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傳播中英語做了正功還是負功—新聞—科學網

2020-12-04 科學網

 

【新知關鍵詞:英語科研】

知道點傳播學知識的人都明白,語言的產生是人類傳播史上的第一個裡程碑,也是傳播最原始的「命門」。比如,使用英語的人們因它而迅速獲得豐富的資訊、廣博的知識,使用非英語的人們也因它而與前者有了最根本的認知隔閡與知識鴻溝。在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看來,在當今科研傳播中,過度關注,很可能是在做負功!

「說英語的人習慣性地認為所有重要的信息都是用英語表達的」

據美國史密森學會雜誌1月2日報導,劍橋大學動物學研究者龍谷天彌帶領研究團隊,對近兩年來,谷歌學術上關於生物多樣性和保護的論文進行了分析。檢索獲得的全部論文超過75000篇,橫跨16種語言。分析結果表明,超過35%的論文未使用英語,且超過50%的非英語論文並無英語標題、摘要或關鍵字。

在學術界,英語的地位遠超其他語言,導致近代以來,非英語母語國家中的科學家逐步放棄用本國語言發表研究。2012年的研究趨勢分析顯示,荷蘭科學家平均每發表40篇英文論文才會發表1篇荷蘭語論文,而由巴西聖保羅研究基金會支持建立的「科技電子在線圖書館」甚至已漸漸開始停止刊登葡萄牙語或西班牙語的論文。

思維偏差必然導致科研偏離軌道,並使得全球大眾傳媒的焦點均轉向英語。龍谷天彌認為這並非幸事。他在研究中發現,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內,用中文、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寫出的論文數量顯著。他本人來自日本,雖然研究工作中用英語進行論文寫作,但在引用文章時卻發現許多用日語出版的研究,被國際學術機構忽略。他認為這側面指出了一個現象,即「說英語的人習慣性地認為所有重要的信息都是用英語表達的」。這句話對任何一種語言都適用,因為心理學研究指出,「人們認為自己所習慣的那些東西才是正確和有益的」是人類的天性。這也是為何創新和改革對人類社會而言更加複雜和困難的原因之一。

麻省理工研究員費德裡克·庫松出生於阿根廷,他舉了一個更「現實」的例子。阿根廷是穆耶恩龍等恐龍化石的發現地,有聞名遐邇的「月亮谷」。有位阿根廷著名古生物學家名叫塞巴斯蒂安·阿派斯特古安,他曾幫助西方研究者發現了恐龍新品種。但當時大部分英語媒體報導了美國研究者,對他的名字隻字未提。庫松說,除非有人專門翻譯,否則英語媒體是不會對亞非拉美的科學進行突破報導,非英語科學著作在他們那裡屬於「不存在」。

英語國家變成了眾多科研大國中的一分子,而非「領頭雁」

「愛思唯爾」資料庫網站的翻譯頻道刊登過這樣一篇文章,《為什麼英語是主要的科學語言》。文章認為,英語並非天生就是科學語言,它當中有眾多術語取自俄語、希臘語、德語和法語。那英語起源於哪兒?凡接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朋友們應該還記得,高中英語課本上曾有一篇長文,用詞艱澀,介紹了英語從盎格魯-薩克遜語發展到古英語,進化為現代英語的歷程。

學者麥可·戈丁認為,歷史上傑出的科學家們用不同的語言寫作和交流促使了科學語言的交替更換。比如,在20世紀主要的科學語言是德語,並非英語,然而世界大戰之後,一切都變了。美國在科學崛起的過程中發揮著強烈影響,英語「重塑」了科學發展史,而德語科學體系卻隨著科學交流的到來而崩潰。

在英語佔主導地位之前,科學出版物由英法德三種語言平分。不久人們就發現,如果科學家不懂這麼多語言,他們就會錯過別人的發現。有了通用語,研究人員能找到更多的科研信息支持研究工作。同時,通用語還能確保研究成果得到更多科學家的驗證和討論。比如,2014年,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小保方晴子發表在《自然》期刊上那篇「萬能細胞」的英文論文,時至今日依然那麼「辣眼睛」!

