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憑什麼戰勝尼安德特人,文明的關鍵:認知革命

2021-01-13 極客科技宅

看過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 的《人類簡史》就知道為什麼人類始終相信神的存在了。

作者把人類相信虛構事物的能力叫「認知革命」,在沒有這種能力以前,人類最多能組成150人為上限的團體,超過這個數目就無法緊密組織在一起,因為一個首領最多能直接直接管理150人。

「智人是怎麼跨過這個門檻值,最後創造出了有數萬居民的城市、有上億人口的帝國?秘密就在於虛構的概念裡,大批互不相識的人,只要同樣相信同一個概念,就能共同合作。無論是現代國家、中世紀的教堂、古老的城市,或者古老的部落,任何大規模人類合作的根基,都在於某種只存在於集體想像中的虛構概念裡。

由於有更多的人一起合作,大量的農民生產食糧集中起來,可以養活一些不用從事生產勞動的精英,國王、、軍人、祭司、藝術家、思想家,於是出現了政治、戰爭、藝術和哲學,建起了宮殿、堡壘、紀念碑和廟宇。

教會的根基就在於宗教概念,而國家立基於國家概念。只要都相信同一個國家主體、認同國土、國旗的存在,就可能冒著生命危險拯救彼此。類似的概念還有公司,品牌,甚至是我們天天使用的貨幣,都只存在人類自己發明並認同的概念裡。

如果人類共同的想像,這個宇宙中根本沒有神、沒有國家、沒有錢、沒有人權、沒有法律,也沒有正義。

虛構的重點不只是人類能夠可以想像,而是可以在一個虛構故事共同想像,不管是西方大洪水裡的諾亞方舟,還是中國傳說裡的女蝸補天。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接受者,然後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成為故事編創者。

回到人類的起點,一群互不相識的人,就是通過一個共同想像故事裡的英雄或,團結在一起。甚至將一個被神化的生物,作為共同的圖騰,形成了共同的文化,不斷同化其他部落,越來越強大,最後成為人類文明。而文字在此過程中又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不用見面,兩個識字的人可以在千裡之外感受一個共同的想像。

人類能夠進行貿易,其根基就在人類能夠想像並理解交換的概念。讓陌生人互相信任交易行為的安全性。甚至達到認可沒有實際功能的貝殼或金屬,可以交換有實際功能的食物和工具。今天我們全球貿易的基礎:貨幣,銀行,商標,都來自祖先時期交易用的貝殼,在最初應該類似共同信仰裡某個神明的象徵物或圖騰動物。

再看現代,商家還是通過一個公司的概念,讓無數人高效分工合作,製造出一個產品。而營銷者再通過品牌的概念,讓所有消費者對此品牌有身份認同感,對應社會的某一階層或某一群體。所以消費主義的陷阱構建的也是一種信仰,是全世界粉絲對品牌的信仰。

