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念心不行,如痴人說夢,口念心行,才能心生感應

2021-01-12 紅塵若鏡

請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習,種諸善根

咱們繼續來分享六祖惠能大師的無上智慧。

上一篇聊到了惠能大師說了那些天天口說般若,但卻不能付諸於行動的人,也就是如今常說的修「口頭禪」的人。

這樣的人其實非常多,包括那些「佛學文化大師」們,我之前為了研究佛法,也看了不少佛學論文,這裡面都是碩士博士或者導師學者,文化水平非常高,理論也很精深,有一些我都自愧不如。

但是這些文章卻都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這些作者本人根本都不信佛——動輒就是這些佛教徒們如何如何,或者單純從文字的角度來進行分析,比如金剛經有多少個版本,每個版本有多少個字,作者的生平背景等等。

這些當然也不能說不重要,但這些作者大多都是以一種局外人高高在上的態度來冰冷冷的分析佛法,釋迦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阿彌陀佛,地藏王菩薩這些福慧雙修的聖者,在他們看來也就是個符號或者虛擬的偶像而已。

這個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自己不信,所以對諸佛菩薩都不會敬仰,對佛弟子們也毫無感情,這就是六祖所說的「口說般若者」。

當然了,他們研究佛法,弘揚佛法,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和知道佛法,這個福德肯定是有的,自有他們的功勞,但功德卻是半點也無,因為他們根本都不信,自然也不可能修。

所以這樣的修口頭禪的人,就像是說了一大堆的食物,但始終沒有親口去品嘗一樣,自然是不可能得到營養的。

說完了這樣類型的人之後,六祖接下來又談到了念佛法門,大家千萬不要認為這個只有淨土宗有,也不要認為禪宗祖師就不懂念佛,其實到了六祖這個境界,早已經是萬法皆通。

01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

咱們先來請原文: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譯文:善知識們,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翻譯過來就是大智慧,可以到達彼岸。

只不過這個需要心裡相信並且奉行,不在嘴上誦念,如果只是嘴裡念而不奉行的話,那終究是一場空;相反只有嘴裡念同時也奉行,這才是心口相應。

要知道我們的本性是佛,離開本心就再也沒有別的佛了。

這裡六祖先介紹了摩訶般若波羅蜜,告訴大家這個是梵語,意思就是通過大智慧到達彼岸,也就是我們修行的方向和目的。

這同時也是「般若部」經文的共同之處,不管是心經還是金剛經還是大涅槃經,裡面都離不開「般若」這個概念。

我們想要到達這個彼岸的話該怎麼做呢?如果以淨土宗的法門來說,自然就是念佛。

但是我問各位淨宗師兄一個問題——您念佛靠的是哪裡呢?

可能有師兄會說,念佛當然靠的是嘴,這個還有什麼好疑問的嗎?

很遺憾,這個答案是錯誤的,念佛雖然是嘴上在念,但其實這只是個方便法門,就像是工具一樣,真正的目的還是在於讓心能夠清淨下來,也即是我們常說的「一心不亂」。

相反如果您只是嘴上不停的念,但是心裏面依然雜念叢生,想著我待會兒吃什麼好吃的,玩什麼好遊戲,看什麼娛樂八卦節目,股票漲了沒有等等,那就是六祖所指出的——口念心不應,如幻如化。

這樣念佛修行想要往生極樂,那完全就是白日做夢了,如果這樣念佛有功德的話,那所有的念佛機都早就成佛了,因為它們肯定比您念得標準,念得勤奮,只要插電就可以每天二十四小時無間斷的念上一年。

但是念佛機能成佛嗎?當然不可以,因為它屬於無情眾生,根本沒有「心」,而您若是念佛不入心的話,豈不是連念佛機都比不上嗎?

各位師兄一定牢記一點,不管修行哪一宗派,哪一法門,說到底最終都是修心的,身體也好,咒語也好,念佛也好,這些方式都是借假修真,目的還是修心。

所以若是有誰說修佛只是修蓮花口,金剛身,長生不老之類的,而不是我們的本心,那您離他離得越遠越好,必定是邪師說法無疑。

而禪宗對這一點說得最為直截了當,尤其是六祖,他老人家直接告訴我們,佛就在我們的本心之中,離開這個本心就再也找不到佛了。

無論淨土念佛也好,密宗手印和念咒也好,天台止觀也好,一切都離不開這個心,而不是貪著我們這個有漏的假身。

02心如虛空,方可包容萬物

咱們繼續看: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譯文:什麼是摩訶呢,摩訶就是大的意思,我們心量要很廣闊,猶如虛空,無邊無際,無方無圓。

