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楊振寧極力推薦的19歲天才

2020-12-02 清羽傾城

落後就要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但若銘記途中經歷的教訓,便會在錯誤中變得越來越強大。中國在錯誤中總結經驗,現在中國的國際實力已經逐漸增強。

在中國政策的號召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科研的行列,為科研行業貢獻一份力量。隨著科研成就越來越強,科研巨人這一次開始運用於貢獻多的科學研究者身上。提起科學巨人,我們不得不想起諾貝爾獎的獲得人楊振寧。

楊振寧的一生極其輝煌,他似乎從未服過老,不管多少歲,他始終堅守在科研的第一線。其實,楊振寧除了自己鑽研出很多科研成就外,他還向科研界推薦了很多人才。今天,我們就一起看一個楊振寧向美國極力推薦的19歲天才身上存在著什麼發光點。

天才降生,學霸屬性顯現

故事中的天才叫李真,他出生於江蘇的一個小縣城內。他出生的那一天,家裡的人都在為這條小生命的降臨而慶幸,當看到孩子無憂無慮的笑容時,他的父親決定給他起名李真,寓意他一生做個真實的人,過著真實的生活。

在李真上學前,他在父母的陪伴下,過著平淡又幸福的生活。當他上學後,命運轉軸卻瞞著他偷偷改變了方向。

剛上一年級的時候,父母擔心李真不適應,經常會偷偷去看李真上課。偶然的一次機會,李真的父親發現自己的兒子對數字十分敏感,為了將兒子的興趣變成一門技術,李真的父親在生活中十分專注培養他在數學方面的技巧。

時間轉眼就過去了,李真已經到了該上初中的年紀,在李真的努力下,他成功考上了江蘇的重點中學——啟東中學。不得不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天賦的顯現程度也會越來越高。從上中學後,李真在數學領域方面的天賦變得更加優異。

2000年,李真參加了第十屆希望杯,並成功拿下了初中組的冠軍。2001年,李真受老師推薦,參加天原杯比賽,獲得個人獎第一名。此後,李真除了努力學習,就是參加了各種各樣物理比賽,在李真參加的所有比賽中,他均獲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

小有名氣,引楊老關注

李真獲得的榮耀讓他在校園中受到了部分人群的關注,2004年的時候,李真報名了知名的亞洲物理競賽。在這次比賽中,李真通過自己的努力,不負眾望地奪下了競賽冠軍的稱號。同年,李真在韓國奧林匹克競賽再次獲得冠軍。

很快,李真一舉斬獲兩個冠軍的事情被傳得沸沸揚揚,與此同時,李真引起了清華名校的注意。經清華內部人員商議,他們決定破例錄取李真。此後,李真直接可以進入清華學習。

入清華學習後,李真立志要繼續深造,獲得更加矚目的成績。在李真埋頭學習的時候,楊振寧被他的事情吸引了。

經過一番詳細調查,楊振寧對他充滿好感,十分賞識,當外人問起李真時,他總會告訴他們:李真絕無僅有的存在,是他見過最優秀的年輕物理學家之一。

楊振寧對李真的評價極高,後在楊振寧的幫助下,李真獲得了去美國麻省理工學習的機會。

在麻省理工學習期間,李真勤奮刻苦,僅僅用6年時間就把9年的知識全部學完。六年後,李真完成了6年本碩博連讀,並於2010年9月順利畢業。這一年,他才24歲。

學成歸來,為發展做貢獻

李真沒有讓楊振寧失望,他在學術上的成就讓各種各樣的人群受益。然而,在一切逐漸往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李真卻迷茫了。

在李真獲得博士學位後,不少美國科研機構紛紛邀請李真加入,共同攻克技術難關。與此同時,他的導師也希望他能留在學校繼續從事學校的新型科研。對李真來講,美國的設備能讓他更好地研究創造,但李真不想留在美國。

方面是好的科研設施,一方面是自己的祖國。猶豫再三,李真想起了幫助自己出國學習的楊振寧前輩,楊振寧前輩90歲仍在為中國的科研事業做貢獻,他又怎能因設備問題不回祖國發展。最終,李真決定回到祖國的懷抱,以自己的力量為祖國的發展做貢獻。

回國後,李真沒有加入任何科研機構,在美國的幾年間,他深知中國最缺什麼,與父母商議後,李真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微電子公司。在公司創辦初期,李真稱: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將中國從中國製造大國引導向中國創造大國

時間會給我們答案,李真成功了,現在這家微電子公司已經成為當地優秀企業,李真於2018年當選當地集成電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李真沒有讓楊振寧失望,也沒有讓中國失望,現在,在像李真這樣的人的領導下,中國已經逐漸擺脫中國製造的稱號。相信在未來人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創造出的產品將會越來越好。

