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靜加輔食這麼嚴格,90%的媽媽都不知道

2020-12-06 騰訊網

原創 | 孕事

要科學養育寶寶,這些知識,一定要轉給家人看看!

為了寶寶,你變勤快了嗎?

這件事我自己就經歷過,甚至可以用「脫胎換骨」來形容了。

想想沒生孩子以前,我也是被寵壞的小公舉啊,出嫁前吃媽媽做的飯,出嫁後吃老公做的飯,吃完後連碗都不用洗的!

事實證明,懶癌這種病,生個孩子就治癒了。

現在只要是關乎孩子的事情,我都一件不落的把關,不然就會慌的一比。就連以前半年都可以不進的廚房,現在每天都有我的身影,給寶寶做出的輔食,每天可以不重樣。

帶孩子這件事,不關乎有沒有錢請保姆,不關乎有沒有老人搭把手,而關乎你對孩子的責任心。畢竟,你就是孩子的天。

伊能靜就是這樣的媽媽。

作為明星,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請人帶孩子,但伊能靜卻從女兒小米粒出生到現在2歲多,在每一個孩子成長的環節上,都會親力親為的仔細把關。

在帶孩子這件事情上,伊能靜特別較真。

比如說親餵寶寶母乳。

比如說決定在6個月的時候斷奶,愛美如命的她遭遇水腫,掉發、虛胖、長斑、生理期紊亂、腹凸胃大……

比如說親手給米粒做輔食。

比如說和媽媽們分享寶寶夜哭的原因。以至於很多媽媽看了都驚呼,這位女星真的很「媽媽「呢!沒有親身經歷過帶娃,不可能分享這麼細緻的經驗。

在米粒的餵養上面,伊能靜嚴格得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

前些天,她分享了給米粒添加輔食的經驗,說:「到米粒兩歲前,都堅持無糖無鹽無醬油,到這之後,才給米粒吃一些淡淡的調味。」

她甚至會查看所有食品的標籤,嚴格把關米粒吃進去的食物。

伊能靜也同時提醒媽媽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一定要看食品的包裝,因為很多隱形的調味品就藏在食品的包裝上。

比如說鹽,在食物包裝上常常以鈉含量標示。

事實上當寶寶開始吃輔食,食材當中就有非常多隱性鹽,也就是含有鈉的食物了。

微博中提到,給寶寶每天攝入的鹽,都得有所限制。

比如1-3歲的孩子,每天攝鹽量不能超過1500毫克;4~8歲的孩子,每天攝鹽量不能超過1900毫克。

如果長期給孩子攝入過量的鹽,會有日後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等潛在風險。

伊能靜總結的很對,給寶寶添加輔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吃的好不好決定了寶寶的體質。

所以,科學養育寶寶,媽媽不但是媽媽,還得是個充滿好學心的營養學家,爸爸不但是爸爸,還必須是一個錙銖必較的數學家,把食物營養總量加一起,兩個人都要一起努力。

為什麼這麼害怕寶寶吃鹽吃多了?

因為鹽太重會很損傷寶寶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奪去孩子的生命!

孕事之前寫過一篇文章

《3個月寶寶被餵鹽致死》

,就是講了一個小嬰兒鈉濃度過高而去世的事例:

一位3個月大的女寶,因為大人之間的嫌隙,竟然從1個月開始,一直吃被摻了鹽的奶粉。

吃了一個月的鹽奶粉後,女寶開始厭奶,而且經常發燒。

吃了兩個月的演奶粉後,女寶開始嘔吐,並且出現抽搐。

送到醫院一檢查,發現孩子體內的鈉濃度,竟然和海水差不多!

父母悲痛的同時覺得詫異,自家孩子都沒吃過含鹽輔食,怎麼會鈉中毒呢?

孩子媽媽這才懷疑是奶粉有問題,於是把剛開封不久的奶粉拿來嘗了一嘗,天呀,這奶粉好鹹!

