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薊的功效與作用

2021-01-18 道醫研究學堂






別名:馬薊、虎薊、刺薊、山牛蒡、雞項草、雞腳刺、野紅花、茨芥、牛觸嘴、鼓椎、雞姆刺、惡雞婆、大牛喳口、山蘿蔔、豬姆刺、六月霜、蟻姆刺、牛口刺、老虎脷、刺蘿蔔、驢扎嘴、馬刺刺、刺秸子、馬刺草、牛口舌、老虎刺、草鞋刺、刷把頭、土紅花、野刺菜、牛不嗅、豬媽菜、牛刺竻菜、竻菜、鳥不撲、戚戚毛。


性味:味甘;微苦;性涼。


歸經:歸心經;肝經。


功效:涼血止血;行瘀消腫。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婦女崩漏;外傷出血;瘡瘍腫痛;瘰癧;溼疹;肝炎;腎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鮮品可用30-60g。外用:適量,搗敷衍。用於止血宜炒炭用。


藥材基源:大薊為菊科植物大薊的地上部分或根。


炮製方法:揀去雜質,清水洗淨,潤透,切段,曬乾。大薊炭:取淨大薊置鍋內用武火炒至七成變黑色,存性,過鐵絲篩,噴灑清水,取出曬乾。《本草通玄》:酒洗或童便拌,微炒。



大薊有涼血止血,解毒消癰的功效,大薊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帶下,腸風,腸癰,癰瘍腫毒,疔瘡。


1、大薊治心熱吐血、口乾:刺薊葉及根,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頻服。(《聖惠方》)


2、大薊治帶狀皰疹:大薊、小薊、鮮牛奶各適量。將大、小薊放在鮮牛奶中泡軟後,搗成膏,外敷。(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3、大薊治吐血衄血,崩中下血:大薊一握。搗,絞取汁,服半升。(《本草匯言》)


4、大薊治副鼻竇炎:鮮大薊根三兩,雞蛋二至三個。二味同煮,吃蛋喝湯。忌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全展選編•五官科》)


5、大薊治肺熱咳血:大薊鮮根一兩。洗淨後杵碎,酌加冰糖半兩,和水煎成半碗,溫服,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6、大薊治漆瘡:大薊鮮根一握。洗淨,加些桐油搗爛,用麻布包燉熱絞汁塗抹,日三、四次。(《福建民間草藥》)


7、大薊治熱結血淋:大薊鮮根一至三兩。洗淨搗碎,酌衝開水燉一小時,飯前服,日服三次。(《福建民間草藥》)


8、大薊治婦女幹血癆或肝癆,惡寒發熱,頭疼,形體消瘦,精神短少:新鮮大薊二兩,黃牛肉四兩。共入罐內煮爛,天明吃畢後復熟睡。忌鹽。(《滇南本草》


9、大薊治婦人紅崩下血,白帶不止:大薊五錢,土艾葉三錢,白雞冠花子二錢,木耳二錢,炒黃柏五錢(如白帶,不用黃柏)。引水酒煨服。(《滇南本草》)


10、大薊治湯火燙傷:大薊新鮮根,以冷開水洗淨後搗爛,包麻布燉熱絞汁塗抹,日二、三次。(《福建民間草藥》)


11、大薊治腸癰、內疽諸證:大薊根葉、地榆、牛膝、金銀花。俱生搗汁,和熱酒服。如無生鮮者,以幹葉煎飲亦可。(《本草匯言》)


12、大薊治結核於項左右,或慄子瘡紅腫潰爛出膿久不收口者:獨根大薊,不拘多少,或煮水牛肉,或豬肉,或單用,煨點水酒服。外用新鮮大薊搗爛,入發灰、兒茶、血竭同拌,敷瘡口,生肌。(《滇南本草》)


13、大薊治肺癰:鮮大薊四兩。煎湯,早晚飯後服。(《閩東本草》)


14、大薊治跌扑損傷,瘀血作痛:大薊汁,和熱酒飲。(《本草匯言》)


15、大薊治疔癤瘡瘍,灼熱赤腫:大薊鮮根和冬蜜搗勻貼患處,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16、將大薊根或葉煎湯內服,治高血壓,多數人有不同程度的療效,但根的療效優於大薊葉。腹部冷痛,得暖則舒,屬中醫學所謂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大薊。


17、大薊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出血、感染性疾病和高血壓。取大薊全草和根,搗爛,絞汁,每次服一小杯,頻服,治口乾、吐血、鼻出血。


