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消化內科主任 令狐恩強

2020-11-28 人民日報人民網

  背景:「請開始膠囊胃鏡5G遠程檢查!」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消化內科主任令狐恩強教授通過聯通5G技術連線「安翰5G實驗室」,身處「安翰5G實驗室」的患者在中日友好醫院消化科宋振梅副主任醫師的指導下吞下一個膠囊胃鏡,胃部實時畫面出現在了盛典現場的大屏幕上,現場505位參會嘉賓見證了首例膠囊胃鏡5G遠程檢查演示。

  我們通過5G技術進行了一場磁控膠囊胃鏡的遠程檢查,通過聯通5G技術連接人民日報社第三屆國之名醫盛典現場與位於望京SOHO的「安翰5G實驗室」,進行膠囊胃鏡遠程檢查。在盛典現場,操作員在可便攜操控設備上進行操作,通過遠程操控患者現場吞服的膠囊胃鏡,對身處「安翰5G實驗室」的患者進行了胃部檢查。

  操作員直接控制受檢者胃內膠囊運動軌跡,實時調整膠囊胃鏡的姿態和角度,360度全方位系統地進行胃部檢查,並對各部位拍照。拍攝的實時醫學影像清晰呈現在國之名醫盛典現場大屏幕上,可實時遠端查看受檢者胃內狀況,令狐恩強教授對醫學影像進行分析並對其胃部情況進行了遠程診斷。

  此次通過聯通5G技術遠程操控磁控膠囊胃鏡進行檢查,驗證了5G平臺下磁控膠囊胃鏡遠程診查的可行性,為基層醫療機構輸送優質醫療資源,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診療水平,能夠使患者在家門口方便地接受篩查,並獲得專家閱片和診斷,保證了篩查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在5G環境下,通過高科技創新實現的跨屏、跨空間、跨地域的新型診療方式,可大幅提升專家效能,資源下沉,提升基層診療水平。未來,通過5G技術,當地醫生為患者完成基本的檢查準備後,可由專家通過遠程實施關鍵的、難度大的檢查或手術步驟,這種組合將提高邊遠地區手術質量,拓展手術救治範圍。5G技術將為分級診療醫改政策落地提供更堅實的技術支撐,我十分期待5G技術在醫療領域落地應用。