也沒有青黃紅白等顏色,上下長短等方位,無悲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頭無尾。

一切諸佛的佛土,都宛如虛空,而我們凡夫的自性其實也是如此,空空如也,沒有一法可得。

這裡六祖先說了「摩訶」這個梵語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大,比如我們常說的摩訶目犍連尊者,摩訶迦葉尊者,都是直接翻譯為大目犍連和大迦葉。

而在這裡摩訶是用來形容佛心的廣闊的,就像是虛空一樣,沒有邊界,也沒有方圓大小,只能說是無窮無盡。

然後這裡面也沒有任何世俗中的對立之法,比如說沒有任何顏色,也沒有長短上下,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

這些大家都不難理解,可以用宇宙虛空來假想佛心,然後接下來的兩對形容詞就又回歸世俗了,可能有些師兄未必能夠理解。

第一個是無悲無喜,佛法不是悲戚戚的,整天淚流滿面肯定不是學佛,但同樣也不能欣喜若狂,這同樣也讓心神搖動不定,所以最後要無悲無喜。

第二個是無善無惡,修行首先要斷惡,不管是貪嗔痴這些惡行都要盡數斷掉,這乃是三惡道的種子,這個道理各位師兄都懂。

相關焦點

  • 天人感應
    天人感應所謂量子糾纏,它是指不論兩個粒子間距離多遠,一個粒子的變化都會影響另一個粒子的現象,即兩個粒子之間不論相距多遠
  • 有「心靈感應」的兩個人,註定會相愛
    世人皆知,這世間種種浮華美景到頭來亦不過是黃粱一夢,而我們每個人到這個俗世之中走這麼一遭,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故而,即使我們擁有再多的金錢、名利,也抵不過這時間飛逝,我們終究會湮滅在歲月的細沙之中的事實。總之,人這一輩子有太多不值得稱道的時候,也有太多不想忘懷的時光。
  • 心靈感應能力,為什麼不能說?
    「拈花一笑」這件事的記載,完全可能說明心靈感應能傳遞難以言傳的信息奧妙,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在中國詩詞中叫「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事實上有些雙胞胎,完全是心靈感應的活生生例子,他們經常會考出近乎相同的分數,同一時間都想起要說要做某件事,分隔多少年再見面生活有很多雷同之處。
  • 微波感應燈泡與聲控感應,人體感應的區別在哪?
    微波感應燈泡作為樓道與過道zui佳智能照明解決方案之一,微波感應燈泡與聲控感應人體感應的區別在哪裡呢?微波感應燈泡傳統的聲控感應燈泡,需要觸發響聲大才能觸發感應,相信大家都有這種體驗在感應區內需要拼命跺腳,用力拍擊出或者大聲咳嗽出聲音來才能觸發感應
  • 感應造句和解釋_感應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感應參考例句:1、車輛來電感應飾品,動感剎車安全警示器。2、神經網絡有良好地自學習和自感應能力。3、她也能感應到他對自己的愛護和青眼相看。4、他感應很難在聚會上與人攀話。5、我為他弘願勃勃的展覽感應一點點觸痛。6、變壓器或電信設備都需要運用電的感應作用才能發揮作用。
  • 真正的愛,是有「心靈感應」的
    導語:「心有靈犀的愛,是一種不謀而合的契合,一種天生的註定,和一種舒適到不能再舒適的結合。」曾經以為,真正的愛,是死了都要愛得轟轟烈烈;是不論命運如何註定,都要去誓死抗衡的決心;是百轉千回,不畏艱險,都要奔赴去見的毅力……可後來才漸漸地明白,真正的愛情,從來都不是如此。因為,現實世界不是浪漫的偶像劇,它需要我們立足於現實的基礎上。
  • 靈魂有共鳴的人,才能產生「心靈感應」
    和不相愛的人在一起,就覺得話不投機半句多,要與喜歡的人在一起,才能夠幸福的過完一生。兩情相悅的人過一輩子,才能相濡以沫松蘿共倚,和不愛的人在一起,只能叫搭夥過日子。地球上有數億的人口,何其有幸,能夠在茫茫人海中遇到彼此,那一刻是靈魂的碰撞,是一生的羈絆。
  • 前沿探索:心靈感應
    科學證實,從人體(物理角度)不存在心靈感應現象,「心靈感應」不是遺傳基因或大腦的物理作用。若「心靈感應」真實存在應屬於心靈領域現象。至今為止,科學家尚不能解釋「心靈」是什麼?接下來,我們只能借鑑靈學知識探索心靈感應。
  • 全球最大規模心電感應實驗,結果顛覆已有認知
    今天我們聊一個和心電感應有關的神奇實驗。1故事要從一個德國人講起,他叫漢斯*貝爾格(hans berger),1873年出生。20歲應召入伍,成為一名裝甲兵。一次訓練的時候,突然間被一匹馬絆倒,差一點引爆炸彈把自己炸死。
  • 《黃帝內經》氣血為人體信號能量類似光電,與自然氣候流通感應!
