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繡、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這些讓人嘆為觀止的湖南非遺技藝,今後在抖音上就可以觀摩學習。由瀏陽夏布製作的檯燈,融合了現代和古典之美的可攜式莫是毛筆……眾多精美和實用兼具的非遺產品,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大眾視野。
(非遺傳承人入駐抖音秀技藝。圖為非遺傳承人劉坤庭的抖音短視頻錄製現場。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湖南不斷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水平,促進非遺文化和產品在不失其本的前提下更好地融入了現代生活。實際上,堅守傳統與擁抱時尚潮流並不矛盾,正如省文化和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顏喜所說:「把它活在當下、活在生活中,她才真正地能成為優秀的遺產,流傳千百年。」
上抖音
百名湖南非遺傳承人將入駐抖音
湖南非遺傳承人入駐抖音,在未來將成為一種趨勢和潮流。
6月3日,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與抖音短視頻達成戰略合作,將推動全省文旅系統機構近50家單位和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入駐抖音。抖音將藉助平臺優勢,從內容傳播、品牌推廣、技術服務等方面,協助湖南省的非遺傳播,並通過與地方非遺話題和地方非遺主題文創產品合作,幫助湖南全省尤其是偏遠貧困地區挖掘非遺的文化和市場價值。按照計劃,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將力推100名優秀湖南非遺傳承人入駐抖音。
記者了解到,在外省,不少非遺傳承人在使用抖音記錄、傳播自己技藝和作品的同時,也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抖音「非遺合伙人」計劃負責人陳海峰介紹,瀘州油紙傘傳承人餘萬倫於2018年11月開設了「油紙傘大師」的抖音號,最火的一條視頻播放量高達百萬。2019年第一季度,來自抖音的訂單讓餘萬倫的油紙傘銷量翻了一番,目前他的傘長期處於脫銷狀態。
相關數據顯示,抖音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非遺傳播平臺。截至2019年4月,1372項國家級非遺代表項目,有1214項在抖音上有相關內容的傳播,覆蓋率超過88%。這1214項國家級非遺內容,在抖音共產生了超過2400萬條視頻和超過1065億次播放。
設展館
非遺展館傳習非遺技藝
不懂市場、賺不到錢、找不到傳承人和經紀人、難以開拓市場,這是非遺傳承普遍面臨的難題。
為了讓非遺發揚光大,近年來,湖南相關部門出臺了不少舉措,除了增加對非遺保護和傳承的資金支持力度外,還加大對非遺展館的建設力度,免費對公眾開放,開展豐富多彩的非遺技藝體驗活動,讓更多的市民能夠在生活中接觸到非遺文化和產品。
比如位於橘子洲的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為了深化免費開放服務,單獨設立了傳習區,每周五到周日,都會定期邀請非遺項目傳承人來到現場,來此參觀的市民和遊客都可以現場跟隨非遺傳承人學習並體驗傳統技藝。展館還開設了非遺公益課堂,定期開班,免費向報名的學員傳授非遺技藝。此外,展館還有非遺產品展銷區,為非遺傳承人搭建了一個產品銷售的平臺。「每年來橘子洲參觀遊玩的外地遊客不少,湘繡、瀏陽夏布等紀念品是最受遊客歡迎的。」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工作人員介紹。
造爆款
「買賣是最好的保護,使用是最好的傳承」
非遺的傳承僅僅由政府部門或者非遺傳承人的單打獨鬥來推動,顯然是遠遠不夠的。讓人欣喜的是,由社會資本主導的非遺產業孵化平臺在近些年開始出現,讓非遺的傳承呈現出全新的活力。
於2015年11月成立的湖南金貝中匠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個非遺產業化孵化平臺。對於非遺的傳承與保護,湖南金貝中匠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何潔給出了自己的觀點,「買賣是最好的保護,使用是最好的傳承」。在他看來,「傳承本身就是一種保護,那麼怎樣傳承呢?第一個就是我們願意消費非遺產品,第二個就是我們有使用它的習慣。」
按照何潔的設想,他創辦的湖南中匠非遺傳習與創新中心,致力於通過非遺IP化以及「非遺+設計」「非遺+電商」等方式,打造明星匠人和「爆款」產品,搭建非遺產業化鏈條,將非遺文化傳承下去。「這是一項有情懷的事業,需要企業沉下心去做。」
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和探索,湖南中匠非遺傳習與創新中心成功地將莫家毛筆、撈刀河菜刀打造成了非遺爆款產品。
筆墨紙硯作為文房四寶,一直是歷朝歷代文人墨客書房裡不可或缺的陳設,長沙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歷來不缺乏名筆名紙名硯。不過,傳承到如今的老筆莊,已是寥寥可數,起源於清代的莫氏老筆莊便是其中之一。莫家筆的特點在於「筆鋒透明如鏡」,從「提純一束毛」到「收尖一支毫」,一支筆有120道工序,工期為20天。湖南中匠非遺傳習與創新中心通過對產品的外形、功能、材質進行了重新設計,推出了一款可攜式毛筆,筆頭是由純手工毛筆作坊——長沙莫家毛筆店製作,可輕鬆拆下替換新筆頭,筆身由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的設計師操刀設計,採用鈦合金和黑檀材質,將現代和古典完美結合。在網際網路語境下,這款毛筆顏值更高,能適應更多應用場景。這款售價為499元的莫是毛筆,自2017年底面世以來,已經賣出了5000多支。
說起撈刀河刀剪,長沙人肯定不會陌生。上世紀六十年代,撈刀河刀剪的產品質量一度力壓北京王麻子、杭州張小泉。不過,隨著現代工業發展,手工製作刀剪逐漸衰落,撈刀河刀剪廠也難逃歷史洪流,於2016年破產倒閉,這一技藝的傳承更是陷入困境。2018年,湖南中匠非遺傳習與創新中心將古法鍛打與撈刀河刀剪傳統技藝融合,採用頂級鋼材,進行美學改良,打造出多款高端的撈刀河菜刀,售價從299元到1999元不等,半年時間銷量便突破了3000把。
「目前湖南中匠非遺傳習與創新中心已經聚集了200多個湖南的非遺項目和傳承人,可以預見,未來這裡將孵化出更多的爆款非遺產品。」何潔對此信心滿滿。
嘗鮮
抖音秀技獲84萬人點讚
84萬個贊、8000多條評論,這是56歲的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非遺傳承人劉坤庭第一次通過抖音展示自己技藝所獲得的反響。
2019年6月7日,劉坤庭以一名非遺傳承人的身份開通了抖音號,其所發的第一個製作陶瓷作品的短視頻迅速走紅,劉坤庭異常高興,「這說明傳統技藝在年輕人中還是很有市場和關注度的。」目前,劉坤庭已經發布了5個製作陶瓷的視頻。
在評論區,不少人對這一技藝讚不絕口,還有人直言想學習。惟妙惟肖的陶瓷娃娃也讓不少網友萌生購買慾望,記者了解到,幾個因拍攝需要製作的作品,都很快被網友買走。
「抖音的拍攝和製作目前是一家非遺孵化公司免費為我們製作的,等到後期條件成熟,會委託他們搭建一個網上商城。」劉坤庭透露,通過抖音來做宣傳,是想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學習銅官陶瓷燒制技藝。「目前我的抖音號粉絲有7.8萬了,等到有20萬粉絲時,我會在抖音上開直播教學,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傳統技藝。」
來源:千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