醫生趕緊給孩子洗腎插管,但已經晚了。孩子因為長期被餵養高鹽食物,導致鈉中毒而死亡。

殺人者正是孩子的大伯母。

據她交代,因為對孩子父母有恩怨,為洩憤,連續在孩子吃的那份中加入食用鹽。每次加入時都會攪拌均勻,常人不易發現。

細思極恐,用鹽就可以殺死一個嬰兒!

反過來想,嬰兒真的太容易受到傷害了,所以一定一定要科學餵養,不然出問題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中國新聞網《臺灣女子多次在奶粉摻鹽殺死侄女》,2013.11.28)

很多老人總是說:不吃鹽沒力氣,非得給孩子吃有味道的食物。其實這是不對的。

以下的知識一定要記好了:

1、1歲前,不要在寶寶的食物中加鹽,會給寶寶的腎臟增加負擔,嬰兒需要鹽,但只需要少量的鹽,每天少於1克(0.4克鈉)。

2、在寶寶6個月前,母乳和配方奶中能提供他所需要鹽的含量。

3、一旦寶寶6個月後開始吃固體食物,即使你會覺得他的食物很淡,也不需要在寶寶經常食用的食品中添加鹽。

4、不要給寶寶吃任何已經加工好的食物,這些食物不是給寶寶專門準備的,成人早餐麥片和麵條等食物中含鹽量很高。

5、在寶寶一歲後,到3歲前,他每天攝入的最大鹽量為每天2克(0.8克鈉)。

6、市面上售賣的嬰兒食品,例如嬰兒穀物和食品灌,在加工過程中不會添加鹽,所以只是食品本身裡含有低鹽,但重要的是,不要將嬰兒食品與兒童和大孩子的飯菜混淆,幼兒和大齡兒童的食品是可以高度加工的,含鹽量較高,不適合嬰兒食用。

這些是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一定要遵循的原則,不然讓寶寶的攝入過多鹽,會直接造成腎臟和心血管負擔,不及時停止還會出現更嚴重的問題。

給寶寶吃的食物,也要選擇低鹽、天然的食物最好。

伊能靜在微博中提供了常見食物中的鈉含量,媽媽們可以看看。

像下面列出的這些食物,有的可以少吃甚至不吃,有的可以放心吃:

不要給寶寶吃的食物:

兒童和成人方便餐

餡餅

餅乾

薄脆餅乾

肉汁

醬汁

披薩

培根

薯片

寶寶可以吃的低鹽、天然食物:

水果

蔬菜和沙拉

素肉

家禽和鮮魚

豆類(例如扁豆和鷹嘴豆)

配方奶

只要沒有添加鹽或糖,水果和蔬菜是新鮮的,灌裝和冷凍的都沒有區別,但一些灌裝蔬菜確實添加了鹽,所以在給寶寶吃之前一定要檢查食品標籤。

如果你養成了閱讀食品標籤的習慣,那麼很快你就會知道哪些食物適合你的寶寶,看看每100g食品中的含鹽量,很多食品標籤中鹽會標註成納:

2.5g鹽相當於1g的鈉。

高鹽含量的食品:每100克食品中含鹽量超過1.5克(或0.6克鈉)

低鹽含量的食品:每100克食品中含鹽量為0.3g或更少(或0.1g鈉)。

所以,鹽的攝入量,要從每天寶寶吃的食物總和去計算。

除了鹽以外,還有一些食材,也不能給小寶寶吃。內容比較多,最好收藏起來:

1、1歲之前不要給寶寶吃蜂蜜

雖然蜂蜜是一種有益健康的天然食品,但這僅僅是對成人和大一點的孩子而言的。

蜂蜜中含有肉毒桿菌,肉毒桿菌雖然常被用來做美容,但這並不是說它是一種有益的細菌。相反,這個細菌非常兇惡,產生的肉毒毒素有劇毒,哪怕不到1微克的肉毒毒素,都能置人於死地。所以,肉毒桿菌在二戰中曾被當做生化武器使用。

