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幽靈粒子」:這個實驗能否洞悉宇宙歷史?

2020-10-12 北京科協

位於中國廣東省的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中微子實驗之一。這個地下裝置將通過對多種來源的中微子的檢測,解答一系列基本問題。


宇宙線中電子中微子和μ中微子,它們和τ中微子之間可以相互轉換。圖片來源:IceCube/NASA
位於中國廣東省的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中微子實驗之一。這個將於2022年或2023年開始運行的地下裝置,將通過對多種來源的中微子的檢測,解答一系列基本問題:3種已知中微子的質量誰大誰小?宇宙中中微子的總質量是多少,它們如何影響宇宙形成和星系分布?地球內部還有多少化學能量在驅動地球運轉?
撰文 | Ling Xin
翻譯 | 張金楠(中科院高能所)
審校 | 曹俊(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員)
中微子是亞原子粒子家族中的奇葩。它們無處不在,從太陽、深空和地球湧入,飛快地穿過我們的身體,每秒達上萬億個。這些粒子是如此微小,以至於它們很少與任何東西發生相互作用,這使得它們極其難以捉摸,難以研究。此外,中微子有不同的類型,或者說味道,以接近光速飛行,並且可以在飛行中從一種類型轉換成另一種類型。科學家們相信,這些奇怪的行為可能會帶來啟示,洞察宇宙的歷史和物理學的未來。
經過近6年開挖,在香港以西約150公裡,一個巨大的中微子實驗室正在連綿起伏的山丘中成形。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將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中微子實驗之一,與日本的「頂級神岡」實驗(Hyper-K)和美國的"沙丘中微子實驗"(DUNE)齊名。利用附近的兩座核電站作為中微子源,江門實驗的目標是更多地了解這些粒子,以回答一個基本問題:三種已知中微子的質量誰大誰小?儘管研究人員知道這些粒子具有微小的質量,但並不知道其確切大小。現有的證據表明,其中兩種味道的中微子質量比較接近,第三種則不同。但科學家們不知道第三種類型是比其他兩種重,還是比他們輕。前一種情況被稱為 "正質量順序",後一種則被稱為 "倒質量順序"。


江門中微子實驗的建設位點。
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理論物理學家約瑟夫·利肯(Joseph Lykken)說,中微子質量順序是研究人員需要確定的一個關鍵參數。"事實上,很多其它問題都取決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他補充說。例如,這個答案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估計宇宙中中微子的總質量,並確定它們是如何影響宇宙形成和星系分布的。儘管中微子是所有已知物質粒子中最輕的一種,但宇宙中的中微子數量如此之多,因此它們一定對普通物質的分布產生了很大影響。理解中微子的質量順序,也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中微子有質量,這是一個與早前的預期相矛盾的現象。
江門中微子實驗於2008年提出,如今有超過650名科學家在為其工作,其中近一半是中國以外的科學家。今年底或2021年初,研究人員將開始組裝13層樓高的球形探測器。探測器將被4.3萬個用來探測光的光電管覆蓋,並灌滿2萬噸專門配製的液體。在地下700米處,電子型反中微子(核反應堆產生的中微子類型)以微乎其微的機率撞上質子,並在液體中引發反應,從而產生相隔不到一毫秒的兩道閃光。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粒子物理學家胡安·佩德羅·奧喬亞·裡克斯(Juan Pedro Ochoa-Ricoux)說:"這個小小的'巧合'就被看成是一個反應堆中微子信號。"他是江門實驗兩個光電倍增管系統之一的共同領導者。