英語國家「主宰」科學後的今天,問題來了,英語國家變成了眾多科研大國中的一分子,而非「領頭雁」。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研究類出版物數量瘋漲。根據「愛思唯爾」的調查,成千上萬的研究人員在這些國家裡搞研究,但他們並不認為英語是寫論文的唯一選擇。在國際期刊看來,接受英文論文的標準是統一的,專業翻譯人員和編輯都提供支持,研究人員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平等的機會出版英文著作,發表英文論文。然而這並沒有改變某些非英語國家研究人員的做法,也未能促使他們都去認真學英語,用英語進行科研。

學界應盡力聆聽不同語言的聲音

史密森學會雜誌在報導中還提到了禽流感疫情的例子。2003年年底,禽流感H5N1在亞洲肆虐,數千萬隻家禽被宰殺銷毀。2004年1月中國科學家就發現染上H5N1的豬,並提出人類與豬最具相似,極有可能也會染上病毒,並呼籲社會關注禽流感亞型的爆發性傳播。當時的中文論文發表於小型期刊《中國預防獸醫學報》上,直到7個月後才被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發現。可以猜想,倘若它以英文發表,也許當年的禽流感防治會更及時。

龍谷天彌已將分析結果翻譯成數種語言,發表於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PLoS,認為學界應盡力聆聽不同語言的聲音。但也有學者認為他的研究方法存在問題,比如並沒有對谷歌學術上的文章是否經過同行評議進行區分,也沒有關注數十年前科學溝通不暢的歷史背景。對20年內湧現的問題進行書面抱怨根本沒有實際意義,只能讓多年來努力普及通用語的那些工作人員「啪啪」打臉。

