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乾坤——印石篆刻專場擷英

2021-01-10 騰訊網

在諸多印石品種中,田黃石不僅最為名貴,最多傳奇,同時也是最廣為人知的品種,用當下流行語說,田黃石早已「出圈」。不僅書畫圈久慕其名,古玩圈、文玩圈對它同樣青眼有加。這也使得田黃不僅在高峰時堪稱壽山石價格的高地,即便行情平淡,它依然是最堅強的堡壘。

正因如此,各大拍賣的相關板塊,都將田黃石的徵集與上拍視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畢竟,佔比百分之十的田黃成交往往決定了百分之九十的成交額。不過現如今,隨著市場的日趨成熟,諮詢的高速流通,也造成徵集的難度逐漸增大。即便如此,有實力的拍賣人仍舊能夠覓得精品,本次北京匡時秋拍,便有兼具品味與品質的田黃上拍。

專場拍品精覽

回歸印石的功用本源,印章自是首選。北京匡時秋拍的幾方田黃章便頗為亮眼。這枚素章,六面純美,包漿厚重,色彩濃鬱金黃,蘿蔔絲紋理清晰,純順少筋。近年,近似品相、年份的田黃屢有天價成交,想來它的成交價也足以令人期待。

LOT 283

壽山田黃石素方章

2.1×2.1×5.9cm

W:58.69g

RMB:500,000-800,000

LOT 284

程邃款 刻壽山田黃石古獸鈕章

2.1×2.1×3.3cm

W:29.58g

RMB:2,000,000-3,000,000

作者簡介:程邃(1607—1692),字穆倩、朽民,號垢區、青溪,明末清初篆刻家、書畫家。歙縣(今屬安徽)人,生於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程邃早年是一位品學兼優的才俊。曾拜華亭名士陳繼儒門下。程邃從眉公學,不惟學畫,實亦學其品格和學問。同時,也從眉公處結識了黃道周。程邃為人,誠實正直,品質端愨,崇尚氣節,不與阮大鋮、馬士英等奸黨同流合汙,而和清初著名的戲劇理論家李漁、大學者朱彝尊交誼甚契,為此招來不少橫禍。

這兩件印章均是精工鈕章作品,各具氣象。獸鈕體態生動自然,轉體尤見精神。而浮雕龍鈕式樣經典,雕刻傳神,印章的器形品相更是上佳之選,是近年難得一見的田黃佳印。

LOT282

壽山田黃石龍紋鈕章

2.6×2.1×7.9cm

W:101.2g

RMB:500,000-800,000

LOT277

楊玉璇 壽山高山石『漢鍾離』擺件

6.4×3.4×4.8cm

RMB:150,000-200,000

作者簡介:楊玉璇, 又名玉祥、 璣。明末清初福建漳浦縣人。明末清初的時候楊玉璇的壽山石雕已經遠近聞名,官員、富紳爭相收藏,有的還被作為貢品進貢朝廷。代表作『玉璇』款壽山石雕羅漢像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LOT272

郭懋介壽山善伯石『鐵拐渡雞』擺件

備註:附作者專用證書一張

9×7×8cm

RMB:100,000-150,000

作者簡介:郭懋介,中國雕刻家。字石卿,1924年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2013年5月逝世。師從林友竹,擅刻人物圓雕及浮雕、薄意,兼工篆刻、書畫,以雕刻薄意而著稱,作品題材廣泛,技法上得師法而有新意,文學藝術底蘊深厚,藝術境界高遠,融詩書畫篆於一爐。多次應邀赴海外展覽,作品深得海內外收藏家青睞。

