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總醫院60年:專訪神經內科主任戚曉昆

2020-11-29 央視網

海軍總醫院60年:專訪神經內科主任戚曉昆

原標題:

主持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自1954年成立至今,已經走過了60年的風雨歷程。到目前為止擁有55個專業科室,其中包括1個全軍神經外科研究所,耳鼻喉、高壓氧、航海航空等3個全軍醫學專科中心和1個全軍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技術中心,脊柱外科疾病、結節病和視光學疾病等3個全軍專病中心。在今天這個特殊時刻,我們也邀請到了海軍總醫院各個科的主任來跟大家聊一聊各個科的具體情況。首先為您介紹一下,坐在我身邊的是來自海軍總醫院的神經內科戚曉昆主任。

戚曉昆:主持人好,網友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請戚主任給大家介紹一下海軍總醫院的神經內科基本情況。

戚曉昆:好的,海軍總醫院的神經內科現有醫務人員70餘人,而且我們的醫生都是碩士博士畢業的,我的病房現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應該說國內最大的神經重症監護單元,有21張床,負責一些神經重症監護的病人。另外一部分是神經內科總區63張床,總體而言我們的床位不是很多,但是我們的病種在全國來講是最多的,所以各種神經疑難雜症在我們這都能見到。若是來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進修,應該說可以有更多的見識和收穫。

此外,從學術角度講,我是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的委員,我們科有五人都是各分會的委員,這在全軍的神經內科專業當中也是不多見的,應該說我們學科在學術水平方面,在國內是有相當高的一個地位和影響力。

主持人:醫資力量非常強。您也給大家介紹一下,海軍總醫院發展了60年了,在這個過程當中有沒有您一些印象比較深刻的大事件?

戚曉昆:海軍總醫院成立了60周年,我們這個專科後來我也了解了一下,我們的專科的應該說專業組,神經專業組是在1958年建立的,當時只有一位大夫,到了2000年8月份,也就是正好15年,神經內科才獨立成科,到現在是15周年。我想這個應該說對於我們專科的成立,也是一件大事情。

再有就是在2000年的8月份,我們同時建立了神經康復訓練中心,這樣為癱瘓的病人找到了恢復的一個捷徑。在2005年的8月份,我們與時俱進地建立了以溶栓組成單元重症監護為一體的卒中單元,這對卒中患者的醫療治理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再有2006年,我們科成了第二軍醫大學的碩士培養點,應該說對於我們這個科室來講也是一個很大的進步。2006年底,我們建立了神經免疫,神經病理的實驗室,這應該說是為學科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平臺。2008年5月14日,我們又創建了神經系統疑難病多學科聯合會診中心,這是學科聯合攻關的非常有益的探索,為很多神經系統疑難疾病的患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所以在2013年5月15日成立五周年之際,我們又舉辦了一次紀念活動,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醫學會的會長金大鵬教授也蒞臨,給予了會診中心高度的評價。2010年,我們成為了第二軍醫大學和南方醫科大學的博士生培養點。

2012年,我們又成為的合格的北京市住院醫生培訓基地,在2013年,正是因為在我們承辦的多屆的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的基礎上,我們科獨立承辦了第十四屆全軍神經內科的年會,以及第十屆的中瑞國際神經科學學術會議,這也體現了科的較高的管理組織協調水平。

主持人:好的,這都是幾個非常重要的歷史節點,大事件,您給大家講一講,咱們海軍總醫院的神經內科它的一個發展過程當中,體現出來的特色和優勢在哪呢?

戚曉昆:好,我們學科我們總結有五大特色,第一大特色,是以急診溶栓卒中監護單位,早期卒中救護體系,它可以使卒中患者救死率,復發率大大降低,而且大大提高了患者恢復自理能力的救治體系。

第二個,像中樞神經系統的多發硬化脊髓炎等疾病,我們的診斷和治療成功率相當高,發表相關文章已經30多篇。

第三個是多系統萎縮和帕金森綜合症,這類疾病的鑑別診斷方面,我們也形成了診治的特色。

再有第四點,是我們在遺傳代謝病方面,就是在神經肌肉病方面,我們的診治也形成了特色。比如線粒體腦疾病的診治在國內領先,而且獲得了軍隊的醫療成果的二等獎。

第五點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大特色,是我們神經系統疑難病的診治,現在形成了國內非常好的影響。國內遠到西藏、新疆,國外遠到美國、哈薩克斯坦、蒙古,這些患者都慕名前來會診。目前會診2200餘例,而且糾正診斷大約是1000例左右。出版神經疑難病的相關書籍是3部。

