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青年說】「經略海洋」怎麼解?從認識海洋講起……

2021-01-14 澎湃新聞

在【新時代·青年說】的舞臺上,王穎為大家帶來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常識普及,更是讓大家重新思考,在歷史坐標系中,實現"經略海洋",我們需要做什麼,怎麼做?

王穎 歷史學博士,中共山東省委黨校(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共山東省委講師團專家庫成員,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海洋文化。目前出版學術專著《山東海洋文化近代化轉型的歷史考察》《山東海洋文化產業研究》兩部,主持完成山東省社科規劃課題2項。

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海洋。

人類的祖先從海洋中走來,我們的環境在海洋中經歷輪迴變遷,自然界的大多生物都受海洋的哺育,大氣中一半以上的氧氣都來自於海洋植物。

讓我們跟隨王穎的講述,認識海洋。

1

你真的了解海洋嗎?

有研究機構曾對北京 瀋陽等地的10所中小學校進行調查,發現幾乎百分之百的學生都知道我國有960萬平方公裡的陸地面積,而中國海洋國土面積有多大?98%的學生並不知道。

海洋國土意識缺失?海洋知識普及不足?我們需要做些什麼了!

2

向海尋寶 山東打造"海上糧倉"

浩瀚無際的海洋是祖國資源的寶庫。

山東省提出打造"海上糧倉"建設規劃,採用現代化養殖 深加工等技術,增加海產品持續有效供給,提供豐富多樣 優質安全的"海洋糧食"。

3

經略海洋 中國需向海圖強

什麼是經略海洋?

經略海洋是籌劃和治理海洋的意思,就是"依海富國 以海強國 人海和諧"

海洋蘊藏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

"十三五"規劃中首次將發展海洋經濟 拓展藍色空間的規劃要求納入到區域發展戰略上來,凸顯了國家對發展海洋經濟的高度重視。

國強則海權強 國弱則海權弱!

今天的中國已步入雙航母時代,它們是捍衛海疆,維護海洋權利的國之重器。經略海洋 向海洋進軍不僅要開發海洋經濟,更要向海圖強!

4

一隻抹香鯨掀起的"浪花"

2017年一隻身長12.5米,直徑2.5米,重約17噸的抹香鯨在廣東大亞灣被漁網纏住,因為誤食海洋垃圾而喪命。在它死後,救援人員給它起名叫"浪花"。

海洋酸化 過度捕撈 化學品汙染 石油洩漏都是海洋面臨的困境。

所以......關心海洋 保護海洋 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中國是一個陸地大國,也是一個海洋大國。我們要從認識海洋 關心海洋做起,揚起風帆,劈波斬浪,為實現中華民族的海洋夢 強國夢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來源:山東經濟廣播

