法國探險隊,他們在1978年深入剛果烏班吉河和桑加河流域以及周邊密林,追蹤這種傳說中的動物,但一去杳無音訊!

後來是美國動物學家麥卡爾在分別在1981年和1982年兩次考察泰萊湖,但也無功而返,甚至連蹤跡都沒有找到,但據說他們遇到一位當地人,請他辨認這種傳說中的動物時,對方毫不遲疑的指向了早已滅絕的雷龍!

雷龍:植食性恐龍

似乎事情還真有些眉目?我們繼續往下看,1983年剛果政府組織了考察隊深入泰萊湖考察,據說有拍到照片,但剛果政府從來都沒有公布過此次考察中關於恐龍的照片。

此後又有數個組織和個人聲稱有拍到恐龍的照片,而且還見到了恐龍的骨骼以及恐龍幼崽,但一直以來這些事件撲朔迷離,從未撥開烏雲見青天的真相披露出來過,因此判斷這些人可能只是為了顯示其考察價值而杜撰出來的,當然這也正常,比如曾擔任過日本東北舊石器文化研究所的副理事長藤村新一考古造假事件,只要他在就能考古發掘到各種石器碎片,但最終被揭露這些石器碎片不過是他事先放好而已,再在第二天假裝是發掘到的!此事震驚全世界,因為日本已經將此編撰成教科書發行了!

六千五百萬年前的恐龍有可能留存到現在嗎?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那麼現代恐龍在哪呢?總不會是侏羅紀世界中的恐龍吧!當然不是,而且這些恐龍還是大家天天見的,甚至還經常吃到它們的肉!這就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鳥類,包括我們已經馴化的雞在內,都是白堊紀早期小型化和長出羽毛的部分恐龍演化而來,也許它們可以稱得上恐龍界最成功的物種,但恐龍和現代鳥類已經大相逕庭,要說它們還是恐龍實在有些勉為其難!

那麼上文中當地土著指認的雷龍可能生存到現代嗎!我們先來看看雷龍的體型數據:

  • 身長約20米

  • 體重在10-25噸之間

  • 尾巴非常長

  • 生存年代:侏羅紀的啟莫裡階到提通階之間(約1.5億年前)

大象體重一般很少超過3-5噸,雷龍最大約為大象的5倍,從描述來看還是比較符合數據的!那麼這種早已在侏羅紀時代就滅絕了的恐龍還有可能出現在現代剛果嗎?事實上這種可能性極小!假如它真的延續到現在的話,我們應該會發現化石:

各個地質年代的化石,因為要延續超過1.5億年,並且躲過小行星撞擊的,需要有相當大的種群數量,否則不可能在漫長的歲月中一根獨苗保留到現在,儘管在《尼斯湖水怪》這部影片中假設即使只有一隻恐龍它仍然可以無性繁殖,但誰又能保證這隻恐龍不出現意外呢?

而雷龍則遠在侏羅紀到白堊紀化石就斷層了,因此雷龍是不可能的,即使有恐龍它也不是雷龍!那麼可能是其他種類嗎?比如一個全新的物種,它只是像雷龍而已!

種群數量仍然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沒有一定的數量它很難延續,比如大熊貓數量減少到千隻以下我們就緊張得不得了,因為這會有一個問題,野外繁殖的存活率,以及近親繁殖的畸形率,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比如人類,如果地球上人類總數只有數十人時,那麼人類滅絕的倒計時就開始了,我們無法保證基因的多樣性,近親生殖必然會發生,那麼如何避免缺陷?

也許現代人類的基因工程可以來補救,但誰又為恐龍補救了呢?因此生殖這個層面來考慮這個物種在小於一定數量後,是不可能再東山再起的,不需要環境決定,它們自身即註定了必然滅絕!

剛果泰萊湖周圍的土著口口聲聲說湖中存在恐龍,是否是真我們不得而知,因為數個考察隊都無功而返,即使號稱有資料也不公布,根據奧卡姆剃刀原理,我們信那個支持理由最少的那個觀點,剛果盆地不存在恐龍!