LOT269

郭祥忍 壽山山秀園石麒麟背書鈕章

3.8×2.6×6cm

RMB:60,000-80,000

作者簡介:郭祥忍,一九六〇年六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著名壽山石雕高級工藝美術師郭功森之子。自幼隨父學習壽山石雕技藝,承師法而博採眾長,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基礎上,認真觀察現實生活,並不斷創新,擅長壽山石印鈕的雕刻,作品造型雅逸古樸,尤其善於利用石的『巧色』,使作品栩栩如生。所刻獸鈕,筋力道健,刻意於須爪鱗甲,鬃毛髮齒的刻劃。雕刻螭虎穿環,飛鰲水獸等尤為精妙。

LOT 268

郭祥忍 壽山水洞高山石鰲龍鈕章

3.5×2.5×4cm

RMB:50,000-60,000

LOT270

郭祥雄 壽山牛角凍石象鈕章

2.7×2.7×5.8cm

RMB: 40,000-50,000

作者簡介:郭祥雄(1956-1997),鼓山鎮後嶼村人,幼隨父郭功森學習壽山石雕,專攻鈕雕。他供職於福州市美術館,悉心研究古代石刻、瓦當及彝器圖案,又得其父真傳,其作品立意深邃,古風盎然。作品《壽山石千章》、《飛獸匜》和《麒麟瓶》參展並多次獲獎。

LOT267

陳禮忠 壽山石『留得枯荷聽雨聲』擺件

43×24×38cm

RMB:1,500,000-2,000,000

作者簡介:陳禮忠,男,字冠森,1968年9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壽山石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馮久和先生。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高級工藝美術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工藝美術一級名藝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福建省文聯藝委會委員、福建省工藝美術研究院研究員、福建省藝術品行業協會副會長、福建省政協書畫室(海雲墨會)會員、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LOT273

潘驚石、陳強 壽山結晶芙蓉石古獸鈕章兩方

3.9×2.4×4.9cm×2

RMB: 80,000-120,000

作者簡介:潘驚石,高級工藝美術師,獲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創作題材廣泛,擅雕印鈕、薄意、草蟲、動物等。作品有寫意和寫實兩種風格。

LOT274

潘驚石 黃壽山石古獸鈕章

4×4×7cm

RMB: 80,000-120,000

LOT262

張純連 壽山黃芙蓉石觀音鈕章

4×3.3×10cm

RMB:100,000-150,000

作者簡介:張純連,1979年生,福州市閩侯人。師從馮志傑,擅長田黃圓雕,人物,古獸印紐等,其技法精湛,刀法古拙,尤其善於利用巧色。作品多次獲全國級,省級大獎。

北京匡時2019秋季拍賣會

Beijing Council 2019 Autumn Auction

預展:

12月21日 - 12月22日

Preview:

Dec.21st-Dec.22nd

·

拍賣:

12月23日

Auction:

Dec.23rd

·

北京四季酒店二層 幻藝術中心

(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48號)

Dreamland Art | Four Seasons Beijing

(48 Liangma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北京匡時&iCouncil 2019年度拍賣會

此次年度拍賣會,iCouncil將聯合北京匡時2019秋季拍賣會同期舉辦,以線下預展配合線上競拍的形式,集中呈現包含中國書畫、現當代藝術、瓷器雜項、珠寶尚品、茶酒滋補、潮流藝術等六大門類的藝術臻品,力求為廣大藏家奉上一場精彩絕倫的古今藝術盛宴。

線下預展:

12月21日-23日

北京四季酒店二層 幻藝術中心

線上拍賣:

12月24日-27日

屆時廣大藏家可通過iCouncil匡時在線App、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多個官方埠參與,感受足不出戶、快捷便利的競投新體驗。

