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耳鳴,臉麻,皮下包塊,警惕容易被誤診的神經鞘瘤!

2021-01-10 騰訊網

患者姚某,60歲,因「反覆頭痛頭暈伴右側聽力下降10餘年」入院。

查體:神志清醒,右耳聽力稍差,雙側瞳孔等圓等大,直徑約2.5mm,對光反射靈敏,視力、視野基本正常,雙側鼻唇溝對稱,伸舌居中,頸軟,四肢肌力Ⅴ級,感覺、肌張力基本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診斷:右側橋小腦角區佔位,考慮神經鞘瘤

許加軍教授有話說

什麼是神經鞘瘤

神經鞘瘤是神經外科常見疾病之一。神經鞘瘤來自神經髓鞘 Schwan 細胞,Schwan 細胞包繞神經膠質細胞的外周軸突形成髓鞘。神經鞘瘤外圍有神經外膜包繞。發生於較大神經上的腫瘤往往偏心生長,神經移位到腫瘤的周邊。腫瘤內部常常出現粘液樣變性,出血和鈣化。神經鞘瘤鏡下所見主要由 Antoni A 細胞及 Antoni B 細胞組成,Antoni A 細胞排列呈束狀或交織束。Antoni B 細胞較少,排列疏鬆,細胞內或細胞間有許多黏液樣成分。各神經鞘瘤由者二種細胞區的構成比不同表現也各不同。

如果把人體內的神經看作一根根「電線」,那麼神經鞘就好比包裹在神經外的絕緣層。神經鞘上長出的腫瘤就被稱為神經鞘瘤。由於神經鞘是由Schwann細胞構成的,因此神經鞘瘤又名Schwann細胞瘤。

為什麼神經鞘上會長腫瘤?

許教授介紹,神經鞘瘤的病因尚不明確;已知病因的相關疾病是神經纖維瘤病,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但目前還沒有有效的預防方法。

神經鞘瘤和神經纖維瘤非常相似,但來源不一樣,後者是神經本身長出的纖維瘤。神經纖維瘤病患者的腫瘤通常多發,可伴有皮膚色素沉著,呈「牛奶咖啡斑」。

手術是首選的治療方式

當懷疑神經鞘瘤時,磁共振檢查是最好的診斷方式。儘管本病多為良性,但瘤體增大可產生壓迫症狀,一旦確診應及時手術。

通過保留相關神經切除,若為周圍神經來源,應完整切除,若來源於重要神經幹時,手術時可將腫瘤上的神經幹外膜切開,將腫瘤切除。 腫瘤完整切除者一般不易復發。同時對於顱內神經鞘瘤,小的腫瘤可以通過放療、伽馬刀控制生長,或者選擇手術根治。

