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野生藥材系列——大薊

2021-01-15 仲景我師

峨眉山野生中藥材資源豐富,多達1600多種。可以說,遍地都是草藥。小區幾個清潔工幾次對我說:「在我們眼裡都是雜草,在你眼裡都是中藥。」

其實只要你有一本《本草綱目》,你也可以認識很多中藥材的。

比如峨眉山隨處可見的中藥大薊,《本草綱目》裡面就有記載。

大薊性甘、苦、涼。歸心、肝經。大薊全草入藥,包括葉、莖和根。人工種植一般都是用葉和莖。因為把根留住,來年自己會發新葉的。如果連根拔掉,第二年就要重新播種、移栽,浪費時間,很麻煩。

大薊是涼血止血藥,主要用於治療血熱引起的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大薊還有化瘀消腫的作用,所以還可以用於治療跌打損傷。

大薊在峨眉山山民眼裡是野菜,他們把大薊叫做刺兒菜。這裡的農家樂,春天的時候把刺兒菜摘回去,炒給遊客吃,很受遊客歡迎。

我也吃過好多次。剛剛長出來的時候開始吃,吃到現在。大薊好吃,但是做起來很麻煩。因為大薊葉子有刺。去摘的時候不戴上布手套,就會刺到手。回家先用剪刀把刺剪掉。農家樂的廚師是不剪刺的,那樣人工費成本太高。大薊炒熟以後刺會變軟,我只是擔心萬一有的沒變軟,刺到食道和胃黏膜不合算,所以每次必剪刺。

大薊的莖比葉子更好吃。大薊可以長一米多高。從根部割回家,葉子扔掉,只需把大薊的莖外面的薄皮撕掉。無論是涼拌,還是素炒,或者炒肉絲、肉片,都比萵筍口感好。

保潔員把大薊當雜草鏟了

今天出門散步,看見峨眉山的保潔員把路邊的大薊當雜草鏟了,這株大薊含苞欲放,眼看就要開花了,太可惜了。真是認識就是藥,不認識就是草。所以要使中醫中藥通俗化,應該從娃娃抓起。

這本《漫畫中藥本草春秋》,圖文並茂,生動有趣, 以漫畫、故事的形式,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培養了學習中藥、中醫的興趣。如同春雨細無聲,潛移默化中就讓孩子的心裡種下了弘揚中醫文化的種子。如此, 何愁中醫文化無人傳承呢?