每周三 晚21:25

山東衛視《調查》與您相約

原標題:《【新時代·青年說】「經略海洋」怎麼解?從認識海洋講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經略海洋,乘風破浪!這些精彩觀點不容錯過
    >本次會議由經濟日報社主辦,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經濟日報社新聞發展中心、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承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陸海統籌,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要求我們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全局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那麼,如何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從海洋大國邁向海洋強國?
  • 海洋衛星:大國重器經略蔚藍
    提到海洋,人們對其最直接的印象恐怕是「生命的搖籃」「風雨的故鄉」「資源的寶庫」「戰略的要地」等,由此可見,它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緊密相連。作為一個海陸兼備的大國,中國要做到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唯有大力提高對海洋的認知能力和海洋信息服務能力。
  • 鄭冬梅:深度經略海洋 以海峽藍色經濟發展助推海絲核心區建設
    諸多政策優勢以強化福建的基礎與優勢、彌補福建發展的短板與不足,為福建搭建起多元化的合作平臺,政策溢出效應明顯。2016 年,福建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5 萬億元,其中外貿進出口總值1.04萬億元,佔GDP 比重約為36.9%,對美國、東協、歐盟位列福建省外貿夥伴前3位,對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
  • "逐夢深藍"山東•青島海洋科學香港青年實習計劃在青島藍谷圓滿...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委員會副主任劉保華致歡迎辭 劉保華表示,「關心海洋、認識海洋」是我們的職責,「研究海洋、保護海洋」是我們的使命。青年一代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更是發展海洋事業的主力軍,希望大家能以這次活動為契機,激發起關心海洋的興趣和志向,擔負起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偉大使命,以實際行動和不懈努力,為描繪藍色希望、構築海洋強國夢想做出積極貢獻! 劉保華說:「內地和香港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山東與香港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與深厚情誼。
  • 經略海洋 六個維度感悟習近平"藍色信念"
    (原標題:圖解:經略海洋 六個維度感悟習近平的「藍色信念」)
  • 全國首個經略海洋黨建聯盟在中國(山東)自貿煙臺片區成立
    膠東在線11月28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馬雙軍 徐希水 逄偉)11月28日,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經略海洋黨建聯盟在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揭牌成立,以此加強管委和企業、管委和科研院所、企業與科研院所、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溝通聯繫,讓黨旗領航經略海洋、黨建成為看得見的生產力,推動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集聚
  • 聚力海洋攻勢打造國際海洋名城「青島版」海洋日主題海報新鮮出爐
    半島記者 李紅梅在6月8日第12個「世界海洋日」暨第13個「全國海洋宣傳日」到來之際,為進一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海洋強國」戰略思想和關於山東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青島市委關於發起「海洋攻勢」的部署要求,展現青島海洋城市特色,營造「海洋攻勢」氛圍,提升市民認識海洋、關愛海洋、保護海洋意識,青島市海洋發展局根據
  • 走進深藍|2020年中國海洋湖沼學會青年科技論壇
    SDTV經略海洋 Weixin ID JLHY0531
  • 走進深藍丨我們對海洋的了解甚至不如月球表面!海洋大數據助力認識...
    、助力新舊動能轉換的大型融媒海洋節目。通過人物專訪與紀實短片相結合的節目形態,宣傳海洋科技發展進步,海洋文化傳承,海洋環境資源建設等,節目每周六晚9:10在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首播。海洋大數據是深入探索海洋的基礎,也是智慧海洋建設的靈魂。隨著數據科學的迅猛發展,大數據與人工智慧、超算被稱為帶動海洋科學發展的「新三駕馬車」,而海洋大數據也成為從認識海洋到經略海洋的必經之路。
  • 海報時評丨抓住智慧風口,譜寫經略海洋新篇章
    「十強」產業巡禮系列評論之八海報特約評論員 遲泓經略海洋,向海圖強。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海洋觀測技術和海洋裝備進步的引領下,海洋經濟發展正蛻變升級,迎來新的產業風口。海洋發達國家通過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裝備在海洋領域的應用,加強海洋的科學研究能力,提高決策科學性,拓展海洋戰略利益空間,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我國正在加速推進海洋信息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智慧海洋既是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前沿,也是新的產業發展空間、經濟增長極。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經略海洋,向海圖強風帆勁——山東深入貫徹落實...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2018年6月,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再次強調,海洋經濟發展前途無量。建設海洋強國,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
  • 山東紮實推進海洋強省建設,海洋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山東海域面積廣闊,海洋資源富集,海洋科技、海洋人才和海洋產業基礎好、潛力大。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要求山東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建設海洋強國作出山東貢獻。
  • 深度經略海洋 賦能深藍經濟 煙臺海參產業推介會
    8月16日,深度經略海洋、賦能深藍經濟---煙臺海參產業推介會在北京京都信苑飯店舉辦。此次推介會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主辦,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局、漁業(水產)等行業協會以及北京市飯店旅遊有關單位600餘人參加了推介活動,北京與煙臺兩地企業成功籤訂了合作協議。
  • 航空港實驗區企業家學院暨新時代青年講習所開班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王新昌 通訊員 陳朝棟1月6日晚,格局屏天下·航空港實驗區企業家學院暨新時代青年講習所在航空港實驗區正式開班。航空港實驗區管委會主任萬正峰,黨工委專職副書記常繼紅,格局屏天下河南分院院長張鈺青及區工商聯工商聯(總商會)、新聯會會員代表,各界優秀青年代表200餘人參加開班儀式。圖示:航空港實驗區企業家學院暨新時代青年講習所揭牌會上,萬正峰和張鈺青共同為格局屏天下·航空港實驗區企業家學院暨新時代青年講習所揭牌,通過格局屏天下平臺向全國各地格局學院介紹了航空港實驗區的發展成果。
  • 江蘇海洋大學「80後」教授申欣為海洋生物編「家譜」
    他是國內首位入選「香江學者計劃」的海洋科學學科青年專家;他繪製了60多個海洋動物的線粒體基因圖譜,創建了系統發育線粒體基因組學這一新興交叉學科;他對深海生物起源與演化的研究情有獨鍾,成果得到國內外業界同行的廣泛關注,他就是江蘇海洋大學「80後」教授申欣。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國際一流並跑
    若干研究方向具備領跑優勢本次學術年會歷時5天,設5個專題報告會場,共有99個專題報告、20個青年學者報告,集中展示五周年運行取得的科研碩果:透明海洋、海底發現、藍色生命、健康海洋、海洋高端智能裝備等重大戰略任務穩步推進,全球最大的區域海洋觀測網「兩洋一海」定點觀測系統邁入實時化時代;以自主研發的譜系化水下滑翔機、Argo浮標、深海大浮標、實時潛標、聲學與電磁傳感器等為代表的一批深海觀測與探測核心技術與裝備取得突破
  • 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青島肩負起經略海洋、搶佔海洋戰略制高點的使命與擔當,向著更高的目標昂揚進發。    最大優勢:海洋人才薈萃,創新能力奔湧    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最大的優勢是海洋人才和海洋創新能力。
  • 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海洋政治學
    2018年6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考察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時提出,「我們要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研,一定要抓好。我們對海洋的認識在逐步的加強中,你們要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下一步這方面要發力,推動它的發展,關鍵的技術要靠我們自己研發,海洋經濟的發展前途無量。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基本實現與國際一流並跑,若干方向具有領跑優勢
    二十載問海矢志創新,五周年運行屢獲佳績本次學術年會設5個專題報告會場,共有99個專題報告、20個青年學者報告,集中展示了五周年運行取得的科研碩果牢記總書記囑託,凝心聚力協同發展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在講話中談到,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自2000年發起至今,幾代海洋人二十載問海求索,不懈奮鬥,共築起凝心聚力、協同發展的大舞臺。2018年6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視察,發表了「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的重要講話。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基本實現與國際一流並跑,若干方向具有領跑優勢
    二十載問海矢志創新,五周年運行屢獲佳績本次學術年會設5個專題報告會場,共有99個專題報告、20個青年學者報告,集中展示了五周年運行取得的科研碩果:透明海洋、海底發現、藍色生命、健康海洋、海洋高端智能裝備等重大戰略任務穩步推進,全球最大的區域海洋觀測網「兩洋一海」定點觀測系統邁入實時化時代;以自主研發的譜系化水下滑翔機、Argo浮標、深海大浮標、實時潛標、聲學與電磁傳感器等為代表的一批深海觀測與探測核心技術與裝備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