好在肉毒桿菌很怕熱,最普通的巴氏殺菌法(60攝氏度以上加熱30分鐘)就可以殺滅它,平時吃熟食基本上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但肉毒桿菌也很狡猾,為了生存下去,它會用一層外殼來保護自己,變成芽孢,任你怎麼加熱,它都死不了,等待時機「復活」。

不管有沒有經過加熱處理,仍有少數蜂蜜攜帶芽孢,吃蜂蜜的時候,芽孢也進入了體內。

芽孢通常對成人和1歲以上的孩子無害,因為腸道內的微生物可以阻止細菌生長。

但如果是個嬰幼兒的身體,腸道菌群還沒有成熟,腸胃等消化器官過於稚嫩,胃酸的分泌較差,就給了芽孢伺機復甦的機會。

特別是不到1歲的寶寶,體內消化系統嬌嫩,只能任由芽孢在腸胃腸道內繁殖生長,到一定程度後,釋放出毒素,引起寶寶中毒,嚴重的就會危及生命。

如果寶寶出現肉毒桿菌的中毒症狀,比如:便秘伴隨肌肉無力,吸吮困難,下顎鬆弛或哭鬧不休, 立即去看醫生。

2、六個月前不要餵果汁

果汁含有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寶寶喝了後會增加大便次數,導致體重減輕。而且,大便頻繁又容易引發尿布疹,還會讓寶寶喜歡上甜食,容易造成肥胖和齲齒。

6個月~1歲要不喝或少喝果汁,飲用前最好稀釋,每天不要超過100毫升,而且只能在吃飯的時候飲用。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如果要給6個月以後的孩子喝果汁,也是少量的,果汁應該放在杯子裡給孩子喝,而不是整瓶喝,喝太多果汁會導致牙齒問題,營養不良甚至肥胖。

自製的果汁也不適合嬰兒食用,因為果汁無法進行巴氏殺菌,有些細菌和其他不良的東西會進入果汁。

3、六個月前不要餵蔬菜湯

用蔬菜煮的湯水,營養較少,卻白白佔據了寶寶本來就小的胃,相當於讓寶寶節食。而且,菜湯裡還可能有農藥以及草酸。

應該用菜泥代替蔬菜湯,大量的維生素、營養還是在菜泥裡。

4、六個月前不要餵稀飯或米湯

生米米飯米粥米湯的營養成分是呈倍數下降趨勢的,米湯的營養非常低。加上寶寶的胃容量很小,如果喝太多米湯的話,肚子一下就喝飽了,可實際上寶寶並沒有攝入多少營養和熱量。

5、謹慎食用蛋類和魚肉

多久適合給寶寶吃蛋類和魚類,最好諮詢醫生。有不少兒科醫生建議,在孩子1歲之前不要給他吃這類食物,因為可能引起過敏,但是並沒有證據表明,孩子在4~6個月的時候吃這類食物,會導致日後過敏。

6、不要吃引致哽噎的食物

細小的食物:如玉米、瓜子、花生;

脆口和質感較硬的食物:如糖果、未煮軟的蔬菜;

未去骨的魚和肉,以及未去籽的水果。

7、不要吃調味料( 如鹽、豉油、雞粉等)

