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野豬泛濫,偶爾還敢咬人,為何上不了廣東老百姓的餐桌?

2021-01-09 腦動力TV頻道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作者/吳一千

如今的家豬,正是野豬的一個亞種,由8000年前的野豬馴化而來,但野豬和家豬區別很大,野豬「身材」更好,體重一般保持在90到200公斤,成年家豬,體重起步就是300公斤。由於野豬並不著急上餐桌,長得也比家豬慢,吃飯不挑食,是一種雜食性動物,雄野豬長著兩對犬齒,可用來挖掘地洞和攻擊其他動物,具有一定殺傷力。

而且野豬繁殖能力強,一年生兩胎,一胎生8到12隻豬仔,因此被當作獵物被引入美國、巴西等國家,並且泛濫成災,被ISSG列為了世界百大入侵物種。

我國也是如此,根據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區,不少地區反映:野豬不僅成群結隊的在地裡糟蹋糧食,而且敢往街上跑,這該怎麼辦?

人與野豬,衝突越來越多

野豬共有21個亞種,在中國,除了馴養的家豬亞種,還有華南、華北地區分布的華南野豬,和東北地區分布的烏蘇里野豬。根據《熱帶林業》一項研究,廣東某地,野豬數目最多可達2.9到4.5頭每平方公裡,殺也殺不得,並且不斷繁殖,數量不斷增加。

在我國,野豬是「三有」野生保護動物,這「三有」分別是:重要生態價值、科學價值、社會價值。因此不得隨意捕殺「三有」野生動物。野豬因此也得到了保護。另外,由於食物鏈頂端生物的缺失,比如華南虎,野豬也不存在什麼天敵了,數量也壯大起來了。

野豬泛濫怎樣影響人?

野豬廣泛分布在熱帶和溫帶,在中國幾乎沒有天敵。原本老虎可以捕獵野豬,但是如今老虎因為人類的偷獵行為,已經瀕臨滅絕,在野生環境下,東北虎和華南虎幾乎消失了,其中東北虎只有少量分布在吉林省和俄羅斯的交界地區,而華南虎早已被IUCN列為了野外絕滅物種,目前只存在於動物園中。

野豬攻擊力很大,對於雄性,它的犬齒平均長度6釐米,雌性則比較短。它幾乎什麼都吃,樹根、鳥蛋、腐肉、老鼠、蛇、青草等等,而且曾出現飢餓的野豬捕食幼年豺狗、豹子的現象。另外,野豬的「外殼」也很堅硬,皮厚可達2釐米,背上有很長的鬃毛,長約14釐米,身披針毛,幾乎跟刺蝟背上的刺一樣硬。

成群結隊的野豬出沒,人幾乎沒有任何辦法,不僅如此,還得躲著走。但一般情況下,人很少直面野豬,根據《熱帶林業》一項研究,野豬主要在晚上8點到10點,和凌晨2點到4點之間活動,剛好錯開了農民工作的時間。但也因此,農民很難驅趕野豬,一般通過下面3種方法:放置稻草人、利用家犬、設置圍欄。

但前兩種收效甚微,野豬根本不怕,而設置圍欄雖然效果好,但幾十畝的地,設置圍欄也不現實。

偶爾也會發生野豬闖到居民區,甚至市區的現象,但其中咬人的很少,如果真的遇到,趕緊躲起來,因為一般獵犬都難以對抗野豬,更何況人類。

野豬比家豬營養高,為啥不能吃?

前面提到一個原因,野豬是「三有」保護動物,所以不允許進行捕獵。但是通過前面分析,我們知道了野豬不僅毀壞農田,在北美地區,甚至還是入侵物種,根據美國聯邦農業部統計,野豬泛濫曾給美國帶來了8億美元的財產損失。在我國,也給農民帶來了一些損失,野豬有什麼好?

根據《西北農業學報》的一項研究,野豬肉的蛋白質、礦物質元素、維生素含量,均高於家豬,從營養上而言,野豬要比家豬更加有營養,但是,即使這樣,這也是國家保護動物,任何人都不能捕獵,包括躍躍欲試的廣東人。但是,既然吃不成,野豬更有營養,知道又能怎樣?

