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張雲龍
撰文/耿東輝
天氣越來越冷了,走進出租屋裡,我感覺不到一絲暖意。不到10平的房間裡,在放了一張床和一個桌子後,就什麼東西都放不下了。整個屋子僅有一個很小的窗戶,全天看不到一點太陽。這就是我在河北邢臺的「另一個家」,這裡已經住了一年多。而就在屋子附近的醫院裡,住著我那個身患重症的兒子,我在這裡苦苦守候,等待接他回家。
圖為病床上的張家寧。
圖為病房裡張雲龍和妻子、兒子。
我叫張雲龍,今年29歲,家在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尹村鎮鄉下。我和妻子段雅偉是自由戀愛,在2014年8月19日結婚,我們的結合兩家人都很滿意。2015年5月19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兒子張家寧來到了我們家,我初為人父,在高興的同時也感覺到肩上的擔子也更重了。我暗暗發誓一定要守護好這個家,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我陷入了痛苦之中。
圖為張家寧的診斷證明。
2019年10月4日上午,在幼兒園上學的小家寧突然出現高燒症狀。幼兒園老師趕忙聯繫了孩子媽媽。孩子媽媽沒敢耽擱,帶著小家寧到當地醫院檢查。醫生檢查後發現孩子血常規不太正常,白細胞偏高,血小板低,建議馬上轉去市裡的醫院確診。
圖為病房裡的張家寧在哭泣,媽媽在一邊安慰。
下午孩子媽媽就帶著小家寧趕到河北省邢臺市人民醫院急診,小家寧接受了血液、骨穿等一系列檢查。檢查結果還沒有出來,醫院一直要求家長都趕過來。孩子媽媽急了,哭著給我打電話。我當時正在武漢打工,聽到這樣的消息,我害怕了,當天晚上我便坐上了武昌到邢臺的火車,通宵沒合眼。
圖為張家寧吃的部分藥物。
當我來到醫院的時候,孩子已經被安置在層流床裡面了,孩子媽媽告訴我說小家寧一直在發燒,粒細胞只有0.1,血小板只有34。孩子的檢查結果依然遲遲沒有出來,就像一把利劍一直懸在我們頭上。最害怕的結果還是來了,孩子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我真的接受不了這個結果,初為人父卻要面對和孩子的生離死別,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救回自己的兒子。
圖為張家寧自己在看自己的體溫。
醫院裡的小家寧一直高燒不斷,感染也非常嚴重,病情在不斷地惡化。最嚴重的時候,孩子連續72小時的高燒不退,一度陷入昏迷。醫生再次把我們叫到了辦公室,讓我們做好心理準備,說孩子的感染如果還是控制不住的話,就會有生命危險。隨即醫生給孩子下達了病危通知書,孩子媽媽接到病危通知書時直接昏倒在地。
圖為媽媽在照顧張家寧吃飯。
在醫生的建議下,我籤了很多醫院的文件,兒子被緊急轉到重症監護室。小家寧有嚴重高尿酸血症,醫生告訴我必須馬上治療。因為情況緊急,國內沒有很好的藥物快速地針對這個疾病,必須用進口藥,一針就要數千元。「買還是不買?」醫生問我,我說:「買」。兒子是我全部的希望,付出任何代價我都要救他。
圖為病房裡,張雲龍和妻子在照顧兒子。
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11月12日,小家寧的病情終於有所好轉。從重症監護室出來後,孩子開始接受DVD第一階段的誘導緩解治療,醫生制定了加強版的常規化療進行治療。為了配合治療,孩子飲食必須乾淨衛生,為了更好地照顧小家寧,我在醫院附近租了一間不到10平的小房子,每天給家寧送飯。
圖為媽媽在安慰因為病痛發脾氣的張家寧。
然而,兒子的化療並不順利。第一輪化療開始,因為化療藥刺激太大,兒子噁心嘔吐的症狀非常嚴重。兒子年紀小,難受了就通過哭鬧的方式來表達,那段時間孩子一直哭,摔東西,脾氣越來越暴躁。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每一天對我和孩子來說都是煎熬。
圖為張雲龍在為兒子張家寧取藥。
幾天下來,孩子的病情還是沒有有效緩解,還出現了凝血功能異常和肝功能損傷。為此,我整夜守著孩子不敢合眼,因為他吃的藥有很多激素,每天吃五六頓飯還是會餓。由於家寧早上要抽血,晚上12點以後不能吃東西,經常被餓醒。家寧那段時間總問我:「爸爸,護士阿姨什麼時候來啊,我好餓啊。」我只能安慰兒子:「堅持一下,護士阿姨就快來了。」懂事的兒子就蜷縮著身體躺在病床上,默默地忍受。
圖為張雲龍在為兒子張家寧送飯。
11月23日,小家寧出院了,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孩子的快樂,未料僅僅持續了兩天,小家寧的身體因為抵抗力差,再次感染住院。兩天一次的骨穿、腰穿、昏迷、嘔吐成了孩子的日常。近半年,家寧做了4次強化療的療程,但是仍有殘餘,醫生說要完全緩解才能進倉移植,至少還需要幾十萬元的費用。孩子患病半年來,已經花了數十萬元,欠了一大筆外債,家裡的東西能賣的都賣了,親戚朋友早已經都借遍了。
圖為孩子媽媽在安慰兒子張家寧。
在2016年4月,孩子的奶奶身患惡性腫瘤,經過手術和幾次大的化療,現在病情剛有所緩解,一直需要吃大把的藥物控制。我們就是普通家庭,孩子奶奶的這次大病就已經讓整個家負債纍纍,甚至最後一次化療的時候已經借不到錢了,都是300元、200元這樣一點一點湊出來的。現在面對兒子高額的治療費用,我們實在拿不出一分錢了。
圖為張家寧和老家的爺爺視頻。
孩子奶奶一直認為是自己拖累了小家寧的治療,為了省錢救孩子,她現在拒絕吃藥。孩子奶奶含辛茹苦把我養大,還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我真的感覺對不起她。現在孩子還沒有脫離危險,我實在沒辦法了。看著年邁母親和幼小的孩子,我又沒有了收入來源,真的不知道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圖為出租房裡,張雲龍在給張家寧做飯。
無助和慌亂一段時間來一直充斥著我的生活,很多次我甚至都想活著太痛苦了,想離開這個世界,但是我現在是家裡唯一的依靠,我沒有任何退路,我願意付出一切去救兒子,再苦再難我也要堅持下去。然而,我們再怎麼努力,籌到的錢依然是杯水車薪,現在孩子因為沒有錢就要面臨停止治療。兒子才五歲,本應該過著充滿天真和快樂的生活,現在卻被病魔禁錮在了病床上。我回到出租屋給他準備飯菜,卻常常暗自抹淚。原創作品,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如果你願意幫助他們,可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不能識別,可將二維碼保存到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掃描識別。該項目由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發起,在民政部指定的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所有。監督電話:010-58138033。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布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