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鞘瘤導致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手術

2021-01-11 騰訊網

這裡是三叉神經痛平臺,為患者提供疾病科普宣教通道,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健科三叉神經痛醫學研究中心」微信公眾平臺。

三叉神經鞘瘤(trigeminal nerve schwannoma)僅次於聽神經瘤,是第二位的顱內神經鞘瘤,三叉神經鞘瘤可產生於半月神經節(中顱窩)、神經根(橋小腦角)和神經的三個分支(中顱窩)。可以想像,一些腫瘤可同時波及這些部位,以致外形上類似啞鈴型。罕見腫瘤通過位於眶內和顳下窩的顱外神經分支侵入顱外,這些腫瘤通過眶上裂進入眼眶,通過圓孔或卵圓孔進入顳下窩。

腫瘤最常見的部位是中顱窩(50%),其次是後顱窩(30%)及啞鈴型(20%)。常可見到腫瘤進入海綿竇內。三叉神經鞘瘤對周邊的結構僅是推移而不是浸潤,因此在絕大多數病例中,可以進入海綿竇的外側區安全切除腫瘤。

發現三叉神經鞘瘤應不應該手術?

由於三叉神經由腦幹腹側面發出,向上前側方經腦橋小腦角池走向巖頂部。在三叉神經孔處穿過顱中窩的硬膜,位於小腦幕側聯合和巖上竇的下方。小腦後動脈和小腦上動脈跨過其根部上方,小腦前動脈自其下方經過。巖靜脈位於神經根的側方和後方,在巖上竇下方進入三叉神經孔。滑車神經位於三叉神經根上方,第Ⅶ、Ⅷ對腦神經位於其下方。

因此三叉神經鞘瘤患者幾乎都有三叉神經功能減退的症狀,典型的症狀主要是感覺減退,這決定於腫瘤累及的三叉神經分支不同而表現為不同部位。由角膜反射消失導致產生的角膜炎是個重要的體徵,表明三叉神經功能出現障礙,因為三叉神經可能在角膜反射中起作用。三叉神經運動支支配咀嚼肌,包括顎帆張肌、二腹肌和下頜舌骨肌,臨床上非常少見這些肌肉癱瘓。

三叉神經鞘瘤導致繼發性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鞘瘤引起的面部疼痛的特點是持續時間長、缺乏明確扳機點的類似電擊樣疼痛。這些患者的疼痛對用於三叉神經痛的卡馬西平和其他神經止痛藥耐藥,對於部分患者在腫瘤切除的同時進行三叉神經後跟部分切斷手術,達到徹底根除疼痛的目的。

其他症狀主要是由於腫瘤對周圍神經產生的佔位效應,較大的腫瘤可能出現面癱、聽力和前庭功能減退。動眼神經或外展神經受壓產生復視,或者是由於腫瘤佔位壓迫眼球導致突眼而引起復視。

如果患者已經出現以上症狀,明確診斷的患者,就應該儘早手術,降低手術風險及併發症的發生,避免腫瘤長期壓迫神經,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全程貫徹微創理念,腫瘤切除解除神經血管壓迫

隨著腫瘤的增大,可能會進一步向裡面壓迫,海綿竇內的神經,導致眼球運動的問題,三叉神經本身會引起面部的麻木,甚至咀嚼肌的萎縮。

再往後面發展會向後顱窩發展,就會壓迫腦幹,引起腦幹的一些症狀,這樣就會更加危險,建議患者應儘早手術治療。

三叉神經鞘瘤手術操作的難度主要在於腫瘤位置深,很靠顱底,位置比較深,在中央顱底的位置,此例手術選擇顳下入路切除,在顳底入路的時候要注意保護Labbe靜脈,此靜脈如果被碰斷,就會導致回流的問題,導致顳葉的水腫,出血等問題。因此,手術操作過程中,切口小腦幕緣時,注意保護滑車神經,避免術後患者出現眼球運動、復視等問題。

整個手術我們全程貫徹「微創」理念,在腫瘤切除的同時,保護神經系統的完整性,降低併發症的發生。

三叉神經鞘瘤的診療

1、由於腫瘤為良性,生長較為緩慢,可以選擇多種治療方案。最為保守的方式是用影像學隨訪。建議每6-12月複查一次,主要用於小型腫瘤或者老年患者,其手術的風險要大於腫瘤生長所帶來的風險。

2、放射療法適用於規律性影像學隨訪發現腫瘤有生長傾向的患者。

3、手術切除是三叉神經鞘瘤的終極治療手段,如果能夠全切除腫瘤,復發風險小,如果為了保護功能採取了次全切除,必須輔以放療。

4、雙側三叉神經鞘瘤較為特殊,建議僅對產生症狀的一側採取手術治療。對側無症狀的腫瘤可以先採取觀察。

2020年冬季越來越多的三叉神經痛患者面部疼痛的症狀加重,每天的生活都如履薄冰。

雖然目前針對原發性患者,通過規範診療、顯微血管減壓手術可達到緩解疼痛較好療效的,但是,仍有大部分患者存在治療誤區,那麼,如何遠離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診療誤區?冬季如何做好防護工作?冬季面部疼痛如何正確管理?請看往期文章。

