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2020-05-26 程序猿的內心獨白

22歲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有的人在22歲的時候還是個&34;,而有的人在22歲的年紀已經發光發熱,甚至成為了一個領域的領航者。

2020年有個流行詞叫&34;,指的是在新時代中拼搏奮鬥的年輕人,有一位95後的天才少年,堪稱是&34;中的&34;——早在2018年,年僅22歲的他就登上了Nature年度人物榜,並被一些報導稱為&34;,他就是曹原。


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曹原所在的團隊發現了 &34;雙層石墨烯的超導性可以通過一個很小的電壓變化來開啟或關閉,並首次創作出一種扭曲為1.1度的層狀石墨烯體系。該體系表現出了非凡的特性,可以在原子尺度設計得到&34;,實現絕緣體到超導體之間的轉變,這為高溫超導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曙光,也大大增加了其超導性在電子設備中的用途。

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就是中科大少年班的畢業生、麻省理工學院在讀博士曹原,他被譽為&34;,石墨烯的&34;也因為他登上了Nature雜誌的十大人物特刊的封面圖。

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說起&34;,很多人對這個詞耳熟能詳,但其實並不了解它的&34;之處。

石墨烯的主要元素是碳。別以為碳就是元素周期表中一個簡簡單單的&34;,它實際存在於我們生活中近乎9成以上的已知物質中。而關於碳的每次突破,都備受科學界的關注!比如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Andre Geim 和 Konstantin Novoselov,就是因為對石墨烯領域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才獲得了這項殊榮。


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石墨烯——21世紀的新材料之王

石墨烯有三項&34;:它是目前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高科技納米材料,被稱為&34;、&34;

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曾有科學家說:&34;、&34;,石墨烯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石墨烯非常珍貴。也許有人會質疑:&34;

你不知道的是,它的珍貴之處並不在於數量少,而在於難以剝離出單層結構。畢竟10萬片石墨烯疊在一起的厚度也不過相當於是一根頭髮絲


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我上文提到的兩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兩位科學家,就是因為成功從石墨中剝離出了石墨烯,因而獲得了201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石墨烯早期應用在光學、熱學、電學、力學等領域,後來因為它遠紅外發熱作用和石墨烯纖維超強的抑菌性,已經被逐漸運用到生活領域,&34;各種特效榜身的它,已經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的健康福利。


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其實我一直對&34;保持著懷疑和審視的態度,雖然之前在網上看到過石墨烯的產品,也了解過石墨烯的功效,但都是一眼掃過,並沒有去深入了解過它的益處。

直到前段時間,同事給我安利了一款石墨烯的健康枕頭,她說她60歲的母親自從用了這款枕頭,每天起床的肩頸疼痛感竟然漸漸消失了,而且失眠、睡眠淺的毛病都得到了改善,從前5點起床,現在能一覺睡到6點多,一整天精神都非常好,面色紅潤,晚上跳廣場舞都帶勁兒!

同事親眼看到了母親的變化,也給自己買了一個枕頭,沒想到這款枕頭真的有&34;,首先就是非常解乏,有次她刷著劇就睡著了,這是之前從來沒有過的。它自帶智能調節氣囊,可以隨時根據自己的需求調節枕頭高度。枕芯上有凹槽結構,把枕頭分為了高低枕,更有利於空氣流通,及時散熱,夏天睡也不會悶。


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最重要的是,它不生蟎蟲!要知道蟎蟲簡直是潔癖者的噩夢,3個月不曬枕頭,枕頭上的蟎蟲就能有上百萬個,更何況很多人都沒有曬枕頭的習慣,孩子臉上起痘痘、小紅疙瘩,很大程度上是枕頭上的蟎蟲導致的。

知道石墨烯材料珍貴,平時世面上真正用料足的石墨烯產品價格更是不便宜,我雖然心動,但還是怯生生問了一句:&34;

同事說:&34;

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如果真的能改善我多年的睡眠問題,那確實太划算了,我心一動,立刻找她買了一個。體驗了一個多星期後,我真的愛上它了!不僅晚上睡覺踏實,早上起來腰不酸腿不疼,工作起來都精神十足!

