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Biotechnol:突破!科學家在9天內成功對11個人類基因組進行完整...

2020-11-23 生物谷

2020年5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三年前,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科學家們就通過研究證明,利用在校園開發的相同納米孔測序就能實現對對人類基因組的長時間閱讀分析,這在當時的確是一項巨大的研究進展,但其卻需要15萬小時的計算時間和數周的工作。一年後,研究者開發的名為PromethION的納米孔測序儀就被證明是非常快速、且便宜而且容易操作的測序手段,如今研究人員能夠在9天內對11個人類基因組完成測序。

圖片來源:UC Santa Cruz Genomics Institute

日前,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就開發了一種新型算法從長閱讀測序數據中準確精準組裝出完整的人類基因組,整個過程耗時大約6小時,價格約需70美元。研究者表示,他們希望這種裝配器(assembler)能夠增加基因組研究的步伐。

如今,基因組研究還完全依賴於來自一個個體的參考基因組來代表整個物種,為了能夠反映真正的人類多樣性,研究人員就開啟了一項泛基因組計劃(pangenomic initiative)對350個新的單一的人類基因組進行測序研究。文章中,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長閱讀測序步驟,其能利用3個PromethION流動細胞以前所未有的長度持續獲得約60倍的人類基因組覆蓋率(大約200億個鹼基),此外其在超過100kb長度的閱讀中能夠實現約7倍的覆蓋率,這種方法在成本和可同時處理的基因組方面具有很強的可擴展性,如今研究人員正在改進這種方法,以使其獲得更高的讀取長度和吞吐量。

研究者Benedict Paten表示,大量數據的湧入就需要開發高效的軟體工具,首先就是裝配器,新型裝配器具有廉價快速的特點,其目標在雲端,同時其能幫助研究人員進行規模化的納米孔測序,如今研究人員完全有信心在未來幾年輕鬆組裝數百個基因組。為了改善裝配器的基礎質量,研究者利用了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序列拋光器」來作為最後的裝配步驟,這樣就會使得組裝過程的總成本降低到200美元以下,且能在37個小時內完成,這就進一步降低了產生長閱讀組裝的開銷。

研究者指出,僅使用納米孔測序數據就能實現99.99%的裝配精度,這在人類基因組中尚屬首次,此外,他們還使用HiC測序數據產生了基於染色體水平的支架。最後研究者Karen Miga說道,我們的目的不僅是擴大參考基因組的多樣性,而且還要解決整個基因組中存在的數百個缺口,如今我們就能獲得一個真正完整的人類基因組組裝產物,並且深入探索未知後果的變化。(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Shafin, K., Pesout, T., Lorig-Roach, R. et al. Nanopore sequencing and the Shasta toolkit enable efficient de novo assembly of eleven human genomes. Nat Biotechnol (2020). doi:10.1038/s41587-020-0503-6

