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圈,雙離合變速箱是挺招黑的,而CVT似乎也是,最近日產家的就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有人把「方向盤抖動、發動機爆震」等問題歸結到CVT變速箱上,E-CVT是CVT的一種改進?當時一陣濃霧湧上心頭,難道我在車圈縱橫多年的「裝X指南」該更新了?
在這兒咱也不是要討論日產CVT變速箱的問題何在,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還是來聊點關於CVT變速箱一些基礎的東西,看看能不能消除一些誤會。
在MT、AT、DCT、CVT……中,CVT最搶眼的標籤那就是「買菜」,因為人家以平順、省油著稱,放在家用車陣營裡就是很合群!
CVT無極變速箱靠的不是齒輪傳動,而是帶式傳動(鋼帶、鏈條),當然也有用皮帶傳動的,比鋼製的更輕,就是不能承受高扭矩,現在就在低扭矩的摩託車上用的多。
因為是錐輪+傳動帶的結構,CVT和齒輪結構的其它變速箱相比,傳動比的無極調節是它最為獨特的一點,當然傳動比的範圍不是無限的。它最大的能耐就是能讓發動機的轉速,得到最大程度的優化,讓發動機處在一個「舒服」的工況達到節能效果。
簡單的說CVT的特性,就是始終可以把發動機的轉速,優化到最好的「點」上,而其它變速箱則是在「點」的上下徘徊。
在扭矩承受方面,皮帶<鋼帶<鏈條,所以CVT變速箱在能不能承受大扭矩方面,還得辯證的看待。
CVT變速箱不適合用在中大型車上或者SUV上?這個說法過於絕對。其實,很多朋友對CVT的直接印象也是承受不了大扭矩,比起AT、MT確實能力有限,但也不至於那麼不堪。
如果是採用鏈條傳動,那其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可就比較可觀了,早期奧迪A4、A6使用的CVT就是鏈條傳動的,如今斯巴魯可以說是鏈條傳動的頭號代表人物。
斯巴魯的TR690,官方標稱的扭矩容量為400Nm,日本銷售的300Ps、400Nm的WRX S4就是用這個CVT。再如日產那臺2.0T可變壓縮比發動機,在天籟上是252Ps、380N·m,跟它搭檔的是JATCO(加特可)的JF017E,也是採用鏈條傳動的CVT,標稱的扭矩容量為380Nm。
別看它們都剛好達到扭矩容量的上限,其實廠家方面的標定都是偏於保守的,至於還有多少冗餘的量,咱就不得而知了~CVT不適合在大級別轎車和需要瞬時扭矩的SUV上使用?可不能一刀切。
另外,日產在一些SUV車型,特別是偏越野定位的車型上,並沒有在CVT一棵樹上吊si,像途達、途樂等用的都是7AT變速箱。
有人說:「豐田用的都是E-CVT,已經改進了,那日產為啥還用老舊的CVT呢?」
發動機也好,變速箱也罷,發展到今天確實有很多電氣化的加持,讓它們的潛力得到進一步的挖掘、釋放。
但是,CVT改進之後還真不是E-CVT,這兩者完全是兩碼事,E-CVT並不是一臺傳統意義上的CVT,兩者在結構上真的相差巨大!
當年還有一種CVT和我們認識的帶式CVT有很大的差異,它就是環形CVT,通過改變「滾子」的角度實現速比變化。雖然和帶式傳動有不小差異,但它依然能稱之為CVT。
而E-CVT可真的就是另一回事兒了,官方全稱是電子控制電磁離合式無級變速器,其有2個電機、1組行星齒輪、離合器組成,裡邊兒可找不到錐輪、傳動帶……
豐田家的E-CVT不是改進CVT而來,而是為了混合動力。其中最精妙的結構就是PSD行星齒輪組,也就是一個動力分配裝置,它能將來自發動機和電機的兩個力,「糅合」在一起再進行輸出。E-CVT不僅能改變傳動比,還能電驅動/能量回收。
別人靠齒輪嚙合,而CVT則是要靠傳動帶和錐輪之間的摩擦力,要是突破了摩擦力,那便會造成打滑,那CVT有那麼容易突破靜摩擦嗎?
首先,摩擦係數主要由傳動帶和錐輪接觸面所決定,兩者間的摩擦係數是多少,我們沒有數據。而另一個因素就是壓力,這個力是垂直於接觸面的力,在CVT的結構裡面兒,這個力不像摩擦係數,其是可以改變的。
就比如電腦監測到傳動帶即將打滑的時候,那相關的機構便會對錐輪和傳動帶進行調節,將壓力提升進而提升摩擦力,防止打滑。也不是說這個壓力越大越好,畢竟過了的話那傳動比都得變了。
還有一個和打滑相關的因素,那便是動力!像普通買菜車的動力,一般也不容易讓CVT打滑。而有時打滑的感覺,可能是一種錯覺……
因為這極有可能是液力變矩器和CVT本身保持發動機最佳轉速換擋特性,雙重作用下的錯覺。看著幹吼不走,其實人家也是有在持續加速……而不是在打滑!
平順,是CVT無級變速器被無限放大的優點,但人家搞不好也是會有頓挫的。
別一提到雙離合就頓挫,也要看調校、軟體層面的功底。AT也有著不錯的平順性,但調不好也會有頓挫。
CVT變速箱在動力接收端有的採用了液力變矩器,也有採用多片離合器的。採用多片離合器作為發動機和變速箱結合端的CVT,要是調教不給力的話,在複雜的工況也是會產生頓挫,平順性打折扣,就像經常被詬病的雙離合……
帶來良好的燃油經濟性,是CVT最為直接的貢獻。不能運動?看斯巴魯WRX S4不都是用CVT!壽命短?像博世的新型壓力鋼帶能達到30萬公裡以上的壽命,更何況那些採用鏈條傳動的。
不管是CVT也好,MT、AT、DCT也罷,各有各的優點,也有各自的短板,但最為重要的還是別把基礎的東西弄錯了,不然可就尷尬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