相關焦點

  • 剛果盆地深處還有活恐龍,這是真的嗎?
    早在20世紀初,一位野生動物商人在他的自傳中提到,在剛果盆地有恐龍存在的跡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剛果那裡還有活的恐龍嗎?傳聞在剛果盆地深處,生活著一種名為魔克拉-姆邊貝的大型生物。據當地的俾格米人描述,這種生物體型巨大,脖子很長,鼻子會噴氣,並且身上長有硬棘。這種生物非常神秘,至今沒有人拍攝到魔克拉-姆邊貝的真實樣子,關於魔克拉-姆邊貝的傳說,也僅僅來自於俾格米人口中,無從取證。儘管如此,這個關於恐龍的傳說還是引來了大批探險者的好奇。如果魔克拉-姆邊貝真的存在,那麼其生活在剛果盆地勢必就會留下活動痕跡、糞便或者骨骸。
  • 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真的能毀滅恐龍嗎?現在人類能抵擋嗎
    當一顆直徑高達10千米的超級小行星高速撞擊地球會怎樣?現在的人類能夠抵擋住它的威力嗎?大概率是抵擋不住,但是我們人類完全不需要抵擋,因為我們能夠提前發現它的存在,然後將威脅消滅於萌芽。但是當時間倒退回6500萬年前,一切就不一樣了。
  • 恐龍真的消失了嗎?一幅油畫中疑似恐龍的生物讓科學家感到迷惑
    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探索恐龍滅絕的各種謎團,主流的看法自然是認為恐龍滅絕了小行星撞擊,而且科學家還找到了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的那個巨大隕石坑,並且還找到了一些當時火山噴發的痕跡。雖然我們基本確定了恐龍的確是因為小行星撞擊而引來了毀滅,但是對於恐龍是否在當時全部滅絕,目前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 剛果盆地至今仍流傳著恐龍的傳說,難道恐龍還沒有毀滅?
    引言:人類要想對過去地球上存在的動物進行了解,那麼發掘它們的化石並進行研究是最普遍的做法。通過發掘化石,我們發現原來地球上曾經存在過恐龍這種生物。不僅如此,剛果盆地至今仍流傳著恐龍傳說,恐龍不是在6500萬年前就滅絕了嗎?
  • 如果一顆直徑10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地球生物將會怎樣?
    如果一顆直徑10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地球生物將會怎樣?宇宙並非我們看到的那麼平靜,每天都有許多星球發生碰撞合併。地球是浩瀚宇宙中極其微小的存在,儘管如此,在地球四十幾億年的歷史中,地球上也發生過許多碰撞事件。
  • 恐龍真的消失了?解析度細緻到0.1米,衛星在剛果找到答案
    在過去的兩百年來,傳說非洲剛果盆地深處生活著一種長頸、長尾、三爪的巨型動物,當地的俾格米人將其稱之為魔克拉-姆邊貝(Mokele-mbembe),意為能夠阻斷水流的動物。據了解,魔克拉-姆邊貝的體長可達20米。話說,這種巨型的動物真的存在嗎?它們會是被認為早已滅絕的蜥腳類恐龍嗎?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 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 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
  • 恐龍滅絕史:恐龍三大迷團,「小行星撞擊」蘇美爾文明中早有記載
    恐龍的「突然」消失六千五百萬年前,恐龍的消失,有可能是一瞬間,有可能是一段時間,但是在恐龍的歷程來說,可以用一瞬間來形容,這是恐龍滅絕的最大謎團。生活兩億年的霸主,食物鏈的頂端存在,為什麼突然消失不見。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很多說法,最主流的是「小行星撞擊說」。
  • 剛果盆地深處發現恐龍後代,那裡真的還存在活著的恐龍?
    加拿大和北美發現了霸王龍;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突尼西亞等一些較小的國家發現了棘龍;我國是發現最多恐龍化石的國家,不僅發現了馬門溪龍,還發現了特暴龍。剛果盆地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之一,當然恐龍也會在那裡生活過。據說在過去兩百年來,剛果盆地的深處一直生活著一種長頸、長尾、三爪的巨型動物。當地的俾格米人將它稱之為魔克拉-姆邊貝,意為巨大兇猛的動物。
  • 恐龍運氣不好?小行星撞擊的角度、地點偏一點,恐龍或許還在橫行
    「K-T邊界」的發現,「小行星滅絕恐龍」理論出爐!  其實在1980年之前,科學家並不知道恐龍是怎麼滅絕的。當時科學家主張的理論是印度德幹地區(Deccan)火山噴發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主因,德幹地區長期的火山噴發造成大規模氣候變遷,進而使白堊紀末期大量生物滅絕。
  • 恐龍是如何滅絕的?恐龍滅絕的原因,時間,小行星撞擊,隕石,恐龍滅絕的真相​