相關焦點

  • 尼安德特人和現代智人
    根據骨骼重建的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是一種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13萬到3萬年前的歐亞大陸,因其化石發現於德國尼安德特山洞而得名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在外貌上的差異並不大,相對明顯的區別在於尼安德特人具有粗獷的眉弓和突出的後腦勺。根據復原圖來看,即使在今天,一個尼安德特人如果按照當今的打扮走在倫敦大街上也不會讓人覺得很突兀,頂多會覺得這可能是個比較土氣或者不時尚的人。而且根據考古發現,尼安德特人的文明程度也很高,他們可以自己搭建提供遮蔽所,能控制火,會穿衣服。
  • 《人類簡史》認知革命
    我們不是尼安德特人,不是直立人,也不是魯道夫人、匠人,而被統一稱為智人,也就是智慧的、明智的人。那麼尼安德特人、匠人、直立人等其他那些人,現在哪兒呢? 經過科學考察發現,這些和我們祖先智人一起進化的許多其他人類,在3萬年前,突然從地球上消失了,只留下了少量的化石。他們去哪兒了?為什麼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呢?
  • 尼安德特人比智人更聰明,為何最終卻敗給智人?
    眾所周知,大腦是否存在自主意識、是否具備自主創新能力是區別人和其它生物的標註。據悉,當時的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大腦都開發了意識,可以獨自思考問題而行動。另外,尼安德特人人的大腦體積比智人的還大。按照常理而言,大腦的體積越大,人就會越聰明,實力會更強大。既然如此,為何尼安德特人最終會被智人所打敗?
  • 當現代智人遇到尼安德特人的科技——《尼安德特人三部曲》
    在另一個宇宙,滅絕的是我們現代智人。一位尼安德特科學家龐特在處理量子計算機故障時,意外地通過了"羅森塔爾橋"——穿越到了我們的宇宙。等那個尼安德特人醒來的時候,他被發現在我們現代智人世界某天文觀測站的重水蓄水罐中。(下文內容含輕微劇透,但不影響閱讀)
  • 智人與尼安德特人的十大區別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智人與尼安德特人的十大區別。第一大區別是,智人的頭顱高起成穹隆狀,而尼安德特人的頭顱成低矮的圓拱狀。第二大區別,智人的枕骨已經消失或不明顯,但尼安德特人的枕骨卻特別鮮明突出。第三大區別,智人額頭飽滿聳立,而尼安德特人的額頭扁平朝後,同時,智人的腦容量要略小於尼安德特人。
  • 一個尼安德特人能挑戰兩個智人,如此強大的人種,為什麼會滅絕?
    這樣的生存法則自然是符合大自然的規律,可是一個重要的發現卻讓科學家改變了認知。在智人生存的時代,有一類人種也同樣生存著,他們就是尼安德特人。早在12萬年前,他們統治著整個歐洲、亞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但在兩萬四千年前,這些古人類卻消失了。那麼尼安德特人是如何滅絕消失的?
  • 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在後代的科學研究中,科學家在很多人種當中同時發現了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說明在某個歷史時期這兩個人種進行過聯姻和交配,但是卻從來沒有找到過智人和直立人的共同後代。為什麼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並沒有生殖隔離,但是直立人卻和晚期智人有呢?
  • 為什麼尼安德特人與晚期智人沒有生殖隔離?
    尼人原本是生活在歐洲的古人類,但有科學研究表明,我們東亞人體內含有的尼人DNA竟然比歐洲人還要高出20%,就連非洲人的基因也具有相似特徵,只是它們的尼人DNA含量明顯要低處很多,難道晚期智人與尼安德特人之間沒有生殖隔離?
  • 尼安德特人是什麼人?與智人屬不同「種」,為何還能進行繁衍?
    要弄清楚尼安德特人,需要先對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概念有所了解。1889年,德國博物學家海克爾,在對尼安德特人化石進行了詳細研究後認為,從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曾經有一個過渡時期,他將這個階段的物種命名為「猿人」。事實上,按照現在的研究,猿人即現在所說的直立人,是一種古老的人屬成員,它們生活在200萬年到20萬年前,對應考古學所說的舊石器時代。
  •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恩怨糾葛