相關焦點

  • 大薊、小薊|長在身邊的藥材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生長在我們周圍的這一味中藥,以及與它極為相近的大薊。刺兒菜 Cirsium arvense var. integrifolium C.俗名:大刺介芽、地蘿蔔、大薊、山蘿蔔、條葉薊、大薊草、大薊根、刺薊、薊薊芽大薊為菊科植物薊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時採割地上部分,除去雜質,曬乾。薊廣布河北、山東、陝西、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和臺灣。生於山坡林中、林緣、灌叢中、草地、荒地、田間、路旁或溪旁,海拔400-2100米。
  • 峨眉山野生植物系列————蠍子草
    峨眉山野生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堪稱植物王國,有植物5000多種,其中高等植物3200多種,佔全國植物總數的十分之一,相當於歐洲大陸的總和。僅中藥材就有1600多種。蠍子草就是其中之一。我在峨眉山隱居這七八年,被蠍子草扎到過無數次。第一次印象最深刻。
  • 中醫談 中藥大薊小薊的區別
    中草藥種類有很多,很多藥材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藥效卻可能是大大不同的,甚至功效相反,如大薊和小薊是常見的中藥,很多人對於這兩類藥材不能清楚的區分,下面中醫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大薊與小薊的區別。大薊又名虎薊、馬薊,華南稱老虎俐、山蘿蔔,華東稱千針草、野紅花,福建稱豬母刺、雞姆刺,四川稱土紅花等。
  • 中藥材:大薊
    藥材名稱:大薊別名:馬薊、虎薊、刺薊、山牛蒡、雞項草、雞腳刺、野紅花
  • 大薊1
    大薊(《本草經集注》)【異名】馬薊(《範汪方》),虎薊(陶弘景),刺薊、山牛蒡(《日華子本草》),雞項草(《本草圖經》),雞腳刺(《滇南本草》),野紅花(《綱目》),茨芥(《本草述》),牛觸嘴、鼓椎(《醫林纂要》),雞姆刺(《質問本草,),惡雞婆(《草木便方》),大牛喳口、山蘿蔔(《貴州民間方藥集》),豬姆刺、六月霜、蟻姆刺(《福建民間草藥》),牛口刺(《
  • 大薊的功效與作用
    藥材基源:大薊為菊科植物大薊的地上部分或根。炮製方法:揀去雜質,清水洗淨,潤透,切段,曬乾。大薊炭:取淨大薊置鍋內用武火炒至七成變黑色,存性,過鐵絲篩,噴灑清水,取出曬乾。《本草通玄》:酒洗或童便拌,微炒。
  • 【大薊】功效與作用
    《中華本草》:大薊【藥材名稱】大薊【拼音】Dà Jì【英文名】Japanese Thistle Herbor Root, Herb of Japanese Thistle, Root of Japanese Thistle【別名】馬薊、虎薊、刺薊、山牛蒡、雞項草、雞腳刺、野紅花、茨芥、牛觸嘴、鼓椎、雞姆刺、惡雞婆、大牛喳口、山蘿蔔、豬姆刺、六月霜
  • 大薊(ji四聲):用心去感悟種植的魅力,你會喜歡上這朵紫色愛情
    大薊別名大刺兒菜、大刺蓋、刺薊菜、薊等.春夏季節會開紫色的小花,生命力非常的旺盛,大薊的功效與作用:大薊具有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的功效。遍布我國長江流域和南北各省,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食嫩苗、嫩葉,中醫學上以根或全草入藥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都非常不錯。
  • 「大薊」除了能吃,原來還是一味不錯的中藥材,又漲知識了
    大薊在植物界,為菊科薊屬植物,它在不同地區,又有大刺兒菜、刺蘿蔔、土洋參、雞母刺、馬刺草等等不同的叫法和名字。在農村長期生活的人,可能會有不少人認識它,因為它是一種能吃的野菜。在幼嫩期,刺比較柔軟時,可以把它採回去製成酸菜,或做成蒜泥大刺兒菜、大刺兒菜羹、大薊根蛋湯等等食用。去其苦味後的大薊,吃起來味道其實還是不錯的,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過它呢?
  • 這種野菜長著帶刺的葉子,開著紫色的小花,叫帶刺的「大薊」
    有些野菜也可以拿來吃,有些的話可以拿來當藥材。但是現在野菜的數量也開始變少了。但是人們都開始想要吃野菜,都會花一些高價格去買野菜。很多小時候在農村待過的人都知道,農村有一種叫大薊的野菜,其實也不算是一種野菜,它就是長在路邊的野草。在農村經常會看到路邊有很多,奇怪的東西。
