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磁場強度大了呢?

2021-01-15 TsinghuaJoking

由於今年賽道中存在著環型賽道,在電磁賽道中,電磁線的鋪設根據參賽隊伍的建議,採用「雙圈」鋪設方法。


但是近期不少同學反映,雙圈電磁線鋪設後的賽道,儘管通入賽道的電流改為50mA,但是磁場似乎比起原來單圈鋪設,採用100mA電流驅動時變大了。紛紛詢問這是為什麼?

這個人

我們鋪好兩條線後,在串聯的線中通入50mA的電流,所產生的磁場比我們鋪一條線通入100mA的電流產生的磁場大。用的龍邱的信號發生器,調到50ma,磁場大了相對50ma要調到45ma才能和原來一樣


也有的同學對比了模擬交流信號源和數字交流信號源在實際輸出50mA的時候,信號源顯示需要分別調整到20mA,以及40mA。

他們採用1歐姆的採樣電阻,在交流毫伏表顯示50mV的時候,定義為信號源的輸出為50mA。


看到這是一個很好將數學原理和工程線性結合的問題,因此,我作了一些實際的測量實驗,下面從「數學原理」,「信號測量」,「現象分析」三個步驟進行解釋。

為了清晰解釋同學們遇到的問題,需要使用到在210年前(1807年)由法國數學家Fourier提出的一個偉大而優美的數學定理:傅立葉變換。對於周期信號來講,該定理表述了可以將任何周期信號分解成一系列頻率是基波頻率整數倍數(諧波)的正弦信號疊加而成。

這個分解的過程可以由以下兩個公式表示:(雖說每增加一個公式,閱讀者就會減少一半,但我還是將這優美的公式寫出來)

上述公式中,x(t)是周期信號,T是它的周期,ω0是對應的角頻率。Fn則是諧波的係數,它的模和相角分別表示了諧波的幅值和相位。下圖右邊則表示了由周期矩形脈衝信號中各個諧波幅值組成的幅度譜。


信號的頻譜具有離散型、諧波性和衰減性。衰減的快慢與信號波形的光滑程度有關係。下圖顯示了矩形脈衝波形逐步過渡到三角脈衝波形的過程中,頻譜幅值衰減的趨勢的變化。

顯然,波形變化越緩慢,頻譜衰減越快,此時對應信號中的基波成分越多,高頻成分就越少。


在智能車電磁組賽道中心,鋪設有電磁漆包線,其中通有20kHz的交變電流,在賽道上產生周期震蕩磁場。車模傳感器採用開放式的10mH工字電感感應交變磁場,形成感應電壓信號。該信號強度跟電感與電磁線之間的相互位置有關係,近而可以利用多個電感測量車模相對於賽道中心線的偏差。

感應電壓信號同樣也是一個頻率為20kHz的周期信號。為了抑制噪聲,在實際應用中,在感應電感上並聯一個6.8nF的諧振電容,選出周期信號的基頻信號進行放大和檢測,而將其他的高階諧波都濾除掉了。


根據以上分析,車模實際感知的是交變磁場中的基波分量,因此,在整個信號中,基波所佔的比例越大,感知的磁場強度就越大。而這與信號波形的光滑程度有關係。

為了評估交變磁場中基波的成分,就需要知道交變磁場強度變化的波形,它與電磁線中的電流波形是一致的。


電磁線中的電流是由20kHz的恆流交變電源驅動賽道上的電磁線所產生。下圖是競賽組委會給出的交變信號源輸出參考電路,它實際上是利用MOS管在工作區內漏極電流恆定特性實現恆流輸出的。

賽道上的電磁線圈可以看成一個電感和電阻串聯的電路。那麼賽道上的電感、電阻的參數是多少呢。確定這個問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進行測量。

在我辦公室外邊樓道口採用0.5mm的漆包線鋪設了一個3.6米乘以4.7米的方形電磁跑道,分別測量了雙圈和單圈下,賽道的阻抗參數。

雙圈:電感為96uH,電阻1.04歐姆;

