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千萬別大意!鑑別三叉神經痛,別錯拔一口好牙!

2021-01-14 神外賈叔

都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可有些患者拔了牙,卻還是痛得受不了,怎麼回事?

近日,賈棟主任門診時就遇見一位患者,一口好牙都拔光了卻還是疼,最後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是三叉神經痛。患者之前服用卡馬西平有效果,如今沒有作用才來就診。這種情況,賈棟主任建議患者可行微血管減壓術,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牙疼、三叉神經痛,傻傻分不清楚!

牙疼和三叉神經痛雖然相似,但還是有其不同的特點。

一般來說,牙科疾病引起的牙痛有以下幾個特點:

1、無年齡及性別差異,任何人群均可發病,多有牙齦炎或齲齒病史;

2、疼痛初期為齒齦及顏面部陣痛,後期多為持續性脹痛或跳痛,夜間較重;

3、牙齒對冷、熱敏感,接觸冷、熱食物可誘發劇痛,常無扳機點;

4、疼痛時間長,多合併有齒齦及頰部腫脹;

5、因引起牙痛的疾病多為感染性的,故炎症重時多有畏寒、發熱、精神及食慾差等表現;

6、齒齦紅腫、張口受限、牙齦有叩擊痛。

上述幾個特點是三叉神經痛所沒有的,加之三叉神經痛有特徵性疼痛、扳機點、發作史等,可以區別二者。

一般來說,三叉神經痛發作時疼痛在頭面部,驟發驟停,呈刀割樣、燒灼樣、針刺樣等難以忍受的劇痛。一般歷時數秒至數分鐘,且不定時發作。

三叉神經痛敏感區主要分布在這些部位:口周,如上下唇部、鬍鬚處;口腔內,如舌的前半部、牙齦、臼齒處;鼻周,如鼻翼、鼻唇溝;臉頰部,如上頜區、下頜區、耳前區;前額部。

牙疼時,請警惕三叉神經痛可能!

但牙痛刺激神經末梢可致三叉神經區域的放射痛,這使鑑別較為困難。所以生活中一旦出現牙疼的相關症狀,患者朋友在牙科、口腔科治療無效果後,還是需要考慮三叉神經痛的可能,及時前往正規醫院的神經外科進行鑑別。

如果確診為三叉神經痛,這時候找對了病因,接受正規治療就能擺脫這種折磨人的痛苦了。

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治療方法不同!

大部分患者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一般來說單純藥物治療並不能針對病因根治,早期可以考慮內科藥物控制疼痛,最終還是需要進行顯微血管減壓手術評估!

而微血管減壓術直指病因,效果顯著,疾病治癒率高(90%以上),並且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安全性高,能完全保留血管、神經功能等,是三叉神經痛患者治療的最佳選擇之一。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比較少見,一般由顱內外各種器質性病變,如顱內腫瘤引起的三叉神經痛,這時只需手術切除腫瘤,病情就可能得到緩解。