相關焦點

  • 美科學家已成功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了SIV,在愛滋...
    美科學家已成功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了SIV,在愛滋病毒研究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 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0-12-04 11:42:28
  • 科學家在5700多年前的「口香糖」中提取出完整人類基因組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成功地從一塊5700年前的「口香糖」中提取出了完整的人類基因組,據悉,這塊「口香糖」則是在丹麥南部發現的。通過對DNA的分析,科學家們發現曾經咬了這塊「口香糖」的人是一位女性並給她取名Lola。
  • 中國科學家繪製成首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  這一項目是中國科學家繼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任務後,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獨立完成的100%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專家表示,這項在基因組科學領域裡程碑式的科學成果,對於中國乃至亞洲人的DNA、隱形疾病基因、流行病預測等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Nat Biotechnol:科學家發現能準確高效進行單細胞轉錄組特性分析的...
    2020年4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為了確保單細胞RNA測序能夠使用最好的方法,日前研究人員對13種方法進行了基準性的測試,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日本理化所開發的Quartz-seq2方法或許是進行單細胞RNA測序的最佳手段。
  • 首次獲得人類X染色體的完整序列
    參考基因組通常是一個由科學家組裝的數字的核酸序列資料庫,作為物種的一個理想個體的基因代表。 人類參考基因組最初來自一些匿名志願者,基因組參考聯盟(GRC)負責對參考基因組進行不定期地更新。2013年,GRC發布了最新的人類參考基因組GRCh38。
  • 科學家第一次實現了人類X染色體的完整測序
    人類參考基因組(GRCh38)是人類有史以來取得的最準確、最完整的脊椎動物基因組。不過在這個基因組中,存在許多不準確或者未被讀取的地方,它們稱作缺口。即使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進,仍有數百個未解決的缺口。問題在於人類基因組中有許多重複的片段,當讀取到許多重複小片段的時候,很難精確還原真正的基因組,畢竟誰也說不清楚到底是基因組是如何重複的。現在,科學家們使用了新的方法,首次完成了人類染色體從一端到另一端的完整序列(「端粒到端粒」),沒有缺口,並且準確性達到空前水平。
  • 科學家第一次實現了人類X染色體的完整測序
    人類參考基因組(GRCh38)是人類有史以來取得的最準確、最完整的脊椎動物基因組。不過在這個基因組中,存在許多不準確或者未被讀取的地方,它們稱作缺口。即使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進,仍有數百個未解決的缺口。問題在於人類基因組中有許多重複的片段,當讀取到許多重複小片段的時候,很難精確還原真正的基因組,畢竟誰也說不清楚到底是基因組是如何重複的。現在,科學家們使用了新的方法,首次完成了人類染色體從一端到另一端的完整序列(「端粒到端粒」),沒有缺口,並且準確性達到空前水平。
  • 裡程碑式成就,科學家首次獲得人類X染色體完整序列
    經過科學家近二十年的努力,人類染色體基因組序列迄今為止是最準確和完整的脊椎動物基因組序列,但仍有數百個未知的空白或缺失的DNA序列。這些缺口通常包含重複的DNA片段,非常難以測序,但是這些重複片段卻是控制人類遺傳信息變異最豐富的區域之一,可能隱藏著理解人類生物學和疾病很重要的信息。
  • 圖文:六國科學家經過13年努力成功人類基因組序列圖
    圖文:六國科學家經過13年努力成功人類基因組序列圖 NEWS.SOHU.COM  2003年04月15日11:10  中國新聞網
  • 我國科學家人工合成完整活性染色體
    我國科學家利用化學物質合成了4條人工設計的釀酒酵母染色體,標誌著人類向「再造生命」又邁進一大步。研究結果10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我國也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具備真核基因組設計與構建能力的國家。   釀酒酵母是生物遺傳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模式生物。
  • 700年前灌木恐鳥完整基因組被重組,現實「侏羅紀公園」或非幻想
    日益嚴峻的生物多樣性問題已經開始危及人類生存本身,科學家們也一直在嘗試如何減緩這一過程,其中就包括嘗試復活滅絕物種。圖 | 帝企鵝近日,來自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用現代技術成功首次完整重組滅絕了 700 年的小灌木恐鳥基因組,這使得絕跡基因組學向實現 De-extinction (復活滅絕物種)目標——重現絕跡物種——更進了一步。
  • 科學家初步完成人類與黑猩猩基因組比較
    分析顯示,黑猩猩與人類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達到96%以上。       這一成果發表在9月1日出版的《自然》雜誌和9月2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黑猩猩是第一個基因組測序的非人類靈長動物,也是現存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表兄弟」。科學家稱,將黑猩猩與人類基因組進行比較是一個「歷史性成果」。
  • Nat Biotechnol:開發出可預測基因組編輯器脫靶活性的工具...
    2020年7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卡內基梅隆大學和美國國家標準技術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易於使用的靈敏的高通量的方法,用於確定由CRISPR-Cas9等基因組編輯器引起的非預期的DNA雙鏈斷裂的位置。
  • 從人類基因組到人造生命:克雷格·文特爾領路生命科學
    Craig Venter的研究所橫空出世,該成果一經報導立即引起了科學界、哲學界的轟動,合成生物學這一新興學科也因此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 1 2010年夏天的「爆炸」新聞 2010年5月20日,J. Craig Venter私立研究所 (J.
  • 科學家首次完成對人類X染色體的完整測序
    據外媒報導,儘管科學家已經完成了整個人類基因組的測序但仍有一些空白。現在,遺傳學家在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新研究中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基因序列,即對整個人類X染色體從頭到尾進行測序並覆蓋了300多萬個此前沒有被繪製出來的鹼基對。
  • 科學家首次完成對人類X染色體的完整測序
    據外媒報導,儘管科學家已經完成了整個人類基因組的測序但仍有一些空白。現在,遺傳學家在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新研究中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基因序列,即對整個人類X染色體從頭到尾進行測序並覆蓋了300多萬個此前沒有被繪製出來的鹼基對。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科學事業之一。
  • Nat Biotechnol:中科院高彩霞團隊成功開發植物基因組引導編輯技術
    鹼基編輯器是用於進行鹼基轉換的強大工具,但不能用於進行鹼基顛換、插入或缺失。因此,迫切需要在植物中可使用的新型基因組工程方法。在此之前,美國哈佛大學的David R. Liu和他的同事們開發出一種新的稱為引導編輯(prime editing)的基因組編輯方法。
  • 是否允許人工合成基因組?人類基因組編寫計劃引憂慮
    這將是生物科技領域的一項革命性發展,使科學家能夠人工培育移植所需的器官。這項聲明其後發表在期刊《科學》上,標誌著生物科技進入了快速發展、但在道德上備受質問的新階段。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改進操控基因編碼的方法。就在同一期《科學》中,還有一篇文章報導了在編輯DNA的「近親」——RNA方面取得的突破。
  • Nature重大突破:生成完整的人類X染色體序列!
    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下屬的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HGRI)的研究人員製造出了第一個人類染色體的端到端DNA序列。近日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精確地生成人類染色體的鹼基序列現在是可能的,這將使研究人員能夠生成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序列。
  • Nat Biotechnol:證實CRISPR/Cpf1基因組編輯幾乎沒有脫靶效應
    研究人員使用了兩種類型的Cpf1家族蛋白(AsCpf1和LbCpf),這是因為它們是同類蛋白中編輯效率最高的,並開展Digenome-seq測試:他們設計出的一種測試方法以便在全基因組中鑑定出Cpf1能夠進行切割的靶位點(on-target site)和脫靶位點(off-targe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