  • 農村1種植物渾身冒「尖刺」,年輕人見1株砍1株,不知是珍貴大薊
    農村1種植物渾身冒「尖刺」,年輕人見1株砍1株,不知是珍貴大薊!這種像玫瑰一樣長滿尖刺的野花,其實就是大薊,大薊大氣是一種鄉下很常見的植物,雖然外形,渾身都是尖尖的利刺,看起來其具有攻擊性,但是大薊全身無毒,而且還能夠作為一種滋補食材來使用了,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裡,以前的老人們可沒少吃大薊來充飢的,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大薊的特徵,以及它的養護要點希望,對我年輕的朋友們也能夠喜歡這種外形看起來比較兇殘的植物。
  • 大薊小薊的功效區別
    小薊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無紡錘狀塊根,根細長;莖直立,高25-60釐米,綠而帶紫,被白色綿柔毛;葉互生,長橢圓狀披針形,長7-11釐米,寬1-3釐米,先端短尖,葉全緣或疏齒裂,其裂程度遠比大薊為淺,每齒具金黃色小針刺,亦不及大薊的刺長,其葉兩面均有白色綿柔毛;頭狀花序頂生,花單性,雌雄異株,與大薊有別。
  • 大薊、小薊
    大薊、小薊 來源:本草綱目 2006-12-10 22:52 釋名:亦名虎薊(大薊)、貓薊(小薊)、馬薊、刺薊、山牛蒡、雞項草、千針草、野紅花。
  • 大薊的副作用 胃腸道反應最常見
    大薊是常用的一味中藥,大薊有很多的治病功效,比如涼血止血、散瘀消腫、輔助降血壓、解胃腸痙攣、抗菌抗病毒等功效,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藥。那麼服用大薊有哪些副作用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大薊的副作用!
  • 大薊的功效與作用 涼血止血祛瘀消腫
    大薊是常見的一味中藥,為菊科植物薊的乾燥地上部分,大薊也有很多的別稱,如大刺兒菜、大刺蓋、老虎脷。大薊可以治療很多的疾病,那麼大薊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性味如何呢?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大薊的功效與作用。
  • 這種葉子長滿刺的植物名叫大薊,用處很多,看到好好利用
    今晚介紹大薊,大薊可能很多地方都有,我這比較少,上次有人說我這也有,帶去一看,原來是人家的墳頭上長了一片,說是別人種的,嚇我一跳。大薊葉子帶刺,有刺能消腫,所以能治癰腫瘡毒,根味苦、甘,性涼,苦藥多能消炎,涼血,歸心、肝經。功效涼血止血,祛瘀消腫。主治用於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像有乳腺炎的,用根搗爛外敷,正常兩三劑就能痊癒。
  • 科普本草之【大薊】圖文
    【歷史沿革】 大薊、小薊始載於陶弘景《名醫別錄》,列為中品,曰:「大薊是虎薊,小薊是貓薊,葉並多刺,相似。田野甚多,……。」蘇恭《唐本草》載:「大小薊葉雖相似,功力有殊。大薊生山谷,根療癰腫;小薊生平澤,不能消腫,而俱能破血。」
  • 巧用大薊可治療5種病
    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突然一名羅馬士兵發出痛苦的叫聲,原來他踩中了長滿刺的大薊,疼痛難忍的他不禁失聲大叫起來。他的叫聲驚醒了蘇格蘭人,他們立即奮起反擊,全殲入侵之敵,挽救了蘇格蘭。因此,大薊被蘇格蘭人尊為國花。   大薊又名大刺蓋、刺蘿蔔、將軍草、牛口刺、馬刺草、野芥菜等,是菊科植物,在我國有廣泛分布,多生長於山野、田邊、路旁。
  • 大薊怎麼吃最好?推薦五款治病驗方
    大薊是一味中藥,可以預防、治療很多的疾病,山野、田邊、路旁經常會見到大薊的身影。那麼大薊怎麼吃最好呢?大薊可以治療哪些疾病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款大薊的治病驗方,一起來看看大薊的食用方法。
  • 佛國天堂覽景致 峨眉山祈福朝聖靜心之旅
    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亦稱「佛國天堂」,普賢菩薩示相之地。朝拜普賢,寓意成功、平安。已經為代表的峨眉山上段山好比普賢菩薩的頭,寓意「佛」,表徵朝聖之中心;以萬年寺為代表的中段山好比菩薩的心臟,寓意「法」,表徵菩薩修學行持之中心;以報國寺為代表的低段山好比菩薩的腳,寓意「僧」,表徵培養僧才,峨眉山朝聖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