常吃濃味的食物會令寶寶較難接受淡味的食物,可能引致揀飲擇食。另外,身體長期攝取過多鈉鹽,會增加寶寶將來患高血壓的風險。

8、不要吃未經煮熟的食物、未經巴氏殺菌的奶製品

道理和蜂蜜一樣,預防食入肉毒柑橘的芽孢。

蜂蜜,牛奶,某些果汁和蘋果酒和其他乳製品往往沒有經過高溫消毒。這些產品可能仍然含有危險細菌,可能會導致嬰兒和幼兒非常嚴重的疾病。

9、5歲以下不要吃整顆堅果

對於5歲以下的兒童來說,所有種類的堅果都可能會產生窒息危害。堅果可以考慮做成堅果醬,但一定不能整顆直接吃。

10、1歲之前不要喝牛奶或豆奶

至少在孩子第一個生日之前,不要用牛奶來代替母乳或配方奶。

嬰兒的胃難以消化蛋白質,而牛奶中可能含有損害寶寶腎臟的礦物質,豆奶也一樣。

11、不要給嬰兒吃糖果

含糖的糖果給嬰兒帶來了三重問題,因為它們含糖量高,這可能會改變寶寶味覺基礎的發育。更可能會讓他們整夜都保持很興奮的狀態。

許多糖果也會有窒息的危險。

12、不要給嬰兒吃燻制和醃製肉類

新的研究表明,煙燻、醃製或燒烤肉類食品含有高濃度的硝酸鹽,這與癌症風險增加有關。

像培根和臘腸這樣的食物也含有大量的鈉和動物脂肪,這些東西對寶寶都不好!

13、慎食巧克力

巧克力裝滿了糖和咖啡因;能使神經系統進入興奮的狀態,會讓寶寶不易入睡和哭鬧不安。

巧克力對寶寶的牙齒發育也是有害的。如果在某個時段允許孩子吃一塊巧克力,請務必刷牙。

14、1歲前不要吃蛋清

由於雞蛋過敏可能導致寶寶出現危險症狀,所以,兒科醫生不建議在嬰兒一歲前吃蛋清,蛋黃通常來說更安全。

兒科醫生會建議引入蛋白的時間,當然,一定要確保雞蛋在食用前是完全煮熟了的。

要科學養育寶寶,這些知識,一定要轉給家人看看!

