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冷知識:人類至今只馴化了14種動物,還能繼續馴化其他動物嗎

2020-12-02 騰訊網

10個冷知識:人類至今只馴化了14種動物,還能繼續馴化其他動物嗎

魔方

01.世界上銷量最高的三種商品

世界上最好銷售的非生活必需品分別是哈利波特系列書籍、蘋果手機以及魔方,它們的銷量分別為5億本、15億臺、3.8億個。

02.眼睛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

眼睛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是馬,它的眼睛直徑約為5釐米,大約是人類眼睛的9倍。

喝啤酒

03.德克薩斯州奇怪的法律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有一項關於喝酒的奇怪法律——人們站著不能喝超過3口啤酒。

頭髮

04.身體髮膚的本意

「身體髮膚」這個詞語本來是指身軀、四肢、鬚髮以及皮膚,後來才泛指身體的全部。

字母

05.最常使用的英文字母

據統計,26個英文字母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字母E,平均每使用8個字母中就有一個是它。

鐵達尼號殘骸

06.鐵達尼號上的中國鍋爐工

在鐵達尼號沉船當天,有8名中國鍋爐工在船上,沉船事故發生後,2名中國人不幸遇難,其餘6名生還。

蝸牛

07.蝸牛的排便部位不在尾部

絕大多數動物的排便位置都是在尾部,但蝸牛不同,它的排便部位是呼吸孔旁的一個小孔。

紙飛機

08.紙飛機哈氣做到了全國統一

紙飛機幾乎我們每個人都玩過,我們每個人在丟紙飛機前都要衝著飛機尖哈一口氣,雖然這種做法對紙飛機飛行距離並沒有太大幫助,但這一點仍是驚人的做到了全國統一。

密碼

09.多數人的密碼數量不超過3個

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我們都會使用到密碼,但多數情況下,一個人設置的密碼數量不會超過三個,即便是有很多種密碼,最後也會逐漸改成常用的兩三個。

馴獸表演

10.人類甚至可以馴化所有動物

人類至今為止完全成功馴化的動物只有14種,和人類已知的150萬種動物相比微不足道,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類無法繼續馴化其他動物,誇張些來講世界上就沒有人類不能馴化的動物,只要可以幹預其繁殖的動物理論上都是可以馴化的,而問題只有難度和成本,當經濟價值足以讓人類不顧及難度和成本,再給予足夠的時間,人類甚至可以馴化地球上所有的動物。

人類成功馴化的14種動物:

