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主持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自1954年成立至今,已經走過了60年的風雨歷程。到目前為止擁有55個專業科室,其中包括1個全軍神經外科研究所,耳鼻喉、高壓氧、航海航空等3個全軍醫學專科中心和1個全軍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技術中心,脊柱外科疾病、結節病和視光學疾病等3個全軍專病中心。在今天這個特殊時刻,我們也邀請到了海軍總醫院各個科的主任來跟大家聊一聊各個科的具體情況。首先為您介紹一下,坐在我身邊的是來自海軍總醫院的神經內科戚曉昆主任。
戚曉昆:主持人好,網友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請戚主任給大家介紹一下海軍總醫院的神經內科基本情況。
戚曉昆:好的,海軍總醫院的神經內科現有醫務人員70餘人,而且我們的醫生都是碩士博士畢業的,我的病房現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應該說國內最大的神經重症監護單元,有21張床,負責一些神經重症監護的病人。另外一部分是神經內科總區63張床,總體而言我們的床位不是很多,但是我們的病種在全國來講是最多的,所以各種神經疑難雜症在我們這都能見到。若是來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進修,應該說可以有更多的見識和收穫。
此外,從學術角度講,我是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的委員,我們科有五人都是各分會的委員,這在全軍的神經內科專業當中也是不多見的,應該說我們學科在學術水平方面,在國內是有相當高的一個地位和影響力。
主持人:醫資力量非常強。您也給大家介紹一下,海軍總醫院發展了60年了,在這個過程當中有沒有您一些印象比較深刻的大事件?
戚曉昆:海軍總醫院成立了60周年,我們這個專科後來我也了解了一下,我們的專科的應該說專業組,神經專業組是在1958年建立的,當時只有一位大夫,到了2000年8月份,也就是正好15年,神經內科才獨立成科,到現在是15周年。我想這個應該說對於我們專科的成立,也是一件大事情。
再有就是在2000年的8月份,我們同時建立了神經康復訓練中心,這樣為癱瘓的病人找到了恢復的一個捷徑。在2005年的8月份,我們與時俱進地建立了以溶栓組成單元重症監護為一體的卒中單元,這對卒中患者的醫療治理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再有2006年,我們科成了第二軍醫大學的碩士培養點,應該說對於我們這個科室來講也是一個很大的進步。2006年底,我們建立了神經免疫,神經病理的實驗室,這應該說是為學科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平臺。2008年5月14日,我們又創建了神經系統疑難病多學科聯合會診中心,這是學科聯合攻關的非常有益的探索,為很多神經系統疑難疾病的患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所以在2013年5月15日成立五周年之際,我們又舉辦了一次紀念活動,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醫學會的會長金大鵬教授也蒞臨,給予了會診中心高度的評價。2010年,我們成為了第二軍醫大學和南方醫科大學的博士生培養點。
2012年,我們又成為的合格的北京市住院醫生培訓基地,在2013年,正是因為在我們承辦的多屆的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的基礎上,我們科獨立承辦了第十四屆全軍神經內科的年會,以及第十屆的中瑞國際神經科學學術會議,這也體現了科的較高的管理組織協調水平。
主持人:好的,這都是幾個非常重要的歷史節點,大事件,您給大家講一講,咱們海軍總醫院的神經內科它的一個發展過程當中,體現出來的特色和優勢在哪呢?
戚曉昆:好,我們學科我們總結有五大特色,第一大特色,是以急診溶栓卒中監護單位,早期卒中救護體系,它可以使卒中患者救死率,復發率大大降低,而且大大提高了患者恢復自理能力的救治體系。
第二個,像中樞神經系統的多發硬化脊髓炎等疾病,我們的診斷和治療成功率相當高,發表相關文章已經30多篇。
第三個是多系統萎縮和帕金森綜合症,這類疾病的鑑別診斷方面,我們也形成了診治的特色。
再有第四點,是我們在遺傳代謝病方面,就是在神經肌肉病方面,我們的診治也形成了特色。比如線粒體腦疾病的診治在國內領先,而且獲得了軍隊的醫療成果的二等獎。
第五點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大特色,是我們神經系統疑難病的診治,現在形成了國內非常好的影響。國內遠到西藏、新疆,國外遠到美國、哈薩克斯坦、蒙古,這些患者都慕名前來會診。目前會診2200餘例,而且糾正診斷大約是1000例左右。出版神經疑難病的相關書籍是3部。
我們會診中心是每周三下午會診,它是匯聚了我們自己醫院的專家,以及駐京的神經科、病理科、影像科三個學科為主的,國內都是頂級的專家,集中在一起會診,所以會診的效率非常高,深受患者的歡迎。
我們還有四大技術優勢,第一大技術優勢是我們神經肌肉病理活檢的技術,這是國內為數開展不多的單位之一,這樣我們通過肌肉活檢,就能夠給患者在診斷方面有一個提示。
第二個是神經免疫實驗室的診斷技術,通過這項技術,我們可以診斷比如說這個是視神經脊髓炎,那個是多法硬化,所以對疾病的診斷提供了支撐。
第三個是我們做的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的診斷,像肛門括約肌,我們也是國內開展最早的。尿道括約肌是唯一一家開展的技術。這項技術對於帕金森綜合症這樣的病人鑑別診斷非常有意義,像多系統萎縮就是陽性率非常高,而帕金森病陽性率非常低,所以現在兄弟醫院經常給我們送這樣的病人,進行診斷。
第四項技術,是我們急性溶栓,重症監護和神經康復為一體的組織化的卒中的綜合治療體系,這對卒中患者的早期救治和康復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平臺。
主持人:好的,接下來您也給大家介紹幾個您覺得非常經典的治療成功的案例?