雖然野豬吃不成,但是純種公野豬跟母豬的後代,被稱為特種野豬。特種野豬既保留了野豬肉的優點,又不算保護動物, 因此可以吃!

但是,我們為啥要費這麼大勁去保護類似野豬這樣的野生動物呢?對人類有啥好處?

首先,野生動物是生態的重要一環,其次,食用野生動物並不健康,因為野生往往意味著寄生蟲、各種病毒和疾病,比如野豬可能攜帶蛔蟲、絛蟲、線蟲等,人吃了絕對沒有好處!最後,人類活動的確快滅絕了一些動物,包括野豬的天敵:華南虎,所以這是個教訓,警示我們不要讓它再次發生。另外,假如野豬跑到你家附近,你會怎樣做呢?

參考文獻楊越文,呂振軍,呂文龍等。廣東惠東古田省級自然保護區野豬種群現狀與危害防治調查,熱帶林業,2020第48卷朱洪強,王全凱,殷樹鵬。野豬肉與家豬肉營養成分的比較分析,西北農業學報,2007第16卷

相關焦點

  • 農村野豬「泛濫」,禍害莊稼還不能捕,專家出3招,老農哭笑不得
    現在很多野生動物都被迫生存在狹小的空間以內,在很多農村,仍然有一些野生動物在艱難地生存著,現在很多農民都會自發地保護這些野生動物,只要它們不禍害莊稼,農民就不會傷它性命。但是在這些野生動物當中,野豬卻很不受農民待見,農村野豬「泛濫」,禍害莊稼還不能捕,專家出3招,老農哭笑不得。
  • 兇猛的非洲野豬敢與人搏鬥,如今在當地泛濫,網友:放中國試試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美食大國,中國的飲食文化已經傳承了幾千年之久,對於食材方便中國幾乎沒有挑剔一說。即使是入侵中國的小龍蝦、鯰魚、牛蛙等物種,如今也被中國做成了一道美食端上了餐桌。不過並非所有國家都有像中國這樣的戰鬥力,很多國家面對一些泛濫的物種都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快速解決,例如非洲的野豬就是如此。
  • 在農村山上遇到野豬怎麼辦?該如何自救,老輩人說的裝死管用嗎?
    在農村山上遇到野豬怎麼辦?該如何自救,老輩人說的裝死管用嗎?農村有許多野生動物,它們在天空飛翔,在地上奔跑,在水中遊泳。然而,大多數動物對人類無害,除非它們有毒或相對較大。就像幾十年前,當農民上山時,他們最害怕的是野豬、狼和熊。
  • 野雞、野豬泛濫,農民苦不堪言,「殺不得」的情況下又該如何處理
    對於80、90後的朋友們來說,小時候野雞、野豬這些動物只能在課本、電視和動物園裡才能見得到,哪怕是來自農村的小夥伴們,野雞可能偶爾會見到一兩隻,但是野豬,別說是平原地區根本不可能見到,就算是背靠大山,都是只聞其名,不見其「豬」。
  • 農村山上的野豬增多,野外遇到野豬該怎麼自救?「裝死」管用嗎?
    (1)野豬在什麼情況下會傷人?如何避免野豬傷人?野豬雖然是一種大型的野生動物,一般都能長到幾百斤重,有些雄性的成年野豬,還能長到1000來斤。但是這種動物畢竟是野生的,見到人類了也是會害怕的。如果在野外見到野豬了,你不去傷害它們,它們也是不敢主動老攻擊人類的。正常情況下野豬是不會傷人的,除非是它們在受到了傷害了,或者是性情暴躁,發瘋的野豬才會這樣,不過這樣的概率很低。
  • 現在農村人少了這麼多,為什麼野豬野兔野雞沒有泛濫?
    一、野豬、野兔、野雞的數量,在大部分山區裡,數量正在逐步增長,野豬增長較快,但距離「泛濫」還早。在沒有獵槍、禁止打獵的政策背景下,農村人再多,也無法大規模減少野生動物數量。地面用除草劑,種的是經濟林,沒有野生動物的生長環境。2、農村人數減少,導致部分田地荒廢、山林管護減少,間接改善動物生存環境,更有利於野生動物增加。三、目前野兔野雞的生長環境依然比較差,不具備快速增長的可能。
  • 在農村的山上偶遇到野豬,如何應對才能夠保全自己?聽聽老農咋說
    在農村的山上偶遇到野豬,如何應對才能夠保全自己?聽聽老農咋說野豬,這個在農村裡可算得上是猛獸了。雖然野豬不吃人的,但是把它們惹急了還是會傷人的,在以前老獵人常說:一豬二熊三老虎。意思是說這三種動物對人的傷害性,野豬是排名第一的,而百獸之王是排在第三的。
  • 「農民辛苦一年,野豬一夜毀完」 如何防禦及補償?