中央探測器的概念圖像,由亞克力球體和不鏽鋼桁架組成。
當中微子從幾十公裡外的核電站到達探測器時,只有大約30%會保持原來的身份,其餘的中微子將轉換為其他類型。據江門中微子實驗副發言人、來自該項目牽頭機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曹俊介紹,觀測站將能夠非常精確地測量這一比例。
開始運行後,江門實驗預計每天能看到大約60個這樣的信號。然而,要對質量順序問題做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統計學解答,科學家們需要10萬個信號——這意味著實驗必須運行數年才能得到答案。與此同時,江門實驗將探測和研究其他來源的中微子,包括每天10到1000個來自太陽的中微子,以及當一顆超新星在離地球一定距離處爆炸時突然湧現的數千個中微子。
江門中微子實驗還可以捕捉到來自地下的,由鈾238和釷232等放射性元素自然衰變產生的所謂地球中微子。馬裡蘭大學的地質學家威廉·麥克唐納(William McDonough)說,到目前為止,研究地球中微子是了解地球內部還有多少化學能量來驅動我們的星球的唯一有效方法,他從實驗初期就參與了江門實驗。"江門實驗是這方面的遊戲規則改變者。"他說。日本、歐洲和加拿大現有的所有探測器加起來每年能看到大約20個地球中微子,而將來江門實驗每年能探測到400多個。
江門中微子實驗發言人、高能所所長王貽芳說,現在實驗正在處理地下滲水問題,這一問題已使建設進度推遲了兩年。工程師們仍需要每天抽出1.2萬噸地下水,但水位已經明顯下降了。在建設地下實驗室時,遇到水淹問題並不罕見——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薩德伯裡中微子觀測站(SNO)也遇到了這個問題。王貽芳相信,這個問題會在建設完成前得到解決。
王貽芳說,江門實驗應該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開始運行。到本世紀20年代末,美國沙丘中微子實驗和日本頂級神岡實驗也將加入這一行列。利用加速器產生的中微子,沙丘實驗將能夠以最高精度測量中微子質量順序。它還將研究一個名為CP破壞的關鍵參數,這是一個衡量中微子與其反粒子行為差異的物理量,可以揭示中微子是否是宇宙主要由正物質構成的部分原因。"江門實驗在中微子質量順序上的結果,將幫助沙丘實驗對CP破壞進行最有效的發現和測量。"利肯說。更早的實驗,以及其他正在建立的中微子觀測站,也可能揭示一些科學家們沒有預料到的東西。中微子研究的歷史表明,這些粒子經常表現得出乎意料,利肯補充道:"我覺得綜合這些實驗結果會產生驚喜。"