話說回來,李真之所以會做出如此成就,不僅僅是因為楊振寧對他的極力推薦,更是因為他自己付出的努力和自己獲得的成就。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我們不可能總會遇見能發現自己才華的人,想要將自己從人群中脫穎出來,就必須要憑藉自己的努力綻放出更加出色的光彩對於這個楊振寧極力推薦的19歲天才,大家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等待最久的諾貝爾獎:19歲時的天才發現,被導師耽誤了50多年
    能得到諾貝爾獎的人可以說都是天才,但是天才也有被埋沒的時候,有這樣一位印度裔物理學家,他19歲便寫出了諾貝爾水平的論文,卻被埋沒了50多年,而這一切都是拜他的恩師所賜。他就是:錢德拉塞卡,1983年因星體結構和進化的研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而這個成果他19歲在火車上便計算得出來了。
  • 最頂尖的天才又走了一個,楊振寧惋惜
    夸克理論的提出者默裡·蓋爾曼(Murray Gell-Mann,1929.9.15-2019.5.24)剛剛去世,年近90歲。1969年,他40歲時,「因為對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分類所作出的貢獻」獨享諾貝爾物理學獎。筆者覺得,蓋爾曼堪稱現代德謨克裡特。在1930年代之前,新粒子的理論預言和實驗發現都是很困難的事情[1]。1932年,查德威克發現中子。
  • 天才科學家朗道:物理學家分6級,楊振寧位於第5級
    朗道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他在科學界也是大名鼎鼎,有「世界上最後一個全能的物理學家」的讚譽,堪稱天才科學家。事實證明,天才確實可以「為所欲為」,朗道在科學界以外的知名度,主要源自他自創的「朗道排名」,將物理學家分為了6個等級,儘管不少外界人士認為這個排名很「荒謬」,但是在科學界卻得到不少人的認可。
  • 天才科學家朗道:物理學家分6級,楊振寧位於第5級
    朗道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他在科學界也是大名鼎鼎,有「世界上最後一個全能的物理學家」的讚譽,堪稱天才科學家。事實證明,天才確實可以「為所欲為」,朗道在科學界以外的知名度,主要源自他自創的「朗道排名」,將物理學家分為了6個等級,儘管不少外界人士認為這個排名很「荒謬」,但是在科學界卻得到不少人的認可。看標題,很多人可能認為楊振寧至少排名沒有位於末位,但是實際上,第5級就是最末位。
  • 她是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任教後再返美國,楊振寧這樣評價!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火藥發明到火箭升空,從鴻雁傳書到信息通訊,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可以說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史。上至國防建設,下到衣食住行,科技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而科技的創新突破則離不開科學家的努力研究。
  •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火藥發明到火箭升空,從鴻雁傳書到信息通訊,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可以說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史。上至國防建設,下到衣食住行,科技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而科技的創新突破則離不開科學家的努力研究。
  • 楊振寧獲諾獎為國爭光,卻被罵賣國賊,百姓對人才評價標準變了?
    楊振寧就是這樣的天才之一,他在物理學上有著巨大的天賦,同時也取得了諾貝爾獎這樣的天賦。即使楊振寧獲諾獎為國爭光,但我國的人民卻似乎對於楊振寧並不感冒,反而很多人厭惡和指責他,所以有人據此提出了&34;的論斷,這顯然是不準確的。天才少年,出國留學楊振寧出生於1922年,老家位於安徽合肥地區。
  • 楊振寧獲諾獎為國爭光反而很多人厭惡和指責他百姓對人才評價標準
    楊振寧就是這樣的天才之一,他在物理學上有著巨大的天賦,同時也取得了諾貝爾獎這樣的天賦。他是幸運的,出生在一個家庭將情況較好的家庭,特別是他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所以即使是在那樣的一個充滿戰亂的年代裡,楊振寧的父母都極力為他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學習環境。
  • 楊振寧、李政道決裂40年
    今年是楊振寧八十歲大壽,科學報導作家江才健繼科學家《吳健雄傳》,再度執筆中國科學大師傳記,由天下文化出版發表《規範與對稱之美-楊振寧傳》。這本傳記不僅敘述了楊振寧的童年和成長曆程,也包括其親情生活與科學成就。最引人注意的章節之一即楊、李失合的來龍去脈。書中楊振寧也提出一九八九年、他寫給老師、已故中研院長吳大猷的信,那是兩人交惡多年後,楊振寧對老師報告兩人合作情形。
  • 加入美籍、相差54歲的婚姻,楊振寧真的做錯了嗎?
