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看電視,出現少兒不宜畫面時,這樣的做法反而暴露了問題

2020-12-06 母嬰說事

信息傳播如此的迅速且廣泛,小孩子想要看到什麼內容都變得容易。人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放大膽起來,視頻裡電視上經常會出現一些男女比較親熱的畫面。這種事情可能在我們大人眼裡看到覺得很正常,可是別忘了很多家庭裡是有小孩子的存在。有一些家庭會因為有了孩子全家人都不再看電視,也許最初是為了孩子的視力健康著想,再後來是怕影響孩子學習,也為了避免一些尷尬的畫面被孩子看到。但是電視裡出現了感情戲,即使床戲也有被大膽播放的時候。

對於自己孩子進行性教育也不是每個家長都能那麼坦然的,但是家長們想避免卻又無從避免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過青春幼年時期,那時的我們在很小的時候並沒有電視網絡之類的,關於兩性方面我們也是長大後根據自己的想法來的。可是回想下,就是因為當初年少時我們的無知,曾在青春時期犯下過不少的蠢事吧!所有的家長們都是以為關於兩性問題,小孩子是不需要了解的,孩子們長大後該是自然會懂得的。可是親身經歷過少時的我們,長大後真的懂嗎?後來的我們也只能是一知半解吧!然就是因為我們對性方面懂的太少,總是會有些人沒有顧慮到自身的安全性質。很多事情父母不講給孩子聽,不讓孩子儘早的了解到各種知識,將來可能會對孩子產生更加不好的問題影響。

我們都知道在現在生活中,如今即便是大街上,偶爾情侶們親密的事情也都大膽的並不避諱。生活中的大人在孩子面前還是很注重形象的,一般也不會讓自家孩子看到親密畫面。可是家庭裡總是有那麼多的屏幕可以向孩子播放畫面,就算家長再去刻意的迴避這個問題,可是電視中情侶的親密接吻還是有太多這類畫面,讓我們避無可免。既然孩子這樣的疑惑終究還是要產生的,那麼家長們何不坦然面對性教育這個話題。如果父母在這方面都是以健康的知識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給了孩子一種正確的態度來面對這樣成長必經的疑惑。

一、和孩子一起看到親密畫面

關於性教育的知識方面,家長們總是難以啟齒的。隨著自家孩子開始長大,思想也對任何事物出現了好奇。在平時一家人吃飯或閒談時,不免會圍坐在一起打開電視來看,而這時若電視畫面中突然出現了兩個男女互相摟抱著親吻對方。本來很是輕鬆愉悅的一家人,在看到這種畫面時都會瞬間尷尬起來。也不知是為何大多數家長朋友們看到親熱的畫面時,若有旁人在場都會覺得渾身不自在。所以要是孩子也坐在身旁看到了,那家長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把自家孩子拉進懷裡,或者喊叫孩子過來同他說話,總之招式眾多隻為了孩子可以避免看到這樣的畫面。

其實我們為何會對電視中出現的親熱畫面這麼敏感呢?可能因為我們自己本身就不太敢,也不甚懂該如何去面對這樣的場景。可爸爸媽媽們更該知道這種敏感的話題,父母不給孩子講解,還會有誰給孩子來講呢?小孩子對於自己沒有見過的事情好奇俞重,我們做父母的本應該去正確的引領孩子的思想,如果小孩子因為好奇自己去親身嘗試該怎麼辦呢?萬一最後做出不好的事情來呢?

那麼當孩子看到了兩個人之間的親密接吻時,父母就該坦然的給孩子看到,然後還要給孩子講清楚了他們這是為何會如此。父母應該告訴孩子,電視當中男女擁抱親吻是因為他們互相特別喜歡對方,那樣是在表達著對方的愛意。但同時還要給孩子說清楚,不是對每個喜歡的人都該這麼做。像親人朋友直接的喜愛,輕輕的親個臉蛋這也是表示喜歡,可是萬不能像電視畫面中那般互相摟著親親嘴。應該告訴孩子像爸爸媽媽這樣,從好不認識的兩個陌生人彼此相遇後慢慢喜歡了對方,然後到將要結婚了才可以做這種事情。那有的孩子肯定會問"媽媽,我和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剛開始也是陌生人阿,現在我喜歡他,他也喜歡我,那是不是我們就可以親親了?"當爸爸媽媽聽到這種問題,可千萬不要著急來訓斥孩子。我們應該很嚴肅的告訴孩子"不可以"父母要給孩子講清楚,小孩子在成年之前除了自己的親人可以親親臉蛋表示喜歡外,在旁人面前都是要知道保護自己的。告訴孩子如電視中的那種親吻,是一定要等到長大後遇到真正很喜歡的人才可以的噢!