戚曉昆:好,我們有相當多的患者,可以說是病入膏肓,經過醫生人員的救治又起死回生了。有一個年輕的19歲的大學生,他在海南上大學,後來得了病以後,在外院經過開顱手術,當時活檢是炎症,結果按炎症進行治療。進行治療以後,患者病情逐步加重,而且到了淺到中度的昏迷狀態,患者的家屬拿著他的資料,後來找到了我們,聽說我們有一個疑難病會診中心,對孩子還是要抱著一線希望,說你再幫我們看看,我們孩子到底是什麼病。後來我通過他的影像資料看了以後,我覺得診斷上可能還是有值得商榷的這種地方,我就說你這種病,雖然做了病理了,又是幾位病理的資深專家給你出的病理報告。但是憑藉我們的臨床經驗,可能還不是炎症,或許是神經系統的一種可以治的腫瘤。
但是當時正趕上部隊的三級甲等醫院檢查,當時重症病人,那個時候基本上誰都不願意收,而且誰都覺得壓力大,但是我也頂著壓力,後來在患者的再三的乞求下,我們還是把患者設了進來。當時患者腦壓很高,意識是昏迷狀態。來了我說了,你還要做第二次的活檢幫助你確診,家屬也非常積極,我們經過了會前的確診和討論,最後確定有必要進行第二次活檢。第二次活檢證實了我們的一個判斷,它是一個生殖細胞瘤,這種腫瘤經過放療就可以改善病情。後來這個病人得到了確診。
過了四個月,有一天患者的母親帶著患者來看我,當時我特別詫異,我沒想到居然能走著過來看我,因為當時我想,可能治一治生命再進一步延續,沒想到那麼好。儘管眼睛的眼神還不在一條線上,但是患者已經能活動了,能走過來了,而且哭著感謝我們的醫務人員。當時我也很感動,我說真沒想到。就像這樣的例子,我們已經真是很多了,所以在中央電視臺科技頻道,中央電視臺的道德與觀察,先後四次錄製了我們救治這些疑難危重患者的特殊的事例,所以正是因為我們有疑難會診中心這個平臺,所以使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挽救那些還可以挽救的生命。
主持人:這個確實是一個很感人的事例,沒想到這個年輕人還重新可以得到自己的生存的這種能力,並且還可以繼續地生活下去,而且我們相信也會生活的越來越好。
戚曉昆:是的,後來我們又回訪了這個孩子,能夠騎車,能夠看書。
主持人:還可以騎車了。
戚曉昆:對,還可以看書,應該說基本恢復正常了。
主持人:好的,也請戚主任給大家介紹一下咱們的神經內科的科室未來的發展定位和目標。
戚曉昆:作為我們的科室發展目標是「五個一」,一個就是建設一支優秀的專科醫療團隊。第二個,打造國內一流的臨床研究型專科。第三個,我們想創建國際一流的神經系統疑難疾病的會診中心。第四,培養國內一流的專科名醫。最後一點,我們將提供國內一流的專科醫療服務。我們的定位是軍內領先,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的神經專科。
主持人:也請戚主任最後為您所負責的科室送上一句美好的祝願。
戚曉昆:應該說首先祝賀海軍總醫院成立60周年,當然也祝願我們海軍總醫院的神經內科走過了15個年頭,祝願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像航母中的中央控制室一樣,為海軍和全軍的醫療衛勤保障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和力量。祝願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人傳承優良,關愛健康,務實創新,跨越自我。作為特殊身份的白衣天使,為百姓帶來福音,創造更多重生的希望與未來。我也祝願我們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明天更加美好,未來更燦爛。
最後,也祝廣大的網友觀眾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平安幸福。
主持人:好的,謝謝戚主任來到《健康有約》,在這我們也祝願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早日達成「五個一」的目標。好的,感謝觀眾朋友們收看本期的《健康有約》,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