    本報記者李雄鷹 「打也不敢打,防也防不住」「眼看著莊稼被糟蹋」「很多人都不敢種地了」……隨著國家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大,一些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加。與此同時,部分繁殖能力強、破壞性大的野生動物種群,在一些山區已嚴重危害農作物生長,其中野豬尤為典型。 廣東、湖南、安徽、陝西、甘肅、河北等地山區莊稼都不同程度被野豬糟蹋。
  • 「農民辛苦一年,野豬一夜毀完」,野生動物與農民利益該如何平衡...
    「打也不敢打,防也防不住」「眼看著莊稼被糟蹋」「很多人都不敢種地了」……隨著國家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大,一些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加。與此同時,部分繁殖能力強、破壞性大的野生動物種群,在一些山區已嚴重危害農作物生長,其中野豬尤為典型。  廣東、湖南、安徽、陝西、甘肅、河北等地山區莊稼都不同程度被野豬糟蹋。
  • 農民辛苦一年,野豬一夜毀完——如何在保護野生動物和保護農民利益...
    新華社發(梁啟慧攝)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記者李雄鷹)1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農民辛苦一年,野豬一夜毀完:「打也不敢打,防也防不住」,如何在保護野生動物和保護農民利益中找到平衡?》的報導。「打也不敢打,防也防不住」「眼看著莊稼被糟蹋」「很多人都不敢種地了」……隨著國家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大,一些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加。
  • 農村山裡的野豬,最大能長到多少斤?800斤的野豬你肯定沒見過
    據了解,野豬的壽命要比人類短,一般在50年左右,體重普遍不超過400斤。但是由於受到環境的影響,有些品種的野豬體型會比較大,在北歐地區尤其是俄羅斯境內,有些森林裡的野豬可以比普通野豬體型大很多。在我國現在野豬數量不少,隨著野豬被列為三有保護動物開始,野豬不再被人類捕殺,數量急劇增加。但是我國的野豬體型一般不超過200公斤,普遍最大的也就150公斤左右,漲到800斤的野豬,可能只有在俄羅斯才有吧。
  • 野雞明明已經「泛濫」,農村隨處可見,為何還是國家保護動物?
    野雞分布非常廣泛,除了在我國農村地區比較常見外,它還主要分布在亞洲大陸上。比如田野、沼澤,喜於灌木叢、草叢中築巢,隱蔽性較高。野雞巢一般比較簡陋,巢多呈碗狀,裡面隨意鋪一些甘草、樹葉,裝點些羽毛即成。如今農村野雞越來越多,甚至是已經「泛濫」,這到底是為何?其實農村野雞越來越多主要跟國家退耕還林政策有著直接關係。隨著農村人口外出打工逐漸流失,大量的耕地都在逐漸減少,莊家變少,樹林增多,人們的活動範圍也逐漸變小,而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反而越來越多,山上的野雞自然增加了大量的活動範圍。
  • 野豬引入北美,已泛濫成災,為何美國人不食用?在中國已受保護
    根據美國公開的調查數據顯示,保守對美國野豬的數量預估是超過了600萬隻,並且這個數量還在不斷地上升,每年因為野豬的泛濫,對美國的農業以及其他破壞是達到了10億美元,所以野豬的繁殖在美國非常的強。
  • 為何兩億年前的史前生物,在英國泛濫卻無人敢吃?中國人說出答案
    提到上古時代,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恐龍,但是恐龍到現在早就已經滅絕,不復存在了,但是你知道嗎,有一種生物比恐龍出現得還早,近幾年卻曾在英國泛濫,英國人不敢吃,這是為何,中國人說出答案。這種動物就是七鰓鰻,這種動物還有著遠古時期的外形,比恐龍出現的時間還早,曾經也被國人們發掘,把它們送上餐桌,只不過後來七鰓鰻都被國人們吃得瀕臨滅絕了,所以也就很少在中國出現過。