18、大薊加水煎服,治膿胸、鼻竇炎。


19、將大薊鮮根洗淨,搗碎,加水煎服,治咳血、小便熱澀、疼痛、尿血。


20、大薊新鮮根,用冷開水洗淨後搗爛,外敷,治漆瘡、湯火燙傷、疔癤、瘡瘍、紅腫疼痛。


21、大薊配伍艾葉、白雞冠花子、黃柏,治婦女白帶不止、崩漏。


22、鮮大薊葉,榨汁,加白酒飲用,治跌打損傷、疼痛不止。



1、脾胃虛寒而無瘀滯者忌服大薊。


2、大薊不利於胃弱洩瀉及血虛極、脾胃弱。不思食之證。《本草經疏》


3、大薊忌犯鐵器。《品匯精要》


4、不良反應:大薊煎劑、片劑亦可引起少數人胃內不適或噁心等胃腸道反應。


相關焦點

  • 大薊的功效與作用 涼血止血祛瘀消腫
    大薊是常見的一味中藥,為菊科植物薊的乾燥地上部分,大薊也有很多的別稱,如大刺兒菜、大刺蓋、老虎脷。大薊可以治療很多的疾病,那麼大薊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性味如何呢?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大薊的功效與作用。
  • 【大薊】功效與作用
    【藥理作用】1.對心血管的作用1.1對離體蛙心活動的影響 蛙12隻,按Starub法,製備離體蛙心,Ringer's液中加大薊,濃度大於20mg/L時,心率無明顯改變,濃度達200mg/L時,心收縮幅度變小,心率減慢,繼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如換以Ringer's液,可恢復正常心律的收縮幅度。
  • 大薊小薊的功效區別
    小薊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無紡錘狀塊根,根細長;莖直立,高25-60釐米,綠而帶紫,被白色綿柔毛;葉互生,長橢圓狀披針形,長7-11釐米,寬1-3釐米,先端短尖,葉全緣或疏齒裂,其裂程度遠比大薊為淺,每齒具金黃色小針刺,亦不及大薊的刺長,其葉兩面均有白色綿柔毛;頭狀花序頂生,花單性,雌雄異株,與大薊有別。
  • 大薊的副作用 胃腸道反應最常見
    大薊是常用的一味中藥,大薊有很多的治病功效,比如涼血止血、散瘀消腫、輔助降血壓、解胃腸痙攣、抗菌抗病毒等功效,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藥。那麼服用大薊有哪些副作用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大薊的副作用!
  • 中醫談 中藥大薊小薊的區別
    中草藥種類有很多,很多藥材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藥效卻可能是大大不同的,甚至功效相反,如大薊和小薊是常見的中藥,很多人對於這兩類藥材不能清楚的區分,下面中醫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大薊與小薊的區別。大薊又名虎薊、馬薊,華南稱老虎俐、山蘿蔔,華東稱千針草、野紅花,福建稱豬母刺、雞姆刺,四川稱土紅花等。
  • 大薊、小薊|長在身邊的藥材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生長在我們周圍的這一味中藥,以及與它極為相近的大薊。刺兒菜 Cirsium arvense var. integrifolium C.俗名:大刺介芽、地蘿蔔、大薊、山蘿蔔、條葉薊、大薊草、大薊根、刺薊、薊薊芽大薊為菊科植物薊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時採割地上部分,除去雜質,曬乾。薊廣布河北、山東、陝西、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和臺灣。生於山坡林中、林緣、灌叢中、草地、荒地、田間、路旁或溪旁,海拔400-2100米。
  • 「大薊」除了能吃,原來還是一味不錯的中藥材,又漲知識了
    大薊在植物界,為菊科薊屬植物,它在不同地區,又有大刺兒菜、刺蘿蔔、土洋參、雞母刺、馬刺草等等不同的叫法和名字。在農村長期生活的人,可能會有不少人認識它,因為它是一種能吃的野菜。在幼嫩期,刺比較柔軟時,可以把它採回去製成酸菜,或做成蒜泥大刺兒菜、大刺兒菜羹、大薊根蛋湯等等食用。去其苦味後的大薊,吃起來味道其實還是不錯的,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過它呢?
  • 大薊(ji四聲):用心去感悟種植的魅力,你會喜歡上這朵紫色愛情
    大薊別名大刺兒菜、大刺蓋、刺薊菜、薊等.春夏季節會開紫色的小花,生命力非常的旺盛,大薊的功效與作用:大薊具有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的功效。遍布我國長江流域和南北各省,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食嫩苗、嫩葉,中醫學上以根或全草入藥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都非常不錯。
