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當父母的都遇到過這樣的尷尬事情:跟孩子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突然劇情居然讓男女主角接吻了!
父母們肯定要驚慌失措了。
孩子問起來要怎麼回答呢?我是假裝淡定還是捂住孩子的眼睛呢,還是把孩子趕回屋子或轉移話題呢?
在父母們驚慌失措的時候,孩子們內心更加不淡定:媽呀,這劇情跟我爸媽一起看太羞恥了吧,我媽要是問我我該怎麼回答?我是不是假裝有什麼事情,回屋子躲一躲呀。
面對男女上的事情,父母總覺得孩子啥都不懂,其實除了3、4歲的時候孩子懵懂的問媽媽「我是咋來的」之外,孩子對男女之事都模模糊糊地知道一些。
之前看了一個視頻,爸爸想單獨跟媽媽相處、親熱一下,讓5、6歲的倆孩子去奶奶家住一晚,結果倆孩子說:「你想跟我媽單獨一起做壞事」。
你看,孩子啥都懂,就是有的孩子會跟父母說,有的不會說。
父母總想著孩子沒成年,就不該接觸這些亂七八糟、羞恥爆棚的事情,就連學校裡面講一些男女性別差異,都有父母覺得學校「太不要臉了,教孩子這些」。
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無論是從大人口中、或是從父母身上、或是從網上、或是從朋友那裡,多多少少都會有點概念。
父母可想過,孩子對這些事情不了解,可能被別人傷害了仍不可知;或是孩子自己去隨意地探索出了大問題。
怎麼被傷害、怎樣去探索,最近出的事件也不少,相信父母們也都知道。
我們還是說,當電視上出現男女親吻的畫面時,父母應該怎麼做:
1、告訴孩子男女差異
孩子在3、4歲的時候,就開始對男女差異有點意識了,會明白男生和女生是不一樣的。
父母可以買個畫本,告訴孩子什麼是男孩、什麼是女孩,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有些地方別人不能碰,也告訴孩子該怎樣的保護自己。
如果父母一味地認為,性別之分是可恥的,那麼孩子也會認為是可恥的,當孩子受到傷害的時候,會因為「可恥」而不告訴父母。
所以父母要在孩子性別意識啟蒙的時候,就可以用學術性的、沒有情感傾向的告訴孩子性別差異。
2、告訴孩子什麼是愛
愛不是可恥的,無論是親人之間,還是男女之間,愛從來都不是可恥的。
之前看一個紀錄片的時候,有人問一個4、5歲的孩子「你說過我愛你嗎」,孩子的回答是「不會說,太丟人了,太羞恥了」。
我們可以想到,他所生活的家庭是怎樣的保守,才會讓他認為「愛是可恥的」。
在孩子3、4歲的時候,會想知道「自己是咋來的」,如果父母一味的說「垃圾桶撿來的」,可能會讓孩子被媽媽罵之後想要「離家出走去找親媽」。
與其這樣傷害一個孩子幼小的心靈,不如告訴她,她是爸爸媽媽相愛的結晶。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什麼是親人之間的愛,什麼是男女之間的愛,而愛是要說出來,並且有節制的。
在傳統觀念裡呢,我們不願意讓孩子知道太多關於男女之間的事情,也會認為親親、說「我愛你」都是羞恥的事情。
到現在,有些已經結婚生孩子的父母,跟自己的爸媽看這種「親親戲份」的時候,都會覺得尷尬。
不過呢,現在很多父母也不會那麼的「保守」,前一段時間寶媽群裡面掀起了一次「怎麼和孩子談『性』」的討論熱潮,有的寶媽艱難和孩子開口,沒想到那群小屁孩居然很多都知道,懂得自己的隱私部位不能給別人看,也懂父母結婚之後生寶寶,可能是老師有教過吧。
而且,現在父母也會把「愛」掛在嘴邊,常常會跟孩子說「媽媽最愛寶寶了」,孩子也會回一句「寶寶也最愛媽媽了」。
你看,孩子還是那麼的純真可愛,只要父母引導得到、態度自然大方,孩子也不會在這種事情上覺得尷尬、噁心,從而偷偷摸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