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初步建成,速率可達100Mbps,誰能先用?

2020-09-07 只貝

SpaceX的衛星網際網路服務開始向地球上的早期測試用戶提供100Mbps的下載速度。

SpaceX在周四報告了這一結果,該公司又向軌道發射了60顆衛星,為其即將推出的星鏈服務提供動力,該服務旨在最終提供1Gbps的下載速度。

&34;SpaceX在成功發射後發布推文。&34;

在一段發射視頻中,SpaceX工程師表示,已經在測試這項服務,發現延遲率低到可以玩最快的在線遊戲。

這個速度結果對於對該服務感興趣的數十萬人來說是個好消息,該服務計劃在未來幾周內啟動公共測試版。雖然100Mbps的速度與1Gbps的目標相差甚遠,但對於美國人來說會很樂意享受這個下載速度。位於農村地區或小城鎮的美國用戶往往只能獲得低於5Mbps的下載速度。

速度測試雖然遠遠低於 SpaceX 提供 1Gbps 網際網路速度的目標。不過,即使是15Mbps的下載速度,也會比他們目前使用的寬帶有顯著的改進。在美國,農村地區網際網路速度特別慢,只能達到7Mbps或者更低。不過Starlink 的衛星網絡仍在建設中,因此速度和延遲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提高。

早些時候在速度測試網站上發現的星鏈測試顯示,該服務提供的下載速度在11至60Mbps之間。同時,延遲率在20毫秒之間,最高到94毫秒。

此後,SpaceX又將更多星鏈衛星轟入軌道。周四的發射意味著星鏈現在通過710顆衛星運行。然而,該公司計劃向太空發射多達4萬顆衛星,為全球的快速網速鋪平道路。

為了進一步提升數據速度,該公司一直在測試一種被稱為 &34;的衛星間通信新技術。

利用這些空間雷射器,星鏈衛星能夠傳輸數百千兆字節的數據,一旦這些空間雷射器全面部署,星鏈將成為在全球範圍內傳輸數據的最快選擇之一。

該網際網路服務的定價尚未公布。但該公司正準備邀請測試版用戶試用。正式推出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進行,但只針對位於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的用戶,因為星鏈在這些地區有較強的衛星覆蓋。全球推廣計劃於2021年進行。