相關焦點

  • 捕捉「幽靈粒子」:中國的地下實驗,能否洞悉宇宙歷史
    這個將於2022年或2023年開始運行的地下裝置,將通過對多種來源的中微子的檢測,解答一系列基本問題:3種已知中微子的質量誰大誰小?宇宙中中微子的總質量是多少,它們如何影響宇宙形成和星系分布?地球內部還有多少化學能量在驅動地球運轉?
  • 捕捉「幽靈粒子」:中國的地下實驗,能否洞悉宇宙歷史
    位於中國廣州的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中微子實驗之一。這個將於2022年或2023年開始運行的地下裝置,將通過對多種來源的中微子的檢測,解答一系列基本問題:3種已知中微子的質量誰大誰小?宇宙中中微子的總質量是多少,它們如何影響宇宙形成和星系分布?
  • 捕捉到超光速幽靈粒子 就能玩「穿越」?
    歐洲一隊科學家日前稱發現了超光速中微子(又叫「幽靈粒子」):同樣的時間內,在長達730公裡的隧道裡,中微子比光子多跑了18米——具體算下來,每秒鐘比光速多「跑」6公裡。  那麼,原本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最快的速度是光速,沒有任何速度能超越光速,因此有了「相對論」。如果超越光速的物質真的存在,是不是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都要被顛覆?
  • 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幽靈粒子」是何方神聖?
    「幽靈」是何方神聖?我們的宇宙產生於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宇宙大爆炸在一秒鐘內產生了無數的中微子。宇宙大爆炸初期,由於光子無法擺脫引力外逃,而中微子卻與物質不發生任何作用,可以暢行無阻。所以,它們攜帶了比光更早的宇宙信息走到了現在。由於中微子難以探測,所以被科學界稱之為「幽靈粒子」。
  • 中國科學家捕捉到「幽靈粒子」 只有一個磁極
    資料圖:中國軍民融合技術裝備博覽會原標題:中國科學家捕捉到「幽靈粒子」 只有一個磁極據新華社電 港媒稱,中國的一個研究小組聲稱,他們成功捕捉到一種困擾物理學家近一個世紀的「幽靈粒子」(即外爾費米子)。報導稱,製造這樣一臺設備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過去曾被用來進行量子計算的光子等粒子的量子態所具有的脆弱性。電磁幹擾或物理幹擾可以輕鬆地導致粒子失去或改變量子態,並打亂它們本應進行的計算。人造材料中被發現翁紅明說:「不幸的是,外爾費米子這樣精美的粒子並不存在於我們的三維世界裡。
  • 幽靈粒子能夠穿越一切物質,你知道幽靈粒子的秘密嗎,快來看一看
    今天我們來探索一個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話題,那就是幽靈粒子,我們知道幽靈粒子可以穿越任何一種物質,所以科學家才這樣稱呼這種粒子,其實幽靈粒子真正的名字叫做中微子,是一種物理學中的粒子。首先要告訴大家的一點是中微子屬於輕子,是質量極小的一種粒子。
  • 捕捉到「幽靈粒子」意味著什麼?
    據日本媒體近日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將建設探測中微子的下一代「頂級神岡」(Hyper-K)探測器,計劃於2025年後投入使用,旨在揭示宇宙起源和物質誕生等謎團。他介紹,除了「頂級神岡」,中國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裝置以及美國「深部地下中微子實驗」(DUNE)設施也分別將於2022年和2026年「上崗」,這三大中微子實驗,有望為我們揭開宇宙中最難以捉摸的幽靈粒子的「神秘面紗」。
  • 「幽靈粒子」讓「穿越」成真?(圖)
    A「幽靈粒子」速度超光速  幽靈粒子,是指中微子。中微子很神秘,一個小小的粒子,居然能穿過地球。說它神秘,還因科學家猜想,宇宙中的中微子,像一個幽靈在飄蕩,怎麼也捉不到它。甚至,每天可能有數以萬計的幽靈粒子穿過我們的身體,但我們根本感覺不到它。  如今,神秘的中微子終於在地下1400米深的實驗室裡露面了。科學家們捕捉到了它,而且發現了它的「超光速」。
  • 中國建造超大玻璃球求解「幽靈粒子」之謎
    (中科院高能所供圖)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全曉書 王攀 荊淮僑)在一個12層樓高的玻璃球裡注入透明液體,中國科學家打算造一個全世界最大的「水晶球」來捕捉宇宙中的「幽靈粒子」——中微子,從而找到通向物理新世界的大門。他們將把一個直徑達35.4米的有機玻璃球安裝在廣東省江門市西南部的打石山中。
  • 700米地下,這個中國主導的探測器將探秘「幽靈粒子」