我們會診中心是每周三下午會診,它是匯聚了我們自己醫院的專家,以及駐京的神經科、病理科、影像科三個學科為主的,國內都是頂級的專家,集中在一起會診,所以會診的效率非常高,深受患者的歡迎。

我們還有四大技術優勢,第一大技術優勢是我們神經肌肉病理活檢的技術,這是國內為數開展不多的單位之一,這樣我們通過肌肉活檢,就能夠給患者在診斷方面有一個提示。

第二個是神經免疫實驗室的診斷技術,通過這項技術,我們可以診斷比如說這個是視神經脊髓炎,那個是多法硬化,所以對疾病的診斷提供了支撐。

第三個是我們做的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的診斷,像肛門括約肌,我們也是國內開展最早的。尿道括約肌是唯一一家開展的技術。這項技術對於帕金森綜合症這樣的病人鑑別診斷非常有意義,像多系統萎縮就是陽性率非常高,而帕金森病陽性率非常低,所以現在兄弟醫院經常給我們送這樣的病人,進行診斷。

第四項技術,是我們急性溶栓,重症監護和神經康復為一體的組織化的卒中的綜合治療體系,這對卒中患者的早期救治和康復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平臺。

主持人:好的,接下來您也給大家介紹幾個您覺得非常經典的治療成功的案例?

戚曉昆:好,我們有相當多的患者,可以說是病入膏肓,經過醫生人員的救治又起死回生了。有一個年輕的19歲的大學生,他在海南上大學,後來得了病以後,在外院經過開顱手術,當時活檢是炎症,結果按炎症進行治療。進行治療以後,患者病情逐步加重,而且到了淺到中度的昏迷狀態,患者的家屬拿著他的資料,後來找到了我們,聽說我們有一個疑難病會診中心,對孩子還是要抱著一線希望,說你再幫我們看看,我們孩子到底是什麼病。後來我通過他的影像資料看了以後,我覺得診斷上可能還是有值得商榷的這種地方,我就說你這種病,雖然做了病理了,又是幾位病理的資深專家給你出的病理報告。但是憑藉我們的臨床經驗,可能還不是炎症,或許是神經系統的一種可以治的腫瘤。

但是當時正趕上部隊的三級甲等醫院檢查,當時重症病人,那個時候基本上誰都不願意收,而且誰都覺得壓力大,但是我也頂著壓力,後來在患者的再三的乞求下,我們還是把患者設了進來。當時患者腦壓很高,意識是昏迷狀態。來了我說了,你還要做第二次的活檢幫助你確診,家屬也非常積極,我們經過了會前的確診和討論,最後確定有必要進行第二次活檢。第二次活檢證實了我們的一個判斷,它是一個生殖細胞瘤,這種腫瘤經過放療就可以改善病情。後來這個病人得到了確診。

過了四個月,有一天患者的母親帶著患者來看我,當時我特別詫異,我沒想到居然能走著過來看我,因為當時我想,可能治一治生命再進一步延續,沒想到那麼好。儘管眼睛的眼神還不在一條線上,但是患者已經能活動了,能走過來了,而且哭著感謝我們的醫務人員。當時我也很感動,我說真沒想到。就像這樣的例子,我們已經真是很多了,所以在中央電視臺科技頻道,中央電視臺的道德與觀察,先後四次錄製了我們救治這些疑難危重患者的特殊的事例,所以正是因為我們有疑難會診中心這個平臺,所以使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挽救那些還可以挽救的生命。

主持人:這個確實是一個很感人的事例,沒想到這個年輕人還重新可以得到自己的生存的這種能力,並且還可以繼續地生活下去,而且我們相信也會生活的越來越好。

戚曉昆:是的,後來我們又回訪了這個孩子,能夠騎車,能夠看書。

主持人:還可以騎車了。

戚曉昆:對,還可以看書,應該說基本恢復正常了。

主持人:好的,也請戚主任給大家介紹一下咱們的神經內科的科室未來的發展定位和目標。

戚曉昆:作為我們的科室發展目標是「五個一」,一個就是建設一支優秀的專科醫療團隊。第二個,打造國內一流的臨床研究型專科。第三個,我們想創建國際一流的神經系統疑難疾病的會診中心。第四,培養國內一流的專科名醫。最後一點,我們將提供國內一流的專科醫療服務。我們的定位是軍內領先,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的神經專科。

