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疼痛之王」三叉神經痛

2020-11-25 中國青年報

    有一種痛,叫三叉神經痛,它被稱為「疼痛之王」。為了描述這種疼,人們找了很多形象生動的形容詞:像刀割一樣、火燒一樣、針刺一樣、電擊撕裂一樣……

    現代醫療有了越來越多的辦法來對抗它,這是好事,卻也讓一些患者產生了困惑。對於迎戰「疼痛之王」的各種招數,北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楊玉明做出了分析。

    楊玉明介紹,三叉神經痛患者的疼痛感常在前額、臉部、鼻腔、口腔等部位發作,多在談話、進餐或洗臉時發生,每次歷經數秒或數十秒至幾分鐘,反覆且劇烈。以「牙疼」就診者很多,患者往往伴隨長期反覆的就醫經歷。

    他說,要治療它,一般是要用先進行藥物治療,但藥物的療效往往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楊玉明說:「有的患者開始每天吃半片藥,然後每天吃3片,甚至9片,最多達16片卡馬西平。直到後來,感覺藥效越來越弱,副作用越來越大。」

    當藥物不能緩解痛苦,手術便成了患者的希望。「60歲以下的病人往往選擇開顱,進行血管減壓手術。」他解釋,目前,三叉神經痛公認的病因是「血管壓迫」,在腦幹前方,比如由動脈血管壓迫三叉神經導致。開顱手術的原理簡單來講,是在血管和神經之間墊一個「棉片」,把血管和神經隔開,達到不再壓迫的目的。「所以開顱手術理論上屬於病因治療。不過也並非百分之百有效,也存在復發的情況」。

    「而對於高齡、體弱病人,或患有其他不利於開顱疾病的病人,比如高血壓、糖尿病、肝病、腎病心臟病,顱內或其他部位腫瘤等,開顱及其他治療方法術後復發者,以及不願或排斥開顱手術的病人,可以選擇微創手術——三叉神經半月節微球囊壓迫術。」楊玉明說。

    針對這種相對於開顱手術較新的「微球囊壓迫術」,楊玉明介紹,這類手術一般是用一個穿刺針從臉頰部位進入,到達三叉神經半月節的位置,置入球囊並使其充盈起來,約0.45-0.85ml,壓迫3分鐘,「把三叉神經的痛覺纖維破壞掉」,再退出穿刺針及球囊,以解決疼痛的問題。「整個微創手術會持續20-30分鐘左右」。

    他介紹,1978年,義大利的Mullan醫生首次使用該手術,2000年來北京醫院開展交流並用該方法治療了兩例三叉神經痛患者,效果良好,近兩年這種手術逐漸被老百姓接納,「它的風險相對開顱手術要更小」。

    而無論是採用哪種治療方式,有一些日常注意事項都是通用的。為減少三叉神經痛的發作次數,楊玉明建議患者:出門戴好口罩,避免冷空氣刺激;保持好心情,不激動不發脾氣;多休息,不熬夜;不用患側牙齒咬硬物,不吃過熱、過冷食物,儘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

