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女孩患額葉腫瘤,海軍總醫院用六個小時成功切除
然而,隨著國內醫療機構軟硬體水平的不斷提高、看病流程的方便快捷,不少外國人專程到中國求醫問診。一名24歲患額葉腫瘤的蒙古籍女孩在被當地醫院告知無法手術後,在海軍總醫院神經外科獲治。近日,海軍總醫院神經外科接診了一位來自蒙古的腫瘤患者並成功為她進行了額葉腫瘤切除手術。這位女患者叫塔娜,是一位年輕的設計師。
-
血液透析新通道 航空總醫院完成首例人工血管移植物內瘻術
點擊查看 近日,航空總醫院腎內科血管通路團隊成功完成了醫院首例人工血管移植物內瘻手術。 為避免中心靜脈狹窄,保障患者生活質量,又能為透析治療提供通路,在科主任康志敏主任醫師主持下,腎內科進行了多次的血管通路建立分析會,制定人工血管內瘻圍手術期的醫療流程,並全科培訓;在對患者的雙上肢前臂和上臂血管進行細緻的檢查,及考慮患者後續治療的可能性後,最終決定為患者開展左上臂人工血管移植物內瘻術。
-
經心尖TAVI術,六旬男子重獲新生
:經心尖TAVI術,六旬男子重獲新生 2020年1月14日,西北大學附屬醫院 西安市第三醫院心胸外科成功完成市級醫院首例心尖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2020年1月16日,西北大學附屬醫院 西安市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完成院內首例「血管內超聲指導下冠狀動脈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術」。
-
海軍首個醫學專科研究所在海軍總醫院掛牌成立
海後蘇景祥副部長、總後衛生部醫療局劉名華局長為研究所揭牌國防部網北京7月18日電 據中國軍網(劉騰、黃育平)報導:經總後勤部衛生部批准,7月18日,全軍神經外科研究所正式成立,掛牌儀式在海軍總醫院舉行,這是海軍首個醫學專科研究所。
-
唐都醫院實施軍內首例顯微鏡下睪丸取精術並成功生育
馬建軍副主任為患者實施顯微鏡下睪丸取精術去年5月初,馬建軍副主任成功為其進行顯微鏡下睪丸取精術,結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試管嬰兒技術,助其實現求子夢。經檢索,該術式結合輔助生殖技術成功生育為軍內首例。小田長期在邊疆守衛,婚後四年未育,歷經千辛萬苦,多地就醫無果。為實現孕育夢,2017年5月慕名來到唐都醫院泌尿外科找到馬建軍副主任尋求進一步治療。
-
海軍總醫院60年:專訪神經內科主任戚曉昆
在今天這個特殊時刻,我們也邀請到了海軍總醫院各個科的主任來跟大家聊一聊各個科的具體情況。首先為您介紹一下,坐在我身邊的是來自海軍總醫院的神經內科戚曉昆主任。戚曉昆:主持人好,網友朋友們大家好。主持人:首先請戚主任給大家介紹一下海軍總醫院的神經內科基本情況。
-
全國首例腹腔鏡下再造陰道術成功 「石女」終獲女兒身
本報訊:向來被認為只有打開腹壁才能完成的女性嚴重生殖道畸形矯治手術,已被證實可在腹腔鏡下進行。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萬小平教授今天上午介紹說,國內首例全腹腔鏡乙狀結腸代陰道術獲圓滿成功,30多歲的M女士在「天衣無縫」的情形下終獲女兒身。 這位來自外省的女性19歲時確診患有先天性無陰道症,婚後她沒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一直心理壓力極大。
-
心內科成功完成我院首例房顫冷凍消融+左心耳封堵術一站式治療
心內科成功完成我院首例房顫冷凍消融+左心耳封堵術一站式治療 2020-07-03 0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科院自動化所光學分子影像技術臨床應用獲突破
中科院自動化所光學分子影像技術臨床應用獲突破 2014-06-25 21:22: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科院自動化所/供圖 中新網北京6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5日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該所採用光學分子影像手術導航系統成功研製的中國國內首臺乳腺癌早期臨床檢測設備,通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等多家醫院開展臨床應用,目前已成功診治百餘例的乳腺癌患者,從而實現光學分子影像技術在臨床應用的重大突破。
-
我院胃腸外科成功為「鏡面人」患者實施達文西機器人胃癌根治術
近日,胃腸外科一病區符洋副教授成功為一例罕見的「鏡面人」胃癌患者實施達文西機器人胃癌根治術。患者郭某,男性,於當地醫院就診發現胃癌後,來我院就診。經術前檢查後確診為胃癌並全臟器轉位,胸腹腔各器官及大血管均呈左右翻轉,此類先天性發育異常發生率約為幾百萬分之一,俗稱「鏡面人」。
-
河南首例UBE鏡下融合術成功開展
近日,因腰椎滑脫合併腰椎管狹窄困擾的楊女士,在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順利接受UBE(單邊雙通道內鏡技術)鏡下腰椎間盤摘除椎管減壓椎間融合+經皮釘棒內固定術(ULIF),徹底擺脫多年的病痛,也成為河南首例因該術式獲益的患者。
-
美國首例陰莖移植術咋整?