食肉動物:貓、狗。

食草動物:馬、牛、羊、豬、駱駝、羊駝、兔。

禽類:雞、鴨、鵝、鵪鶉、鴿子。

沒有評論的冷知識是沒有靈魂的,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由『守株不待兔』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每天分享最冷、最新、最全面、最有趣的冷知識!喜歡記得關注一下哦~圖片素材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至今也無法被人類馴化的動物,你知道幾個呢
    自古以來,人類總是會去馴服一些動物,包括現在的豬,狗,牛,羊,都是以前古人所馴化的動物。直到今天,越來越多的動物被人類馴化,但是你知道嗎,直到今天,也有些動物是很難被人類馴化的。科學家們對馴服動物的定義為,一,不是很挑食。二,相對較短的生長期。三,性格比較溫順。
  • 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為什麼是狗?
    在過去,人類在打獵時,會將成年狼宰殺吃掉,然後將小狼暫時養在身邊,等到長大後再宰殺。由於狼比較機警,能夠在夜裡為人類放哨,因此一些性格較為溫順、能夠和人類和平共處的小狼被人們一直飼養長大,並繁殖後代,因此狼逐漸實現了和人們共同生存,並演化成狗。第二個假說是因為狼是自願被人類馴化的。
  • 既然動物可以被馴化,為何人類不去馴化食肉動物?比如說鬣狗
    要知道狗是人類最忠實的夥伴,那麼你知道嗎?狗是通過狼馴化而來的!人類從古時候就有馴化動物的習慣,但是相比較而言食肉動物馴化的比較少,要知道人類馴化食肉動物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狼了,那麼鬣狗這種戰鬥力強大的動物為什麼沒有在人類的馴化名單中,這裡面有許多因素造成,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 馴化動物有多難?為何人類祖先不多馴化點動物?要滿足這些條件
    後來隨著人類的進化,人類開始變得智慧,馴化了動物,但是並不是所有動物都能夠被人類所訓化,在這訓化的過程中還是非常艱辛的,因為很多野生動物也是很聰明的,有些生物為了防止受到人類的侵害,它們會避開人類行動,這樣的也就很難接觸到,更別提訓化了。
  • 人類馴化動物,使其為人類服務,為何不馴化飛行動物為坐騎?
    的確,人類從智人時期開始就可以說是已經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因為擁有了一定智慧的人類的確比其它動物擁有更強大的綜合實力,然而早期的人類雖然勉強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但對於自然仍然沒有絲毫的掌控能力,在很多方面,動物反而比人類擁有更強的能力,於是聰明的人類開始藉助動物的力量,開始試圖馴化野生的動物。
  • 人類馴化狼產生了狗,為什麼沒有嘗試馴化老虎?是不敢嗎?
    在人類馴化的動物之中,狗算是具有代表性的物種。多項證據表明,狗曾是狼家族的一員。多年的人類馴化,讓灰狼家族中的一支逐漸改變了容貌,性格也變得更加溫順,開始與人類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就是如今的狗。既然人類當初馴化狼使其變成了狗,為何當初沒有嘗試馴化老虎,讓其為人類所用呢?
  • 人類馴化狼產生了狗,為什麼沒有嘗試馴化老虎?是不敢嗎?
    他認為,可馴化的動物都是可以馴化的;不可馴化的動物各有各的不可馴化之處。簡單來說,動物是否能夠被人類馴化,早已被自然所決定,並不是外部因素所決定。人類只是讓這一特徵被顯現出來而已。,可是只有14種最終被人類馴化成功。
  • 如果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人類可以馴化恐龍嗎?
    然而人類確實能馴化恐龍嗎?我們需要認真討論一番。首先,一切的前提是,人類能否從恐龍手中奪得地球霸主地位?恐龍曾經稱霸地球1億8千多萬年,迄今為止,人類在全球7個大洲都發現了恐龍的化石(包括南極洲),而且恐龍生活的區域不僅限於陸地,它們同樣是天空和海洋的霸主。同恐龍相比,人類的歷史相形見絀,不過區區百萬年,至今也談不上稱霸海洋,飛上天空還是近兩百年的事。
  • 人類如何馴化自己?
    這隻雄性倭黑猩猩生活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羅拉亞倭黑猩猩保護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6日消息,1959年,蘇聯動物學家兼遺傳學家德米特裡·別利亞耶夫(Dmitri Belyaev)前往西伯利亞,尋找他能找到的「最有禮貌」的狐狸。  別利亞耶夫對動物的馴化如何發生,以及野生犬科動物演化成性情溫和的狗的過程中,其生物學特徵會發生什麼變化很感興趣。
  • 除了人類,自然界中還有沒有可以馴化動物的動物?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馴服只會發生在人和動物之間,而且是人馴服動物。馴服是什麼意思呢?簡單的說馴服就是一種動物利用各種手段使另一種動物順從自己。那麼,在自然界中,除了人,還有沒有動物馴服另一種動物的例子呢?答案是肯定的。