二、孩子會問自己是從哪裡來的

只要是有了孩子的家庭,做父母的總會被孩子各種各樣新奇的問題圍繞。然生活中最讓父母不好回答的就只一個問題,孩子問爸爸媽媽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其實現今這個社會,各類信息都能通過電視網絡傳播出來,有些孩子或多或少的已經猜到一些來。所以爸爸媽媽們就不要再像老一輩的父母一樣,總對孩子說"你是在路邊撿來的""你是在超市買來的"或者還有說"你是充話費給送的"等等這些,千奇百樣的回答都是父母不知如何說出而亂編的理由之一。

還記得小時候的我們,和男生同坐了一個凳子,就會被班裡一些同學說要懷孕的。那時我們回家問父母,肯定會被罵一頓別聽人胡說八道。當你問自己的父母小孩子怎麼來的時,老一輩的很多父母可能會直接訓斥你道"小孩子家家的知道那麼多幹嘛"而懵懂那時懵懂的我們只是剛剛了解到男女之別,可惜卻沒人真正教會我們男女兩性之間的問題。那在小孩子天馬行空的腦海裡,他們只能是通過想像來理解了。然而等孩子再大一些,有些事情知道問了家長也不會說的,可能就會讓自身受到一些傷害而不自知。我們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很多新聞報導中,有些小學生被受到性侵犯而不懂得,有些初中生就開始談戀愛了,甚至初中時期的有些女孩都會和男孩發生性關係的,而到了高中,可能還有些女生會懷孕打胎的。雖然這樣的孩子都是在少數,可我們都是為人父母的,是絕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會受到這樣的傷害。特別是家有女孩的爸爸媽媽們,會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接觸的人越來越多了,更是擔心害怕自己的女兒會在外面不會保護自己從而受到某一些傷害。

既然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必要的引導就是避免不了的。當孩子再問到自己是從哪裡來時,父母一定要耐心講解,更是該清楚的講解。我們要告訴孩子男生和女生隱私的部位是什麼,為什麼隱私的部位不能給旁人看到。父母必然要大膽的說出來,講清楚,告訴孩子成年後男生的性器官放進女生的哪裡就會使人懷孕,所以長大後不要輕易和人發生關係,更該好好的告訴孩子一些避孕知識。

身為父母要知道為孩子解答各種疑惑也是幫助他們成長的一部分,我們去避免回答這種問題到底有多大原因是為了孩子?可有些事我們不說,孩子終究是要經歷的。既然家長們都明白這其實並沒有什麼奇怪的,那就用科學的解釋打消孩子內心的疑惑吧。