相關焦點

  • 誤把三叉神經痛當牙痛,一女子誤拔三顆大牙
    三叉神經痛被稱為「天下第一痛」,疼起來讓人難以忍受。近日,廣東三九腦科醫院接診了一位因臉痛誤拔了三顆大牙,最終查明是三叉神經痛的患者。醫生提醒,三叉神經痛易被誤診為牙痛,且秋冬季節高發,患者因牙痛拔牙時千萬要謹慎。今年44歲的王姐(化名)家住茂名鄉下。
  • 「天下第一」的三叉神經痛被一個小球囊打敗了
    但有一種痛,忽來忽去,可能洗臉刷牙、吃飯喝水甚至打個哈欠,都能瞬間半邊臉疼得你直掉眼淚還束手無策。這種痛,就是三叉神經痛,那痛苦,像錐刺、如刀割、似電灼……痛得死去活來,恨不能用頭撞牆。半年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外科引進了一種新的治療三叉神經痛方式,針眼大的手術通道,注射不到一毫升液體的「球囊」,就可以讓「疼起來真要命」的三叉神經痛「乖乖就範。
  • 區分三叉神經痛與牙痛
    區分三叉神經痛與牙痛主講人: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副院長 王 勁 □張曉磊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急匆匆跑去看牙醫,拔了疼死人的「壞牙」,然而疼痛沒有絲毫減輕。這時,我們應該注意是另一種疾病,三叉神經痛,號稱「天下第一痛」 。
  • 皰疹神經痛三叉神經痛可別「拖」
    帶狀皰疹是在身體單側的皮膚上,呈帶狀發作的一種急性皮膚病,開始看著幾個小水泡,就是因為發作期的這幾個小水泡太小了,大多患者沒有經歷過這幾個小水泡造成的潰爛和破壞性,太沒在意或大意了,皰疹可能很簡單的方法治療消除了,更厲害的是這個病會有個後遺症的病非常的棘手,就是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 牙痛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口腔醫生告訴你怎麼做?
    其實,牙痛真的有可能是病,且真的可能會要人命。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要麼是我們身邊人牙痛,要麼是自己牙痛,每次痛起來,你都能感受到牙痛的人那痛苦的表情,意味著什麼。牙痛起來的時候,恨不得把牙齒拔了,或者有的朋友害怕拔牙,就想自己買藥吃。其實,找對痛因,才好對症下藥。所以為了給大家科普,我去跟口腔科醫生請教:人們一般牙痛的原因第一是齲洞。
  • 長沙一五旬女士面部疼痛以為是吃辣上火牙疼,原來是三叉神經痛
    難以忍受後於口腔科門診後轉神經外科門診,考慮三叉神經痛住院。 據悉,三叉神經痛是最常見的腦神經疾病,號稱 " 天下第一痛 ",以一側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痛為主要表現,發病率可隨年齡而增長。三叉神經痛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右側多於左側。
  • ...三叉神經痛可別「拖」——身上出現小水泡,警惕患了「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在身體單側的皮膚上,呈帶狀發作的一種急性皮膚病,開始看著幾個小水泡,就是因為發作期的這幾個小水泡太小了,大多患者沒有經歷過這幾個小水泡造成的潰爛和破壞性,太沒在意或大意了,皰疹可能很簡單的方法治療消除了,更厲害的是這個病會有個後遺症的病非常的棘手,就是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如果發作在頭面部的,也會被稱為三叉神經痛,有的患者可能沒有發作出皰疹來,也會引起頭面部的劇痛或異物感。
  • 三叉神經鞘瘤導致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手術
    這裡是三叉神經痛平臺,為患者提供疾病科普宣教通道,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健科三叉神經痛醫學研究中心」微信公眾平臺。巖靜脈位於神經根的側方和後方,在巖上竇下方進入三叉神經孔。滑車神經位於三叉神經根上方,第Ⅶ、Ⅷ對腦神經位於其下方。
  • 三叉神經痛的臨床解剖學研究進展
    他們認為三叉神經根任何部位壓迫都可能引起三叉神經結構扭曲,從而對REZ或TZ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引起三叉神經痛。所以引起三叉神經痛的「責任血管」可以位於三叉神經蛛網膜下腔段的任何部位。 Apfelbaum也認為三叉神經痛的發生與三叉神經受壓後引起扭曲變形有關。
  • 上海醫院看三叉神經痛排名
    上海醫院看三叉神經痛排名 時間:2020-11-27 14:22 上海神經內科醫院 由於三叉神經痛在發作的時候容易伴隨出現劇烈的疼痛,因此人人對三叉神經痛都避而遠之,但是有些患者由於沒有注意做好預防工作還是受到了三叉神經痛的發作困擾,那麼三叉神經痛發作之後需要注意什麼
