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
2011年8月23日,蔡英文第一次參選臺地區領導人時拋出維持臺灣現狀與民主機制是「臺灣共識」的論調,聲稱「臺灣共識」對將來與中國大陸建立和平穩定互動,是「非常關鍵性的條件與過程」。對於作為兩岸交流基礎的「九二共識」,蔡英文公然聲稱「九二共識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沒有所謂承認或不承認或接受不接受問題。」
-
蔡英文兩岸論述何必切香腸?
蔡英文訪美接受「口試」是她投入2016選舉大事,但從她近期一連串鋪陳來看,她的陣營過度強調戰術運用,缺少誠懇與臺灣社會對話的用心。她若要甩掉「空心菜」惡名,首先要調整的就是這種講得不清不楚、見到不同對象講不同的話、不一次把事情說明白的風格。
-
不承認「九二共識」 蔡英文兩岸論述仍是「兩國論」思維
蔡英文(資料圖)5月14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接受電臺採訪時,再次就「九二共識」和兩岸關係問題發表看法。聲稱:「九二共識」問題「事涉主權,不能讓步」;1992年兩會確實舉行了會談,但對會談結果「各說各話,各自解讀,並無共識」;大陸對於國民黨(「一中各表」)的說法「也不接受、不認同」。還說,要解決兩岸關係的僵局,必須在「對等、不預設政治前提」的基礎上進行溝通,建立「互信」,這是她的堅持。蔡在訪談中還表現出,對目前的兩岸關係「基本保持穩定」感到滿意,稱「有利於將主要精力用於解決內部問題」等。
-
蔡英文稱要建立可預測的兩岸關係 被諷「照這樣發展,確實可測」
10日上午,蔡英文將在 「雙十慶典」發表什麼樣的演說,備受關注。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在最受矚目的兩岸關係上,蔡英文雖仍未承認「九二共識」,但將再提「尊重九二會談」。而昨日出席「四海同心聯歡大會」時,蔡英文還提出要發展一致性、可持續及可預測的兩岸關係。
-
謝鬱:蔡英文當局「倚美抗中」阻斷兩岸協商的可能性
雖然兩岸關係當前處於風險高挑戰大的階段,但事物的發展往往是辯證的,審時度勢,登高望遠,我們就會看到,兩岸關係中的基本發展大勢和方向並未改變,勢比人強,諸多成果與進步已不可逆轉,國家要統一、民族要復興、人民要福祉,這些都是不會改變的,也預示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前景可期。
-
蔡英文兩岸政策虛無縹緲 「空心菜」依舊「空心」
2016初選,在參選宣言中她強調自己非阿扁或馬英九。在兩岸關係上,有其「理想與堅持」,但兩岸論述依舊虛無縹緲,遭譏「空心菜」依舊。>2016初選,在參選宣言中聲稱自己非阿扁或馬英九,在兩岸關係上,有其理想與堅持。
-
蔡英文稱兩岸互猜很危險 臺網友:大陸意圖很清楚
近日,許久未針對兩岸關係發聲的蔡英文,接受了一檔電視節目的專訪,期間她話裡有話地聲稱:「若兩岸只在遙遠的角落裡猜測對方的意圖,很危險」。不過,臺灣網友不滿地表示:「大陸的意圖很明顯,只有你在裝傻。」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蔡英文受訪時聲稱:「若兩岸不接觸、不坐下來談,只在遙遠的角落裡猜對方的意圖,是很危險的事情。」蔡英文更揚言 ,「從2016年就任以來,她的政策很明確,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是最優先的。」甚至聲稱大陸對臺有「誤解」。蔡英文再度就兩岸關係發表言論,立刻引發了島內網友的「轟炸式」留言。
-
蔡英文更換陸委會主委 大陸學者:兩岸麻煩將增多
蔡英文當局23日進行了一批人事調動,其中,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卸任,由臺灣大學教授陳明通接替。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表示,由於民進黨長期對「臺獨」路線的堅持,即便陳明通個人與大陸有交往經驗,兩岸關係並不會產生實質性的突破,兩岸複雜嚴峻的局面恐怕還會持續。 陳明通曾於陳水扁時期擔任過陸委會主委一職。
-
蔡英文赴美「面試」未過關
蔡英文訪美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獲得美方的信任和支持,為其選情加分,但從實際效果看,她並沒有達到預期目的。究其原因,還是美國對蔡英文不放心,而其中的關鍵是對其兩岸政策存在顧慮,也就是說蔡英文無法讓美國方面相信她有維持臺海和平與穩定的能力。 正如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所言,美國的利益不等於民進黨的利益,兩者之間的差別很大。對於美國而言,相對穩定的臺海關係就是其利益所在。
-
蔡英文今談兩岸關係,藍民代:不再「疾言厲色」,印證他預測的第一步