主持人:也請戚主任最後為您所負責的科室送上一句美好的祝願。

戚曉昆:應該說首先祝賀海軍總醫院成立60周年,當然也祝願我們海軍總醫院的神經內科走過了15個年頭,祝願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像航母中的中央控制室一樣,為海軍和全軍的醫療衛勤保障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和力量。祝願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人傳承優良,關愛健康,務實創新,跨越自我。作為特殊身份的白衣天使,為百姓帶來福音,創造更多重生的希望與未來。我也祝願我們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明天更加美好,未來更燦爛。

最後,也祝廣大的網友觀眾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平安幸福。

主持人:好的,謝謝戚主任來到《健康有約》,在這我們也祝願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早日達成「五個一」的目標。好的,感謝觀眾朋友們收看本期的《健康有約》,謝謝您。 

相關焦點

  • 阜陽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穆夏黎醫師晉級2020年全國神經系統疑難...
    本次大賽由中國卒中學會卒中與眩暈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中心主任趙性泉教授擔任主席,評委包括: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胡學強教授,蘇州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劉春風教授,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認知障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杜怡峰教授等16位國內頂級教授。
  • 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姚生:談談「肌無力」
    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姚生:談談「肌無力」 健康臺 央視網健康 2015年04月23日 10:51 A-A+ 那麼今天就請我們的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姚生先生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姚主任您好,歡迎您,和我們的網友打個招呼好嗎?姚生:各位網友大家好。主持人:非常歡迎您和我們大家一起聊一聊「肌無力」的問題。首先想請您為我們解釋一下,肌無力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 ...病與神經免疫進展研討班」暨第五屆神經病學「萃英論壇」在蘭召開
    2019年第十五屆「全國腦血管病與神經免疫進展研討班」暨第五屆神經病學「萃英論壇」在蘭州召開。  本次會議組織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神經病學醫學領域的醫療專家前來講學,包括日本國家神經病學和精神病學中心主席水澤英洋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戚曉昆教授;解放軍空軍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石進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黃旭升教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病理科主任盧德宏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佳偉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任魏東寧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影像中心主任鄭奎宏教授
  • 航空總醫院成功舉辦第八屆神經病學論壇,首次開啟神經內外科專家...
    航空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邢巖博士主持會議中學術講座現場2016年5月13-15日,航空總醫院第八屆神經病學論壇暨首屆神經內外科專家學術對話高峰會議在北京亞奧國際酒店成功舉辦。論壇緊緊圍繞神經病學領域新進展、新技術開展,吸引了來自北京及全國各地的神經內外科專家,中航醫療兄弟單位院長、主任,以及200餘名臨床醫護人員參會。航空總醫院副院長王希利、航空總醫院神經病學會診中心名譽主任兼首席專家李舜偉教授分別為大會致辭。航空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神經內科主任邢巖博士擔任大會執行主席並主持大會。
  • 海軍首個醫學專科研究所在海軍總醫院掛牌成立
    海後蘇景祥副部長、總後衛生部醫療局劉名華局長為研究所揭牌國防部網北京7月18日電 據中國軍網(劉騰、黃育平)報導:經總後勤部衛生部批准,7月18日,全軍神經外科研究所正式成立,掛牌儀式在海軍總醫院舉行,這是海軍首個醫學專科研究所。
  • 蒙古女孩患額葉腫瘤,海軍總醫院用六個小時成功切除
    一名24歲患額葉腫瘤的蒙古籍女孩在被當地醫院告知無法手術後,在海軍總醫院神經外科獲治。近日,海軍總醫院神經外科接診了一位來自蒙古的腫瘤患者並成功為她進行了額葉腫瘤切除手術。這位女患者叫塔娜,是一位年輕的設計師。今年5月和8月,塔娜在睡夢中出現兩次癲癇大發作表現,當地醫院未能明確病因。
  • 「抗擊」疾病—毓璜頂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孫旭文和她的團隊
    記者獲悉,僅上半年毓璜頂醫院神經內科完成介入手術400餘例,靜脈溶栓手術120多例,動脈取栓20餘例。近年來,由於工作成績顯著,毓璜頂醫院神經內科被評為全省神經內科的重點學科。此外,由於在腦卒中方面的突出貢獻,今年6月底在全國卒中大會上又被評為全國十佳綜合卒中中心之一。
  • 北京同仁醫院神經內科成功舉辦第六屆國際神經感染免疫暨腦血管病...
    8月28-29日,由北京同仁醫院神經內科成功舉辦了第六屆國際神經感染免疫暨腦血管病高峰論壇(NIC論壇)。NIC論壇是國內首個將神經感染、神經免疫、腦血管病、神經變性病等多學科會通整合的高端會議,今年已經是第6屆。
  • 神經內科成功舉辦2020年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腦血管病專業
