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造12層樓高的水晶球 要逼幽靈粒子現身

2020-12-06 荔枝網新聞

  兩座核電站之間,700多米深的花崗巖下,正開掘一個巨大的空洞,容納一個12層樓高的「水晶球」。來自球中的一次次閃爍,將吐露中微子的身世秘密。

  世界最大的有機玻璃球

  中微子被稱為幽靈粒子,為偵測它,人類不得不大費周章。如今,江門地下中微子實驗觀測站(JUNO)被物理學家寄予厚望:精確地測量中微子的一些基本特性。

  宇宙裡到處都是中微子。每秒鐘就有3億億個來自太陽的中微子穿過每個人的身體。中微子很難跟其他物質反應,穿行宇宙如入無物之陣。現代的中微子實驗都會用巨量的靶物質作為陷阱,提高捕獲中微子的機率。

  JUNO的核心,是一個直徑35.4米,厚12釐米的空心有機玻璃球。造這麼大,是因為裡面要灌上2萬噸的液體(叫做液閃)作為靶物質。

  這是人類造過的最大的有機玻璃球。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曾告訴記者,目前世界上用於粒子物理的有機玻璃球,比它小20倍;水族館的有機玻璃水箱也比它小得多。

  這個水晶球的意義,是用透明的介質,分開裡面的液閃和外面的水。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曹俊說,這個有機玻璃球必須非常透明,同時結實。

  「12層高的空球,就像房子一樣可能垮塌。其他材料造不出來,用有機玻璃也很難。因為有機玻璃很容易裂。」曹俊說,「沒有造這種球的國家標準。我們自己建造了一個力學實驗室,自己做出一套標準。」

  這個水晶球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當實驗大廳開掘完畢後,它將在現場搭建,因為幾十米的球無法通過隧道。

  最大的地下人工洞穴

  JUNO的前輩是大亞灣中微子實驗裝置。它們都利用了核裂變反應釋放的海量中微子。不同的是,大亞灣偵測的是一個核電站的中微子;而JUNO則同時利用兩個核電站,10個反應堆的中微子。

  位於廣東的陽江核電站將建6個反應堆,臺山核電站將建4個反應堆。JUNO距離兩者都是53公裡。

  曹俊告訴記者,如探測器到多個反應堆的距離不相等,中微子能譜上的小結構就會互相抵消(就像正弦信號的波峰波谷會抵消)。根據計算,應在距離兩個核電站均為53公裡的一個寬200米長2公裡的矩形區域設置探測器。

  53公裡很遠,從反應堆來的中微子流會變弱。所以,JUNO與大亞灣探測器相比,靶物質增重一千倍。JUNO的大玻璃球,將浸泡在一個灌有3萬噸純淨水的池裡,被鋼架栓牢(以克服3000噸的浮力)。圓柱體的水池,直徑43.5米,深44米。水池上方是各種測量設施。

  容納這一切需要一個直徑50米、高70米的巨型大廳。JUNO被設計在700多米的花崗巖山體下,以屏蔽宇宙射線幹擾。

  為此,JUNO正在山裡鑿出國內最大的地下洞穴。這也帶來了很多麻煩,打隧道和開挖大廳,都碰上了湧水,這使土建工程出現延期問題。項目組一邊灌漿堵水,一邊抽水。他們不敢全部堵住出水點,避免洞穴外圍承壓太大帶來垮塌風險。

  精心調配的液體

  中微子是這樣被偵測到的:一個中微子撞上了一個質子,就化為一個中子和一個正電子。正電子隨即湮滅放出一道光。中子則加入某個原子核,不穩定的原子核很快分裂並放出γ光子。因此,一先一後兩道光,就是中微子碰撞的跡象。

  科學家製備液閃,要它具備三個性質:質子特別多(創造機會讓中微子撞);特別透明(微光能射出去);儘量不帶放射性(避免發出沒用的信號)。

  大亞灣實驗中,中國科學家調配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液閃。而在JUNO,他們改進了配方,液閃質量達到了新高。

  這種液閃主體是烷基苯,加上一些特殊的配料。它比純淨的遊泳池還要透明得多,光線穿過幾十米,衰減不大。

  曹俊說,為降低液體天然的放射性雜質(比如氣態的氬、氪、氡,或固態的鈾),要通過三氧化二鋁過濾、減壓蒸餾、水萃取、蒸汽剝離一系列工序,相當於把幾萬噸的液體「洗一遍、蒸一遍」。

  實際上,JUNO的有機玻璃球材料,以及其他各種器材的材料,也要經過處理以消除放射性。

  看到微光

  JUNO在測量中微子的同時,也會接收到大量的無用信號。水池和水池頂部的一些探測器,就是用來專門探測宇宙射線,以將相關信號排除出去。

  曹俊介紹說,2萬噸液閃每天只能捕獲到60個反應堆中微子、4個大氣中微子、1個地球中微子、以及90個太陽中微子。與之相比,儘管山體遮擋讓宇宙射線強度降低20萬倍,宇宙射線幹擾信號每天仍有10萬次。