,該手術也是全美首例陰莖移植手術。就在昨天,舉世聞名的麻省總醫院發布聲明,他們的醫生們為一名因陰莖癌切除陰莖的男子移植了一名死者的陰莖,該手術也是全美首例、全球第三例陰莖移植手術。美國首例陰莖移植患者Thomas Manning而這次手術則包含了麻省總醫院整形外科、泌尿外科、精神科、感染科、護理、社會部門等跨學科合作的結晶。
-
州一醫院成功開展首例聽力重建術
州一醫院成功開展首例聽力重建術 2020-10-19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機器人微創 Ivor Lewis 食管癌根治術的應用
近年來,腔鏡微創食管癌根治術在臨床逐漸得到應用。相對於傳統開放手術,腔鏡食管癌根治術在降低手術創傷,減少術後疼痛及併發症,縮短住院時間等方面具有優勢[4]。然而腔鏡食管癌手術操作相對複雜,學習曲線長[5],尤其對於目前國內應用最多的食管癌兩切口胸內吻合術(Ivor Lewis)這一手術方式而言,腔鏡手術的二維視野、長直剛性器械以及主刀需要依賴助手控制鏡頭等局限性給胸腔內胃食管吻合及縱隔淋巴結清掃等操作帶來困難[6]。
-
北京醫院普通外科成功實施首例機器人低位直腸癌根治性保肛手術
舉報 2020年11月19日,在普通外科肖剛主任、手術室劉鵬護士長和麻醉科楊寧副主任醫師的支持配合下,
-
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的分子影像設備在臨床應用中獲進展
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乳腺癌早期臨床檢測設備——光學分子影像手術導航系統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等國內多家醫院開展臨床應用,目前成功診治百餘例的乳腺癌患者,實現了分子影像在臨床應用的重大突破,該方法受到了院方領導、外科醫生積極肯定的評價。當今世界,癌症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一大殺手。目前手術治療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
-
世界首例!長徵醫院完成全球最長節段頸胸段脊柱腫瘤切除術 脊索瘤...
(上海長徵醫院)骨科主任肖建如教授團隊實施了世界首例從顱底橫跨頸椎,直通胸2椎體8椎節惡性脊索瘤切除術,並為患者安裝3D列印人工寰樞胸椎複合假體及重建術。患者術前MRI影像更令人擔憂的是,由於病灶嚴重侵蝕,患者右側椎動脈已經閉塞,而左側椎動脈明顯被腫瘤包繞,術中一旦出現左側椎動脈及頸髓損傷將導致難以控制的大出血、腦幹梗死、高位癱瘓、死亡等系列嚴重的併發症。
-
熱血外科 | Dr.Liu聊科普之「甲狀腺癌術後和優甲樂那些事兒」
在此強調:TSH不是終極目標,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安全且有質量的生活,不要為了一個TSH過於煩惱,在安全服藥的前提下,儘量將TSH控制在要求範圍內即可。好了,本期甲狀腺癌術後與優甲樂的話題就說到這,我們下期再聊喲!
-
解放軍總醫院成功開展我國大陸地區首例特發性震顫「磁波刀」治療...
點擊查看 日前,解放軍總醫院成功開展大陸地區首例特發性震顫「磁波刀」治療手術。持續3小時的手術過程,讓困擾患者錢某10多年的震顫症狀,在他走出手術室那一刻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