相關焦點

  • 秦昊媽媽爆猛料:秦昊在網絡上查伊能靜年齡!伊能靜反應太真實
    伊能靜是現在娛樂圈比較火的女藝人之一,和丈夫秦昊以及婆婆參加的綜藝節目得到很多觀眾的好評。都說婆媳關係是從古至今的難題,但是在伊能靜身上卻出現了不同的情況,她不僅和婆婆相處的很好,婆婆還偶爾打趣伊能靜和秦昊。
  • 溫度變化大,輔食這麼做,給寶寶潤肺防感冒,媽媽不用多操心
    媽媽們要注意了,這時候的寶寶特別容易感冒,因此不僅要在穿著上給寶寶多留心,而且在吃的方面建議選擇多吃潤肺的輔食哦。今天我分享四道潤肺的輔食,做法非常簡單。補肺下火,能讓寶寶的肺部很好得到調理。好了,趕快學習製作起來吧。
  • 寶寶第一次突發高燒多是幼兒急疹,90%的媽媽都不知道
    出品丨孕嬰幫對於爸爸媽媽來說,最緊張的莫過於寶寶第一次生病了。如果又是碰上了來勢洶洶的「幼兒急疹」,那更是讓爸爸媽媽著急。其實,要是你了解了它,你就會知道,它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可怕,只是愛虛張聲勢罷了,實際上只是一隻「紙老虎」。什麼是幼兒急疹?
  • 寶寶輔食,寶寶鍛鍊咀嚼能力就靠它們了,媽媽:馬上學習
    其實,寶寶需要添加輔食的時候,他們都會給媽媽們一些信號,只要媽媽們認真觀察就可以知道了,以下幾點,都是寶寶可以添加輔食的信號。第一: 寶寶體重是否足夠,足夠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要看是否達到出生時的2倍,至少要長到6公斤,所以體重這一關,媽媽們就要自己觀察一下,很多寶寶5個月都已經達到了。
  •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應該怎麼吃?醫療衛生權威機構告訴你
    在澳樂媽咪的粉絲圈內,甚至有媽媽表示,輔食這件事,和老一輩的人說,完全說不通: @蝴蝶姐姐:上班後,婆婆幫我照顧孩子,結果有一次我正好早回家,發現婆婆居然在給4個多月大的娃吃蛋黃!還美名其曰,蛋黃營養最好。WTF!還好娃沒有過敏。 @簡約:孩子馬上6個月了,第一口輔食該怎麼吃呀?我看網上,書上都說的不太一樣。
  • 伊能靜做的魚太鹹,意外輸給李佳航,拉臉後又藉口餐具不好沒賣相
    伊能靜自信端出了她的麻油炒香魚,作為三人中最懂廚藝的那一個,伊能靜覺得自己贏定了。婆婆們最先嘗的就是伊能靜做的魚,沒想到,李晟媽媽立馬「嫌棄」魚切得太碎,伊能靜婆婆也覺得這道麻油香魚鹹了點,因為伊能靜一直以來做菜都是比較清淡,所以她最先排除了這道魚是伊能靜做的。
  • 正確添加寶寶輔食,寶寶長大不挑食,偏食
    辛辛苦苦,精心準備的飯菜,寶寶卻似乎不怎麼賞臉,餵飯拉鋸戰,每天都要上演幾次。「什麼時候,小寶才能好好吃飯啊!」這是很多媽媽的心願。素菜湯做法,蔬菜清洗乾淨,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再另起鍋加清水煮青菜湯,煮好後菜湯涼至溫熱,用小勺子給寶寶餵食,這個菜湯不加鹽等任何調味品,就讓寶寶品償蔬菜本來的味道。也許大人們會覺得淡而無味,但對於味覺敏感的寶寶來說,還是很強烈的味道體驗的。
  • 嬰兒麥飯石輔食鍋好嗎?麥飯石輔食鍋該不該用?
    年輕媽媽們的視線裡迅速出現了一款廚具的身影,它就是輔食鍋。輔食鍋的歷史並不長,但是其主打寶寶輔食期的烹飪需求還是獲得了眾多年輕媽媽們的追捧和熱議。嬰兒麥飯石輔食鍋好嗎?麥飯石輔食鍋該不該用?嬰兒麥飯石輔食鍋好嗎?
  • 伊能靜暖心發文安慰王智被淘汰,卻被網友發現圈錯帳號
    伊能靜的小作文當中,提到了女兒米粒對她的想念,從她曬出的聊天記錄截圖中,能夠看到米粒一看到節目中伊能靜唱歌就開始哭了,畢竟要跟媽媽長時間分開,她如此年幼的內心還是很難受的。伊能靜是和王智王麗坤一組參加比賽的,在這段時間的相處中,伊能靜與兩位女星關係很是不錯,今天第一次公演,王智被暫時淘汰了,伊能靜溫暖發文安慰她,也感謝她在這段時間對自己的照顧。
  • 1歲2個月寶寶這不吃那不吃,媽媽注意這2點,寶寶輔食吃得香
    導讀:一位寶媽給我私信留言說她寶寶現在1歲2個月了,除了吃母乳外,寶寶在輔食方面總是這不吃那不吃的,弄得媽媽很苦惱,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才好。很多1歲2個月的寶寶大多剛剛度過斷奶階段,開始嘗試大人的飲食。而你家寶寶還在吃母乳,這就很好。其實,這個年齡的寶寶還沒有養成固定的飲食習慣,有的寶寶對食材的味道相當挑剔,因此很容易出現挑食的問題。