  JUNO裝了四萬多隻世界上最靈敏的眼睛——18000個20英寸的和26000個3英寸的光電倍增管。光電倍增管可以將微弱的光轉化為電信號。由於JUNO要求極高的能量解析度,之前的商業產品達不到標準。為此國內幾家企業和研究所聯合攻關,已經研製出探測效率世界最高而且便宜的產品。

  光電倍增管外形像大燈泡,內部是真空的,多年泡在水池裡是有風險的。科學家考慮到:如果某個「燈泡」裂一點縫,水瞬間吸入真空,在空間中心反彈,會形成激波。這種波破壞力極大,會引發連鎖反應,毀掉其他的光電倍增管。

  為此,他們給光電倍增管特製了一種保護罩,即使受損,水也不會急速湧入形成激波。

  「解決這些問題,喜歡物理的科學家可能覺得不那麼好玩,比較繁瑣。但要做出比較重要的科學成就,必須要承擔這些麻煩。」曹俊說。

  在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中微子是沒有質量的,而中微子振蕩表明它具有質量,這是一個超出標準模型的實驗現象(暗物質是另一個標準模型無法解釋的謎題)。所以中微子研究是現有理論的一個突破口。

  JUNO可能在2021年試運行。它將以相當高的確信度,回答至關重要的「中微子質量順序」的問題,並精確測量多個中微子參數,為物理學大廈添上重要的一塊磚。

相關焦點

  • 【科技日報】12層樓高的水晶球逼幽靈粒子現身
    兩座核電站之間,700多米深的花崗巖下,正開掘一個巨大的空洞,容納一個12層樓高的水晶球。這個水晶球,將浸泡在一個灌有3萬噸純淨水的池裡,被鋼架栓牢。圓柱體的水池,直徑43.5米,深44米。水池上方是各種測量設施。
  • 中國建造超大玻璃球求解「幽靈粒子」之謎
    (中科院高能所供圖)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全曉書 王攀 荊淮僑)在一個12層樓高的玻璃球裡注入透明液體,中國科學家打算造一個全世界最大的「水晶球」來捕捉宇宙中的「幽靈粒子」——中微子,從而找到通向物理新世界的大門。他們將把一個直徑達35.4米的有機玻璃球安裝在廣東省江門市西南部的打石山中。
  • 700米地下,這個中國主導的探測器將探秘「幽靈粒子」
    在廣東省江門市的一個偏僻大山中,中國正在興建一項新的國家工程,它位於700多米深的花崗巖下,主體是一個12層樓高的 「水晶球」,這就是中國目前為止最複雜的高能物理實驗裝置——江門中微子實驗裝置。
  • 前蘇聯造6層樓高巨型飛機
    前蘇聯造6層樓高巨型飛機 2016-03-29 14:10
  • 捕捉到超光速幽靈粒子 就能玩「穿越」?
    歐洲一隊科學家日前稱發現了超光速中微子(又叫「幽靈粒子」):同樣的時間內,在長達730公裡的隧道裡,中微子比光子多跑了18米——具體算下來,每秒鐘比光速多「跑」6公裡。  那麼,原本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最快的速度是光速,沒有任何速度能超越光速,因此有了「相對論」。如果超越光速的物質真的存在,是不是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都要被顛覆?
  • 幽靈粒子能夠穿越一切物質,你知道幽靈粒子的秘密嗎,快來看一看
    今天我們來探索一個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話題,那就是幽靈粒子,我們知道幽靈粒子可以穿越任何一種物質,所以科學家才這樣稱呼這種粒子,其實幽靈粒子真正的名字叫做中微子,是一種物理學中的粒子。首先要告訴大家的一點是中微子屬於輕子,是質量極小的一種粒子。
  • 什麼是幽靈粒子?它的作用有多大?
    於2011年九月作為已發現可能超光速的粒子,像幽靈一樣的存在,科學家們就以「幽靈粒子」來描述它。這種粒子個頭小,不帶電,可自由穿過地球,幾乎不與任何物質發生作用,號稱宇宙間的「隱身人」就像幽靈一樣。二.奇怪的現象什麼奇怪的現象讓科學家們大惑不解呢?
  • 捕捉「幽靈粒子」:中國的地下實驗,能否洞悉宇宙歷史
    位於中國廣州的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中微子實驗之一。這個將於2022年或2023年開始運行的地下裝置,將通過對多種來源的中微子的檢測,解答一系列基本問題:3種已知中微子的質量誰大誰小?宇宙中中微子的總質量是多少,它們如何影響宇宙形成和星系分布?
  • 捕捉「幽靈粒子」:中國的地下實驗,能否洞悉宇宙歷史
    位於中國廣東省的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中微子實驗之一。
  • 今日科技話題:跨徑拱橋、直流工程、喙鯨、「一二三」、「幽靈粒子...
    今日科技話題:跨徑拱橋、直流工程、喙鯨、「一二三」、「幽靈粒子」、新型望遠鏡 2020-12-30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幽靈粒子」讓「穿越」成真?(圖)