  更多內容詳見本期23版報導

相關焦點

  • 海軍總醫院60年:專訪神經內科主任戚曉昆
    海軍總醫院60年:專訪神經內科主任戚曉昆 原標題: 主持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自1954年成立至今,到目前為止擁有55個專業科室,其中包括1個全軍神經外科研究所,耳鼻喉、高壓氧、航海航空等3個全軍醫學專科中心和1個全軍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技術中心,脊柱外科疾病、結節病和視光學疾病等3個全軍專病中心。在今天這個特殊時刻,我們也邀請到了海軍總醫院各個科的主任來跟大家聊一聊各個科的具體情況。首先為您介紹一下,坐在我身邊的是來自海軍總醫院的神經內科戚曉昆主任。
  •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原消化內科研究成果獲得一等獎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原消化內科研究成果獲得「2018年度北京醫學科技獎」一等獎近日,2018年度「北京醫學科技獎」評比結果揭曉,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原消化內科劉巖、閔敏團隊的研究成果---「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高效診斷系統及系列手術器械研發與應用」獲得一等獎。
  • 阜陽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穆夏黎醫師晉級2020年全國神經系統疑難...
    本次大賽由中國卒中學會卒中與眩暈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中心主任趙性泉教授擔任主席,評委包括: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胡學強教授,蘇州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劉春風教授,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認知障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杜怡峰教授等16位國內頂級教授。
  • 解放軍總醫院康復醫學中心Vasyli Medical足踝治療課程通知
    通過此課程將培養足踝臨床物理治療學有興趣的治療師,並介紹如何評估足部問題與鞋墊輔具製作,及足部徒手療法和運動指導搭配的運作模式,開創一個屬於物理治療的事業。我們仍將邀請臺灣澄清醫院復健治療部主任蔡永裕親自主授,蔡永裕為前臺灣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臺灣物理治療學會臨床專科委員會主任委員、臺灣物理治療學會繼續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現擔任臺灣中國醫藥大學臨床副教授、臺灣陽明大學研究所兼任客座講師、臺灣衛生福利部教學醫院評鑑委員、澳洲Vasyli Medical足踝醫學亞太區顧問、昆明醫科大學客座教授、杭州尤看運動醫學診所總顧問
  • 從分支到大樹 從跟跑到領跑 超級微創引領我國消化內鏡未來...
    開幕式由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王邦茂教授和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柴寧莉教授共同主持。 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主任委員令狐恩強教授致辭中指出:「自1991年建會以來,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跟跑世界發達國家的內鏡診治技術到今天一些內鏡技術國際領先,成為消化內鏡大國;從簡單的內鏡診斷到內鏡下手術,逐漸模糊了內外科界限,長驅直入進入外科領地,以超級微創的手段解決了諸多的外科問題;從耗費數小時的人工閱片到瞬間人工智慧閱片以及人工智慧的多方向進展
  • 亞太眼科學會人工角膜學組在解放軍總醫院成立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羅國金、張琳琳、陳兵)亞太眼科學會人工角膜學組成立大會日前在解放軍總醫院舉行。同期,角膜移植和人工角膜技術學習班也在這個院舉辦。他介紹,解放軍總醫院眼科在國內開展人工角膜移植工作時間最早、醫治病人例數最多、醫治效果最好,「此次大會能在這裡舉行,是名至實歸。」
  • 解放軍總醫院基於新一代測序技術的「試管嬰兒」誕生
    據新華網10月8日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姚元慶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經過三年的研究探索,開發出基於新一代測序技術的植入前胚胎遺傳學檢測技術,並順利完成臨床轉化。採用這項創新技術,一位「試管嬰兒」反覆胚胎移植失敗的婦女成功受孕,並於2014年9月30日誕下一名健康女嬰。相關研究成果已在《遺傳學與基因組學雜誌》上發表。
  • 第四軍醫學大學西京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孫世仁簡介
    孫世仁,第四軍醫學大學西京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美國梅奧醫學中心訪問學者,西京-梅奧腎病姊妹中心專家組成員,現任中華腎臟病學會青年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血淨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腎臟內科分會常委,陝西省腎臟病學會副主任委員,全軍腎臟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全軍醫院感染學會血液透析感控學組副組長,全軍血液淨化技術治療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結合腎病學會委員,《美國腎臟病雜誌(中文版)》《中華腎臟病雜誌》、《中華腎病研究電子雜誌
  • 東部戰區總醫院盧光明教授獲得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大會並講話。東部戰區總醫院放射診斷科盧光明教授獲何梁何利獎,他成為何梁何利獎的首位放射學家。「振奮!感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科技工作者的深切關懷和殷切期待。」面對鮮花和掌聲,頒獎現場的盧光明教授謙虛而感恩,「更加體會到科技強國、科技強軍的強烈使命感,要只爭朝夕,更加努力。」
  • 解放軍總醫院即將首次發布CART細胞治療實體瘤的臨床研究數據
    記者獲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韓為東教授已獲得上述兩個著名國際會議的正式邀請,將正式公布他們團隊在CAR-T細胞治療實體瘤方面的臨床研究數據,即「靶向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CART細胞針對肺癌和其它實體腫瘤免疫治療的臨床研究」。
  • 專業牛不牛,看一看是否「教學指委」主任委員單位即知!
    對於教學指導委員會,許多業外人士並不了解,這是體現高校在專業方面話語權的體現,主任委員單位是專業方面的最高權威高校。填報高考志願,對此不得不知,否則容易被其他表面信息所幹擾。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辦出世界一流大學,人才培養是本,本科教育是根。本科不牢,地動山搖。
  • 再見了,福州總醫院!
    454醫院改為東部戰區空軍醫院;南京軍區總醫院改為東部戰區總醫院;105醫院改為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01醫院,同時接管解放軍安徽省軍區、解放軍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有門診部。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更名為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900醫院;蘭州軍區總醫院更名為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940醫院
  • 2018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發布,神經病學100強出爐!
    2018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發布,神經病學100強出爐!2018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覆蓋全國1660家醫院,此次發布了綜合和29個學科前100位醫院排名。小編將神經病學領域的100強名單進行摘錄,看看你家的醫院有沒有在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