相關焦點

  • 孩子看電視時很認真,可以鍛鍊專注力嗎?答案恰好相反
    電視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不僅大人喜歡看電視,就連小孩子也抵擋不住電視的誘惑,有時候孩子正在哭鬧,可是看到電視之後馬上會安靜下來,開始安安靜靜看電視。我們都知道,孩子長時間看電視會影響視力,很容易近視,可是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看電視時特別認真,認為孩子看電視能夠鍛鍊專注力,真的是這樣嗎?未必。
  • 和孩子看電視,出現「害羞」畫面時,寶媽怎麼做才能避免尷尬?
    文|福林媽咪當父母的都遇到過這樣的尷尬事情:跟孩子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突然劇情居然讓男女主角接吻了!父母們肯定要驚慌失措了。孩子問起來要怎麼回答呢?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無論是從大人口中、或是從父母身上、或是從網上、或是從朋友那裡,多多少少都會有點概念。父母可想過,孩子對這些事情不了解,可能被別人傷害了仍不可知;或是孩子自己去隨意地探索出了大問題。怎麼被傷害、怎樣去探索,最近出的事件也不少,相信父母們也都知道。
  • 經常看電視的孩子,和很少看電視的孩子,在這3個方面差距很明顯
    如今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生活水平也逐漸提升,現在的孩子可以說比以前要幸福很多,時不時還能玩一些電子產品。孩子其實從小就喜歡看電視,因為這是他們每天生活的樂趣所在,可小朋友們本身自制力差,他們在看電視的時候也容易因此而廢寢忘食。
  • 浙版《西遊記》少兒不宜 疑似床戲鏡頭惹怒網友
    但是,這個翻拍自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的電視劇裡,卻出現了疑似是女妖精的床戲鏡頭。對此,網友表示憤怒,希望播出時,此類鏡頭要剪除。  鏡頭有「床戲」「會帶壞小朋友」  20日,浙江版《西遊記》的預告片在網上曝光後,便有網友對裡面的鏡頭進行批判。
  • 看電視竟然對孩子好處多多?家長這樣做讓孩子看電視時也在健康成長!
    家長這樣做讓孩子看電視時也在健康成長!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家長如何指導孩子看電視本期和家長交流的內容是如何指導孩子看電視。家長可以和孩子定一個看電視的時間表,把每天寫作業的時間留出來,然後可以儘量選擇寫完作業再看電視。有的電視節目可能就是在寫作業時間之前播放的,這時候家長可以利用網絡,把電視臺上傳到網絡上的節目,這樣時間上就比較自主,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家長就要在孩子看電視之前商量好什麼時候寫作業,再允許孩子去看電視。
  • 孩子3歲前經常看電視,容易在這幾個方面掉隊,上小學時就會顯現
    而她對門鄰居家也有一個小朋友,由於兩個孩子是同班同學,所以兩家平時走動的比較近,時不時會串個門,鄰居家父母認為堂姐的做法有些「殘忍」。他們推崇「快樂童年」教育,小孩子的童年怎麼能少了追動畫片的快樂,完全不讓小孩看電視就是在壓抑娃的天性,無法使他們獲得快樂感,所以就放任著自家娃看電視。
  • 刺客伍六七存在少兒不宜?牛頓定律不算啥,最後一個無緣相見
    只是這麼一部有熱度有人氣的作品卻總是和少兒不宜扯上關係,那又為何會出現如此局面呢?這事還要從《刺客伍六七》中的某些片段說起,比如伍六七一開始執任務時被汪瘋手下懷疑的片段,在這裡狗狗用最樸實的方式想要確認阿七的身份,只是它拿出的東西卻讓阿七很是為難,而這也成為了不太雅觀的畫面之一,因此在後期觀看時,這部分就被打上了馬賽克。
  • 兒科醫生:孩子至少得到了這個歲數才能看電視,如果早了危害大
    我們的孩子這代,電視已經微不足道了,電子產品越來越多了,很多孩子學齡前就成了「小眼鏡兒」。「我辛苦了一天,連個電視都不能看,這日子沒法過!」麗麗是個二胎媽媽,自己的父母幫忙帶兩個孩子,兩個男孩特別好動。父母也非常辛苦,每天總盼望著女兒女婿早點回家,能把孩子交給他們,自己可以輕鬆幾個小時。
  • 同樣是少兒不宜,熊二B級,懶羊羊S級,而他SSS+毋庸置疑!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說到動漫在大家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動漫中經常會出現因為錯位鏡頭而讓人想歪的畫面,甚至會變成少兒不宜的畫面,各位小夥伴在看動漫的時候,都發現了哪些少兒不宜的鏡頭呢?同樣是少兒不宜,熊二B級,懶羊羊S級,而他SSS+毋庸置疑!
  • 禁止孩子3歲前看電視,你可能會扼殺他的天性,毀了孩子
