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環境權威:這本期刊是我國環境科學領域最早的學術期刊

2020-09-05 環材有料


期刊名:環境科學(Environmental Science),卓越計劃梯隊期刊

主管:中國科學院

主辦: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收錄資料庫:EI、CSCD

近5年發文量:

近5年前十發文研究領域:

近5年高頻主題詞:

近5年發文量前五研究機構:

編委會:

期刊介紹:

本刊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是我國環境科學領域最早創刊的學術性期刊。《環境科學》創刊於1976年,現為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環境科學》入選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出版總署和科學技術部的「中國期刊方陣」,並得到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的資助,《環境科學》是環境科學技術及資源科學技術類的核心期刊,被Ei CompendexMEDLINE,Scopus等多家國內外檢索系統和資料庫收錄。曾榮獲「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稱號,2002-2019年連續18次榮獲「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稱號,2012-2019年連續8次榮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稱號,2008-2018年連續4屆榮獲「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稱號,2015-2018年連續3屆榮獲「中國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稱號,8次榮獲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2019年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

《環境科學》在國內外公開發行,並在國內外科技界有較大影響,被國內外一些重要檢索系統收錄,如工程索引Ei;美國醫學索引MEDLINE;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誌AJ;美國生物學文摘預評BP;美國醫學索引IM;日本科學技術情報中心資料庫JICST;英國動物學記錄ZR;劍橋科學文摘(CSA):Environmental Sciences;劍橋科學文摘(CSA):Pollution Abstracts;劍橋科學文摘(CSA):Life Sciences Abstracts等;國內的檢索系統有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維普);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NKI);數位化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生物學文摘等。

《環境科學》自創刊以來,無論學術質量還是編輯質量,都在不斷提高。稿源較多,所發表論文報導內容代表了我國環境科學研究和技術的最高水平。編輯排版規範化,印刷裝訂質量較高,曾兩次榮獲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一等獎,在全國第一屆和第二屆自然科學優秀期刊評比中分別榮獲一等獎和三等獎。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環境科學》為環境科學和安全科學類的核心期刊。

《環境科學》自創刊以來,始終堅持「防治汙染,改善生態,促進發展,造福人民」的宗旨,報導我國環境科學領域具有創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義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成果,以及反映控制汙染,清潔生產和生態環境建設等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理論和實用技術等。

作為環境科學領域創刊最早的學術期刊,經過40餘年的努力,《環境科學》已成為環境科學領域的權威期刊。《環境科學》編輯委員會熱誠地歡迎廣大作者投稿,編輯部將盡最大努力為您服務,讓我們攜手共同辦好《環境科學》,為促進國內外環境科學發展做貢獻。