單圈:電感27uH,電阻0.56歐姆。


空心電感值與匝數的平方成正比,電阻值與匝數成正比。上面的測量值驗證了這個規律。


為了測量在不同圈數下,賽道中的電流波形,使用兩個電感分別為22uH,100uH的標準電感,再串聯一個電阻模擬賽道的電氣參數。

使用快速制板,搭建一個仿真電路。

使用一個數字20kHz的信號源進行驅動。然後進行測量輸入信號與電阻兩端的電壓波形。

下圖顯示的是電感為22uH時,電阻上的電壓波形。這對應著單圈電磁線的情況。



下圖是電感為100uH時,電阻上的電壓波形,對應著雙圈電磁線的情況。此時,由於電感量增大了四倍,電流的上升和下降出現了明顯的緩坡。


電阻上的波形,對應著輸出電流波形。上面示波器中通道2波形對應著電路輸入電壓波形。由於信號源有恆流限流,所以實際輸出電壓波形是對應著電流變化時電感上的脈衝電壓。

為了不嚇走更多的讀者,對於上面的數據就不再使用公式進行定量計算了。可以根據「數學原理」中關於諧波分量與波形之間的關係可以知道,在電磁線雙圈的情況下,電流波形變緩了,所以其中的高頻分量衰減更快,而基波的比例就增加了。所以在相同的平均電流的情況下,車模所感知的磁場就增強了。

根據上述波形參數,按照傅立葉變換公式,可以具體計算出磁場增加的比例。對於這一點,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推導一下。


根據上述分析,隨著賽道中的電感量的增加,的確會在相同的信號源輸出電流的情況下,增加磁場的強度,請參賽隊伍注意上述的變化。


在本文最開始,兩組同學分別使用車模電磁傳感器,以及毫伏表測量電流採樣電阻兩種方法驗證磁場增加了的現象。但是他們這兩種方式的背後原理還是不一樣的。具體分析在以後再找機會進一步分析。

最後再提醒一下,如果使用毫伏表測量20kHz交變信號,一定選擇高頻交流電壓表,否則得不到正確的結果。上面途中就顯示,FLUKE45表能夠顯示正確高頻交流信號的有效值,而UT39E則無法顯示20kHz的交流信號有效值。



對於智能車製作過程中,非常多的現象背後,都蘊含著統一的信號與系統的基本原理。大家在製作過程中,需要對於出現的問題需要特別留心,能夠與課內所學的知識結合起來,這樣就能夠將智能車製作過程中積累的經驗用於未來的工程實踐中去。

什麼?你現在還沒有學習信號與系統,那還等什麼。學堂在線上的信號與系統MOOC課程正在等著你來呢。在那裡,我會將智能車競賽中各種現象背後的信號與系統的基本原理給你慢慢道來。