許加軍教授認為,臨床上大部分神經鞘瘤是單發的,只要及時手術,預後良好。所以還是希望患者能夠儘早察覺異常,及時確診和治療,對於預後意義重大。

如果有更多關於神經外科的問題要諮詢,歡迎關注作者。

相關焦點

  • 人體信號:經常腰痛需要警惕椎內神經鞘瘤
    其實腰痛只是一種症狀,引起腰痛的病因很多,其中特別需要警惕的是椎管內神經鞘瘤。最近,醫院收治一位48歲的女患者,腰痛十餘年,一直按腰肌勞損、骨質增生等進行治療,烤電、理療、推拿按摩,各種方法都用了,不見效果。去年症狀明顯加重,劇烈疼痛,雙下肢逐漸麻木無力。醫生檢查發現,患者頸、胸、腰段椎管內長滿大小不等的腫瘤,有的已突出椎管外,最大的直徑達5釐米,診斷為椎管內多發性脊神經鞘瘤。
  • |頸椎病|頸椎|椎動脈|中風|耳鳴|乳房疼痛
    耳鳴、耳聾04廣東省第二中醫院範德輝在2018年11月健康時報的一篇文章中表示,當耳鳴一直不好,需要考慮是否是頸源性耳鳴。頸源性耳鳴的機理主要是頸椎椎體發生錯位,壓迫了相應的神經根和血管,使內耳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因而引起耳鳴聲。
  • 三叉神經鞘瘤導致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手術
    三叉神經鞘瘤(trigeminal nerve schwannoma)僅次於聽神經瘤,是第二位的顱內神經鞘瘤,三叉神經鞘瘤可產生於半月神經節(中顱窩)、神經根(橋小腦角)和神經的三個分支(中顱窩)。可以想像,一些腫瘤可同時波及這些部位,以致外形上類似啞鈴型。
  • 帕金森病早期誤診誤治需警惕
    帕金森病早期誤診誤治需警惕八大症狀: 嗅覺減退:嗅覺減退是帕金森病非常重要的一個非運動症狀,可以出現在疾病的不同時期。由於嗅覺減退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很容易被忽視,最後多被家人發現。輕度的嗅覺減退表現為對一些刺鼻的氣味不敏感。
  • 27歲男子耳鳴兩年 竟是聽神經瘤作亂
    成功全切腫瘤▲楊丁術前的影像學檢查耳鳴的經歷對大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但不少人卻不以為意。27歲的重慶市民楊丁(化名)兩年前發現自己聽力下降,伴有耳鳴。「以為是最近工作太累」「過段時間就會好」等理由讓他遲遲沒有就醫。近日,因持續性頭痛,楊丁來到重醫附二院神經外科就診。
  • 多發性骨髓瘤,容易誤診的「螃蟹病」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腎臟損害僅表現為蛋白尿或血尿,容易被診斷為腎炎。若不接受正確治療會發生腎功能不全、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 A——貧血也是多發性骨髓瘤的常見表現,發病率約30%。臨床多表現為疲勞、虛弱、頭暈,皮膚黏膜蒼白,運動能力降低等。
  • 三叉神經鞘瘤切除術:顯微外科開顱手術圖解
    38歲男性,面部疼痛和麻木伴有輕微的痛覺減退和V2和V3的感覺減退。檢查發現是罕見的三叉神經鞘瘤。影像學研究顯示啞鈴狀右側顱底損傷,大的部分位於顱中窩,延伸至後顱窩。它是高度增強的,並進一步向前延伸到海綿竇和腦幹的後部分。影像學研究顯示巖骨有一定程度的骨侵蝕。患者表現為面痛和麻木,痛覺減退,V2和V3感覺減退。
  • 聽力下降耳鳴頭暈……耳朵沒有問題但腦袋裡有問題!
    耳鳴的經歷對大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但不少人卻不以為意。27歲的重慶市民楊丁(化名)2年前發現自己聽力下降,伴有耳鳴。「以為是最近工作太累」「過段時間就會好」的理由卻讓他遲遲沒有就醫。近日,因持續性頭痛,楊丁來到重醫附二院神經外科就診。
  • 女性警惕!這些部位疼痛或是宮頸癌
    疼痛是宮頸癌較為明顯的症狀之一,宮頸癌一般哪裡疼?婦科專家表示,如果身體這些部位持續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女性朋友一定要警惕!1.腹部疼痛當宮頸管內被腫瘤堵塞,宮腔分泌物容易形成膿腫積聚在宮腔內,此時容易出現腹部疼痛,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腰部疼痛的症狀。隨著宮頸癌的生長,會出現繼發性感染、宮腔分泌物增多的情況,感染引起的疼痛也會更為強烈。
  • CT、核磁檢查結果正常 87%患者首診被誤診 你不知道的一種疼痛
    由於醫患普遍缺乏對該跨學科疾病的認識,患者反覆奔走於各個科室卻不能獲得對症治療,不但疼痛持續,甚至常常因誤診而加重病情,個人經濟負擔和社會負擔沉重。」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濟生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並聯合多學科專家共同呼籲,為避免誤診,應加強對纖維肌痛的宣教,提升患者及各相關科室醫生的疾病認知,並高度重視疾病的識別與診療,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