版權聲明

本文內容主要整理自《環境科學》官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推薦宣傳優秀國產期刊,支持國產期刊發展,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多本期刊勢頭兇猛,環境領域262本期刊最新即時影響因子出爐!
    為了提前了解各期刊明年影響因子的情況,學之策開始了新一輪即時IF預測。本期對262本環境期刊的最新即時IF進行了計算(數據截止2020.10.21)。後期將對材料、化學等各學科領域IF分別預測,歡迎關注。
  • 國際期刊《環境科學與生態技術》創辦 任南琪院士任期刊主編
    哈工大報訊(環境 文/圖)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重要思想,提升我國在國際生態環境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我校聯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共同創辦了國際學術期刊《環境科學與生態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technology,以下簡稱「ESE」)。
  • 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食品英文學術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這標誌著在我國創刊的第一本自主智慧財產權食品英文學術期刊獲得了當代國際最著名檢索系統的認可,為我國食品科研領域作者在全球領域的傳播搭建了一個國際性平臺。最具活力產業之一,我國食品學科建設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大發展,科研、學術領域異常活躍。」
  • 環境領域國際權威期刊發表大連理工大學最新科研成果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李雪花副教授團隊與蘇州大學李瑞賓教授團隊合作在國際環境健康領域權威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發表了題為"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models for predicting
  • 論文寫好了,但投什麼期刊呢?學術期刊SCI、EI、C刊…到底是什麼?
    SCI所收錄期刊的內容主要涉及農業、生物學、環境科學、工程技術、應用科學、醫學與生命科學、物理學、化學等基礎科學研究領域,選用刊物來源於40多個國家,50多種文字。其中以生命科學及醫學、化學、物理所佔比例最大,收錄範圍是當年國際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現出獨特的科學參考價值,在學術界佔有重要地位。
  • 國內三大常見核心期刊體系簡介——CSSCI、CSCD與中文核心期刊
    下面就國內最常見也是最權威的三個核心期刊體系作簡單介紹(SCI和Ei的相關介紹可參見本網站其他文章所作介紹)。CSSCI遵循文獻計量學規律,採取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從全國2700餘種中文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性期刊中精選出學術性強、編輯規範的期刊作為來源期刊。現已開發的CSSCI(1998-2006年)9年數據,來源文獻近63萬餘篇,引文文獻409餘萬篇。該項目成果填補了我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空白,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 國際環境領域權威期刊發表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科研成果
    國際環境領域權威期刊發表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科研成果 2020-06-04 0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文盡覽國內外塗料行業權威期刊
    其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參照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期刊目錄確定;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或重要科技期刊、國內外頂級學術會議由本單位學術委員會結合學科或技術領域選定。從嚴控制論文資助範圍、從緊管理論文發表支出。不允許過度宣傳論文發表情況,不提倡將論文數量、影響因子作為宣傳報導、工作總結、年度報告的重要內容。
  • 17大領域,3915種期刊!《我國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最新版
    為探索認定發布供我國科技工作者使用、供學術文獻成果評價參考的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推動同等水平的國內外期刊等效使用,體現應用實踐類科研成果的應有價值,引導國內科技工作者將更多優秀成果在我國高質量科技期刊首發,突破我國科技期刊發展瓶頸,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進行良性可持續發展,推動建設適應世界科技強國需求的科技期刊體系
  • 【資訊快遞】17大領域,3915種期刊!《我國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
    為探索認定發布供我國科技工作者使用、供學術文獻成果評價參考的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推動同等水平的國內外期刊等效使用,體現應用實踐類科研成果的應有價值,引導國內科技工作者將更多優秀成果在我國高質量科技期刊首發,突破我國科技期刊發展瓶頸,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進行良性可持續發展,推動建設適應世界科技強國需求的科技期刊體系
  • 經典SCI論文期刊推薦:你不能錯過的頂級環境科學領域期刊
    今天,我們隆重推出期刊「經典推薦」系列:  我們目前已經邀請到68位各個領域的博後甚至副教授組成了「iJournal期刊委員會」,他們代表了至少100個小的學科領域。接下來我們將邀請每位老師來為大家撰寫每個小學科的十本經典期刊。
  • 經典SCI論文期刊推薦:你不能錯過的頂級環境科學領域期刊!
    今天,我們隆重推出期刊「經典推薦」系列:我們目前已經邀請到68位各個領域的博後甚至副教授組成了「iJournal期刊委員會」,他們代表了至少100個小的學科領域。接下來我們將邀請每位老師來為大家撰寫每個小學科的十本經典期刊。
  • 我國本土影響因子最高的學術期刊是如何練成的?15年踏踏實實打磨...
    圖說:《細胞研究》官網截圖 採訪對象供圖青蒿素的發現、抗阿爾茨海默病原創新藥GV-971的作用機理……這些重大科學成果,最早都發表在我國的科技期刊上。前者因期刊國際影響力有限而造成「酒香」出不了「巷子」的局面;後者得益於中國期刊逐漸走向世界而得到迅速傳播。
  • 國產期刊遇冷:SCI 新收錄中國學術期刊僅9本,銳減 6 成
    年關將至,又到了檢驗中國學術出版界成績的時候。根據知名期刊評論人寧筆的最新統計,今年 SCI 新收錄的國產期刊僅為 9 本,較之去年的 27 本,18 年的 15 本,出現了顯著的降低。SCI 新收錄的國產期刊如下。去年收錄的 27 本期刊中,有接近一半為生命科學與醫學類期刊。
  • 上海交大四本學術期刊入選《FMS管理科學高質量期刊推薦列表》
    為響應教育部、科技部破除論文「SCI至上」、規範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的要求,8月29日,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和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召開發布會,聯合發布了中國管理科學領域(涵蓋管理與經濟)高質量期刊推薦列表,並具體命名為《FMS管理科學高質量期刊推薦列表》(Federation
  • 上海英文學術期刊已進入國際頂尖評價體系
    早在1953年,上海就創辦了《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學報》(ActaBiochimicaetBiophysicaSinica),這是我國最早的英文學術期刊之一。而上海的中文學術期刊出現的時間更早,1933年創辦的《化學學報》歷經幾十年發展,和《應用數學和力學》(英文版)一同於1997年被SCI收錄,是我國最早被SCI收錄的學術期刊。 上海學術期刊近年來發展迅猛,成績斐然。
  • 環境&微生物期刊—Chemosphere
    我們知道搞影視的叫影視圈,搞學術的叫學術圈,那搞化學的就是化學圈咯?顯然不是。關於化學圈究竟指什麼大家可以自行思考,Chemosphere期刊有些人在翻譯時用的是光化層,這應該屬於錯用。因此,Chemosphere雖然名叫化學圈,但卻不屬於化學人的圈子,是正兒八經的環境領域老牌期刊。
  • 生命科學領域《我國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最新版
    摘要  為探索認定發布供我國科技工作者使用、供學術文獻成果評價參考的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推動同等水平的國內外期刊等效使用,體現應用實踐類科研成果的應有價值,引導國內科技工作者將更多優秀成果在我國高質量科技期刊首發,突破我國科技期刊發展瓶頸,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進行良性可持續發展,推動建設適應世界科技強國需求的科技期刊體系
  • ...食品英文學術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被SCI...
    這標誌著在我國創刊的第一本自主智慧財產權食品英文學術期刊獲得了當代國際最著名檢索系統的認可,為我國食品科研領域作者在全球領域的傳播搭建了一個國際性平臺。      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專家、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守偉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經濟的快速發展必將帶來科技的巨大飛躍,近10年來食品工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產業之一,我國食品學科建設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大發展,科研、學術領域異常活躍。」
  • 學術期刊的級別、種類、等級,這篇文章全講清楚了!
    學術期刊展示了研究領域的成果,並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內容主要以原創研究、綜述文章、書評等形式的文章為主。▲《西南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知網截圖。可以看到期刊基本信息、被收錄情況、期刊等級劃分、期刊影響因子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