    A「幽靈粒子」速度超光速  幽靈粒子,是指中微子。中微子很神秘,一個小小的粒子,居然能穿過地球。說它神秘,還因科學家猜想,宇宙中的中微子,像一個幽靈在飄蕩,怎麼也捉不到它。甚至,每天可能有數以萬計的幽靈粒子穿過我們的身體,但我們根本感覺不到它。  如今,神秘的中微子終於在地下1400米深的實驗室裡露面了。科學家們捕捉到了它,而且發現了它的「超光速」。
  • 科學家發現幽靈粒子 手機有望一年一充電
    中國的一個研究小組聲稱,他們成功捕捉到一種困擾物理學家近一個世紀的「幽靈粒子」(即外爾費米子)。科學家發現幽靈粒子 手機有望一年一充電  這項突破性的發現將極大地推進未來技術的發展,例如比目前的超級計算機運行速度更快的量子計算機以及能夠實現一年一充電的智慧型手機。
  • 中國建造「超大玻璃球」,深埋地下700米,14國爭著合作
    中國在快速崛起的過程中,建造了很多堪稱奇蹟的大工程,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力量,各國都開始關注我國的各種項目,在廣東江門市的兩座核電站之間,700米的花崗巖下,又一個超級工程引起了外界的關注。我國的工程團隊和科研人員,在這裡努力的挖掘一個空洞,用來容納一個12層樓高的超大玻璃球,這個玻璃球能夠解開中微子的秘密
  • 中國科學家捕捉到「幽靈粒子」 只有一個磁極
    資料圖:中國軍民融合技術裝備博覽會原標題:中國科學家捕捉到「幽靈粒子」 只有一個磁極據新華社電 港媒稱,中國的一個研究小組聲稱,他們成功捕捉到一種困擾物理學家近一個世紀的「幽靈粒子」(即外爾費米子)。1929年,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赫爾曼·外爾最先提出了這種無質量的粒子——外爾費米子。參與該項目的研究員翁紅明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你可以將它想像成一個極小的、只有一個磁極的磁棒。」翁紅明說,在自然界中,無論你將磁鐵切割成多小,它始終都帶有南北兩個磁極,磁場在磁極之間流動。作為僅有一個磁極且沒有質量的粒子,外爾費米子能夠完成諸多當前科技不可企及的任務。
  • 給幽靈粒子「稱重」揭秘宇宙演化之謎
    從陽江和臺山的核電站向北劃一個「邊長」約53公裡的等腰三角形,其頂點交匯於江門開平市金雞鎮打石山:這裡群山莽莽,而在700米地下花崗巖深處,正在建一個國內最大的地下洞室,將安裝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有機玻璃球。這裡正是江門中微子實驗項目所在地。 被科學家稱為「幽靈粒子」的中微子質量誰大誰小?反物質為什麼會消失?
  • 捕捉「幽靈粒子」:這個實驗能否洞悉宇宙歷史?
    位於中國廣東省的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中微子實驗之一。這個地下裝置將通過對多種來源的中微子的檢測,解答一系列基本問題。這些粒子是如此微小,以至於它們很少與任何東西發生相互作用,這使得它們極其難以捉摸,難以研究。此外,中微子有不同的類型,或者說味道,以接近光速飛行,並且可以在飛行中從一種類型轉換成另一種類型。科學家們相信,這些奇怪的行為可能會帶來啟示,洞察宇宙的歷史和物理學的未來。經過近6年開挖,在香港以西約150公裡,一個巨大的中微子實驗室正在連綿起伏的山丘中成形。
  • 給幽靈粒子「稱重」揭秘宇宙演化之謎
    從陽江和臺山的核電站向北劃一個「邊長」約53公裡的等腰三角形,其頂點交匯於江門開平市金雞鎮打石山:這裡群山莽莽,而在700米地下花崗巖深處,正在建一個國內最大的地下洞室,將安裝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有機玻璃球。這裡正是江門中微子實驗項目所在地。被科學家稱為「幽靈粒子」的中微子質量誰大誰小?反物質為什麼會消失?超新星爆炸又會釋放什麼樣的宇宙秘密?
  • 我國發現幽靈粒子 和鋁離子電池可讓手機逆天
    我國發現幽靈粒子了,真的是很給力啊,因為要知道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爭相創造可能存在它的人工環境。你問這種東西有什麼用?用處大了,舉個例子它可以實現手機電池一年充一次電。我國發現幽靈粒子了,不知如果它和鋁離子電池結合是不是手機就可以逆天了。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幽靈粒子
    NEXTMIND在南極廣袤冰凍的地表之下,科學家發現了捉摸不定的「幽靈粒子」。據外媒Sciencealert報導,南極洲冰立方天文臺發現了穿過地球的中微子,但科學家無法探測它們的源頭,因此把它們稱為」幽靈粒子「。
  • 中國科學家捉到"幽靈粒子"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的一個研究小組聲稱,他們成功捕捉到一種困擾物理學家近一個世紀的「幽靈粒子」(即外爾費米子)。這項突破性的發現將極大地推進未來技術的發展,例如比目前的超級計算機運行速度更快的量子計算機以及能夠實現一年一充電的智慧型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