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民警夏清良和他的少數民族「兒女」們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在中南民族大學校園內,夏清良和少數民族學生散步談心 記者史偉 攝

記者劉智宇 魏娜 通訊員楊槐柳 李雨生

正月初七,距離學生返校還有2個星期,中南民族大學的校園內行人寥寥。這所高校在校生28000餘名,約6成是少數民族學生。

一大早,一幢女生宿舍樓下,身著制服的夏清良與藏族女學生普拉姆、巴桑卓瑪熱乎乎地拉著家常。兩位姑娘寒假留漢做兼職,社區民警夏清良是她們眼裡的「夏爸爸」。

在中南民大校園裡做了17年社區民警,「夏爸爸」記掛的孩子當然不止眼前的這兩個。和往年一樣,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夏清良又是在靜悄悄的忙碌中度過——

給藏族留校學生送年貨,與7個不同民族學生共度新年,給壯族貧困生發「壓歲錢」,尋找已經畢業暫時失去聯繫的苗族孩子,接待專程來漢給他拜年的藏族父女……

「兒女」留校做兼職

「夏爸爸」與他們同過藏曆新年

21歲的藏族女孩普拉姆長髮披肩,抿嘴笑起來,溫暖得像一朵格桑花。

長江日報記者在中南民族大學校園內見到她時,她與舍友、藏族老鄉巴桑卓瑪剛結束一天的寒假兼職工作,從學校附近的一家連鎖超市回到宿舍。

回家路費貴,為攢些學費生活費,普拉姆選擇留校打工。普拉姆心情不錯,聊天間隙,會從口袋裡摸出西瓜子,塞到嘴裡「咯嘣」作響。

這捧瓜子,來自「夏爸爸」送給普拉姆的年貨。

早在放寒假前,夏清良已經找校方摸了底——哪些少數民族學生留校、生活是否困難、做什麼兼職,他都一清二楚。除夕前一天,普拉姆、巴桑卓瑪在宿舍休息,聽到有人敲門,打開門一看,正是「夏爸爸」夏清良。

「來來來,這是送給你們的年貨!」夏清良手裡提著兩個大袋子,裡面酥糖、雪餅、瓜子、話梅裝得滿滿當當。

驚喜接二連三。除夕當晚,夏清良開車從宿舍將普拉姆、巴桑卓瑪接到家中,夏清良的妻子已準備好一桌豐盛的年飯,電視機被細心地調到了西藏衛視;正月初一,恰好是藏曆新年第一天,普拉姆、巴桑卓瑪受邀來到學校大學生活動中心,發現「夏爸爸」還邀請了朝鮮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獨龍族、回族的6名留校學生一同過年。

一片歡身笑語中,普拉姆找到了家的感覺——她現場示範,「夏爸爸」和身著鮮豔民族服飾的各族學生手挽手,跳起家鄉的傳統舞蹈鍋莊舞。

記掛返鄉的「兒女」

「夏爸爸」微信發壓歲錢

「『夏爸爸』,祝您新年快樂、身體健康!」2月17日,大年初二晚上,回到廣西老家一家單位實習的壯族姑娘小黃髮來微信。簡單的一句問候,卻讓夏清良很高興,他給小黃轉發了一個紅包:「在外實習注意身體,這是給你的壓歲錢!」

自記事起,父母就離了婚,爺爺含辛茹苦把她拉扯大。小黃眼眶溼潤,鐵心想推辭:「我都大四了,不是小孩,再說又有實習工資,不收壓歲錢……」夏清良的回覆讓她淚奔:「你喊我『夏爸爸』,在爸爸眼裡,女兒永遠是孩子。」

太清楚「夏爸爸」的堅定了,小黃收下一千元「壓歲錢」,眼淚卻奪眶而出——大一剛入校,暑期打工攢的3000元生活費被人騙走,「夏爸爸」自掏3000元塞到她手中;「夏爸爸」還跟校方多番協調溝通,幫她申請到了貧困生救助金;為讓她安心上學,「夏爸爸」每個月給她帳上打300元生活費,還買了一部手機方便她與老師同學通聯……

2001年起擔任中南民族大學片區的社區民警以來,夏清良陸續資助了20多個像小黃一樣貧困的少數民族學生,關心、幫助過的更是不計其數。

進入農曆狗年,夏清良的手機響個不停——電話、簡訊、微信、QQ,身處五湖四海的少數民族學生,不斷送來新年祝福,夏清良怕辜負了孩子們的心意,耐心一一回復。

聯繫不上苗族「兒子」

「夏爸爸」大年初四惦記了一整天

「過個年,不停往學校跑,回了家,還捧著手機不消停!」大年初四這天,妻子唐祝英看夏清良忙活手機,將好不容易回家團圓一趟的女兒、孫子晾在一邊,語帶埋怨。這一天,讓夏清良忙活的,除了來自「兒女」們的祝福,還有一份沉甸甸的牽掛——手機通訊錄裡,夏清良找到「王濤」這個名字,連續撥打了幾遍,電話那頭一直是忙音。

