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㕛叒傳喜訊!我院神經內科牽頭成功申報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2020-11-23 澎湃新聞

又㕛叒傳喜訊!我院神經內科牽頭成功申報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2020-11-06 0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內科牽頭申報的2020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正式獲批。獲批項目名稱為《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臨床研究》,項目總經費共7389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撥款1389萬元),項目實施周期5年。該項目由神經內科主任管陽太教授擔任項目首席科學家,依託上海交通大學,聯合同濟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和上海奇康再生醫學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申報。

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是一種以視神經炎和脊髓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高復發、高致殘、致衰性的中樞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亞洲人群易感,約60%的NMOSD患者於1年內復發,約90%於5年內復發;殘疾程度隨復發次數增加而加重,患病5年後,約50%的NMOSD患者因肢體癱瘓需使用輪椅,62%的患者失明,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痛苦和沉重負擔。因此,開發有效治療NMOSD的新藥是全世界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前期研究發現,具備免疫調節和組織損傷修復等功能的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hUC-MSC)具有治療NMOSD的前景,特別是管陽太教授團隊獲得國家衛健委hUC-MSC治療NMOSD備案後開展的臨床研究發現,hUC-MSC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因此,團隊將嚴格按照我國幹細胞藥物管理方案要求,在未來進一步開展針對NMOSD的hUC-MSC藥物開發系列研究,為更多相關患者獲得更好預後而不懈努力。

本項目整合了仁濟、瑞金醫院神經內科與301醫院眼科的NMOSD臨床及科研資源,建立了國內最大規模NMOSD病例庫。同時,團隊還依託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建立了hUC-MSC生產工藝體系、參與了幹細胞相關行業和地方標準的制定;基於可逆性血腦屏障開放技術構建了NMOSD動物模型。團隊成員與美國梅奧醫學中心積極合作,首次在NMOSD中發現小膠質細胞作為關鍵靶點與星形膠質細胞相互作用,介導NMOSD病理損害。本研究團隊整合了基礎研究、產品開發及產業化、臨床應用轉化所需的技術力量,為申請或獲得治療NMOSD的hUC-MSC藥品奠定了堅實基礎。

管陽太教授表示,該研究項目將在未來5年內建立起一套符合幹細胞藥物管理、針對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的臨床級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hUC-MSC)產品生產工藝,申請或獲得1項國家細胞新藥註冊。相信未來,該項目將為NMOSD細胞治療指南的制訂提供循證依據,為罕見病新藥開發提供新思路,搶佔幹細胞藥物研發的國際制高點。

近年來,仁濟醫院神經內科多個亞專業蓬勃發展。團隊於2019年底在國內首創了血漿置換聯合靶向藥物治療神經免疫性疾病,目前已有多名患者因此受益;還有2項幹細胞臨床研究已經通過國家備案並且正在進行中。科室以高質量的醫療和研究水平,為推動我國神經系統疾病醫聯體網絡建設與分級診療,高效提升疑難、危重及罕見神經疾病的診治水平做出了積極貢獻。

目前,科室已經成為國家第一批腦卒中綜合中心、國家神經免疫與感染學疾病研究分中心、周圍神經病規範診治培訓教育示範中心和綜合癲癇中心,國家神經疾病區域醫療中心認證工作近期也順利完成。本項目首席科學家管陽太教授在近期成立的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神經修復與再生分會、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分別擔任主任委員和副主任委員,為推動我國幹細胞的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努力搭建新的平臺。