    英國非常有名的教育專家馬丁·洛森曾經給出一條建議:「那就是在孩子未滿12歲之前,儘可能不要讓他們看電視。」雖然在當今社會,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要看電視,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家長能做到的僅僅是不要讓孩子沉迷電視而已。
  • 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這些「差距」很明顯,不止影響專注力
    2~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和身體發育的高峰期,也是孩子看電視最多的一個階段。 那麼經常看電視的孩子和不怎麼看電視的孩子之間,會產生哪些差距呢? 當孩子看電視時,大腦處於半催眠狀態,這時阿法波會增強,貝塔波就會減弱。大腦的活躍程度大大減少孩子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就會有所下降。 而且電視中大部分都是快速的動作以及鏡頭的轉換,用這種方式來呈現信息。孩子很容易被淹沒在大量的信息中,來不及思考和加工這些信息,就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 李玫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3方面差距顯著,家長要在意
    姚女士的兒子今年10歲,經常和父母在一起看電視。一次和兒子看電視時,出現了一個接吻的鏡頭,姚女士發現兒子的表情極其不自然,眼睛盯著屏幕,雙腿不斷摩擦,這把劉女士嚇壞了,此後便關注兒子一言一行。她發現兒子在日常生活中總喜歡盯著漂亮女生看,尤其是穿裙子的,兒子說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
  • 孩子多大可以看電視、玩手機?過早接觸,傷的可不僅僅是眼睛!
    最近,有個朋友跟我訴苦:「兒子小時候,一直限制不讓他玩手機看電視,哪怕好奇得要命,也嚴令禁止,畢竟我和他爸都是眼鏡黨,不想他也成個近視眼,可進了幼兒園,別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接觸過,總不能一直不給他看吧?今年五月,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主任醫師魏文斌也介紹:學齡前兒童儘量減少電子產品使用,看動畫片時間每次不宜超過 15 分鐘,每天累計不超過 1 小時。
  • 4部「少兒不宜」的動畫片,若全部看過,請允許我喊一聲「大佬」!
    4部"少兒不宜"的動畫片,若全部看過,請允許我喊一聲「大佬」!《天地傳說之寶蓮燈》該劇講述了沉香在下凡仙女踏雪的幫助下,尋找"寶蓮燈"後得知自己命運真相,為救母親三娘,利用寶蓮燈幾番穿越,歷盡磨難,最後一家團圓的故事。這部劇破壞環境,對小孩子的環境保護意識的影響不好,所以少兒不宜。
  • 科學研究:3歲前看電視的孩子,7歲時大腦變化明顯,易傷到大腦
    文章字數:1800閱讀時長:5分鐘孩子在上學之前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度過,而父母常常會因為工作所以不能長時間的陪伴在孩子身邊。下班過後,也因身心太過疲憊,無法招架住孩子的「騷擾」。於是許多父母就選擇給孩子看電視,孩子專注於動畫內容,變得安靜,家長也就可以好好休息了。但這樣對孩子而言真的好嗎?
  • 相比較漫威緋紅女巫,她可能是漫威最重口、少兒不宜的女英雄了!
    所以很大程度上來說,在漫威宇宙中女性英雄角色真的不算少,而且,很多角色的設定在定位上都是相當的「完美」,但同樣是漫威女性英雄之一,漫威宇宙中卻有這樣一位女性角色,如果用形容詞來概括的話,適合她的就只有——  重口味、最少兒不宜、最頹廢……
  • 暑假期間傷害孩子眼睛的高峰期,遠離近視、散光、弱視、就是這麼簡單
    說是調整散光、、眼科醫生說:每年暑假是眼科最忙的時候,孩子們沒有約束的看電視、電腦、出現眼睛乾澀、模糊不清、散光、近視、弱視,都是這個時間段造成的,除了沒有控制好電子產品之外,還有導致近視的大部分原因跟生活中的小細節有很大關係,以下幾點請家長借鑑  甜食與視力的關係:人長期過量食用甜食,是造成血液中鈣含量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
  • 十大被世界各國禁售的遊戲 太黃太暴力少兒不宜
    十大被世界各國禁售的遊戲 太黃太暴力少兒不宜 時間:2014-05-08 11:34:49 來源:未知
  • 賽的爾號:童年回憶變少兒不宜,繆斯和蓋亞這段也太汙了!
    2018-06-11 12:41:50 來源: 說帶娃 舉報
  • 豆瓣9.8,這部動畫神劇「少兒不宜」
    動畫並不僅僅只是給孩子看的。所有那些稱得上經典的動畫片,都是能讓孩子看到樂趣與成長,讓大人看到童真與哲思。美國人深諳此道,所以拍出了一堆 「少兒不宜」 的兒童劇。今天魚叔就給大家再推一套足以 封神 的動畫——探險活寶Adventure Time這是一套「有魔性」的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