相關焦點

  • 論磁場強度H與磁感應強度B對電子運動描述的差異性
    S越大,則形成該磁場的磁通量就越大,即意味著穿過這個面的磁感線條數就越多。F=μz·cosβ·dB/dz,其中dB/dz是感應磁場梯度,其含義是指非均勻的感應磁場強度會隨指向磁場梯度變化大的方向而產生梯度變化,如下圖所示。
  • 「磁與健康」節選之磁場的強度和距離與健康的關係
    有些地區的地磁場強度會因為地質結構的不同而比別的地區要高,譬如說中國廣西的巴馬地區。而巴馬地區正是世界著名的長壽之鄉。當地的人們之所以能夠健康長壽,除了因為巴馬有優質的空氣與水,以及遠離人類工業文明所產生的汙染之外,也與當地較強的地磁場息息相關。所以說較強的磁場對人體健康是大有好處的。磁場強度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說距離磁場源的距離越遠,磁場強度越低,磁場衰竭越快。
  • 基礎知識:磁場強度與磁感應強度的區別
    基礎知識:磁場強度與磁感應強度的區別
  • 測量磁場強度的九大方法
    磁場強度的測量方法有哪些?磁感應強度概述磁感應強度描述磁場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常用符號B表示,國際通用單位為特斯拉(符號為T)。磁感應強度也被稱為磁通量密度或磁通密度。在物理學中磁場的強弱使用磁感應強度來表示,磁感應強度越大表示磁感應越強。磁感應強度越小,表示磁感應越弱。磁感應強度的定義方法電荷在電場中受到的電場力是一定的,方向與該點的電場方向相同或者相反。
  • 變電站周邊磁場和電場強度輻射微乎其微
    在距離外牆1米時,電場強度為0.228伏每米,磁場強度為0.534微特,遠小於國家規定的4千伏每米和100微特。隨後,兩名檢測人員又將測量儀器拿到了距離變電站外牆5米遠的地方,在這個位置上,電場強度衰減至0.154伏每米,而磁場強度衰減的更厲害,不到先前數值的三分之一,僅0.161微特。而在變電站內,貼近警戒線位置時,其電場強度測量結果為117.5伏每米,磁場強度為1.583微特。
  • 磁場強度H和磁感應強度B,磁化強度M和磁極化強度J
    這樣我們通過力學測量和電流強度來定義磁場強度H這個物理量,它的單位是安A/米m,在高斯單位制中H的單位是Oe奧斯特,1A/m=4π×10-3Oe。關於磁場強度H有很多解釋,我們可以簡化地把H理解為一個外磁場(類比於電場強度,例如利用電流I將一個磁場H施加到某個物體上)。
  • 為什麼地球會有磁場?
    地球生命的存在即為僥倖,很多條件都足以讓生命泯滅,磁場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沒有它,地球上根本不會有生命。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地球磁場的出生日期,幾乎和生命的出生日期差不多,這似乎也證明了,正是磁場的出現,地球上才出現了生命。
  • 電磁學基礎:磁場與磁感應強度
    ②.磁場的方向a.規定在磁場中任意一點小磁針北極的受力方向(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為該點處磁場方向。b.對磁體:外部(NS),內部(SN)組成閉合曲線。c.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用安培左手定則判斷。3.幾種常見的磁場①.勻強磁場:在磁場的某些區域內,磁感線為等間距的平行線。②.地磁場a.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磁體,磁場的N極在地球的南極附近,S極在地球的北極附近,和條形磁體磁場分布近似。
  • 世界最強人工磁場:為地球磁場強度200萬倍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的物理學家用該實驗室最大磁體裝置產生了高於100特斯拉的強磁場,並進行了六項不同的物理實驗。100特斯拉大約相當於地球磁場強度的200萬倍。
  • 科學家衝擊最強磁場記錄:地球磁場強度200萬倍
    100特斯拉的磁場大約相當於地球磁場強度的2百萬倍。洛斯阿拉莫斯脈衝場設施的領導人查理·米爾克(Chuck Mielke)說:「這是我們的『登月計劃』,我們為此已經工作了15年。」實際上,在其他的地方已經有更高的磁場產生了,但是產生這樣磁場的磁鐵都被自己強大的磁場所擊潰。洛斯阿拉莫斯的這個系統是設計的能經常性、無破壞的工作在強大的100特斯拉磁場區域。洛斯阿拉莫斯設施是組成國家高磁場實驗室(National High Magnetic Field Laboratory )的三個機構之一。
  • 測量磁選機磁場強度的關鍵步驟
    磁場強度大小是對磁選機磁選效果影響較大的因素之一,針對不同選礦作業的應用,磁選機磁選強度的大小也有不同的實際需求,下面就來具體分析一下常用的磁選機磁場強度測量方法。一般在測量磁選機磁場強度的時候,都會通過高斯計來進行,高斯計的測量精度高,適用範圍廣,在使用高斯計進行測量前,要先把圓筒(及磁系)支起,高度以便於測量為適宜。這個時候磁系垂直向下,但在圓筒外看不到磁極,測點的位置定不準,可在圓筒外撒上些鐵粉,磁極邊緣吸引的鐵粉較多,磁極形狀就能顯示出來。
  • 高中物理 | 《磁場 磁感線 磁感應強度 磁通量》知識點