  • 三叉神經痛像刀割 像火灼一樣的痛
    疼痛的感覺每個人都經歷過,不管是身體上的疼痛還是心裡上的疼痛,造成疼痛的原因很多,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疼痛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也不同,有這麼一種疾病引起的疼痛號稱「天下第一痛」,這是多麼痛啊!三叉神經痛,作為常見的頑疾型疾病,常見於中老年人,疼痛主要表現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
  • 牙痛常見的診斷方法 六個方法能幫你緩解牙痛
    牙痛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是卻很難忍受,特別是吃東西的時候就疼的很厲害,很多人很不解。那麼牙痛有什麼診斷方法麼?   牙痛的常見診斷方法   1、深齲   臨床上表現為冷熱刺激一過性疼痛,扣診,探診洞底敏感,無自發痛,經蓋髓治療有效。
  • 長了智齒一定要拔嗎?該不該拔,關鍵看這幾個
    有人認為智齒必須要拔,有些人認為拔智齒要看情況。到底應該如何做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智齒必須得拔嗎?智齒是人20歲之後才會長出的牙齒,又稱第三磨牙。它會帶來一系列的危害,因此拔去智齒是大多數人的選擇。長了智齒會引發三叉神經痛,還會引發齲齒。導致這顆智齒非常的疼痛難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另外因為智齒生長位置的原因,還會侵犯相鄰牙齒,導致咬合關係不良。
  • 三叉神經痛是怎麼引起的?需注意哪些事項?
    三叉神經痛是怎麼引起的?需注意哪些事項?來源:人民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三叉神經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出現短暫、反覆發作的疼痛,主要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的,那引起三叉神經痛的因素有哪些,該如何護理呢。
  • 迎戰「疼痛之王」三叉神經痛
    有一種痛,叫三叉神經痛,它被稱為「疼痛之王」。為了描述這種疼,人們找了很多形象生動的形容詞:像刀割一樣、火燒一樣、針刺一樣、電擊撕裂一樣……    現代醫療有了越來越多的辦法來對抗它,這是好事,卻也讓一些患者產生了困惑。
  • 76歲老人三叉神經痛了10多年,一根針精準去痛!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向雨航家住南山的王奶奶(化名)被被三叉神經痛折磨了10多年,常常「痛不欲生」。兩個月前,王奶奶的「三叉神經痛」加重了,每天要痛5-6次,痛得實在無法忍受。近日,王奶奶無法忍受疼痛的折磨,在熟人的推薦下,來到協和深圳醫院神經外科就診,希望「能有辦法拯救她」。三叉神經痛,俗稱為「面痛」,是最常見的顱神經疾病之一,發病率約為52/10萬,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尤其女性多見。
  • 滿口牙疼是什麼病兆 這五種病可能致牙痛
    2、牙髓炎多是由於深齲未補致牙髓感染,或化學藥物或溫度刺激引起,其疼痛為自發性,陣發性劇痛,可有冷、熱刺激痛和叩痛。這種牙痛的應急處理,可用芬必得300mg口服,一日2次,止痛,或用民間驗方止痛。根治的方法是在局麻下用牙砧磨開牙髓腔作牙髓治療。
  • 七旬老人三叉神經痛了10多年,「機器人」手術一根針精準去痛
    76歲的王奶奶被三叉神經痛折磨了10多年,常常「痛不欲生」。痛了10多年不願動手術,醫生另闢蹊徑10年前,王奶奶的左前額和顴部開始出現疼痛感,像被電擊一樣,每次要持續10多秒,每個月才一兩次,沒有其他症狀,但每次發作讓她痛不欲生。家人帶著王奶奶到多家醫院就診,均被診斷為「三叉神經痛」。有醫生建議手術治療,但王奶奶害怕做手術,只選擇了口服藥物,但效果不明顯。每次疼痛的時候,仍是自己「硬扛著」。
  • 原是三叉神經痛作怪
    吳阿姨今年84歲,患三叉神經痛已有十多年,看了多家醫院都不見好,現在止疼藥卡馬西平每天要吃15片!  「忍不住呀!別說吃飯了,就連笑笑、皺個眉都痛!」吳阿姨說,近三年自己的三叉神經痛越來越厲害,發作像針刺一樣,痛到哭,就連說話都疼。為了少疼點,就只能少說話,木著臉,於是成了一副「撲克臉」。她還說,早些時候自己甚至被誤診為牙疼,還拔過牙!
  • 神經內科呂紅彬醫生:哪些原因是三叉神經痛的易發因素?
    氣候變化也是三叉神經痛的易發因素。 個人衛生狀況和三叉神經痛的發生也是息息相關,很多患者是由於不注意個人衛生,導致了病毒感染,也會引發三叉神經痛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