  • 跑得快,抗病強的斑馬,為什麼沒有被人類馴化?
    而馬、牛以及駱駝等動物會說:「我們體型大,能提供的蛋白質多,而且我們還可以負責運輸,甚至還能夠耕種」,人類想到了自己奔跑速度確實不如對方快,力氣確實不如對方大,於是也留下了它們。
  • 狼能夠被馴化,為什麼鬣狗無法被馴化?
    鬣狗食物鬣狗雖然名字中帶有狗,長相和行為也非常像狗,但從動物譜系學來看,鬣狗更接近於貓科動物和靈貓科動物,而非犬科動物。貓科動物在演化過程中丟失了一個味覺受體:甜味,所以它們已經摒棄了植物,只以肉食為食。鬣狗和貓科動物一樣,也是以肉為食。人類在馴化動物時,會馴化一些食物來源廣泛且廉價的動物,比如:馬、牛等可以以人類農業生產的秸稈為食。
  • 萬物皆有痕,光從中生:馴化與被馴化,是人類進化史上的奇蹟
    狐狸說:「我對你來說,無非是只狐狸,和其他成千上萬隻狐狸沒有什麼不同。但如果你馴化了我,我們將彼此需要。你對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我對你來說也是獨一無二的。」——《小王子》這個世界,曾經不屬於人類。直到翻開《馴化:十個物種造就了今天的世界》這本書,才突然覺得豁然開朗,並讓我開始重新看待自己作為「人」這個物種,是如何與其他物種在彼此馴化的過程中,完成進化的。《馴化》這本書是難得的有關人類馴化史的作品,涉及了人類歷史上十個重要物種的馴化構成,被英國媒體列為與《人類簡史》同一高度的關於人類的著作。
  • 既然有人那麼喜歡吃野味,中國人的祖先為何不多馴化些野生動物?
    人類馴化的玉米人類馴化的動植物,可謂是少之又少,地球上大約有45萬種植物,在這45萬種植物中又大約有數千種植物可供人類食用,可供人類食用的數千種植物中只有幾百種植物得到了馴化。人類雖然馴化了數百種植物,但是,經常食用的植物只有十幾種,這十幾種植物佔用了人類農作物產量的80%之多,這十幾種農作物可以簡單分類為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分別是玉米、小麥、水稻、大豆、高粱、馬鈴薯、甘薯、甘蔗、甜菜、蘋果、香蕉、橘子等等。與這十幾種農作物相比,其他數百種已馴化的農作物,都是微不足道的。
  • 10個動物冷知識,青蛙吞食時為什麼要眨眼
    10個動物冷知識,青蛙吞食時為什麼要眨眼1、馬為什麼站著睡覺野馬站著睡覺是為了及時地躲避傷害,在以前,野馬既是人類的狩獵對象,也是很多食肉動物的獵物,所以它們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而家馬是野馬馴化而來的,站著睡覺的習性也被保留了下來。
  • 《人類簡史》:人類是早產兒,動物也有語言,小麥馴化人類
    一、史前人類600萬年前,某個猴子,或許是黑猩猩的兄弟,又或許是姐妹,便是人類的始祖!當時的人類,存在很多種不同的人。直立人、索羅人、丹尼索瓦人、矮人、以及高大的尼安特人。當時的人類,壽命普遍在25年左右。
  • 人類馴養動物幹擾自然選擇?科學發現你的寵物是在自己馴化自己
    眾所周知,無論是動物也好、植物也罷,都遵循著基本的自然規律而運行,就像達爾文的《進化論》中所說的那樣,物種依循自然選擇的基本規律,適者生存,不斷進化。換個說法就是物種的進化是由自然所決定的。人類文明的高度發展不僅讓自身跳出了自然選擇的束縛,而且還在影響著其它的物種,至少一直以來科學家們是這樣認為的。人類迫於物質和精神的需求而飼養和馴化動物,而這種馴養行為會導致動物的進化方向受到幹擾,看看我們最熟悉的狗狗就知道了,不僅經過人類馴化的狗狗性情會變得親近人類,就連外觀也會發生明顯變化。
  • 你知道未馴化的農作物是啥樣嗎?
    人類從採集狩獵的時代到農業畜牧時代過程中,為了解決食物短缺,人類憑藉自己的智慧馴化了14種動物,200餘種植物。大家都知道,野生動物馴化後,不僅習性會改變,樣子會發生很大的改變!被人類收服後,就是個純鐵憨憨……相比被馴化的14種野生動物,被馴化的200種野生植物大多數都難得一見,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康康一些我們熟悉的植物水果,在被人類馴化前後有何不同:玉米野生玉米原產於美洲,起初它的味道更像是乾燥的馬鈴薯,尺寸也非常小
  • 野豬被馴化了,美洲野牛為啥沒有?
    在被人類馴化的14種大型動物之中(平均體重45公斤以上),牛亞科動物有5種,佔大型馴化動物的35.7%。現代的各種家牛,比如黃牛、水牛、犛牛、峇里牛、白肢野牛,都是由野生的牛類馴化而來。它們的祖先也曾剽悍好鬥,但經過長年的選育,這些牛在體型、性情、產肉產奶量等方面都與野生祖先產生了巨大差異。
  • 科學家揭示人類馴化狗的歷史
    科學家揭示人類馴化狗的歷史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0 14:39:15 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Pontus Skoglund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了人類馴化狗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