    答案:0 三、磁感應強度 磁通量(一)基本概念1、磁感應強度:穿過垂直於磁感線的單位面積的磁感線條數等於該處的磁感應強度。磁感應強度大的地方,磁感線密;磁感應強度小的地方,磁感線疏。磁感線的疏密反映了磁感應強度的大小。2、單位:國際單位制中,磁感應強度的單位是特斯拉,符號為T。
  • 氣候變化影響地球磁場強度
    原標題:氣候變化影響地球磁場強度  新華社東京9月13日電 (記者藍建中 報導員甘璐)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研究發現,地球磁場強度發生變動是由於極地冰蓋增減導致地球自轉速度出現變化造成的。這將有助於研究氣候變化與地球磁場變化之間的關係。  地球磁場不僅能避免對生物來說有害的宇宙射線和太陽風,還能防止大氣的散逸。
  • 中國再次刷新脈衝磁場最高強度紀錄
    >   中新社武漢8月12日電 (周前進 程遠)據華中科技大學12日確認消息:該校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近日實現90.6特斯拉(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單位)的峰值磁場,再次刷新中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中國繼美國、德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
  • 華中科技大學強磁場中心創造脈衝平頂磁場強度世界紀錄
    11月22日,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創造了脈衝平頂磁場強度新的世界紀錄。此次該校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使用了具有獨立層間加固結構的單線圈磁體,孔徑為21毫米,電容器型脈衝電源供電,能耗7兆焦。磁體重量、電源能量不到國際同類型磁場系統的1/10,磁場強度更是一舉超過此前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60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世界紀錄,成為全球最高強度的脈衝平頂磁場。
  • 難點解析 / 磁場 之 磁感應強度
    (多選題)(多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荷在某處不受電場力的作用,則該處的電場強度為零B.一小段通電導線在某處不受安培力的作用,則該處磁感應強度一定為零C.把一個試探電荷放在電場中的某點,它受到的電場力與所帶電荷量的比值表示該點電場的強弱D.把一小段通電導線放在磁場中某處,所受的磁場力與該小段通電導線的長度和電流的乘積的比值表示該處磁場的強弱
  • 如何用磁場探頭測定磁場強度和高頻電流?
    磁場探頭髮射的電壓信號輸出(Uprobe),被頻譜分析儀分離成頻譜。磁場修正係數(KH)定義為:描述電壓信號和相關磁場(HRF)的關係。磁場(HRF)與電流(IRF)相關,這樣,另一個修正係數基於電流(IRF)來定義。
  • 45.5特斯拉 超導磁鐵磁場強度創紀錄
    >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圖片來源:《自然》官網  據英國《自然》雜誌12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製造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超導磁鐵,能夠產生創紀錄的45.5特斯拉的磁場強度,超過了傳統超導磁鐵和最先進阻抗式磁鐵的強度,而只有一次僅能維持幾分之一秒的脈衝磁鐵才能達到比這更高的磁場強度。
  • 我國實現脈衝平頂磁場強度新突破
    新華社武漢11月23日電(記者李偉)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22日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刷新了此前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60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世界紀錄。  「脈衝平頂磁場兼具穩態和脈衝兩種磁場的優點,能夠實現更高的強度且在一段時間保持很高的穩定度。」
  • 歐空局最新發布:南大西洋磁場異常,全球平均磁場強度下降了9%!
    地球磁場對地球上的生命至關重要,地球磁場是一種複雜而動態的力量,保護我們免受宇宙輻射和來自太陽帶電粒子的傷害。這個領域遠不是靜態的,在強度和方向上都是不同的。例如,最新的研究表明,北極的位置正在迅速變化。在過去的200年裡,全球平均磁場強度下降了約9%。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間形成了一大片磁場強度降低的區域,被稱為南大西洋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