臺媒資料圖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迎接2021年,蔡英文今發表新年談話,對於兩岸關係,期待兩岸人民會逐步恢復正常有序的交流,增加理解、減少誤解。對此,國民黨「立委」陳以信直言,蔡的談話印證他先前所預測的第一步,兩岸關係將重回現狀。
-
擬定「除名」清單,應有蔡英文大名
近一年來,蔡英文當局在美國川普政府的「優待」下,走「臺獨」鋼絲已到了欲罷不能、忘乎所以的地步。一方面,針對疫情對大陸一再發難,坐看大陸的笑話,早已沒有了同胞之間的手足感情;另一方面與川普政府不斷勾連,突破「臺美」官方往來禁忌,多次購買美國軍火,企圖「以武拒統」。
-
南洋商報:蔡英文「赴美面試」是把雙刃劍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6月8日電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8日刊文稱,民進黨臺灣「大選
-
如何讓兩岸關係重回正軌?臺專家指出一條明路,蔡英文聽清楚了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幹擾和阻撓兩岸交流合作,推動一系列的謀「獨」行徑,勾連外部勢力進行挑釁,令兩岸關係愈發緊張。那麼如何讓兩岸關係重回正軌呢?對此,臺專家為臺當局指出一條明路。
-
蔡英文投書美媒 :對北京建立開放管道 穩定兩岸是重點
蔡英文在文中強調,一個更穩定一致且可持續的對中關係將是其施政重點。「這需要跟大陸領導階層以及臺灣人民,都建立開放的溝通管道。」她舉了去年三月的太陽花學運為例稱,社運人士佔領立法院抗議對中貿易協定的黑箱作業,顯示出當臺灣人民在認為自己被排除在討論過程外時會有怎樣的結果。 對於兩岸關係,她表示,其首要工作將是建立透明機制,以強化兩岸的互信與合作。
-
蔡英文執政2年 消失的兩岸關係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執政將滿兩年,在這七百多天中,各項政策中最受外界關注之一的就是兩岸關係,蔡英文能否實現選前承諾的「維持現狀」,成為檢驗焦點。 臺大政治系教授、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訪問時表示,蔡英文所謂的維持現狀並不是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的維持現狀,而是要維持「一邊一國」的現狀;而蔡英文一面倒親美日的政策下,現在已經沒有兩岸關係,只剩下中美關係。
-
被問「兩岸爆發衝突」的可能性 蔡英文說出這樣的話
原標題:蔡英文說擔心區域「擦槍走火」,被懟:你一直在挑釁大陸,還會擔心?[環球網報導]「區域軍事活動日益增加,我們擔心會擦槍走火」,據臺灣「中央社」報導,27日,被問「兩岸爆發衝突」的可能性,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說出了這樣的話。
-
蔡英文的兩岸形勢判斷
臺灣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介正在臺媒撰文說,蔡英文在2021年元旦發表「新年談話」,一如預期談到兩岸關係,內容積極與負面解讀均可。在兩岸持續缺乏政治對話基礎互信之時,在激烈「抗中」的川普總統敗選離任之際,在大陸海空兵力頻繁操練繞臺之刻,蔡英文「新年談話」,既沒有刺激論述,也沒有創新提法,平凡而不突兀。蔡英文的談話內容,顯示她對於兩岸關係在新的一年,並沒有特殊的期待;然而今年卻是蔡英文2024年卸任前,雖非僅有,卻可是難得的兩岸機會時段。
-
蔡英文態度變軟,兩岸可進行對話?
據相關專家表示,拜登很有可能弱化川普當政時對中國的敵視態度,也將弱化「以臺制中」的政策,而去尋求一種新的中美交往方式。對此民進黨當局也必然會受到影響,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12月10日,蔡英文在接受採訪時對兩岸關係進行了重申,她表示「我們尋求的是建設性的兩岸對話,在不預設前提下,和平解決歧見。」 這話聽起來是如此的「順耳」,因為此前我們所聽到的都是民進黨的叫囂。
-
蔡英文與大陸對著幹的態勢日益明顯
此後,大陸方面一直等待蔡英文能夠順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潮流、順應島內要求其接受「九二共識」的主流民意,回答兩岸關係根本性質問題這道「必答題」,交出令兩岸民眾滿意的合格答卷。但是蔡英文自認為通過對「立法院」的完全掌控,運用「不當黨產條例」打垮了島內主要競爭對手國民黨,未來可在島內長期執政,而未對兩岸關係作出實質調整。
-
蔡英文聲稱:願共同促成兩岸「有意義」的對話
針對開放萊豬(含瘦肉精的豬肉)進口爭議,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發表元旦談話時繼續甩鍋國民黨,稱這段時間以來的爭議,讓自己充分體會到,為何過去「政府」做出了開放承諾卻不落實,歷經三屆「政府」的問題,已沒有迴避空間,因此要請島內民眾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