王濤是夏清良的苗族「兒子」,畢業已經七年了,最近卻不知原因失去了聯繫。

時至今日,夏清良依舊清晰記得第一次見到王濤時的情景——大冷的天,連毛衣都沒穿,褲子也短了,褲腿高高吊著。夏清良給王濤送來一套保暖內衣,寒假了,又買來羽絨服讓王濤穿回家過年。

此後每個月,老夏從自己的工資裡拿出200元給王濤當生活費;派出所食堂熬湯改善夥食,老夏找各種理由,把王濤叫到所裡吃上一頓;一有機會,還把王濤叫到家裡……

2008年,王濤的媽媽因病去世,夏清良拿錢幫他辦理了母親的後事,一邊開導他,一邊幫他向學校申請到特困學生困難補助。2011年,王濤要畢業了,不想給「夏爸爸」添負擔,成績優異的他放棄讀研,選擇與東風公司籤約。拿到第一個月工資的王濤,買了5公斤麻油,帶上2瓶酒、1條煙,從十堰趕到武漢看「夏爸爸」。

初四這天,夏清良自顧自忙碌了一天仍然沒有聯繫上王濤,眼見丈夫失落的樣子,妻子只好安慰:等年過完了,想辦法聯繫他單位肯定能找到。

藏族父女坐整夜火車

拎著2瓶青稞酒來漢給夏清良拜年

大年初六,夏清良突然接到中南民大保衛處打來的電話——一位學生家長,坐了一夜火車,拎著2瓶青稞酒來漢向他拜年。

趕到校保衛處,一個熟面孔映入眼帘——藏族女學生小雲。坐在她身旁的父親老雲看到夏清良,有些激動,起身緊緊握住夏清良的雙手:「感謝您!」

為了能夠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小雲大二在網上找了一個刷單返利的兼職,沒想到遭遇騙局——用信用抵押貸款方式刷了一筆4500元的大單後,「客服」就此失聯。

不敢跟家人說,又想還貸款,她到其他網上貸款平臺拆東牆補西牆,1年多過去了,欠下了10餘萬元網貸,被催債公司逼得她電話不敢開機、連學也不敢上。

得知小雲的境遇後,夏清良把貸款平臺的電話一一記下,對小姑娘說:「孩子,放心來上學,這個事交給我!」他與催款公司逐個交涉,將國家金融貸款政策一一擺出來,花了一學期時間,貸款平臺答應:收到本金後,不再追究。

在保衛處,細心的夏清良注意到,與老雲的激動不同,小雲似乎「有點發蔫兒」。

果然,小雲私下找到「夏爸爸」,還未說話,淚已先流:「您能不能跟我爸說說,讓他在家裡別再提這個事了,我的壓力好大。」

夏清良一聽就明白了,悄悄找老雲交心:事情已經過去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為了孩子著想,這個事咱翻篇,以後不提了,您看行麼?

