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實數關於精確度,近似數,有效數字的概念應用,是中考經常考察的一個基礎類型題。但是好多同學有時候因為基礎概念的掌握不清,往往容易丟分,現就此做一曲分描述
1.近似數:
個數與準確數相近(比準確數略多或者略少些),
這一個數稱之為近似數。
如:
我國的人口無法計算準確數目,但是可以說出
個近似數。
比如說我國人口有13.1億,13億就是一個近似數
2.有效數字
是指從該數字左邊第一個非0的數字到該數字末尾的數字個數(有點繞口)。
例如:
一共有1個有效數字,0.0003有一個有效數字,
0.1500有4個有效數字,1.9x10^3有兩個有效數字(不要被10^3迷惑,只需要看1.9的有效數字就可以了,10^3看作是一個單位)。
3.精確度:
近似數與準確數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確度表示
(1)一個近似數四捨五入到哪一位,就說這個近似數精確到哪一位
(2)規定有效數字的個數,也是對近似數精確程度
的一種要求。
有效數字注意
①近似數的精確度有兩種形式:精確到哪一位;保留幾個有效數字;
②對於絕對值較大的數取近似值時,結果一般用科學計數法來表示,如:8903000(保留三個有效數字)的近似值,得8903000~8.90x10^6
③對帶有計數單位的近似數,如2.3萬,他有兩個有效數字:2、3,而不是五個有效數字
有效數字的捨入規則
1、當保留n位有效數字,若後面的數字小於第n位單位數字的0.5就舍掉
2、當保留n位有效數字,若後面的數字大於第n位單位數字的0.5,則第位數字進1。
3、當保留n位有效數字,若後面的數字恰為第n位單位數字的0.5,則第n位數字若為偶數時就舍掉後面的數字,若第η位數字為奇數加1。
如將下組數據保留三位
45.77=45.8
43.0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