    人體就是個自然氣候變化流通感應的磁場,各飛禽走獸魚蟲也是如此,所以晨來雞叫,春來燕入,夏近蛙鳴,秋往大雁南飛,冬臨蛇蛙等動物冬眠,都是自然氣候流通變化的結果,甚至連風雨雷電出現,日月星辰照耀,都是自然氣候暗能量磁場相互交織感應的緣由!
  • 林清玄與世長辭,以悟道的心在塵世離開,生或死於他沒有意義
    林清玄與世長辭,以悟道的心在塵世離開,生或死於他沒有意義。他有著一顆沉靜的心,在這浮躁的社會中,能保持寧靜的自我是難能可貴的。他雖然不欠缺名聲,但他所有的並不是他追名逐利而來,是大家對他本身真心的欣賞。當年林清玄的再婚因他的盛名引起了軒然大波,「偽君子」的斥罵聲鋪天蓋地而來,而他沒有辯解、沒有憤怒,他選擇用沉默來表達自己的態度。他說:「時間才是評價一個作家作品好壞的最公正的法官。」
  • 真心相愛的情人,一定會有這種心靈感應!真的神奇
    如果是真心相愛的兩個人對方一定會有感應的,無數次自己想著對方,正準備打電話的時候,卻真的接到對方的電話,那些許的問候,幹什麼呢!不打擾你吧,那充滿著思念的話語正是自己要向對方傾訴的話語,這就是思念致極的心心相印,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情絲萬縷長。
  • 不生不滅的宇宙發自於心
    物質能量信息可以歸化為心念,心念正能量正身體就正,命運當然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現代物理學證實,物質是能量的一種存在方式,佛家認為色空不分,人們肉眼所見並非真實存在,這種能量的化身在觀察時,它已糾纏定位在觀察者的眼前。
  • 佛學智慧,什麼是佛教教義的基礎,什麼是感應道交
    佛說:「真心本性,本不生不滅,本不來不去。」佛的智慧雖然無量無邊,但也不能一次度盡所有眾生,因為眾生根性不同,佛不度無緣之人。佛也不可能專門去度每個人,如果那樣去度,何時能度盡天下眾生,佛把事實真相昭告法界,廣設法們普度眾生,讓眾生自性自悟,回歸本性,回歸自己的法身慧命。比如,西天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地獄是什麼樣子?六道九法界是怎麼回事?等等,一切宇宙萬物的事實真相。
  • 真正想你的人,是會和你有「心靈感應」的
    看得見,真正想你的人,會和你有「心靈感應」。它不是什麼玄學,它確實發生在人們的生活中,成為兩個深愛著的人之間的一種聯繫和默契。那是真的充滿在這塵世紅塵之間,它點綴著美麗幸福的愛情,它讓兩個相愛的人變得惺惺相惜,變得無比契合。你們應當相信,你們所經歷的幸運事,就是和你們有「心靈感應」的人。
  • 老祖宗識人術,相由心生,心又生相
    因為這是老祖宗識人術,依據相由心生,心又生相的大智慧。先來說說龜背和蛇腰,所謂龜背就是我們生活裡常常提起的羅鍋,有這樣現象的人大多是身體有缺陷的人,這些身體有缺陷的人,心境有時也會變得扭曲,他們會因為自己身體和常人不同,開始嫉妒,嫉妒為什麼自己是這個樣子而別人都這麼健康。
  • 琚凌傑: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從現代科學量子能量場理論分析,宇宙是由一個浩瀚的量子能量場連接而成,萬事萬物都在不斷的發出能量信息,人的心念也可以產生強大的能量,若善加利用,這些能量不但可以改善個人生活,改變家庭狀態,還可以改變世界。
  • 九年級:電磁感應與發電機工作原理
    【前情回顧】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在一次實驗中偶然發現了電流周圍存在著磁場,即電生磁
  • 真愛之人會有心靈感應
    很喜歡李商隱的《無題》,裡面有一句話是這樣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相愛的人在一起,就是不說話,一個眼神就足夠了。心靈感應的愛情是讓人嚮往的愛情,也是讓人羨慕的愛情。不是所有的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愛情裡的任何「心靈感應」都來自深沉的愛。
  • 深入到電磁感應層面的釋義
    大家都存在著各種疑慮:小黑盒是不是可以通過電磁感應破解智能鎖?答:在前些年是這樣的,近幾年不一樣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小黑和是如何破解指紋鎖的。首先,我們先來了解幾個概念:電生磁 電磁感應現象 楞次定律電生磁奧斯特發現的電流的磁效應,通電的導線周圍存在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