曾有一種流行說法,認為科研人員發表的學術文章,閱讀對象不是普通人,而是國際學術共同體中的相關學者。用英語還是用母語來寫,和老百姓、甚至普通研究員都沒什麼關係。

這話放在如今的「地球村」中顯然不合時宜,違背了全球學術機構和網絡搜尋引擎向社會貢獻知識,傳播科技的初心。其實,英語作為通用語言,在一定歷史背景下做出的貢獻不可磨滅。只是時過境遷,現在到了避免英語走「負功」老路的時候。就好像,如果人類認可「科學要與時俱進,不能因循守舊」這個觀點的話,那麼科學的語言也該如此。本版文並供圖/羅春曉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經典力學:功與功的計算
    >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一段位移,這個力就對物體做了功。功的正負既不表示大小,也不表示方向,只表示動力做功還是阻力做功。比較力對物體做功多少時,只看功的大小,不管功的符號。①.當0°≤θ<90°時,cos θ>0,W為正值,即力對物體做正功,力是物體運動的動力,使物體的能量增加。
  • 初中物理11.1《功》知識梳理02:功的計算
    知識回顧功的定義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 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 對物體做了功。如果雪橇行進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馬運貨時做的功。分析:雪橇受到了重力和摩擦力,以及馬給的拉力,其中使雪橇運動3000m的力是拉力,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識可以知道F=f。則這道題中的質量就是無效條件。
  • 如何計算汽車發動機扭矩做的功?
    如何計算汽車發動機扭矩做的功?
  • 什麼叫做功丨高中物理
    什麼是功?功為何重要?功又有哪些計算問題?以上這幾個知識點,就是學習「功」的必學內容。下面我們就一一來進行講解。【1】做功「功」字拆開,就是兩個字:」工+力」。在力學中,你可以把做功的過程,理解成力在工作的過程。比如:從能量的角度來看,手機的工作過程,就是將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
  • 深挖「力的作用成效」——八下物理《功》
    八年級下冊物理《功》這節課的內容安排比較尷尬,教材從下圖所示情景中:通過「力的作用成效」——做功、不做功,給出了功的定義。事實上,我們在教學中肯定會遇上力做負功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師生都非常尷尬,老師說不清楚,學生發生認知衝突,因為在學生關於功的概念的形成過程中,是沒有遇上力做負功情況的。實際上,老版課本上是有力做負功情景的,只不過是擔心老師們處理不好,在修訂時把它刪去了。既然避免不了尷尬情況,倒不如深入挖掘「力的作用成效」把問題說清楚。
  •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功能關係考點一:功的計算
    因為物體在做變速運動過程中不僅速度、位移、路程在變化,同時也伴隨著能量的變化,例如初中我們學過將一個小球從高處釋放,它在下落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同時伴隨著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因為這些能量的轉化是以做功的形式轉化的,我們要想知道能量轉化多少,首先要知道力做了多少功。首先我們看什麼是功,如果一個物體受力的作用,並且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了位移,我們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 法輪功在國外的生存空間不斷萎縮
    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都不會聽任邪教組織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破壞公共秩序和社會穩定。就像打擊恐怖組織一樣,世界各國是在與其鬥爭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共識,爾後採取相對一致行動的。剛開始,中國政府處理法輪功的舉措並不被一些國家認同。但是,1999年以來,法輪功的表現讓許多國家理解了中國的做法。2001年1月23日,7名法輪功人員到北京天安門廣場自焚,造成兩死三傷的悲劇。
  • 磁通量的正與負
    矢量可以用正負來表示,但必須是在規定正方向的前提下,比如,我們規定向右為正方向,那麼,位移這個矢量就可以用正負來表示,位移為正就是向右的,位移為負就是向左的,這樣正負才有了實際意義,負責正負沒有意義。還有很多這樣的物理量,比如力,速度,加速度,電場強度,磁感應強度等等。還有一些物理量,雖然是標量,但是我們也往往用正負來表示,但是這裡的正負有著他們特殊的物理意義。
  • 周緒紅:所有的「無用功」都不會白做
    後來出國做訪問學者,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讓人震撼。周緒紅在震撼中找到了研究方向,他要做一個「交錯桁架」實驗,其中涉及推、壓房屋的破壞性實驗。當時國內外都還沒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設計是否合理?結果會怎樣?都不知道。實驗成功後,他發表了國內外第一篇關於交錯桁架的學術文章。在業內一個高規格會議上,主辦方臨時改變議程請周緒紅作一個主題演講,他的研究成果由此受到業內廣泛關注。
  • 2016高考物理公式 功和能轉化公式
    1.功:W=Fscosα(定義式){W:功(J),F:恆力(N),s:位移(m),α:F、s間的夾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體的質量,g=9.8m/s2≈10m/s2,hab:a與b高度差(hab=ha-hb)}   3.電場力做功:Wab=qUab {q:電量(C),Uab:a與b之間電勢差(V
  • 二硫化鉬納米片功函數相關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張好成 通訊員劉培香)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二維二硫化鉬(MoS2)納米片功函數及載流子濃度調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 初二物理功知識點:功的定義及公式
    1.力學裡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不做功的三種情況:有力無距離、有距離無力、力和距離垂直。   鞏固:某同學踢足球,球離腳後飛出10m遠,足球飛出10m的過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慣性飛出)。
  • 2020年,「法輪功」被扒了個底朝天
    然而2016年之後,該報採取了一系列道德淪喪的「策略」,通過虛構假新聞、跪舔抱大腿等方式,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反華挺特(川普)的輿論陣地,由此一躍成為美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數字出版商之一。2015年3月1日,美國網際網路新聞媒體評論網《每日潘多網》(PanDo Daily,pando.com)發表了調查記者亞夏·列文(Yasha Levine)近萬字的長篇報導《幽靈贊助下的網際網路隱私:美國廣播理事會簡史》。文中指出,至2012年,美國廣播理事會向「法輪功」成員經營的技術機構持續提供資助每年達150萬美元。原來,聲稱「獨立」的「法輪功」媒體不過是反華幕後金主手中的提線木偶。
  • 力學要點(四):功和能
    力對質點的作用在空間上的積累,叫做功,具體定義為:力與力的作用點的位移的點積,即
  • 龍遊功
    龍遊功又稱三環功,主要作用在於打通任督二脈,據說對養顏、減肥、健美、強身、強腎,效用顯著。
  • 「法輪功」的不「法」婚戀觀
    不是「法輪功」弟子就不與之談戀愛、結婚,這就是「法輪功」信徒的婚戀觀。近日,中國反邪教網連續刊登了長篇通訊文章《奇幻人生——布魯克林有志詩人如何成為「法輪功」右翼媒體的工具》,通過原《大紀元時報》新媒體寫手史蒂文·柯萊特的視角,展現出一個光怪陸離的「法輪功」媒體內部情形。其中文章第五部分《一場無疾而終的戀情:不練「法輪功」就不能在一起》引起了筆者的思考。
  • 中考物理複習之功和機械能,幫助初三學生構建知識框架圖,高效!
    ,且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了一段距離,則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3、 正功和負功初中階段我們學習的比較簡單,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的方向一般情況下都是在一條直線上。如果方向相同,力就做正功;如果方向相反,力做負功,我們一般表述為克服某種力做了功。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薛宇(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科學網的風格是鼓勵自由探討學術相關問題,從不加幹涉,這個在國內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熱愛科研,肯發聲、肯交流,大家都努力做科研,都努力推動中國科學的發展。科學網是我的最愛,只要還辦下去,我不在別的地方寫博文。
  • 「堂堂練」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 第1節 功
    「堂堂練」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第1節 功(課堂練習及答案)課堂練習1.放學後,某同學背著40N的書包沿水平路面走了200 m,又登上大約10 m高的樓才回到家,則他在回家過程中對書包做的功約為________。
  • 武當內家鷹爪功威力驚人
    武當內家鷹爪功威力驚人 創自河北雄縣陳子正(?-1933),拳諺稱為「沾衣號脈、分筋錯骨、點穴閉氣。」傳統拳套有十二路行拳、五十路連拳。是由翻子拳變化而來。鷹爪功是專練手指抓勁的功夫。鷹爪功有多種練法,有在水中抓半邊葫蘆練法,有抓圓球練法,都是鷹爪功,這都是練有形之物,未入無形之境。這裡所講的鷹爪功,乃以氣為歸,不借任何器械,3年功成,屈指可如鷹爪之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