    恐龍滅絕的原因小行星撞擊假說,又稱阿爾瓦雷斯假說,是1980年由沃爾特-阿爾瓦雷斯及其同事提出對。他們將白堊紀末期的生物大滅絕事件與大約6600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擊聯繫在一起。阿爾瓦雷斯認為,白堊紀-舊世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恐龍和許多其他生物的大規模滅絕是由一顆大型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
  • 剛果盆地深處還生活著恐龍的後代嗎?
    過去兩百年來,非洲剛果盆地深處生活著一種長頸、長尾、三爪的巨型動物的傳說一直廣為流傳。當地的俾格米人將其稱之為魔克拉-姆邊貝(Mokele-mbembe),意為能夠阻斷水流的動物。據稱,魔克拉-姆邊貝的體長可達20米。那麼,這種巨型動物真的存在嗎?它們會是被認為早已滅絕的蜥腳類恐龍嗎?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如今它又在哪裡?
    我們都知道,從地球誕生至今,一共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時期,分別是奧陶紀大滅絕、泥盆紀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三疊紀大滅絕和白堊紀大滅絕。生物大滅絕又被稱為生物絕種,指的是在一段時間裡,地球上的生物發生大規模的集體滅絕事件。
  • 地球上現在還有活著的恐龍嗎?俾格米人疑在剛果盆地發現恐龍後代
    目前在有關恐龍滅絕的說法中,它們死於一場小行星撞擊的可能性更大。然而就在科學家們探索導致那場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時,有關恐龍依然存在的說法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據悉,根據剛果盆地的居民俾格米人的描述,這裡存在一種體型巨大的生物,它們擁有長長的鼻子,在皮膚表面還有厚重的棘刺,當地人將其稱為魔克拉—姆邊貝,卻沒有人見識過它們的真面目。如果僅僅憑藉這些描述來判斷的話,這種神秘的生物的確與恐龍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甚至在20世紀初,來此打獵的人們也曾經提過有關剛果盆地存在恐龍的說法。
  • 小行星撞擊令恐龍滅絕,但時間地點、角度都太趕巧了!
    用一句流行語來形容就是:小行星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以合適的角度親吻了地球……「K-T邊界」的發現,「小行星滅絕恐龍」理論出爐!其實在1980年之前,科學家並不知道恐龍是怎麼滅絕的。當時科學家主張的理論是印度德幹地區(Deccan)火山噴發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主因,德幹地區長期的火山噴發造成大規模氣候變遷,進而使白堊紀末期大量生物滅絕。
  • 恐龍到底是怎樣滅絕的?另外一種說法讓我們感到更加害怕
    當然,地球在那個時候也有它自己的主人。在人類之前,地球的主人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恐龍。恐龍誕生於兩億年以前,恐龍誕生以後,整個地球經歷了一場長達200萬年的大雨,在這場超級大雨之後,地球的生態結構發生了重大的改變,而恐龍正是他那個時候從地球上崛起。因為在那場超級大雨中,無數的生命,都隨著大雨灰飛洇滅,而恐龍憑藉其龐大的體形頑強的生存了下來,並且最終成了那時候的地球霸主。
  • 非洲大陸的神秘恐龍,剛果恐龍真的存在嗎?真相又是如何
    相傳在非洲大陸,有一種恐龍主要生活在非洲泰萊湖附近,它有著長長的宛如蛇一樣的脖子和粗壯的尾巴,看起來很像一種蜥腳類恐龍。其身長約在五到十米,脖子可以長達1.6-3.3米,主要的顏色是紅褐色或灰棕色。根據很多當地人的描述可以推斷,剛果恐龍是一種食草性動物,所以它們的性格也比較溫順,攻擊性較弱。
  • 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被確定,小行星只是導火索,不是準確答案
    那麼我們是如何知道恐龍的呢?當然是化石證據,如此繁多的恐龍留下了大量的證據,得以讓我們知道它們的存在,並且模擬出它們的外觀。當我們發現這種生物存在時,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就是,這個地球上曾經的霸主是如何走向末路,直至消亡的?
  • 巨型小行星撞擊地球或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唯一合理解釋
    但最近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布裡斯託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表明,只有小行星的撞擊,才能創造出讓恐龍無法居住的環境。研究人員稱:「通過小行星的撞擊,造成了一個影響很久的冬季,這些環境影響導致恐龍的適當環境遭到破壞」。
  • 剛果發現最後活一隻活著的恐龍,目擊恐龍事件?
    動物學家仍在繼續追蹤剛果恐龍並認為它是恐龍遺蹟,迄今為止,只有一些目睹者、模糊的遠距離錄像以及幾張照片證明剛果恐龍的存在。    1979年牧師尤金說自己看到一頭剛果恐龍在泰萊湖附近被殺。並聲稱他自己就有兩次碰到剛果恐龍。一頭剛果恐龍試圖破壞籬笆,當地居民便殺了這頭剛果恐龍,剛果恐龍被煮了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