「我確實是忽視了孩子的感受,以後一定注意!」老雲說著,父女倆眼眶都溼潤了。

相關焦點

  • 「民警爸爸」夏清良——湖北民警夏清良17年資助26名少數民族貧困...
    新華社武漢2月26日電 題:「民警爸爸」夏清良——湖北民警夏清良17年資助26名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追夢  新華社記者馮國棟  57歲的民警夏清良有3個親切的稱呼。在他工作的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鐵箕山派出所,他是資歷最老的一線民警,同事喊他「老夏」;在民族青年才俊雲集的中南民族大學,他是守護一方安寧、維護正義的「片警」,師生們喊他「夏老師」。  自2001年至今,夏清良從關愛民族青年、維護民族團結的角度,用心處理每一件小案,讓公平公正的陽光照耀到每一位青年。
  • 湖北民警夏清良17年資助26名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追夢
    新華社武漢2月26日電(新華社記者馮國棟)57歲的民警夏清良有3個親切的稱呼。在他工作的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鐵箕山派出所,他是資歷最老的一線民警,同事喊他「老夏」;在民族青年才俊雲集的中南民族大學,他是守護一方安寧、維護正義的「片警」,師生們喊他「夏老師」。
  • 爭當「李樹幹式派出所民警」|張金龍:社區民警中的「金牌捕快」
    在他眼中,家長裡短、雞毛蒜皮、日復一日的管理與服務只是一名合格社區民警的常規動作,更重要的是始終具有一棵維護平安的「細心」和除暴安良的「初心」,無論是在戶籍管理服務、流動人口登記,還是在進村入戶調查、社會人員管控等常態工作中,他總能從枯燥重複的工作中「嗅」出不一樣的「味道」,追逃、
  • 社區民警禁毒工作法 --內蒙古頻道--人民網
    為有效防範和遏制毒品違法犯罪活動的蔓延,充分發揮廣大社區民警的優勢,以「建、幫、管、控、宣」五種方法,開展社區禁毒工作。 建---物建特情耳目。要從根本上竭制涉毒違法犯罪的蔓延,只有不斷對各類涉違法犯罪保持嚴打高壓態勢。
  • 「時代風採」平陰縣:機關民警下社區
    近年來,平陰縣在廣泛調研社區需求、深入研究隊伍現狀的基礎上,創新推出機關民警下社區工作機制,鼓勵機關民警特別是「60後」的老民警到社區工作,實現精簡機關、做實基層、社區民警專職化,為推動城市社區治理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請在wifi條件下觀看)【來源:平陰黨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社區警務|民警接力「讓愛回家」,助流浪青年踏上「回家的路」
    「林警長,我這邊發現了一個長期居住在天橋底下的流浪漢,我們怎麼勸他,他都不願意回答我們的問題,你們是警察,他可能會聽你們的。」昨日,「讓愛回家」志願者團隊的服員邱先生打電話給東莞市公安局謝崗分局泰園警務室社區民警林寶東,希望林寶東幫助勸說一名流浪人員。
  • 鶴龍民警進社區,以真實案例提醒街坊提防電信詐騙
    ,8月19日下午鶴龍派出所彭上社區專區民警聯同鶴龍街道流管辦、彭上社區居委、社區網格員、彭上出租屋管理工作人員,在彭上星光老人之家組織彭上社區出租屋房東、二手房東居民群眾共160餘人開展消防安全及防範和打擊電信詐騙壓減警情工作宣傳會議。
  • 楊振寧的兒女們現狀如何?
    如今他已經是一位98歲的老人了,而如今他的子女們身在何處,現狀又是如何呢?楊光宇是楊振寧的第二個兒子,出生於1958年,和他的父親一樣也對物理學非常感興趣1949年,27歲的楊振寧在美國和杜致禮再一次相遇,脫去了學生制服的杜致禮優雅明豔,氣質更是嫻靜端莊,溫婉大方,這一次的相遇讓二人得以破鏡重圓,兩情相悅,並於1950年在普林斯頓舉行了婚禮。
  • 杭州:萌娃們在街頭「奇妙旅行」,還好遇到熱心市民和民警!
    此時,正準備出門走訪群眾的倉橋社區輔警蔡漪雯,也收到了所裡工作群的尋人指令,下意識地看了一眼:「三歲孩子走失,咖啡色棉襖、黑色褲子、紅色鞋子……」蔡漪雯下意識地在路上四處張望,不由得替孩子擔心起來:天這麼冷,一個這麼小的孩子和家人走散了,該怎麼辦?
  • 浙江永康飛鵝山石榴籽社區:「多元一體」共築小康夢
    中新網金華7月23日電(記者 奚金燕)「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23日,在浙江永康石柱鎮安居樂業的少數民族同胞們又迎來了喜悅時刻,當天飛鵝山石榴籽社區揭牌儀式暨首屆民族文化藝術周活動在此舉行。作為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重點縣(市、區)之一,永康欲以此為樣板,以點帶面,讓少數民族同胞在這座永葆安康之城「落腳、紮根、致富」,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民族團結既是全面小康的保障和動力,又是同步小康的題中應有之義。在逐夢全面小康路上,石柱鎮飛鵝山石榴籽社區書寫了別樣的精彩。