真正的石墨烯材料,用的才放心

為什麼石墨烯的產品功能如此強大,卻還一直無法大面積佔據市場?因為有太多黑心廠家打著石墨烯的名號造假!他們說是石墨烯產品,其實就是用了一點點石墨烯材料混在表層,使用效果自然達不到宣傳的那麼好。

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而這款石墨烯枕頭絕對不&34;!它的枕芯內層表層均採用生物質石墨烯內暖纖維,其強大的低溫遠紅外功能作用於人體,促進肩頸的血液循環。該技術獲得了日本專利認證,品質非常有保證。


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它還具備國家最高級(AAA級)的抑菌性,可抑制人體易感染的三大細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桿菌、白色念球菌),檢測表明抑制率可達99%,並且洗滌50次以上抑菌性能也毫不衰減!

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這款枕頭在石墨烯的用料上如此講究,是因為它的生產商是全球生物質石墨烯的引領者——聖泉集團研製及生產的。聖泉集團是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之一,是中國石墨烯纖維發展聯盟理事長單位,是生物質能源與生物質化工行業引領者,還是神州飛船保溫原材料製造商……十幾項榮譽加身,這樣的企業生產出的產品,我們才能信得過!


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它除了對人體的理療作用,還有諸多優點:

1、 內置智能安全氣囊。可自由調節枕頭的高度和硬度,給你專屬定製的睡眠體驗。

2、 3D透氣網。枕芯的四周和中間都採用3D面料的透視網,散熱快、透氣性好,夏天用不會感覺悶熱


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3、 符合人體工學的高低枕設計,給頭、頸、肩最大程度的放鬆。枕芯的凹槽結構,也更有利於空氣流通,及時散熱。

4、 抗菌除蟎,防潮防汗。蟎蟲的生存環境比較潮溼,石墨烯能夠阻隔塵蟎及其排洩物的通行,破壞蟎蟲的生存環境,從源頭控制塵蟎數量。


始料未及!中國95後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未來簡史》中說到,如今的21世紀,我們經歷了數不清的劫難與生存困難,經歷了這麼多,我們幾乎成功解決了三大問題:饑荒、瘟疫和戰爭。而未來,健康一定會成為人們未來生活的主旋律。據統計,全球每年健康支出總額佔世界生產總值的1/10,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投資,是一筆穩賺不賠的&34;。

限時優惠只需179元,給自己的健康睡眠一個機會,為每天的起床充個電,就從這款石墨烯枕頭開始吧!點擊下方「去看看」吧!