相關焦點

  • 三叉神經鞘瘤切除術:顯微外科開顱手術圖解
    檢查發現是罕見的三叉神經鞘瘤。影像學研究顯示啞鈴狀右側顱底損傷,大的部分位於顱中窩,延伸至後顱窩。它是高度增強的,並進一步向前延伸到海綿竇和腦幹的後部分。影像學研究顯示巖骨有一定程度的骨侵蝕。患者表現為面痛和麻木,痛覺減退,V2和V3感覺減退。臨床表現和影像學表現與三叉神經鞘瘤的診斷一致,而不是神經纖維瘤;神經纖維瘤很可能累及海綿竇,但一般不延伸到比梅克爾腔更遠的後方。行外科手術完全切除腫瘤。
  • 鑑別三叉神經痛,別錯拔一口好牙!
    牙疼、三叉神經痛,傻傻分不清楚!牙疼和三叉神經痛雖然相似,但還是有其不同的特點。上述幾個特點是三叉神經痛所沒有的,加之三叉神經痛有特徵性疼痛、扳機點、發作史等,可以區別二者。一般來說,三叉神經痛發作時疼痛在頭面部,驟發驟停,呈刀割樣、燒灼樣、針刺樣等難以忍受的劇痛。一般歷時數秒至數分鐘,且不定時發作。
  • 三叉神經痛的臨床解剖學研究進展
    雖然他發現了這一血管壓迫現象,但他沒有實行微血管減壓術,而僅僅應用了三叉神經部分切除術。Gardner和Miklos是首先應用微血管減壓來治療三叉神經痛。在他們的工作基礎上,Barker等把這項技術推廣開來,並且在顯微鏡下來進行手術。 目前微血管減壓術被認為是治療三叉神經痛最有效的治療手段。
  • 「天下第一」的三叉神經痛被一個小球囊打敗了
    但有一種痛,忽來忽去,可能洗臉刷牙、吃飯喝水甚至打個哈欠,都能瞬間半邊臉疼得你直掉眼淚還束手無策。這種痛,就是三叉神經痛,那痛苦,像錐刺、如刀割、似電灼……痛得死去活來,恨不能用頭撞牆。半年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外科引進了一種新的治療三叉神經痛方式,針眼大的手術通道,注射不到一毫升液體的「球囊」,就可以讓「疼起來真要命」的三叉神經痛「乖乖就範。
  • 三叉神經痛是怎麼引起的?需注意哪些事項?
    三叉神經痛是怎麼引起的?需注意哪些事項?、反覆發作的疼痛,主要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的,那引起三叉神經痛的因素有哪些,該如何護理呢。三叉神經痛是怎麼回事?1、受到壓迫當三叉神經系統感覺跟某個部位因為各種因素受到牽拉或壓迫時可導致三叉神經痛,比如顱底動脈和小腦上動脈對三叉神經帶來壓迫、骨質增生或鼓膜炎症增生所引起的骨孔狹窄等,可壓迫三叉神經而導致疼痛感。
  • 七旬老人三叉神經痛了10多年,「機器人」手術一根針精準去痛
    76歲的王奶奶被三叉神經痛折磨了10多年,常常「痛不欲生」。兩個月前,王奶奶的「三叉神經痛」加重了,每天要痛5-6次,痛得實在無法忍受。在熟人的推薦下,王奶奶來到協和深圳醫院神經外科就診。三叉神經痛,俗稱為「面痛」,是最常見的顱神經疾病之一,發病率約為52/10萬,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尤其女性多見。三叉神經痛發作時,患者臉部會出現突然的電擊樣、刀割樣、燒灼樣等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被稱為「天下第一痛」。
  • 迎戰「疼痛之王」三叉神經痛
    有一種痛,叫三叉神經痛,它被稱為「疼痛之王」。為了描述這種疼,人們找了很多形象生動的形容詞:像刀割一樣、火燒一樣、針刺一樣、電擊撕裂一樣……    現代醫療有了越來越多的辦法來對抗它,這是好事,卻也讓一些患者產生了困惑。
  • 三叉神經痛,疼起來要人命!它有什麼方法治療?
    老年人和年輕人都可能患上三叉神經痛,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三叉神經痛,其患病比例為3:2。右側:左側為3:2,右側多見。顏面部的中下部較V1分布區更常見, 95%發生在V2和V3分布區。三叉神經痛的患者大部分為血管壓迫三叉神經根部,但約有5%以上的患者由位於橋小腦區腦實質外腫瘤導致。疼痛通常為單側局灶性,但在5%的人群中可能是雙側的。
  • 76歲老人三叉神經痛了10多年,一根針精準去痛!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向雨航家住南山的王奶奶(化名)被被三叉神經痛折磨了10多年,常常「痛不欲生」。痛了10多年不願動手術,醫生另闢蹊徑王奶奶今年76歲,10年前,她的左前額和顴部開始出現疼痛感,「像被電擊一樣,每次要持續10多秒」,每個月才一兩次,沒有其他症狀,但每次發作讓她痛不欲生。過去10多年,家人帶著王奶奶到多家醫院就診,均被診斷為「三叉神經痛」。有醫生建議手術治療,但王奶奶害怕做手術,只選擇了口服藥物,但效果不明顯。
  • 誤把三叉神經痛當牙痛,一女子誤拔三顆大牙
