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晚20:30,五糧液獨家冠名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三期如約在北京衛視播出,以1.42的收視率再次領跑同類型綜藝節目。
本期節目中,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李沁、聶遠沿著「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三條線索,最終在「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尋找到了這位「穿越古今的樂天派」——蘇軾。
蘇軾不僅是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書法家、畫家,也是大家公認的美食家、建築師、隱藏的「段子手」,現代流行的網絡名詞「呵呵」早在千年前便是他的口頭禪了。
中國著名作家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這樣評價這位樂天才子:「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造酒試驗家,酒仙」。蘇軾熱愛生活,更熱愛酒。他對酒的喜愛經常溢於詩句,也會用心愛的酒來烹飪美食,千古流傳。
蘇軾在寫字繪畫前都必須飲酒,而酒也是蘇軾詩詞中最為經典的文化意象,後人可以從他的一字一句間品讀他「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大氣磅礴,「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浪漫,「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超然,「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的灑脫。
與蘇軾一樣樂觀曠達的古代文人,還有與他並稱「蘇黃」的黃庭堅。和他的老師蘇軾一樣,黃庭堅也在遭貶謫遷戎州後寄情於山水,在姚子雪曲的芬芳中盡顯樂達氣度。戎州就是今天的宜賓,而姚子雪曲也正是五糧液的前身。
初嘗姚子雪曲,黃庭堅即為之震撼,並賦了著名的《安樂泉頌》:姚子雪曲,杯色爭玉。得湯鬱郁,白雲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濁。甘而不噦,辛而不螫。老夫手風,須此晨藥。眼花作頌,顛倒淡墨。
詩中對姚子雪曲的觀感口味不吝溢美之詞,濃香佳釀不僅為他去除了身體的風疾,更帶來了心中的安樂豁達。姚子雪曲的優秀品質也一直傳承至「雜糧酒」以及今天的「五糧液」,成就了源遠流長的中華白酒文化中獨特的濃香經典。
古人飲酒,亦講究文人雅趣的景致,不論是王羲之《蘭亭集序》描繪的「蘭亭雅集,修禊流觴」,還是乾隆皇帝在禊賞亭營造的曲水流觴,都是古代文人理想精神的現實構築。
「宜賓古八景」之一的「流杯池」,正是黃庭堅仿王羲之《蘭亭集序》「流觴曲水」之意,利用天然峽谷而建,九百多年來鑲嵌在三江匯流之畔,是宜賓的歷史文化遺產瑰寶,也是五糧液匠心釀藝伴隨中華文化傳承至今的歷史見證。
曲水流觴,一杯佳釀,五糧液的前世今生,飄香了千年,醉了一條大江,經過時光的歷練,持續見證著樂天灑脫的文人與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