    天才與眾不同,他們有著很強的能力,在世界上華人著名的科學家非常稀少,1957年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是中國獲得這個獎項第一個人,之後他還被外國著名雜誌評選為最偉大的物理學家。良好教育 成就天才楊振寧在1922年出生在安徽合肥,和那個年代的大多數人不同,從小他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母文化水平高,在那個戰亂年代,非常重視楊振寧的教育。在他四歲的時候,母親就開始教他認字,一年多的時間他就學會了3千多個字。
  • 98歲楊振寧與44歲翁帆現狀曝光!16年過去了,他們的結局究竟如何?
    他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4歲時開始學習認字,一年多的時間,就學會了3千個字。中學時,他通過暑假時間的學習,就能將《孟子》從頭到尾背下來。在數學上,他更是有著超乎常人的理解力和學習力,被稱為「天才」也毫不為過。
  • 中國建造粒子對撞機1400億,耗時28年,為何遭到楊振寧極力反對
    粒子對撞機相關研究工具中國如果目前想要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需要花費高達1400億的基礎費用,而且還需要耗時28年之久,這也意味著將會影響其他的物理研究項目的進展,因此遭到楊振寧先生的極力反對。楊振寧,世界著名物理學家,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有著巨大的貢獻。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千億工程!
    楊振寧先生是我國科學院院士,同時也是第一位得諾貝爾獎的華人。楊振寧生於1922年的安徽省合肥縣,在他6歲的時候,就隨父親去了廈門就讀小學,後又因父親工作以及時事的影響輾轉北平、昆明等地。很多人對楊振寧都抱有質疑,一是他的國籍問題,二是他的感情生活,三便是他在97歲高齡時,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他在1964年,便加入了美籍,成為了美國公民,2003年楊振寧回國發展。在2017年,他又恢復了中國國籍。就算在美國的這些年,他也一直在為我國的科學發展做貢獻。
  • 楊振寧18歲就敢批評愛因斯坦,現在的學生敢嗎?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1938年,16歲的楊振寧考取了西南聯大,潛心於自己的學科訓練,當時物理系學生有兩大才子:楊振寧和黃昆,經常在茶館高談闊論。 有一天,黃昆問楊振寧:「愛因斯坦最近又發表了一篇論文,你看了沒有?」楊振寧說看了,黃昆問如何,楊振寧把手一擺,很不屑地說:「毫無創意,是老糊塗了吧」。
  • 耗資1400億的粒子對撞機被否決,楊振寧為何極力反對?
    但以楊振寧為首的物理學家,卻極力反對建造粒子對撞機,兩方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最終以投票的方式決定,楊振寧的一方憑藉一票的優勢獲勝,否決了離子對撞機,這項計劃暫時擱淺了下來。 楊振寧認為錢要花在刀刃上,1400億投入到任何一個科研項目當中,都有會一定的建樹,可建造粒子對撞機,
  • 諾貝爾獎得主年齡盤點:最小才17歲,楊振寧35歲獲獎,最大的96歲
    古語有云,天才出少年。諾貝爾獎是被公認為科技界當今世界上含金量最高的一個獎項。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無一不是相關領域的開拓者和巨擘,比如愛因斯坦、楊振寧、居裡夫人……他們在人類科學的發展歷史上都寫了下重重的一筆。
  • 莫言贊楊振寧是天才:假如有來生我要學物理
    京華時報記者 王儉 攝/視頻   昨日,一場「科學與文學的對話」在北京大學舉行,楊振寧、莫言兩位不同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相聚北大,與年輕人聊「科學與文學」「天才」「中國夢」等話題。在談到天才話題時,莫言稱研究物理學的楊振寧才稱得上天才,而文學的評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他笑言:「假如有來生,我要去學物理,研究天文學。」
  • 楊振寧極力反對,僅以一票險勝,1400億元的粒子對撞機到底是什麼
    2016年,在是否建粒子對撞機的問題上,中國科學家分成了旗幟分明的兩派,一派是以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為代表的科學家,堅決反對建設粒子對撞機; 另一派是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院士王貽芳為代表的科學家,極力贊成建設粒子對撞機。
  • 98歲楊振寧與44歲翁帆現狀曝光!16年過去了,他們結局如何
    他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4歲時開始學習認字,一年多的時間,就學會了3千個字。中學時,他通過暑假時間的學習,就能將《孟子》從頭到尾背下來。在數學上,他更是有著超乎常人的理解力和學習力,被稱為「天才」也毫不為過。
  • 楊振寧極力反對!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有什麼可怕之處?
    前段時間,楊振寧公開表示反對此事。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是研究高能物理的設備。在高能物理研究中,物理學家們需要將一些粒子加速到一定速度,然後轟擊目標粒子。通過這種辦法,物理學家們就能發現目標粒子的內部結構。盧瑟福用阿爾法粒子轟擊金箔,發現了原子裡面是由原子核以及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的內部是由質子與中子構成。而質子與中子則是由夸克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