相關焦點

  • 星鏈衛星之間用雷射傳輸
    星鏈用雷射束在星際間傳輸數據流.類似陸地使用光纖的原理。象蜘蛛網一樣,一顆starlink衛星同時和周圍四顆衛星利用雷射傳輸(往返)數據包,速度可達每秒610mbps.星鏈到終端還是用無線方式。如果馬斯克瘋狂起來,直接用雷射束向地面傳輸,那是不是星鏈就直接變6G了呢
  • 又一批星鏈衛星飛上太空 下載速度將大於100Mbps
    [PConline 資訊] 近日,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在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點位,用一枚二手獵鷹9號火箭將60顆星鏈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一次部署60顆衛星,猶如太空「撒豆子」,而這樣的「玩法」對馬斯克來說已經輕車熟路。
  • 星鏈計劃取得重大進展:下載速率100M,實現了衛星間雷射通信
    important}【ALENG 自媒體】9月4日晚間自媒體專稿,在剛剛完成了星鏈計劃(StarLink)第11批次60顆網際網路衛星發射任務之後,馬斯克旗下Space X公司也正式宣布:星鏈計劃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 這家企業要把LiFi搬上飛機 乘客將享受高達100mbps...
    這一設備將使飛機上每個座位的網速高達100mbps,屆時乘客們可在飛機上播放4K視頻、玩電子遊戲、體驗虛擬實境……簡直可以嗨到飛起。在飛機上能享受到100mbps的網速實際上是聞所未聞的事情,即便是美國國內航空公司提供的最快WiFi速度也只有15mbps左右。
  • SpaceX稱星鏈網絡實現30毫秒以下低延遲,下載速度超百兆
    他們還討論了星鏈網際網路最初的beta測試結果。該公司在信中向這位FCC秘書提供了一系列數據。其中一張附在FCC文件上的圖片展示了來自西雅圖和華盛頓的測試者的星鏈速度和延遲(Ping速率)。資料來源:SpaceX向FCC提交的文件SpaceX在給FCC的信中寫道:「beta初始測試的結果顯示,網絡延遲低於30毫秒,下載速度超過每秒100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將中美技術之爭從5G引向太空網際網路!
    這號稱300億美金的投資,即使分攤在100萬用戶身上,人均3萬美金,真也不便宜!連接數量假設不考慮1G的理想帶寬,每用戶連接平均帶寬低至10M,一個衛星能提供的連接能力每平方公裡不過2000個。根據標稱550km軌道高度,天線覆蓋範圍是64萬平方公裡。
  • 號稱可達16G,實際速度只有60M,馬斯克在吹牛嗎?
    ,目前,在國外社交媒體Reddit上,有參加該內測項目的用戶,就爆料了星鏈計劃網際網路衛星的上網體驗,根據該爆料,星鏈衛星網際網路的最高下載速度僅能達到60M,平均延遲竟然高達50ms,遠高於馬斯克此前所號稱的指標。
  • SpaceX第12批60顆星鏈衛星升空,累計發射715顆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美國東部時間9月3日8時46分,SpaceX第12批60顆「星鏈」衛星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目前SpaceX已累計發射超700顆「星鏈」衛星。依舊是「收放自如」,發射9分鐘後,這枚今年6月執行過GPS III三號衛星發射任務的「二手」獵鷹9號一子級著陸在大西洋「當然我仍然愛你」無人駕駛駁船上。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取代 5G?不靠譜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號稱要將大約4萬顆衛星發送至地球低軌道,目的是將通訊信號遍布全球範圍,為全球提供高速網際網路服務,讓地表上的人能以最低的成本進行高速聯網。但星鏈網絡與5G網絡很難構成直接的競爭關係,且不說其完全建成的時間和成本
  • SpaceX第14批星鏈衛星升空,又是一箭六飛六回收
    第13批「星鏈」衛星發射不到2周,SpaceX第14批「星鏈」衛星又升空了。繼今年8月第11批「星鏈」衛星任務中誕生首枚成功回收的六手火箭後,本次發射又誕生一枚一箭六飛六回收火箭。發射大約8分20秒後,一級火箭著陸在大西洋裡「當然我依然愛你」無人駕駛駁船上。
  • Starlink實測網速突破160Mbps
    雖然在一些城市,有時候會達到近100Mbps」服務最初的定價為每月99美元,同時用戶需要支付499美元購買「星鏈」設備,包含終端接收設備、三腳架和Wifi路由器。Viasat的12Mbps無限計劃,在取消優先級處理之前具有40GB的數據,每月費用為100美元;其30Mbps套餐的費用為每月200美元。看來相對來說,優勢還是有的!
  • 未來用低軌衛星上網,除了美國「星鏈」,你還能選誰?
    「星鏈」計劃之所以需要發射這麼多顆衛星,主要基於三點原因:第一,離地面更近的軌道,通信速率更高,但一顆衛星覆蓋面積有限,覆蓋全球意味著需要更多的衛星;第二,從通信容量和服務用戶數量的需求方面來看,儘管一顆衛星覆蓋將近100萬平方公裡,但是單顆衛星容量有限,需要更多的衛星提高總容量和服務用戶;第三,衛星通信波束邊緣通信效果有所降低,所以在僅考慮用波束中心來服務的情況下
  • 馬斯克「星鏈」計劃會顛覆5G嗎?
    星鏈(Starlink)計劃的設計理念,是通過約 4000 枚相互連結的衛星和依據地理分布的地面基站,構築一個覆蓋全球的廉價太空通信系統。馬斯克表示「努力讓我們公司在火箭方面的成功,在衛星方面也照樣實現」。星鏈計劃預定在 2020 年代中段鋪設完成。如果項目一帆風順,星鏈所產生的利潤將會是 SpaceX 登陸火星的重要資本。
  • SpaceX第13批60顆星鏈衛星上天,整流罩3次使用
    美國東部時間10月6日7時29分,因天氣和地面系統問題多次推遲發射的SpaceX第13批60顆「星鏈」衛星終於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一級火箭和半個整流罩均3次重複使用並成功回收。目前SpaceX已累計發射773顆「星鏈」衛星。
  • 馬斯克太空「撒豆子」又一批60顆星鏈衛星上天史上最強悍火箭也...
    摘要:馬斯克火力全開,星鏈衛星正加緊部署,超獵鷹火箭已在路上 馬斯克又「放衛星」了。北京時間9月3日20時46分,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在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點位,用一枚二手獵鷹9號火箭將60顆星鏈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馬斯克的星鏈網絡建成後將會對5G形成降維打擊,SpaceX從4G直達6G
    按照星鏈計劃,SpaceX發射42000顆衛星,將會使目前的衛星地球上空多20倍左右衛星數量。  spaceX用什麼方式把如此龐大的衛星送上太空,並成功組網呢?這就需要用到目前全球最先進的「獵鷹9號」。它不僅載重相當巨大,而且是目前唯一具有可回收可重複利用的火箭,所以它的發射成本非常低廉。
  • 星鏈星艦兩不誤!SpaceX一天之內上演兩次發射
    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沒有停下忙碌的步伐,在一天之內先後上演兩次發射,推動星鏈計劃和星艦飛船兩大項目繼續向前發展。先是在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9月3日8:46,SpaceX進行了一次發射任務,用一枚二手獵鷹九號火箭成功將第12批60顆星鏈衛星送上太空。從火箭發射升空到衛星部署,整個過程大約花費了十五分鐘。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
    而「星鏈計劃」中,每年都有2000多顆報廢衛星。雖然按規定,它們會在9年內墜落到南太平洋一個指定的衛星墳場,但誰能保證這麼多衛星沒有失控的呢?歐洲航天局在2017年就給出過一個統計,一共19顆壽終正寢的衛星,只有16顆按指定計劃進入了墳場軌道。也就是說,剩下的3顆繼續在太空飄蕩,變成了太空垃圾。
  • 星鏈計劃背後
    地球內部通信(2024實現)代替部分5G功能,變現盈利,引入投資,網絡建成以後每年能夠為馬斯克代理30億美元左右的收益,而僅僅十年就會收回成本。BFR火箭超大運力4400噸推力,中繼空中加油,運載100人,幾百噸貨物。發射1000次,移民10萬人,建築,生活,製造,農業貨物幾十萬噸。
  • 星鏈計劃成功之日,全球的網絡供應都要倒閉?
    按照此計劃,星鏈網絡能服務更多的場景,甚至從很多方面改變我們的生活。比如偏遠地區的人們,可徹底擺脫沒有網絡的困擾,也可輕鬆接入萬物互聯的新時代,這對他們應是福音,甚至會徹底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但 SpaceX 不僅能自己做火箭,且能重複利用,成本節省可不只一點點。另一個原因,自然是星鏈建成後不可衡量的商業價值,因為從本質說來,馬斯克還是商人。馬斯克曾於採訪時表示,星鏈建成後,預計每年收入可達 300 億美元,比 SpaceX 高 10 倍。那麼,發射一顆衛星的成本又是多少?馬斯克投入這麼多,最終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