原標題:《又㕛叒傳喜訊!我院神經內科牽頭成功申報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生物醫用材料研發與組織器官修復替代」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
    為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相關任務,按照國務院《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和《關於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的總體要求,經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戰略諮詢與綜合評審特邀委員會、部際聯席會議審議,"生物醫用材料研發與組織器官修復替代"重點專項列為2016年優先啟動的重點專項之一,並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 喜訊!武漢協和醫院首次挺進復旦中國醫院排行榜前十,創歷史新高!
    > 其他獲提名科室有16個:傳染科(傳染感染),呼吸內科(呼吸科),放射科,婦產科,骨科,內分泌科,皮膚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小兒外科,心內科(心血管病),眼科,腫瘤科,老年科(老年醫學),檢驗科,急診科(急診醫學)。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啟動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專項—新聞—科學網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針對事關國計民生需要長期演進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重大國際科技合作,按照重點專項的方式組織實施,加強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研發布局和協同創新,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提供持續性的支撐和引領。
  • 喜訊!我院榮獲三項上海醫學科技獎
    喜訊!我院孫贇團隊榮獲上海醫學科技一等獎、李勁團隊榮獲上海醫學科技二等獎、萬燕萍團隊榮獲成果推廣獎。近年來,項目組邊實踐邊總結,獲科研經費累計75萬,醫聯體管理者合計發表相關論文40餘篇,其中在《中華醫院管理雜誌》《中國醫院管理》《中國醫院》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6篇,SCI論文1篇,並在「全國日間手術大會」、「京津滬渝醫院管理年會」「華東六省一市醫院管理年會」上進行口頭匯報、展板交流,項目研究科研成果已連續3年收錄《上海市衛生政策研究》「綠皮書」中(2017、2018、2019),成功申報並舉辦國家級
  • 深圳市氣象局首次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立項結果,深圳市氣象局陳訓來博士牽頭申報的「人工智慧技術在粵港澳大灣區強降水臨近預報中的應用研究」獲得立項支持。該項目是深圳市氣象局首次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中獲得突破。
  • 2018年度重大新藥創製專項課題開始申報
    」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專項)於2008年啟動,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和軍委後勤保障部牽頭組織實施。  鼓勵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或改革前計劃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支持項目產生的成果申報課題,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鼓勵國家高層次人才、青年科學家和在國內創新創業的海外高層次人才申報課題;鼓勵國內課題申報單位與境外(包括港澳臺地區)研發機構聯合申請。新藥品種臨床研究課題原則上由企業牽頭申報;新藥品種類課題原則上單一品種單獨申報,不得多個打包。
  • 68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匯總
    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指南已陸續公布。據動源君初步統計,截至6月2日,已發布指南(徵求意見)的專項(含定向)43個,其中6月1日新徵求意見的「引力波探測」重點專項 為2020年新增專項,至此,2015年啟動專項試點以來的重點專項數達到68個。
  • 中國啟動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率先啟動
    中國科學技術部16日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批重點研發專項指南。在59個重點專項中,「納米科技」等9個重點專項率先啟動。 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從2014年底全面啟動,旨在解決制約中國科技計劃引領帶動創新發展的深層次重大問題。
  • 關於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場地汙染成因與治理技術「等3個重點專項...
    「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等20個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編制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國科資便字〔2017〕267號)等文件要求,現將「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等3個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建議(見附件)向社會徵求意見和建議。
  • 著名醫院神經內科專業
    1989年被批准為國家教委重點學科,1998年被批准為衛生部重點學科,2001年再次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2007年再次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1980年被衛生部批准為國家神經內科師資培訓中心。神經內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腦病急症協作組組長單位(32家醫院),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腦病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建設單位、 4、
  • 首都師範大學團隊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日前,由首都師範大學方復全院士主持申報的「醫學成像中的關鍵數學問題及其產業應用」項目獲得2020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立項支持(項目編號:2020YFA0712200)。這是該校第二次作為牽頭單位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項目總經費為1990萬元。
  • 首都師大團隊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日前,由我校方復全院士主持申報的「醫學成像中的關鍵數學問題及其產業應用」項目獲得2020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立項支持(項目編號:2020YFA0712200)。這是我校第二次作為牽頭單位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項目總經費為1990萬元。
  • 合肥工業大學再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課題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19年度立項項目,由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牽頭、合肥工業大學、中南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和大連理工大學聯合申報的「面向CFETR偏濾器材料和模塊的高熱負荷等性能的規範化測試與評價」獲批立項,國撥經費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啟動暨年度總結會舉行
    12月20日上午,由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張立新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植物高光效迴路的設計與系統優化」項目啟動會暨年度總結會在開封順利召開。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高效生物產氫體系的...
    11月17日,由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張立雲特聘研究員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高效生物產氫體系的設計組裝」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天津科技工作者之家召開。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生命科學與前沿技術處處長王德平、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院士出席並致辭。
  • 九院神經內科入選全國首批帕金森病標準中心
    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老人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以震顫、強直、運動減少及姿勢步態異常等運動症狀,感覺障礙、睡眠障礙、神經精神症狀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非運動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為了更好地落實和推進帕金森病專科中心建設,經全國帕金森病專科中心質控專家組評定,從全國142家申報單位中遴選出第一批31家標準中心,上海首批共入圍5家(同濟、九院、同仁、中山、市一),我院名列其中。這是繼全國卒中中心後,我科獲批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全國性疾病診療中心稱號。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航空地球物理勘探...
    2017年11月8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航空重力測量技術裝備研製」、「直升機航空電磁測量技術系統研製」、「航空磁場測量技術系統研製」和「典型覆蓋區航空地球物理技術示範與處理解釋軟體平臺開發」4個項目的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京召開,這標誌著「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方向項目已全面啟動。
  • 中國氣象局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啟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報導 日前,由中國氣象局科研業務單位牽頭實施的24項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已陸續啟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原來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整合而成,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突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的技術瓶頸。
  • 神經內科成功舉辦2020年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腦血管病專業
    神經內科成功舉辦「2020年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等學術會 2020年11月7日,由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濟南醫學會神經內科、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辦,濟南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承辦的《2020年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濟南醫學會神經內科學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性能計算」重點專項 「E級計算機關鍵技術...
    由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性能計算」重點專項「E級計算機關鍵技術驗證系統」項目檢查會於2018年5月30日在無錫召開。錢德沛教授等總體專家組專家、項目和課題負責人,以及專項辦等有關人員共計40餘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