  • 看社區民警「線上+線下」巧妙化解
    近日,城關派出所社區民警通過「線上+線下」的調解方式,成功化解一起居民在微信群內吵架引發的矛盾,及時消除不良影響和潛在隱患,贏得社區幹部和廣大居民的稱讚。2020年12月中旬,城關派出所社區民警惠永成在居民微信群中發現:一名業主提醒另一業主停車不規範時,因自己方言和口頭禪造成誤會,二人在居民微信群裡公開罵架,影響惡劣。
  • 3800多居民都在他的「掌上」,這名民警有何特異功能?
    入社區前必須仔細檢查包裡的物品:警民聯繫卡、登記本、筆、手機,一樣都不能落,確認無誤後才能出發。過去,社區民警採集居民信息一定要帶好這些必備品,如今,在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公安分局所屬派出所,這些繁瑣的工作通過社區民警手裡的一部「掌上警務通」就能完成。
  • 和諧鄰裡節走進海興社區 暖心社區展現耕讀文化
    ,用葫蘆絲吹奏出《花開如雲》,悠揚的旋律讓居民們讚嘆不已。  曾經在本報葫蘆絲公益培訓班學習的袁帥小朋友只有9歲,他身穿雲南少數民族服裝,帶來《花開如雲》葫蘆絲獨奏,頗為引人注目。他的葫蘆絲啟蒙老師李美鶯說,袁帥不僅會葫蘆絲,還會拉二胡,之所以推薦他上臺表演葫蘆絲獨奏,是因為小袁帥的吹奏技藝已經達到了中上水平,更能向觀眾精彩展現葫蘆絲快板、慢板的魅力,傳播這項民族樂器。
  • 11單親「同胞兒女」喜相會
    「父親」均為一名代號「401」的捐精男子  本報綜合報導在美國的社區裡,總有各種專為單身女人而設立的俱樂部,比如圖書俱樂部、職業俱樂部、美容俱樂部或婦女聯誼會等等。據《華盛頓郵報》2月28日消息,有11名美國單親媽媽計劃要搞一個「同胞兒女俱樂部」,原因是她們的孩子父親都是一位代號為「401」的捐精男子。
  • 東部沿海城市少數民族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資源資本化研究
    去年我和一個朋友提到想換個地方開店,我這個朋友也是朝鮮族的,在威海待了二十多年了,我倆是在一起吃飯時認識的,因為都是朝鮮族,聯繫就比較多。他說可以幫忙並願意跟我合夥一起幹。正好我當時手頭有點緊,也想著找個人共擔風險,就一起合夥了。他幫著找到新的地址,忙裡忙外跑手續,約朋友們捧場吃飯,一起把店子搞起來了。現在這個店主要是我負責管理,朋友投資分紅,還負責與政府部門、街道社區和社會上的人打交道、理關係。
  • 記者跟隨民警夜間巡查江漢區華安裡社區 一轎車上藏31瓶「笑氣」被...
    民警現場查獲的「笑氣」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張理晶 通訊員丁美薇 袁棣)「這是什麼東西?」「空調氟氣。」面對民警的詢問,轎車司機企圖矇混過關,但最終還是原形畢露。19日晚,記者跟隨江漢公安來到華安裡社區清查現場,江漢公安分局青年突擊隊民警現場查獲「笑氣」31瓶,犯罪嫌疑人被抓獲歸案。19日晚,江漢公安分局集結450餘名精銳警力,在江漢區華安裡社區開展第五次集中清查攻堅。當晚7時,清查行動開始,其中包括100名青年幹警組成的青年突擊隊及分局各大隊、派出所民警。「屋裡有人嗎?
  • 蔡英文凱道見臺灣地區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立委"肯定
    原標題:蔡英文凱道見臺灣地區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立委"肯定華夏經緯網 2016-08-04 09:22:54華夏經緯網8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臺灣地區少數民族「立委」鄭天財與民進黨臺灣地區少數民族「立委」陳瑩,對蔡英文到凱道與臺灣地區少數民族見面表示肯定,但鄭天財質疑,蔡英文是否有把要求民進黨團審查臺灣地區少數民族轉型正義條例的訴求聽進去。
  • 青年民警一年半收到5面錦旗,背後有著怎樣的「動力密碼」
    我可得好好感謝他!」1月14日,在張家港市公安局城東派出所門口,市民李女士送來一面錦旗。就在前一天晚上,剛入警不久的民警小李連夜追查,成功幫李女士找回了丟失的錢包。這是他參加青年民警「訓練營」以來收到的第5面錦旗。
  • 磁器口派出所變「水上派出所」 民警化身「蜘蛛俠」堅守崗位
    ,有事情電話、微信溝通,減少回所的時間;最後他還安排專業人員剪斷了男警員休息室的防盜網,隨後用腳手架搭建了一條緊急通道,民警可以通過翻牆、爬樓進入派出所二樓辦公。▲女警們化身「蜘蛛俠」最近,「平安沙坪垻」發布的民警翻牆、爬樓進入派出所辦公的視頻,正是在緊急通道拍攝的。因目前磁器口派出所還在清淤,一樓還有積水和淤泥仍然無法使用,所以今天上午這條緊急便道仍在使用。記者進入派出所採訪時,也體驗了一把當「蜘蛛俠」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