  • 部分農村裡野豬成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野豬成災證明當地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但是辛辛苦苦種植的莊稼被野豬給侵害,難免讓人頭疼,總結起來,農村野豬成災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第一個是加強野豬保護等措施落實到位。如果私自獵殺野豬,將會被當地的林業部門或者是自然保護部門找麻煩,在許多省份,野豬都被列為保護動物,而有些遭到野豬侵害的地方,地方政府會採取柵欄等防護農田的措施,但是野豬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沒兩年生殖一代,一次生殖達到十頭以上,這種繁殖速度,確實讓野豬泛濫的地方越來越嚴重。第二是野豬生存環境得到改善。
  • 野豬一般在什麼地方棲息,如何辨別野豬的棲息地?
    野豬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大型哺乳動物之一,在世界範圍內除了澳洲、南美以及南極洲外,幾乎其他的大陸上都能看到野豬的蹤跡。在我國,曾經的野豬分布極廣,除了高原和沙漠地區沒有外,幾乎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由於野豬食性雜、破壞性強,因此在野豬遍布我國各地的時候,不免的就與人發生衝突。
  • 國外獨霸一方的猛魚,在我國不可能泛濫,它們只是遊到我們的餐桌
    只是因為它們比較怕冷的緣故,雖然在我國的其他地區多有出現,但是到了冬天,它們也就會被凍死了,因此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一帶。吃起來既營養又可口,肉多刺少,處理也較為簡單,它們在我國的野外水域雖然也是多有出現,依然成不了什麼氣候,最終只有走向餐桌的命運。
  • 外國人好奇:為何外來生物入侵在中國不叫事?
    挪威泛濫的帝王蟹外國人是最先飽受外來生物入侵帶來的惡果,比如,美國泛濫的鯉魚、蟒蛇、牛蛙、野豬、澳大利亞的野兔,法國浣熊,紐西蘭山羊、挪威帝王蟹等都為當地造成嚴重破壞但是外國人驚奇的發現,中國雖也是屬於外來生物影響嚴重的國家,可是為何不見中國人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消滅這些「害蟲」?
  • 農村俗語「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啥意思?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這兩年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農村的山上有很多之前不常見到的動物現在很常見了,像野豬在我們村的後山上,偶爾運氣好就能碰到。聽村裡的老人說,現在山上不僅野豬有了,而且還有點多,它們經常成群的到莊稼地裡來禍害糧食,讓農民對其也是十分的反感,想起幾十年前還沒有禁獵,每個村子基本都有幾個獵人,在不忙的時候他們就會上山去打獵,來改善一家飲食。以前就聽老獵人說起過「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這句俗語。你知道它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遼寧莊河多個鄉鎮野豬泛濫 村民半夜驅豬護糧
    記者調查發現,生態環境好轉,沒有天敵,導致莊河地區野豬泛濫。對此,省林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在農作物受到嚴重危害的地區,野豬可以適當獵捕。  體驗記者夜隨村民上山驅豬  蔣國發今年56歲,為了辛辛苦苦種一年的莊稼不被野豬禍害,他每天晚上都要在自家地裡看護,慢慢的,鄰裡之間也都央他幫忙,於是他便承擔起附近十多戶、六七十畝莊稼的看護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