相關焦點

  • 七旬老人三叉神經痛了10多年,「機器人」手術一根針精準去痛
    76歲的王奶奶被三叉神經痛折磨了10多年,常常「痛不欲生」。痛了10多年不願動手術,醫生另闢蹊徑10年前,王奶奶的左前額和顴部開始出現疼痛感,像被電擊一樣,每次要持續10多秒,每個月才一兩次,沒有其他症狀,但每次發作讓她痛不欲生。家人帶著王奶奶到多家醫院就診,均被診斷為「三叉神經痛」。有醫生建議手術治療,但王奶奶害怕做手術,只選擇了口服藥物,但效果不明顯。每次疼痛的時候,仍是自己「硬扛著」。
  • 76歲老人三叉神經痛了10多年,一根針精準去痛!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向雨航家住南山的王奶奶(化名)被被三叉神經痛折磨了10多年,常常「痛不欲生」。痛了10多年不願動手術,醫生另闢蹊徑王奶奶今年76歲,10年前,她的左前額和顴部開始出現疼痛感,「像被電擊一樣,每次要持續10多秒」,每個月才一兩次,沒有其他症狀,但每次發作讓她痛不欲生。過去10多年,家人帶著王奶奶到多家醫院就診,均被診斷為「三叉神經痛」。有醫生建議手術治療,但王奶奶害怕做手術,只選擇了口服藥物,但效果不明顯。
  • 三叉神經鞘瘤導致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手術
    這裡是三叉神經痛平臺,為患者提供疾病科普宣教通道,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健科三叉神經痛醫學研究中心」微信公眾平臺。巖靜脈位於神經根的側方和後方,在巖上竇下方進入三叉神經孔。滑車神經位於三叉神經根上方,第Ⅶ、Ⅷ對腦神經位於其下方。
  • 長沙一五旬女士面部疼痛以為是吃辣上火牙疼,原來是三叉神經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51 歲的周女士早晨漱口時出現左面部劇烈疼痛難以忍受後於口腔科門診後轉神經外科門診,考慮三叉神經痛住院。 據悉,三叉神經痛是最常見的腦神經疾病,號稱 " 天下第一痛 ",以一側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痛為主要表現,發病率可隨年齡而增長。三叉神經痛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右側多於左側。
  • 誤把三叉神經痛當牙痛,一女子誤拔三顆大牙
    三叉神經痛被稱為「天下第一痛」,疼起來讓人難以忍受。近日,廣東三九腦科醫院接診了一位因臉痛誤拔了三顆大牙,最終查明是三叉神經痛的患者。醫生提醒,三叉神經痛易被誤診為牙痛,且秋冬季節高發,患者因牙痛拔牙時千萬要謹慎。今年44歲的王姐(化名)家住茂名鄉下。
  • 「天下第一」的三叉神經痛被一個小球囊打敗了
    三叉神經痛為什麼是「天下第一痛」那麼,為什麼說三叉神經痛是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經的疼痛,是一種「自由度」很高的很「任性」的疼痛,簡單說來,就是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痛,也不知道會疼多久,「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完全沒有任何徵兆,「幾秒鐘到幾分鐘不等。」司馬秀田說。
  • 三叉神經痛像刀割 像火灼一樣的痛
    疼痛的感覺每個人都經歷過,不管是身體上的疼痛還是心裡上的疼痛,造成疼痛的原因很多,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疼痛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也不同,有這麼一種疾病引起的疼痛號稱「天下第一痛」,這是多麼痛啊!三叉神經痛,作為常見的頑疾型疾病,常見於中老年人,疼痛主要表現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
  • 三叉神經痛的臨床解剖學研究進展
    相對於半月節射頻毀損、感覺根部分切斷及伽瑪刀等毀損性手術,微血管減壓術(MVD)具有疼痛緩解率高、面部麻木及角膜潰瘍等併發症發生率低等優點,在三叉神經痛患者中,有超過80%的患者術中發現存在血管接觸或壓迫三叉神經根部,有一些報導甚至達到96%。文獻報導疼痛緩解率71%~90%。
  • 三叉神經痛是怎麼引起的?需注意哪些事項?
    三叉神經痛是怎麼引起的?需注意哪些事項?、反覆發作的疼痛,主要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的,那引起三叉神經痛的因素有哪些,該如何護理呢。三叉神經痛是怎麼回事?1、受到壓迫當三叉神經系統感覺跟某個部位因為各種因素受到牽拉或壓迫時可導致三叉神經痛,比如顱底動脈和小腦上動脈對三叉神經帶來壓迫、骨質增生或鼓膜炎症增生所引起的骨孔狹窄等,可壓迫三叉神經而導致疼痛感。