相關焦點

  • 匡時秋拍剛剛結束,印石專場精彩紛呈,30件最低成交價拍品
    11月24日,匡時秋拍圓滿落下帷幕,印石專場可謂精彩紛呈,49件印石拍品總成交價高達925萬3千元,最高成交價高達345萬元,對於小小的印石來說,這個拍賣結果還是非常不錯的。中國書畫必有印,有印必有章,製作印章的藝術被稱為篆刻藝術,是中國漢字獨有的藝術門類。欣賞篆刻藝術,一從材質入手,二從印身上的雕刻藝術效果入手,三從篆文的篆刻效果入手。
  • 金石永年--榮寶齋在線迎新春篆刻名家專場正式上線!(專場名家作品欣賞)
    ,並對參加「榮寶齋在線迎新篆刻名家專場」的6位老師做了簡單介紹。現在,「榮寶齋在線迎新篆刻名家專場」正式上線了!匯集鄒濤、馮寶麟、吳英昌、李侃、郭正健、李建隆6位老師精心所制18方閒章(所謂閒章,源自秦漢吉語印,擷取詩句、格言、自戒自勉之詞,方寸之地,展示文化情懷)。
  • 想要收藏投資印石,這些印石知識不可不知!
    核則以廣東的欖核為貴(欖比橄欖大,不可食),質地堅韌,其他大都軟,只可削刻,難盡篆刻之美。竹木印可雕成各種形狀,集工藝品與印章於一身,因而也是收藏家與鑑賞家收集的對象。印石的種類現在,作為篆刻藝術用材,還是以石質材料為主。因為石質印材資源較為豐富,雕刻容易,一股石章的價格也較低廉。
  • 信手奏刀,戛戛獨造——記中國無印稿肖像印篆刻第一人趙金山
    篆刻師從近代藝術大家汪新士,近年又受教於張耕源,專攻肖像印,以無印稿直刻肖像印蜚聲印壇,被譽為「中國無印稿肖像印篆刻第一人」。圖:張耕源題「金山印象」在小小印章的方寸之間刻制人物的完整頭像,若要刻得好,除了需要精準紮實的人物形神把握能力
  • 方寸之間 變化萬千的女書篆刻與肖像印篆刻
    紅網時刻7月3日訊(記者 湯紅輝)最近,青年學者、藝術家曾凡忠博士已完成漢字、女書篆刻、肖像印篆刻藝術作品近100方,他將於下半年舉辦篆刻作品展,含漢字、女書、生肖、肖像印篆刻近300方。曾凡忠在緊張的工作之餘,致力於中國針灸、剪紙、書法、篆刻、古琴、馬頭琴藝術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與學習。
  • 有福之州——第五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徵稿啟動!
    篆刻是中國漢字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是書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結合,有著醇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魅力。一方小小的石頭在海峽兩岸綿延不絕的交往中傳遞著同宗同祖的文化,成為兩岸經貿往來、文化交流重要的橋梁之一。
  • 刀尖上的藝術:陋室於山水中,篆刻在方寸間
    (孫可——《陋室銘》篆刻作品)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孫可——《陋室銘》篆刻作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孫可——《陋室銘》篆刻作品)身處陋室,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無論何時何處,堅守德行與操守,才能做到室陋人不陋。
  • 北京2022冬奧會體育圖標誕生記:方寸之間,冬奧萬千
    視頻:北京2022冬奧會體育圖標誕生記:方寸之間,冬奧萬千,時長約6分27秒2020年的最後一天,在跨年冰雪盛典上,北京2022冬奧會體育圖標發布,涵蓋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的30個圖標與大眾見面。「新的一年來到了,冬奧會也越來越近了,我們也想通過圖標的發布,向全世界朋友們說一聲:冬奧,祝大家新年快樂。」
  • 篆刻大師倫敦勒石記功 倫敦奧運冠軍再上中國印
