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公眾號-芥末堆看教育
明黃色的「瓜瓜龍「,正在登上越來越多的地鐵站、公交站、小區電梯間。從《乘風破浪的姐姐》舞臺,到羅永浩的直播間,再到一系列線下渠道,瓜瓜龍的宣傳力度持續不減,甚至呈現愈戰愈猛的姿態。
在擁擠的在線啟蒙賽道,瓜瓜龍並非最早的入局者,卻跑得飛快。作為字節跳動「大力教育」旗下的兒童啟蒙業務,瓜瓜龍最早選擇從英語起步,而在今年已經迅速完成拓科,開設英語、語文、數理思維課程,瞄準了綜合性品牌的目標。
對於這個生長背景迥異的入局者,教育行業內許多聲音強調,其優勢是大力教育的重視程度和資源傾斜。但瓜瓜龍對「教研」這件事,可能比很多人想得更認真。
芥末堆了解到,瓜瓜龍的邏輯是通過「IP+動畫+真人老師」,打造互動式、沉浸式學習,激發自主學習興趣。因此,高質量的教育內容,是支撐「興趣啟蒙」邏輯的關鍵。
「2-8歲的孩子主動愛學的啟蒙課」,瓜瓜龍選擇了這句宣傳語,也將它視為打出差異化競爭的一大布局戰略。
動畫片標準做課,建立情感連結
從2019年起,在線網校賽道的頭部玩家們,紛紛開起了「動物園」。
在K12業務之外,多家在線教育公司已經開設獨立品牌,試圖用動物形象抓住8歲前孩子的注意力。AI配合動畫、繪本,是目前在線啟蒙課程是主流形式。
選擇這一形式背後的邏輯,是低齡學習的應試屬性不強,知識點難度不高,因此在線啟蒙課程的研發、供給速度較快,可迅速面向市場推出產品。
然而推向市場之後,一個關鍵的問題是:2-8歲的孩子,怎樣才能坐得住學完課程呢?
瓜瓜龍學科運營負責人向芥末堆解釋,根據情感過濾假說,如果孩子不願意學習課程,往往是因為不喜歡課程,對課程沒有情感。
芥末堆了解到,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有這樣的孩子,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進而不喜歡某門學科。這就是情感過濾假說在學校的一種表現形式。瓜瓜龍學科運營負責人認為,根據這一理論,教育應追求的理想學習狀態是:孩子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充滿信心和心情舒暢、沒有過高的焦慮感。
瓜瓜龍提出的解法,是在教研的基礎上引入IP,從而讓孩子對課程建立情感。
瓜瓜龍在課程中,是一隻調皮、會魔法的霸王龍,它是一個5歲的男孩,英文名叫Rex。據瓜瓜龍學科運營負責人介紹,在最初的IP打造階段,瓜瓜龍在用戶調研中也提供了其他動物的形象,但更多孩子主動選擇了「龍」。因此,一個有性格、接地氣的主人公形象逐步確定。
基於IP,瓜瓜龍組建了專業課程編劇團隊、課程音樂團隊、課程視頻團隊,開發課程的趣味性。
芥末堆了解到,瓜瓜龍的課程視頻不是教學小短片,串聯知識點。他們的標準是認真的動畫片標準。瓜瓜龍負責人介紹,目前不少專業團隊成員來自《熊出沒》等大熱影視作品團隊,因此是以影視行業的動畫片製作標準把控每條課程視頻團隊質量。一般來說,每條課程視頻會經歷幾十道生產流程,由編劇、插畫、視頻生產團隊進行層層把控。
以英語為例,瓜瓜龍英語的每一節課程都要經過全團隊81個環節的緊密聯動、300個小時的精雕細琢、和31輪質檢的層層把關。此外,每一堂課都是多團隊聯動配合的產物,瓜瓜龍有自己的教研、編劇、動畫、音樂等10餘個專業團隊。
更貼近生活的興趣激活
「Oh, the fountain is broken!」一位名叫Miss A的外教,發現大寫字母A形狀的噴泉壞了,最終在樂於幫忙的小寫字母a幫助下,修好了噴泉,快樂地唱起了歌。
這是芥末堆體驗的瓜瓜龍英語第一節課。為了教授0基礎的孩子認識字母A,這段真人動畫視頻中會安排模仿跟讀,通過語音識別技術辨別。如果發音不夠準確,瓜瓜龍會提示「So close!」,給予孩子學習鼓勵。
除了發音,在這堂字母課程中,瓜瓜龍的課程會安排書寫學習。通過筆刷、箭頭圖標,教學視頻會引導孩子用手指在屏幕上學習如何寫字母A,而在後續的測評中,瓜瓜龍的課程會安排孩子多次識別、書寫,確認課程學習效果。每天的英語課程分為Letters、Words、Video、Speaking、Practice、Report、Showtime部分,共計15分鐘,通過每天推送新的課程,保證高頻輸入輸出。