相關焦點

  • 中國天才95後,22歲發現「魔角」超導開關,成為潛在諾貝爾獲得者
    有的人在22歲的時候還是個&34;,而有的人在22歲的年紀已經發光發熱,甚至成為了一個領域的領航者。2020年有個流行詞叫&34;,指的是在新時代中拼搏奮鬥的年輕人,有一位95後的天才少年,堪稱是&34;中的&34;——早在2018年,年僅22歲的他就登上了Nature年度人物榜,並被一些報導稱為&34;,他就是曹原。
  • 「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95後「天才少年」曹原
    原始稿源:中國科學報當地時間5月6日上線的Nature雜誌,因中國的一位「天才少年」而格外受關注。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連發兩篇論文。
  • 95後天才少年曹原再發2篇Nature,曾發現石墨烯魔角震驚世界!
    2018年《Nature》贈與他石墨烯駕馭者稱號,一些報導還稱其為「中國潛在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們採用了一種全新的魔角石墨烯體系:基於小角度扭曲的雙層-雙層石墨烯(TBBG)。另一篇Nature論文中,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究扭曲角的分布信息。他們以六方氮化硼(hBN)封裝的MATBG為研究對象,使用納米級針尖掃描超導量子幹涉裝置(SQUID-on-tip)獲得處於量子霍爾態的朗道能級的斷層圖像,並繪製了局部θ變化圖。該設備的相對精度達到0.002度,空間解析度為幾個莫爾周期。
  • 魔角石墨烯先驅曹原非常規超導體發現後
    魔角石墨烯先驅曹原非常規超導體發現後,這重磅消息瞬間引爆全球。印證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句話。下面摘錄部分作者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2017年攻讀博士期間,他發現了石墨烯中的非常規超導電性,他推測,當疊在一起的兩層石墨烯,彼此之間發生輕微偏移的時候,材料會發生劇變,有可能實現超導體性能。可當他說出自己的想法時,卻遭到諸多物理學家質疑,他們認為,這不過是一個20歲的中國小孩,關於世界的美好幻想。但曹原,沒有被權威質疑的聲音擊退,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判斷,捍衛自己的夢想!
  • 「魔角」石墨烯織造「高溫」超導
    圖2.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魔角」石墨烯論文作者利用他們之前發明的「拉堆技術(tear and stack technique)」,成功將兩層石墨烯經過「扭轉」後疊套在一起,形成扭曲的雙層石墨烯結構(twisted bilayer graphene, TBG),角度控制精度在0.1°-0.2° (圖6)。此時,扭轉的角度 θ 就決定了兩層石墨烯的狄拉克錐能帶雜化效果。
  • 《自然》同期兩論文解密魔角石墨烯,95後曹原再做貢獻
    可以看出,這兩項成果針對魔角石墨烯的電子微觀機制形成了互補的研究。因此,兩篇論文草稿於去年12月同日上傳到預印本網站,又在《自然》上同日正式發表。魔角石墨烯超導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指的是某些材料在溫度降低到某一臨界溫度,或超導轉變溫度以下時,電阻突然消失的現象。
  • 不是後浪是海嘯:麻省理工95後曹原領銜,「魔角石墨烯」再度Nature...
    Nature 連刊兩文報導了團隊的這一 「魔角石墨烯」 發現,第一作者均為當時年僅 21 歲的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曹原。曹原因此開創性工作入選 「2018 年度十大人物」 榜單,成為該領域的風向標人物。最新的兩篇背靠背文章,探討用同樣的方法應用於其他二維材料體系,繼續完善 「魔角石墨烯」 相關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基於 「魔角石墨烯」 的一系列發現,有望在未來應用到諸如能源、電子、環境科學和計算機產業等領域。
  • 不是後浪是海嘯:95後曹原領銜,「魔角石墨烯」再度Nature兩連發
    Nature連刊兩文報導了團隊的這一 「魔角石墨烯」 發現,第一作者均為當時年僅 21 歲的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曹原。曹原因此開創性工作入選 「2018 年度十大人物」 榜單,成為該領域的風向標人物。
  • 最接近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國人,95後天才少年手握4篇Nature論文
    而在5月6日,來自中國的一位95後天才少年分別以第一作者以及合作作者的身份,再一次在《自然》期刊上連發兩篇論文,他就是中科大少年班天才——曹原,一位95後博士。相信經常關注石墨烯技術的朋友,對於曹原這個名字應該不會陌生。早在兩年前,曹原憑藉對石墨烯超導的研究就已經登上了「《自然》2018年度十大人物榜單榜首」。
  • 95後天才少年一天兩登Nature,石墨烯研究新突破
    ——梁啓超《少年中國說》最近又出了一個讓我們中國人引以為傲的事情,我國「天才少年」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連發兩篇論文。