  • 大薊
    【中文名】: 大薊 【類 別】: 全草類 【英文名】: Japanese Thistle Herb 【別 名】: 將軍草、牛口刺、馬刺草。 【來 源】: 為菊科植物薊Cirsium japokicum DC.的地上部分。 【採 制】: 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 ,曬乾或鮮用。
  • 常用中藥材_大薊_自渡子
    《大薊》(資料來源——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全國中草藥彙編)別名——大刺兒菜、大刺蓋、馬薊、虎薊、刺薊、老虎脷、老虎刺、草鞋刺。藥科——菊科植物大薊的地上部分或全草。產地——分布於河北、山東、江蘇、安徽等地。
  • 峨眉山野生藥材系列——大薊
    比如峨眉山隨處可見的中藥大薊,《本草綱目》裡面就有記載。大薊性甘、苦、涼。歸心、肝經。大薊全草入藥,包括葉、莖和根。人工種植一般都是用葉和莖。因為把根留住,來年自己會發新葉的。如果連根拔掉,第二年就要重新播種、移栽,浪費時間,很麻煩。大薊是涼血止血藥,主要用於治療血熱引起的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 中藥材:大薊
    (《聖惠方》)②治吐血衄血,崩中下血:大薊一握。搗,絞取汁,服半升。(《本草匯言》)③治肺熱咳血:大薊鮮根一兩。洗淨後杵碎,酌加冰糖半兩,和水煎成半碗,溫服,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藥》)④治熱結血淋:大薊鮮根一至三兩。洗淨搗碎,酌衝開水燉一小時,飯前服,日服三次。
  • 黃芩和黃芪的功效與作用點 黃芩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點
    黃芩和黃芪的功效與作用點黃芪是一種中藥材,在很多中藥中都有黃芪的身影,屬於一種豆科植物,價格也不貴,但是其養生的功效是很多的呢,黃芪的功效與作用也是很多的呢,那麼,黃芪對女性的好處是什麼?今天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大薊,見過嗎?能涼血止血,祛瘀消腫
    大薊 來源產地 為菊科植物大薊的地上部分或根。 【性狀】 性狀鑑別大薊草:莖圓柱形,直徑0.5-1.5cm,表面綠褐色或棕褐色,有縱稜,被灰白色毛;質鬆脆,斷面黃白色,髓部白色,常中空。
  • 大薊、小薊
    大薊、小薊 來源:本草綱目 2006-12-10 22:52 釋名:亦名虎薊(大薊)、貓薊(小薊)、馬薊、刺薊、山牛蒡、雞項草、千針草、野紅花。
  • 大薊1
    大薊(《本草經集注》)【異名】馬薊(《範汪方》),虎薊(陶弘景),刺薊、山牛蒡(《日華子本草》),雞項草(《本草圖經》),雞腳刺(《滇南本草》),野紅花(《綱目》),茨芥(《本草述》),牛觸嘴、鼓椎(《醫林纂要》),雞姆刺(《質問本草,),惡雞婆(《草木便方》),大牛喳口、山蘿蔔(《貴州民間方藥集》),豬姆刺、六月霜、蟻姆刺(《福建民間草藥》),牛口刺(《
  • 巧用大薊可治療5種病
    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突然一名羅馬士兵發出痛苦的叫聲,原來他踩中了長滿刺的大薊,疼痛難忍的他不禁失聲大叫起來。他的叫聲驚醒了蘇格蘭人,他們立即奮起反擊,全殲入侵之敵,挽救了蘇格蘭。因此,大薊被蘇格蘭人尊為國花。   大薊又名大刺蓋、刺蘿蔔、將軍草、牛口刺、馬刺草、野芥菜等,是菊科植物,在我國有廣泛分布,多生長於山野、田邊、路旁。
  • 大薊怎麼吃最好?推薦五款治病驗方
    大薊是一味中藥,可以預防、治療很多的疾病,山野、田邊、路旁經常會見到大薊的身影。那麼大薊怎麼吃最好呢?大薊可以治療哪些疾病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款大薊的治病驗方,一起來看看大薊的食用方法。
  • 科普本草之【大薊】圖文
    【歷史沿革】 大薊、小薊始載於陶弘景《名醫別錄》,列為中品,曰:「大薊是虎薊,小薊是貓薊,葉並多刺,相似。田野甚多,……。」蘇恭《唐本草》載:「大小薊葉雖相似,功力有殊。大薊生山谷,根療癰腫;小薊生平澤,不能消腫,而俱能破血。」
  • 從野草升格為國花,升格為校徽,看看大薊的華麗轉身
    說大薊,其實我們都不熟悉。我們熟悉的是馬刺蓋。說大薊,其實我們都不熟悉。我們熟悉的是馬刺蓋。大薊又名將軍草。據傳,三國時期,龐統在一次戰鬥中身中數箭,跌於馬下,血流如注。兵士中有知醫識藥者,忙從道旁扯來一把草藥,揉搓後敷在他的傷口,很快止住了血。此草直立,高一、二尺許,頂上開著紫紅色花,細看很漂亮的。後來便把此草叫將軍草。是由此藥功效顯著而得名,還是因將軍用之而命名,這就無法說清了。大薊還是蘇格蘭的國花。據傳在古羅馬帝國強盛時期,一支精銳的羅馬軍隊入侵蘇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