    要回答這些問題,就需要從實驗室的選址和結構設計說起,深入地下來探究這套實驗裝置的創新性設計。 (一)中微子究竟是什麼? 中微子被科學家們稱為「幽靈粒子」,是構成物質世界的一種基本粒子,與其他的基本粒子,如夸克和帶電輕子相比,它不帶電,質量輕,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截面非常小,這也意味著它難以被探測。
  • 科普貼:來自太陽的幽靈粒子八分鐘可到達地球
    幽靈粒子,是指中微子。中微子很神秘,一個小小的粒子,居然能穿過地球。從太陽出發的中微子,只要8分鐘就可以到達地球。1000億個中微子與地球相遇,幾乎全部都能順利地穿越地球,再次進入茫茫的宇宙之中,只有1個中微子可能與地球上的原子發生作用。
  • 曾迷惑能量守恆定律24年的「幽靈粒子」
    我們以及我們身處的物質世界,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物質與反物質捉對廝殺,同歸於盡,今天的宇宙應該空無一物。然而一部分反物質神秘丟失,物質世界得以倖存,這幕後的「力量」究竟是什麼?人類自詡是地球上最高智慧的生物,然而祖先留給我們的感知自然的能力,卻無法察覺來自宇宙的「幽靈粒子」——它們隨時隨地以每秒幾百萬億顆的頻率,肆無忌憚地穿過我們的身體。那麼,科學家又是怎麼發現它們的呢?1896 年, 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了天然的放射性元素會以看不見、摸不著的方式釋放出能量。
  • 什麼是幽靈粒子?它的作用有多大?
    於2011年九月作為已發現可能超光速的粒子,像幽靈一樣的存在,科學家們就以「幽靈粒子」來描述它。這種粒子個頭小,不帶電,可自由穿過地球,幾乎不與任何物質發生作用,號稱宇宙間的「隱身人」就像幽靈一樣。二.奇怪的現象什麼奇怪的現象讓科學家們大惑不解呢?
  • 宇宙的「超對稱粒子」在哪裡?
    然而,仍然有一個概念可以解釋標準模型沒有涵蓋的宇宙神秘部分:長壽的超對稱粒子,有時簡稱sparticles。但令人沮喪的是,最近對這些奇怪粒子的研究卻一無所獲。到目前為止,最流行的一組理論突破了當前標準模型的界限,它們被歸為一類被稱為超對稱的思想。
  • 科學家發現幽靈粒子 手機有望一年一充電
    中國的一個研究小組聲稱,他們成功捕捉到一種困擾物理學家近一個世紀的「幽靈粒子」(即外爾費米子)。  製造這樣一臺設備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過去曾被用來進行量子計算的光子等粒子的量子態所具有的脆弱性。電磁幹擾或物理幹擾可以輕鬆地導致粒子失去或改變量子態,並打亂它們本應進行的計算。  翁紅明說:「不幸的是,外爾費米子這樣精美的粒子並不存在於我們的三維世界裡。只能在另一個與我們這個世界『相反』的世界裡尋到它的芳蹤。」
  • 幽靈粒子的質量之謎
    中微子是一種極其難以捉摸的基本粒子。從太陽內產生的大量中微子會以接近光的速度傳播飛向地球,並穿過我們的身體。由於中微子幾乎從未與構成我們身體的原子發生作用,因此我們不會有任何察覺。它們是名副其實的幽靈粒子。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科學家都認為這些微小的粒子是無質量的。○ 宇宙中包含著大量的中微子。它們沒有電荷,所以不會被自然界中的其他帶電粒子吸引或排斥。
  • 宇宙中最小「幽靈粒子」質量首獲上限!快抓住它
    宇宙間的「隱身人」中微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之一,廣泛存在於宇宙中。它個頭小,如同鬼魅一般,基本不與任何物質發生作用,因而難以捕捉和探測,被稱為宇宙間的「隱身人」。正是因為如此,雖然每秒鐘都會有來自太陽的數以千億計的中微子穿過我們的身體,但我們對此毫無知覺。
  • 中國科學家捉到"幽靈粒子"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的一個研究小組聲稱,他們成功捕捉到一種困擾物理學家近一個世紀的「幽靈粒子」(即外爾費米子)。這項突破性的發現將極大地推進未來技術的發展,例如比目前的超級計算機運行速度更快的量子計算機以及能夠實現一年一充電的智慧型手機。
  • 能解釋宇宙的「超對稱粒子」在哪裡?
    這個數學問題有點複雜,但簡單來說就是:宇宙中有什麼東西斷裂了,導致普通粒子的質量大大低於它們的超伴粒子。同樣的破壞行為可能會「懲罰」引力,削弱它相對於其他力的力。為了尋找超對稱性,一群物理學家加入進來,建造了名為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的原子加速器。
  • 宇宙中的神奇現象:幽靈粒子、反物質,星系吞噬
    ——拉羅什富科有沒有幽靈或者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是科學家卻確切的告訴你,有幽靈粒子。第一「幽靈粒子」中微子據科學家研究,中微子不存在於人類生存的三維世界中,只能在相對於我們這個世界的「反世界」中尋找。宇宙是不能用來思考的,思之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