    三叉神經痛被稱為「天下第一痛」,疼起來讓人難以忍受。近日,廣東三九腦科醫院接診了一位因臉痛誤拔了三顆大牙,最終查明是三叉神經痛的患者。醫生提醒,三叉神經痛易被誤診為牙痛,且秋冬季節高發,患者因牙痛拔牙時千萬要謹慎。今年44歲的王姐(化名)家住茂名鄉下。
  • 長沙一五旬女士面部疼痛以為是吃辣上火牙疼,原來是三叉神經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51 歲的周女士早晨漱口時出現左面部劇烈疼痛,難以忍受,自覺是因為食入辛辣食物過多,導致難以忍受後於口腔科門診後轉神經外科門診,考慮三叉神經痛住院。 據悉,三叉神經痛是最常見的腦神經疾病,號稱 " 天下第一痛 ",以一側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痛為主要表現,發病率可隨年齡而增長。三叉神經痛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右側多於左側。
  • 三叉神經痛像刀割 像火灼一樣的痛
    疼痛的感覺每個人都經歷過,不管是身體上的疼痛還是心裡上的疼痛,造成疼痛的原因很多,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疼痛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也不同,有這麼一種疾病引起的疼痛號稱「天下第一痛」,這是多麼痛啊!三叉神經痛,作為常見的頑疾型疾病,常見於中老年人,疼痛主要表現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
  • 上海冬雷腦科醫院蓋延廷主任科普三叉神經痛必備知識
    1.什麼是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是三叉神經疾病導致的嚴重面部疼痛。雙側面部各有一根獨立的三叉神經,它的功能就是讓我們感覺到面部不同位置的疼痛覺、觸覺、溫度覺。2. 三叉神經痛怎麼形成的?下列情況會導致三叉神經發射痛覺信號到大腦,引起三叉神經痛。
  • 認清「頑固」的三叉神經痛,看準這6點
    三叉神經痛主要是指三叉神經分布區易發生疼痛,它在發作的時候疼痛難耐會讓患者有像電擊、刀割或者撕裂樣疼痛,它具有「天下第一疼痛」之稱,三叉神經疼痛在平時容易發作有時會因為說話、洗臉、刷牙等隨意動作不小心觸碰到面部區域而導致疼痛,在發作的時候大部分患者會因為劇烈疼痛而用手揉面部來減輕疼痛
  • 上海醫院看三叉神經痛排名
    上海醫院看三叉神經痛排名 時間:2020-11-27 14:22 上海神經內科醫院 由於三叉神經痛在發作的時候容易伴隨出現劇烈的疼痛,因此人人對三叉神經痛都避而遠之,但是有些患者由於沒有注意做好預防工作還是受到了三叉神經痛的發作困擾,那麼三叉神經痛發作之後需要注意什麼
  • 神經內科呂紅彬醫生:哪些原因是三叉神經痛的易發因素?
    很多人由於日常的生活不規律,黑白顛倒,長時間的流連於網吧等也生活場所,或者是工作強度大,尤其經常上夜班,「該睡的時候不睡,該起的時候不起」,長期這樣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三叉神經痛或其他疾病的出現。氣候變化也是三叉神經痛的易發因素。
  • 經常不規律臉痛、耳朵痛,竟是因為腦子裡長了瘤!
    楊主任聽了徐先生的敘述,認為他是三叉神經痛,給他開了磁共振檢查。磁共振檢查結果一看,果然是三叉神經痛,但不是常見的血管壓迫神經的三叉神經痛,而是在三叉神經邊上長了個表皮樣囊腫,是表皮樣囊腫的壓迫導致了徐先生這個不規律發作的三叉神經痛。
  • 三叉神經痛的典型症狀有哪些?太原紡織醫院專家告訴你
    核心提示:三叉神經痛是一類比較複雜的腦神經疾病,患者在發病時會有明顯的臨床表現,了解這些症狀有助於更好的針對性治療,下面讓太原紡織醫院資深專家梅興旺主任為大家介紹 你知道三叉神經痛的症狀嗎?
  • 三叉神經痛,去百度搜索出的醫院治療後頻繁發作 醫生:正常放電現象
    而在出院回家後,梁女士的三叉神經痛依舊頻繁發作,不敢吹風受涼,晚上疼得睡不著,已無法自主生活。三叉神經疼痛次數增加去百度搜索出的醫院治療梁女士是在三四年前開始發作三叉神經痛的,接受藥物治療後,病情得到了控制。
  • 三叉神經痛是怎麼引起的?6大「兇手」已揪出,沒有一個是小問題
    三叉神經痛是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出現劇烈且陣發性的疼痛,一般好發於女性身上,簡直讓患者痛不欲生,那三叉神經痛是怎麼回事。三叉神經痛是怎麼引起的?1.局部受到壓迫當三叉神經系統感覺根的某一個部位受到壓迫或牽拉時,可引起三叉神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