  • 【頸椎Ⅶ】容易被誤診的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是頸椎病類型中較為特殊的類型,約佔頸椎病類型中5%以內,主要原因為頸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和椎間盤退變,壓迫脊髓刺激周圍交感神經導致出現一系列複雜的臨床症狀。
  • ​經常頭暈頭痛,可能是大腦中的「定時炸彈」在作祟,警惕腫瘤找...
    而王女士因為自己的敏銳和警惕,注意到了自己的頭暈頭痛「不簡單」,從而及時逃離了即將襲來的巨大危險。 近日,河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王劍新團隊成功完成一例高難度腦膜炎手術,在大腦的禁區「鞍區」開展手術,為一名莫名頭疼20天的60歲女患者成功發現並解除了藏在大腦中的「定時炸彈」。
  • 坐飛機會耳鳴?別怕,看這裡
    關注我吧,帶你了解更多精彩內容~乘坐飛機經常會遇到一種情況,那就是耳鳴,那麼遇到耳鳴時要怎麼呢?常乘坐飛機的人不難遇到耳鳴的情況。飛機本來的噪聲就很大,如果再遇上耳鳴,就會使人心煩意亂,神經緊張,使得原本愉快的旅程變得毫無興致可言。那麼,坐飛機的時候怎樣預防耳鳴呢?
  • 神經纖維瘤病,一種常染體顯性遺傳病,具有家族史的人容易患病
    導語: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通常情況下,具有家族遺傳史的人更容易患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皮膚咖啡斑伴皮下軟組織腫塊。治療的過程中還是要以手術切除腫瘤,同時對症治療為主要的方向。神經纖維瘤病癒預後大多不一,很多患者病情發展緩慢,甚至可能會呈現靜止的狀態,有的人生存多年乃至是,但是也有個別患者會發生惡變,危及到生命。
  • 長期有耳鳴的人,可能跟這5個原因有關,不妨花2分鐘,自查一下
    耳部對於外界的聲音有一定聽覺的範圍,但是超過這個範圍可能會造成耳朵的損傷,因此可能會導致出現耳鳴的情況。因此在日常生活要注意對自己耳朵的保護。2.中耳炎可能會導致耳鳴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會難免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的情況,但是人體咽部和耳部通過咽鼓管相通,因此在日常生活如果出現咽部疼痛,這時候炎症很可能會蔓延到耳部,造成耳部的發炎。
  • 耳聾耳鳴,如果你的耳朵有嗡嗡嗡聲音,那麼你一定是出問題了?
    聽力下降的患者常伴發耳鳴,耳鳴往往是聽力系統出現障礙或者紊亂的一種症狀表現。主觀耳鳴和客觀耳鳴客觀耳鳴時,不僅患者可以聽到耳鳴聲,醫生通過聽診設備也可以聽到。這類多為搏動性耳鳴,主要由於耳部血液湍流,或面部、頸部肌肉收縮造成,病因和療效均比較明確。
  • 身體總是難受,可是就是查不到原因,小心植物神經紊亂!
    這時候,就會有這種說法:植物神經紊亂。 總的來說就和心理因素關係密切,尤其是某些性格的人,比如多疑、敏感、好勝、心思重、好猜忌、追求完美、情緒容易波動等等這些人,常常因為一點刺激,就會導致身體出現不舒服的表現。身體神經介質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水平等等都會隨之波動,引起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紊亂,產生一系列症狀。
  • 【警惕】母子三年內先後查出癌症!廣東高發!愛吃這種食物的注意了
    在廣東地區,每10萬人就有11個鼻咽癌患者,所以,鼻咽癌俗稱「廣東癌」為什麼廣東人容易得鼻咽癌?7個徵兆早發現醫生提醒,持續性頭痛、耳鳴耳悶、聽力減退、鼻涕帶血絲、鼻塞、頸部淋巴結腫大等,均是鼻咽癌的常見症狀,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出現2周以上,應該提高警惕,儘早排查,1頭痛鼻咽病變侵犯顱底骨質、神經、血管等將引起持續性單側頭痛,易被誤以為是神經痛
  • 肩膀疼痛怎麼按摩都不好,警惕已經患上了肺尖癌!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出現肩膀疼痛的症狀,引起肩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肩周炎、頸椎病,但是,如果反覆按摩、敷藥還是不見好就要警惕肺尖癌了,那麼為什麼肺尖癌會引起肩膀疼痛呢?因為頸椎病、肩周炎的也是表現出頸部、肩部、上臂疼痛,所以肺尖癌很容易被誤診,耽誤治療,因為肺尖癌的早期的咳嗽、咳痰等症狀不明顯,出現肩膀疼痛做檢查時很多都會是中晚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