    神經內科成功舉辦「2020年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等學術會 2020年11月7日,由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濟南醫學會神經內科、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辦,濟南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承辦的《2020年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濟南醫學會神經內科學
  • 宣武醫院神經內科研究組考察寶楓生物神經酸項目
    回顧2020年10月15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王朝東主任及其帶領的博士生團隊,光臨寶楓生物,與寶楓生物陳顯揚博士帶領的研發團隊,就寶楓生物自主研發的神經系統疾病遺傳代謝數據分析雲平臺、神經酸的國內外研究進展及臨床應用等,進行了深度交流與討論。
  • 我院神經內科牽頭成功申報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內科牽頭申報的2020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正式獲批。獲批項目名稱為《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臨床研究》,項目總經費共7389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撥款1389萬元),項目實施周期5年。該項目由神經內科主任管陽太教授擔任項目首席科學家,依託上海交通大學,聯合同濟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和上海奇康再生醫學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申報。
  • 上海虹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謝彥英為你揭秘:如何修復受損神經
    謝彥英主任指出,神經內科疾病我們始終強調早期、規範、全面、規範的治療,我們不光要控制患者現有症狀,讓病情不再發展,還要儘可能為患者以後的生活、學習【上海虹橋醫院神經內科·疑難神經內科疾病專業】是集神經內科疾病預防、診療、宣教於一體的現代化特色專業診療醫院。
  • 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亞學科齊頭並進,只願為患者保駕護航
    2013年,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卒中團隊再次成功進行了煙臺首例Solitaire取栓。在腦血管病的治療方面積極探索之外,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的亞學科發展也在加緊步伐開展。如今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有很多耀眼的「頭銜」:煙臺市重點學科、煙臺市神經內科質控制中心主任單位、煙臺市醫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煙臺市預防醫學會卒中預防及控制分會主任委員單位、中國卒中中心聯盟成員、獲國家腦防委認證的高級卒中中心、國家腦血管病新藥臨床評價網絡基地、國家十二五重大新藥創製專項重大項目合作中心、清華大學品馳神經調控技術煙臺程控中心等等。
  • 著名醫院神經內科專業
    116人,60%高級職稱。1963年被批准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批准為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981年被批准為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989年被批准為國家教委重點學科,1998年被批准為衛生部重點學科,2001年再次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2007年再次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1980年被衛生部批准為國家神經內科師資培訓中心。
  • ...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消化內科主任 令狐恩強
    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消化內科主任令狐恩強教授通過聯通5G技術連線「安翰5G實驗室」,身處「安翰5G實驗室」的患者在中日友好醫院消化科宋振梅副主任醫師的指導下吞下一個膠囊胃鏡,胃部實時畫面出現在了盛典現場的大屏幕上,現場505位參會嘉賓見證了首例膠囊胃鏡5G遠程檢查演示。
  • 國內首例3D影像顯微鏡下甲狀腺癌根治術在海軍總醫院獲成功
    新華網消息:近日,海軍總醫院普通外科為一名46歲甲狀腺癌患者成功實施甲狀腺切除手術,這是國內首例運用3D影像顯微鏡技術開展的甲狀腺癌根治術。    患者李女士,意外檢查出其頸部有腫物,被確診為甲狀腺癌。普外科主任張朝軍為李女士進行詳細檢查後,決定為其實施甲狀腺腺葉探查和切除術。
  • 上海比較好的神經內科醫院是哪家?上海虹橋醫院神經內科
    上海比較好的神經內科醫院是哪家? 醫院堅持「專科、專病、專治」的醫治特徵,把神經內科病種細化聚焦,解決神經內科常見病中的「疑難」,專業詳盡的病種區分,真實凸顯了專科專病專治的共同優勢。  上海虹橋醫院神經內科是一家以神經系統疾病科學研究與臨床醫學診治為特點,集臨床、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現代化專科醫院。醫院堅持「專科、專病、專治」的醫治特徵,把神經內科病種細化聚焦,解決神經內科常見病中的「疑難」,專業詳盡的病種區分,真實凸顯了專科專病專治的共同優勢。
  • 復旦版專科聲譽榜公布,2017年度神經內科醫院排行一覽
    復旦版專科聲譽榜公布,2017年度神經內科醫院排行一覽
  • 2014 年美國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最佳醫院排名榜揭曉
    根據2014年7月15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最新發布的「最佳醫院」排名榜,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最佳醫院排名榜揭曉,來自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市的梅奧診所榮膺榜首
  • 復旦版專科聲譽榜公布,神經內科醫院排行一覽
    復旦版專科聲譽榜公布,神經內科醫院排行一覽 2017-11-12 來源: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