    現代人類的祖先是智人,生物學上屬於人屬動物下的一種,而尼安德特人的歸屬一直都存在著爭議,但是更多的會把尼安德特人看成是和智人並列的人屬動物下的一種,但是跟智人的親緣關係較近。尼安德特人在一些影視作品和漫畫中被描述成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形象,其實事實上並非如此。人類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至三五百萬年前的南方古猿,大約二百多萬年前古人類走出非洲走向全世界,基因突變和變異的積累在不同環境的選擇之下,古人類走上了不同的進化之路。例如尼安德特人來到歐洲和西亞,由於寒冷的環境它們進化的非常魁梧,確實是四肢發達。
  • 《人類簡史》6:認知革命,突破鄧巴數字的智人!
    消失的文明隨風沙飄散,你快看,他們死而無憾。如同是歌曲《智人》的rap結語,大約七萬年前,智人第二次走出非洲,正式徵服了世界。在大約到3萬年期間,船隻,油燈,弓箭,針線,相繼被發明出來,也有了確切的證據表明出現了宗教,商業和社會分層。
  • 人類史三大革命之「認知革命」,人類登上食物鏈頂端的秘訣
    我們除了有黑猩猩這個表親之外,其實我們還有很多的兄弟姐妹,現在通常所稱的人類,其實是指「智人」,而人類這個大家庭有如:智人、尼安德特人、直立人等十三種人科人屬的物種,智人只是其中一種(很多人都有一種錯誤的認知以為人類的生物史是線性發展的:尼安德特人進化到直立人再進化…一直進化成到我們現代人)。
  • 尼安德特人大腦比智人還要大,智人是如何打敗他們的?
    然而,尼安德特人的大腦卻比智人還要大一些,根據科學家測算,尼安德特人的腦容量是1200-1750立方釐米,而智人是1200-1600立方釐米。人類演化示意圖尼安德特人和智人都源自直立人,在演化上是並列關係。根據學術界主流觀點,現代智人都來自於非洲,他們走出非洲進行擴張,幹掉了其他地區的原住民,才徵服了整個地球。
  • 進擊的歐洲智人,走出非洲大陸之後,如何淘汰了兄弟人種
    當智人學會以語言交流制定策略後,部落規模逐漸擴大,他們來到了尼安德特人的領土。一片空曠的峽谷中智人在兩個出口設下埋伏,一組智人從一個出口將一群馬趕入了峽谷中,另一組的智人堵住了另一個出口。在這片峽谷中馬兒被智人包圍後擊殺,智人獲得了一個月的糧食儲備。峽谷高處的尼安德特人眉頭緊皺,這些只能對尼安德特人造成了威脅。
  • 智人大腦比較小,尼安德特人大腦比較大,尼安德特人卻輸了?
    文/濤聲依舊智人大腦比較小,尼安德特人大腦比較大,智人卻成為了勝者?腦袋大有智慧,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句話一直深信不疑,在現代醫學看來,大腦的大小的確決定了腦容量的大小,也決定了智慧的大小,而在弱肉強食的時代裡,智力的大小決定著自身的存亡。
  • 更強壯和腦容量更大尼安德特人為什麼在生存競賽中輸給了智人?
    如果要說誰是最接近智人的物種,那麼非尼安德特人不可,他比智人擁有更粗壯的身體和更大的腦容量,但在最後的競爭中還是敗下來了。有人說這是因為智人的主動獵殺上,但是其實只是自然環境演變所造成的一種無意識的替代,而這個過程持續了很長很長時間。那麼智人靠什麼打敗了尼安德特人呢?
  • 尼安德特人為何會滅絕?科學家剖析原因,尼安德特人滅絕是必然的
    《終結者》系列電影除了劇情吸引人、特效鏡頭炫目和打鬥激烈以外,其設定更是值得人們深思。在未來的世界裡,由於人類過於依賴人工智慧科技,不斷完善發展它。結果一個名為「天網」的人工智慧系統起來反抗,與人類直接爆發核戰爭,使得人類文明處於毀滅的狀態,幾乎滅絕。
  • 大腦發達的尼安德特人,為何會被智人打敗?
    為何聰明的尼安德特人會被智人打敗呢?考古學家表示,在人類進化史中,尼安德特人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個人種,他們被認為是現代歐洲人祖先的近親,從12萬年開始,一直到2.4萬之前,他們一直統治著歐洲、非洲北部和亞洲西部,經過基因研究,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與現代人類存在4%的一致。
  • 2個智人也打不過1個尼安德特人,如此強壯的人種,為何走向滅絕
    而在這些人種當中,尼安德特人是和智人一樣,非常有名氣的人種,嚴格來說,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是近親,只是在70多萬年前,都有著同一個祖先,尼安德特人之所以非常有名氣,主要就是因為他們曾經創造了比較強大的文明,在30萬年前到數萬年前,這個漫長的時間段當中,尼安德特人統治著整個歐洲和中亞地區,當時的他們,才是地球上面的霸主。
  •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存在生殖隔離嗎?
    如果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發生了生殖交流,那麼它們的個體中,將會有50%的染色體來源於尼安德特人,50%的染色體來自於晚期智人。然而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並不是同一個品種,為什麼尼安德特人依舊能夠和智人發生基因交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