按照2-8歲孩子的認知水平、社交情感發展規律以及英語基礎水平,目前,瓜瓜龍英語將課程劃分3個級別。針對更高年齡段對接小學的需求,瓜瓜龍高階課程的教學目標、內容對標劍橋少兒英語的Pre-A1級別,即劍橋少兒英語考試(YLE)一級(Starters)水平、CEFR Pre-A1水平。
新拓展的科目,也繼承了相似的研發邏輯。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在瓜瓜龍的語文課上,瓜瓜龍Rex、熊貓糰子和李白一起唱起了這首古詩,用歌曲加深記憶。語文課程目前分為三個級別,課程包括古詩童謠、國學、閱讀、表達、漢字拼音五大模塊,知識點結合趣味動畫,形成互動更強、輕鬆有趣的教學氛圍。
瓜瓜龍思維課程,也將激發孩子數學學習的興趣,作為初級培養的教學目標。隨著課程階段提高,教學目標逐步轉換到培養數學思維認知方式、形象思維,並將數學思維知識應用於生活。
在所有學科課程中,IP形象、動畫故事、兒歌,營造出了更強的趣味性,但瓜瓜龍對在線教學的態度並非一味追求「有趣」。
貼近真實生活,是瓜瓜龍製作教學視頻的另一大核心標準。瓜瓜龍學科運營負責人介紹,語言學習尤其需要「可理解的語言輸入」,根據這一理論,輸入理解的語言材料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不可理解的輸入對於習得者而言,只是一種噪音。
「例如有的家長認為,只要有時間就給孩子放英文動畫,英文兒歌都可以成為聽力能力的積累,這是俗稱的「磨耳朵」。但事實是,用任何孩子不可理解的內容「磨耳朵」,都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瓜瓜龍學科運營負責人解釋。
在瓜瓜龍的製作課程過程中,視頻會選擇與實際生活應用環境緊密相連的材料,從而讓2-8歲的孩子能夠理解,例如日常問候、玩具、學校。臺詞與動畫和動作高度匹配,從而保證孩子即使觀看默片也能看懂。而輸入的語言材料越有趣,越和習得者相關,也就越能實現自然而然地習得。
在教具的選擇上,瓜瓜龍為了營造學習氛圍,甚至會有意地降低「趣味性」。
「我們認為教學盒子,不能做成『玩具盒子』。」瓜瓜龍學科運營負責人解釋,在啟蒙階段,如果給孩子造成過度的快樂、遊戲化學習體驗,反而不利於孩子升入小學後,切換到相對嚴肅的學習狀態,導致孩子不適應。因此目前瓜瓜龍提供的盒子裡,包含了單詞卡、練習冊、繪本、場景掛圖等,試圖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銜接升學後更深度的學習。
下一個在線啟蒙的決勝點:興趣留存
從瓜瓜龍的這套教研打法,可以看出其不同於其他教育企業的運作邏輯。
知識點、師資、AI技術、渠道投放……當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公司紛紛加碼這些領域的資源與投入,同質化競爭已經在所難免。打出差異化,是當下的關鍵。對於瓜瓜龍而言,「興趣啟蒙」「自主學習」是其選擇的一個重要差異點。
因此,不難理解為何瓜瓜龍看重課程打磨,在教研團隊的知識點、教學體系建立後,繼續由專業的音視頻課程生產團隊,將課程內容打磨至更符合低齡學生的心理特點、行為模式的程度。
實際上,這套課程生產的流程一旦磨合順利,瓜瓜龍有望建成一個獨特的競爭壁壘。它避免了灌輸、過度緊張的壓力性學習,用動畫、兒歌等的方式,激發孩子本人的學習動力。
在跑通這套興趣啟蒙的邏輯後,瓜瓜龍更大的可能性是將現有的團隊、打磨邏輯,應用在更多的學科上。目前,瓜瓜龍已從英語拓展至語文、數理思維科目,之後的業務拓展也已經打開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當在線啟蒙行業的競爭,逐漸走向用戶口碑決定最終戰果,在線教育行業也在今年達成共識:必須提高學習興趣、鼓勵學習、貼合啟蒙階段用戶需求。因此,下一個競爭的決勝點,是如何為這些目標找到落地的實現方式。
高品質音視頻課程生產,這套瓜瓜龍的運作模式已經意在突破在線教育的核心難題:如何激活、留存用戶。而下一步,瓜瓜龍在幫助孩子達成主動學習的目標之後,其用戶使用、留存也有可能達到新的高度。
快速起跑的瓜瓜龍,還在繼續加速奔跑,這一基於興趣提升的在線啟蒙模式,仍然有待繼續迭代,但可以確定的是,瓜瓜龍將成為在線教育行業一個無法忽視的案例。
聲明: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