  • 上海醫院看三叉神經痛排名
    上海醫院看三叉神經痛排名 時間:2020-11-27 14:22 上海神經內科醫院 由於三叉神經痛在發作的時候容易伴隨出現劇烈的疼痛,因此人人對三叉神經痛都避而遠之,但是有些患者由於沒有注意做好預防工作還是受到了三叉神經痛的發作困擾,那麼三叉神經痛發作之後需要注意什麼
  • 三叉神經痛的典型症狀有哪些?太原紡織醫院專家告訴你
    核心提示:三叉神經痛是一類比較複雜的腦神經疾病,患者在發病時會有明顯的臨床表現,了解這些症狀有助於更好的針對性治療,下面讓太原紡織醫院資深專家梅興旺主任為大家介紹 你知道三叉神經痛的症狀嗎?
  • 鑑別三叉神經痛,別錯拔一口好牙!
    牙疼、三叉神經痛,傻傻分不清楚!牙疼和三叉神經痛雖然相似,但還是有其不同的特點。上述幾個特點是三叉神經痛所沒有的,加之三叉神經痛有特徵性疼痛、扳機點、發作史等,可以區別二者。一般來說,三叉神經痛發作時疼痛在頭面部,驟發驟停,呈刀割樣、燒灼樣、針刺樣等難以忍受的劇痛。一般歷時數秒至數分鐘,且不定時發作。
  • 神經內科呂紅彬醫生:哪些原因是三叉神經痛的易發因素?
    氣候變化也是三叉神經痛的易發因素。 個人衛生狀況和三叉神經痛的發生也是息息相關,很多患者是由於不注意個人衛生,導致了病毒感染,也會引發三叉神經痛的發生。
  • 認清「頑固」的三叉神經痛,看準這6點
    三叉神經痛主要是指三叉神經分布區易發生疼痛,它在發作的時候疼痛難耐會讓患者有像電擊、刀割或者撕裂樣疼痛,它具有「天下第一疼痛」之稱,三叉神經疼痛在平時容易發作有時會因為說話、洗臉、刷牙等隨意動作不小心觸碰到面部區域而導致疼痛,在發作的時候大部分患者會因為劇烈疼痛而用手揉面部來減輕疼痛
  • 三叉神經痛,疼起來要人命!它有什麼方法治療?
    老年人和年輕人都可能患上三叉神經痛,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三叉神經痛,其患病比例為3:2。右側:左側為3:2,右側多見。顏面部的中下部較V1分布區更常見, 95%發生在V2和V3分布區。三叉神經痛的患者大部分為血管壓迫三叉神經根部,但約有5%以上的患者由位於橋小腦區腦實質外腫瘤導致。疼痛通常為單側局灶性,但在5%的人群中可能是雙側的。
  • 皰疹神經痛三叉神經痛可別「拖」
    帶狀皰疹是在身體單側的皮膚上,呈帶狀發作的一種急性皮膚病,開始看著幾個小水泡,就是因為發作期的這幾個小水泡太小了,大多患者沒有經歷過這幾個小水泡造成的潰爛和破壞性,太沒在意或大意了,皰疹可能很簡單的方法治療消除了,更厲害的是這個病會有個後遺症的病非常的棘手,就是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 三叉神經痛是怎麼引起的?6大「兇手」已揪出,沒有一個是小問題
    三叉神經痛是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出現劇烈且陣發性的疼痛,一般好發於女性身上,簡直讓患者痛不欲生,那三叉神經痛是怎麼回事。三叉神經痛是怎麼引起的?1.局部受到壓迫當三叉神經系統感覺根的某一個部位受到壓迫或牽拉時,可引起三叉神經痛。
  • 一個治三叉神經痛的辦法,證實經絡存在
    那是在1968年,王師因為工作關係,來到了當時的山西芮城縣。在當地,一位老婦人找到了王師,請求治療三叉神經痛。她這個三叉神經痛,已經發作將近2個月了。疼起來的時候,幾乎無法忍受,她就不斷地打自己的臉。她也曾經服用過中藥,前後吃了二十多劑,沒效果。她也接受過封閉治療,也僅僅是暫時緩解。
  • 上海冬雷腦科醫院蓋延廷主任科普三叉神經痛必備知識
    1.什麼是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是三叉神經疾病導致的嚴重面部疼痛。雙側面部各有一根獨立的三叉神經,它的功能就是讓我們感覺到面部不同位置的疼痛覺、觸覺、溫度覺。2. 三叉神經痛怎麼形成的?下列情況會導致三叉神經發射痛覺信號到大腦,引起三叉神經痛。
  • 王一雄:專治各種疼痛的泉州一哥
    擅長帶狀皰疹引起的神經痛、三叉神經痛、頸椎腰腿痛、癌痛等慢性、頑固性疼痛疾病的治療。病人口口相傳換來錦旗飄飄  泉州市第一醫院寶蓮樓的疼痛診療室,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診療床、診療儀器,最顯眼的,還要數辦公室牆上,掛滿了近兩年來,患者送來的錦旗,這是榮譽,也是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