  • 95後博士生曹原連發兩篇Nature,均為一作,網友:這才是真正的後浪
    當地時間 5 月 6 日,中科大 2010 級少年班畢業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95 後」博士生曹原與其博導 Pablo Jarillo-Herrero 連發兩篇 Nature 文章,介紹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 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放棄美籍戶口,堅持中國籍:我是中國人
    曾因發現了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一舉解決了困擾世界107年的難題而被譽為「石墨烯的駕馭者」,還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人物榜,並被一些媒體報導稱為「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他的具體貢獻,就是發現了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魔角)時,就會產生以0電阻傳輸電子的神奇超導效應。
  • 即是絕緣體,又是超導體,中國天才少年與石墨烯上神秘的魔角
    96年出生的中國天才少年與石墨烯上的神秘魔角2018年3月5日,《自然》連續刊發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論文,其中提到的材料石墨烯,讓那些擔心摩爾定律極限的人它開啟了一個被稱為轉角電子學的研究領域,1.1°這個角度,就被稱為「魔角」。石墨烯上的魔角與未來晶片產業到了2019年10月30日,《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中國、美國和日本科學家的關於石墨烯材料的聯合研究。
  • 石墨烯上的魔角與未來晶片產業
    到了2019年10月30日,《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中國、美國和日本科學家的關於石墨烯材料的聯合研究。這項研究才真正讓人們看到了一種未來晶片的全新可能。 而在這一次的研究中,人們發現了石墨烯一個更重磅的特性,就是通過一個小的電壓變化,我們就可以控制這個超導現象的打開或者關閉。
  • 京領日報|95後「天才少年」一天兩登《自然》雜誌
    學術科研95後「天才少年」曹原強勢歸來,一天兩登《自然》雜誌當地時間5月6日,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連發兩篇論文。
  • 當魔角石墨烯遇到量子力學,高溫超導!
    兩年前,中科大少年班天才少年曹原等人展示了如何將兩張彼此疊置並以直角扭曲的薄片變成超導材料,從而使材料失去其電阻率,當時《Nature》雜誌來不及排版就連發兩篇關於轉角石墨烯的重大成果,並配以評述(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中科大少年班校友Nature連發兩文)。
  • 石墨烯超導再獲得突破,三層石墨烯天然魔角,降低超導實現要求
    近日,研究人員在三層石墨烯片中發現了超導電性的跡象,藉助三層石墨烯,將會更快幫助研究人員了解銅氧化物中的超導性。哥倫比亞大學的物理學家Cory Dean表示,雙層石墨烯的超導現象實現非常困難,這需要兩個石墨烯層的原子晶格相對於彼此扭轉了1.1°的魔角時才能出現。而在三層石墨烯上面則不存在這種問題,三層石墨烯中每層的原子晶格都與上面下面的對齊,不需要再次扭轉,這種結構是在產生多層石墨烯時自然形成的。
  • 最新發現:石墨烯中「魔角」範圍比預期大
    這一概念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和獨特適合於顯著改變、定製基於二維材料的設備屬性,以實現電流流動的方法。「Twistronics」的顯著效果在研究人員開創性工作中得到了例證,證明了當兩個單層石墨烯層以θ=1.1±0.1°的「魔角」扭轉角度堆疊時,出現了非常平坦的帶。
  • 兩年讀完初中高中,95後天才曹原破百年超導難題,現已回國
    有一個人用天才來形容他,那都是低估他,他只用一年就讀完初中,再用一年就讀完了高中,14歲參加高考,還得到了高分,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錄取,畢業以後直接跳過了碩士,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去攻讀博士,22歲被自然期刊評為「2018年影響世界十大科學人物」第一名,又被媒體評為「潛在的最年輕諾貝爾獲獎得者」。
  • 中國學生在麻省理工研究石墨烯超導獲重大發現 登上《自然》
    12月18日,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誌發布2018年度科學人物,位居榜首的是1996年出生、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的中國學生曹原。早在2018年3月5日,國際頂尖期刊《自然》以背靠背的長文形式,在網站刊登了麻省理工學院Jarillo-Herrero教授課題組石墨烯超導的重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