  • 簡單快手,輔食午餐肉的家常做法,大小寶寶都愛吃!
    註:本文由」點媽輔食「原創,碩士媽媽聊輔食,每日分享輔食食譜,輔食知識。午餐肉的吃法多樣,適合家中常備。小寶寶可以直接拿著當手指食物,或者煮粥煮麵;大寶寶可以做三明治,可以做炒飯、炒菜,還可以直接煎一下,做加餐,當零食。
  • 穎兒減肥50斤、張惠妹減肥40斤、伊能靜減肥30斤,差距不是一般大
    減肥成功後的穎兒在參加了衛視的綜藝節目,結識了現在的丈夫付辛博,並且還升級當了媽媽,並且產後的穎兒,一點也沒有長胖,還是一樣的那麼瘦,那麼美!接下來的這位呢就是廣大網友都是看著她怎麼變胖的出名女歌手張惠妹,還記得當年她在《我就是火》歌曲裡面,展現自己的火辣身材嗎?
  • 伊能靜分享美食製作,食材精確到克數,網友:難怪49歲絲毫不顯老
    要知道,容顏不老對於一個上了年齡的女人來說,彌足重要。如今伊能靜作為49歲的女人,同時是2個孩子的媽媽。身材和容顏如少女一般,的確是讓人羨慕不已。雖然伊能靜表示自己沒有整容,只是修整了一下牙,但是網友並不相信。
  • 伊能靜都年過半百了還不知道保養,與老公現身機場,卻偏要光腿
    在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很多人挑選服裝外套還是要以帥氣與氣質為主,畢竟時尚這件事情很多人都比較看重,而在挑選這種比較潮流時尚單品的時候。 有一種服裝元素是最為流行的,那就是大衣的時尚搭配,通過大衣的時尚造型,能夠讓自己的氣質變得更加高端一點。
  • 52歲伊能靜顏值在線,同框小28歲偶像似姐弟,看不出是倆娃媽
    而一旁小28歲的伊能靜,則身著碎花網紗淑女裙,長髮披肩露出蝴蝶結碎鑽耳飾,妝容精緻,笑容也十分甜美。伊能靜和小28歲的朱正廷同框合影,居然毫無壓力,讓人完全看不出伊能靜已經52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除了這次合照,伊能靜平日裡參加其他活動也看起來非常年輕,完全看不出來已經50多歲。
  • 6歲吃狗糧,32歲嫁庾澄慶,47歲為秦昊生娃,伊能靜還缺愛嗎?
    所以吳靜怡(伊能靜)從記事起就不知道爸爸是什麼概念,突然有一天一個叫做爸爸的男人回來興奮的跟媽媽炫耀「我有兒子了!」 從小不知道什麼是父愛的伊能靜對這個比自己大很多的香港富商產生了依賴,除了金錢物質上的享受,應該還有那份缺席了十幾年的父愛。
  • 為什麼吃輔食會便秘?這就是答案的答案
    為確保寶寶的健康,在他長大到一定年齡時,母親會為他多加食物,為他的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但不少媽媽會發現,寶寶吃過輔食後不久便出現便秘的問題,這讓她們十分困惑。那麼究竟寶寶為什麼吃輔食會便秘呢?以下這些理由,或許能解答媽媽的疑問。
  • 明星的老照片,初中時期的趙麗穎,15歲的伊能靜,張張都是經典
    明星的老照片,初中時期的趙麗穎,15歲的伊能靜,張張都是經典!韓庚 圖為韓庚早年的照片,雖然是個流行的美少年,但是和如今的形象也是大不一樣的
  • 洋蔥香菇餃子,開胃輔食多樣吃
    天氣這麼熱,結果我兒子華麗麗的流鼻涕了,天熱的時候也要注意孩子預防感冒,熱感冒更洶湧,所以我給寶寶做了了洋蔥香菇豬肉的餃子,具有特別香味的洋蔥既開胃,又可以預防和緩解感冒。香菇濃鬱的香味,不但能夠掩蓋,肉類的腥味,而且有促進食慾和預防感冒的作用,經常給孩子在輔食裡添加1些菌類,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因為蘑菇的膳食纖維比較粗,所以適當吃些蘑菇對孩子預防和緩解便秘有很好的效果。
  • 你知道輔食有哪些講究嗎?哪些是過敏食物,哪些有營養看看就知道
    但育兒路漫漫,剛告別了幾個月前頭痛的夜哭,又添輔食新篇章。每一頁,無不寫滿了媽媽的幸福操勞。今天,碎碎將群裡寶媽曾艾特、私聊提出過的幾個疑惑,整理成文字,分享到這裡,希望對即將添加輔食的寶媽們有用。一,添加輔食的合適月齡準確的說,奶粉餵養的寶寶在進入4個月就要開始添加輔食;母乳和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6個月的後添加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