    新華社記者王子江 司鷥    四年前的北京奧運會,以傳統篆刻藝術為靈感設計的「中國印」成為奧運會徽,來自廣州的篆刻大師鍾國康也以此為靈感,為北京奧運會63名中國冠軍每人刻下一方冠軍印,成為流傳一時的佳話。現在他又來到倫敦,為中國的奧運會冠軍們「勒石記功」,所有冠軍們都再上「中國印」。
  • 中國微型篆刻傳承人沈耕華:唯有不辜負 方能歸初心
    一九三七年八月,沈耕華先生生於上海,上世紀六十年代,師從著名篆刻家趙古泥門生李犖群先生(篆刻家鄧散木之同門兄長)學書法、攻篆刻,成為入室關門弟子,亦即古泥門下第三代傳人。李犖群先生對其盡心賜教,呵護有加。沈耕華先生不僅書法造詣頗深,精通各種書體,運筆蒼勁有力,古樸雄渾,其金石篆刻造詣更是一絕,在絕不藉助放大鏡的前提下,僅憑最普通的篆刻刀,肉眼鐵筆,行雲流水。
  • 人生境界:移步到處是風景,身邊方寸皆世界,舉目滿眼是乾坤
    解決了內在問題,也許就會「移步到處是風景,身邊方寸皆世界,舉目滿眼是乾坤。」那麼,世界若在我心上,任它再大又如何?
  • 技法分析:篆刻過程中的上石手法
    但我們因為「刀法」是篆刻主流技法三要素(即篆法、章法、刀法)之一,所以我們把三要素連在一起介紹了,把「上石」放在了「刀法」之後。 所謂「上石」,簡言之,就是把寫好的印稿文字轉印到石面(或者其他材料的印面)上,印稿轉到印面上之後,是鏡像反字或反圖,只有這樣,刻完鈐印出來,才是正稿。
  • 手工印章,方寸之間刻春秋
    > 日期:[2015年05月29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8] 手工印章,方寸之間刻春秋   56歲的陳廣增從事篆刻已經30多年了。「印章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小到借條、籤訂合同,或在書畫上留下名號;大到政府法規、法院判決,都要用到印,功能類似於現在的身份證。」他說,「已經不記得刻了多少印章,僅鋼印我就一百多套。」   刻印是一門非常精細的工藝,小小的印章,要用很尖細的刻刀,一點一點地刻。製作印章的材料很多,金銀銅鐵木、牛角橡膠、塑料有機玻璃。
  • 「有福之州」拍了拍你,第五屆海峽兩岸篆刻大賽入圍名單來了!
    當時光踏過立秋,早已播種下的海峽兩岸篆刻藝術交流的種子,也到了收穫的季節,以「有福之州」為主題的第五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將於9月底在福建博物院開展。截止投稿日期,大賽組委會共收到來自北京、上海、河南、陝西、福建、臺灣等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參賽作品共計1402件,其中臺灣參賽作品123 件。
  • 「印從書出」和「知白守黑」為什麼是篆刻學習的基礎理念?
    在中國古代傳統篆刻藝術發展史上,通常公認的有三個篆刻高峰時期,先秦、兩漢、魏晉與清朝。先秦時期以古璽印章為主流,其風格多樣,以蒼勁厚重、凝練精蘊與古樸典雅見長,具有一種歷久彌新、韻味悠長的藝術氣息,被後代篆刻人奉為印章中的至寶。
  • 經史如詺 金石為開——「龔望三古傳薪篆刻展」亮相龔望紀念館
    中國文字隨著時間的綿延、空間的拓展,生發出動人的多樣風貌,在印面之內跌宕生姿,以一種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現出來,充盈著時空交錯的大美、點畫交織的奇變、朱白相間的華彩、文質相諧的妙趣,方寸之間,別有洞天,這正是篆刻藝術魅力之所在。
  • 創業印章首屆DIY手工篆刻文化活動完美落幕!
    本次活動由深圳市創業印章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特邀深圳市書法院趙永金院長」親自講述篆刻文化,並教現場大家如何雕刻。活動當天共有30多人參與並感受體驗了篆刻技藝,現場藝術氣息濃厚...  為了讓活動兼具欣賞性與參與性,本次活動一共設四個區域,分別為:籤到區、篆刻體驗區、拍照抽獎區、玉石陳列區,所有工作人員統一身著古裝接待來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