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的上升主要是由於鈉離子從細胞外快速的向細胞內大批流動完成的

2021-01-10 煙臺吃吃吃

2.3 動作電位的產生機制

關於動作電位的產生機制, 目前也是採用離子流學說進行解釋的。同樣, 動作電位的產生也需要兩個前提: (1) 細胞膜兩側同一種離子的濃度存在著較大差異, 原理在靜息電位產生機制中已述及; (2) 細胞膜受到刺激時, 各種離子通道會出現不同的狀態, 此時Na+通道處於激活狀態, 其極易通過細胞膜, 而其他離子通道處於失活狀態, 細胞膜對其幾乎沒有通透性。由於AP的去極化相和復極化相的形成機制並不相同, 下面分別闡述。

2.3.1 動作電位去極化相的形成機制

當對細胞進行有效刺激的時候, 受到刺激的局部細胞膜的鈉離子通道便會打開, 因為細胞內的Na+濃度相對較低, 於是鈉離子在濃度差的驅使下 (濃度差產生的作用也稱為化學驅動力) , 快速的向細胞內大批流動, 從而導致細胞內與細胞外的電壓差值逐漸減小, 直至到零, 鈉離子繼續向細胞內流動, 致使細胞膜兩側的電壓出現反極化, 也就是「內正外負」的狀態, 此時便出現了阻止Na+內流的力量--電場驅動力, 當電場驅動力與化學驅動力達到平衡時, 細胞膜兩側的電位差達到動作電位的最高點, 動作電位的去極化過程完成[10].

2.3.2 動作電位復極化相的形成機制

當AP去極化到頂點之後, 細胞膜上離子通道的通透性發生變化, 也就是細胞膜不再對鈉離子通透, 轉而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增大, 因而鉀離子在化學驅動力的作用下開始外流, 動作電位開始下降, 細胞膜兩側的電位差重新回到膜外帶正電、膜內帶負電的狀態, 動作電位的復極化過程完成[11].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 AP的上升支主要是由於鈉離子從細胞外快速的向細胞內大批流動完成的;AP的下降支主要是由於鉀離子從細胞內快速的向細胞外大批流動完成的。這兩個過程的Na+和K+流動均為易化擴散的通道轉運, 故不需要消耗能量。

相關焦點

  • 顏寧組《細胞》報導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研究進展—新聞—科學網
    顏寧研究組在《細胞》發文報導電鰻激活態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Nav1.4與β1複合物三維結構   7月20日,生命中心顏寧研究組在《細胞》(Cell)期刊在線發表題為《來自電鰻的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Nav1.4-β1複合物結構》(Structure of the Nav1.4-β1 complex from
  • 數學解釋:卵子細胞發育過程中如何漩渦流動
    卵細胞是動物界中最大的細胞之一。如果僅由於水分子的隨機撞擊而移動,一種蛋白質可能需要數小時甚至數天的時間才能從形成卵細胞的一側漂移到另一側。幸運的是,自然界已經發展出了一種更快的方法:在諸如老鼠、斑馬魚、和果蠅等動物的未成熟卵細胞中跨越細胞的漩渦。這些渦流使跨單元移動僅需一小部分時間。
  • 有關神經細胞動作電位的幾個關鍵問題
    由於細胞膜上具有鈉鉀泵,該泵向細胞內泵入K+的同時向細胞外泵出Na+,造成了與細胞外液相比細胞內液K+濃度高而Na+濃度低的特點。靜息狀態下鉀離子透過漏鉀通道(一種非門控的鉀離子通道,運輸鉀離子的效率相對後面會提到的電壓門控鉀離子通道而言較低)向外擴散,膜電位主要就取決於鉀離子,因此靜息電位約等於鉀離子平衡電位。
  • 細胞內的物流是如何進行的
    10月7日,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詹姆斯·羅斯曼(左)、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蘭迪·謝克曼(中)和德國生物化學家託馬斯·蘇德霍夫(右),以表彰他們發現了細胞內囊泡運輸調控機制,即發現了細胞內主要運輸系統的機理。
  • 利用硫化鉍/羥基磷灰石薄膜構建光電響應的細胞外基質促進骨再生
    近日,湖北大學劉想梅副教授研究團隊在美國化學會(ACS)的旗艦期刊、國際材料科學頂級期刊《ACS Nano》(影響因子13.709)上發表研究論文「Photoelectric-Responsive Extracellular Matrix for Bone Engineering」(《光電響應細胞外基質在骨組織工程中的應用
  • 細胞的奧秘答案-細胞的奧秘
    A、O2、CO2B、葡萄糖C、蛋白質D、蔗糖3【單選題】鈉鉀泵可以將細胞內的()個鈉離子抽到細胞外,同時將細胞外的()個鉀離子抽到細胞內。A、神經突觸B、連接子C、胞外受體D、胞內受體3【單選題】脂溶性信號分子的受體主要位於()。A、細胞膜B、細胞質C、細胞核D、細胞外基質4【單選題】性激素受體屬於()。
  • 研究發現PDGFRβ細胞介導外周感染信號向中樞神經系統快速傳遞機制
    CCL2介導了外周感染信號向中樞神經系統的快速傳遞》的研究性論文。該研究發現,在系統性感染早期,小鼠腦內的PDGFRβ細胞快速感應循環系統中的感染信號,並通過釋放趨化因子CCL2增強多個腦區神經元的興奮性突觸傳遞與放電頻率。PDGFRβ細胞是一種血管旁細胞,是大腦神經血管單元與血腦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維持血腦屏障、調控血管血流量等功能。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與循環系統有著緊密的相互調節關係。
  • 細胞內的物流--2013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解讀
    細胞內的膜性細胞器之間的物質運輸(如蛋白質、脂類)主要是通過囊泡完成的。囊泡是由單層膜所包裹的膜性結構,從幾十納米到數百納米不等,主要司職細胞內不同膜性細胞器之間的物質運輸,稱之為囊泡運輸(圖1)。細胞內的囊泡種類有多種,按結構特徵分為包被囊泡和無包被囊泡兩類;按功能可分為轉運囊泡、儲存囊泡、分泌囊泡等。
  • 第四章 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 第一節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
    ②結果:水分子從低濃度溶液向高濃度溶液擴散。(5)滲透現象的解釋:①漏鬥內頁面上升的原因:單位時間內有清水進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數多於由蔗糖溶液進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數;②漏鬥內液面停止升高的原因:隨著液面的不斷上升,漏鬥內液體的壓強越來越大,從而使水分子從漏鬥內移像燒杯的速度加快,水分子進出漏鬥的速度越來越接近,知道完全相等,漏鬥內液面不再升高,此時水分子的運動達到動態平衡。
  • 細胞外基質重建你的身體
    圖片來源:asiancorrespondent.com合成基質還可用來建造模板,提供比天然更為強健的身體部位,成百上千萬需要每年進行腎臟透析的人群將從中獲益匪淺。透析對身體來講是殘酷的:你需要被掛在機器上,一周清洗3次血液,胳膊靜脈還得扎大洞。
  • 細胞,遠比你想像的聰明
    對內的話,裡面可能被分為大小不一的空間,在空間和空間的分工之後,又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對外的話,這樣一個圍閉的細胞,由於外面有各種各樣的環境,細胞要藉助這個邊界跟外界有效交流。比如對於細胞來說,它需要通過自身邊界和外界交流,可能在某一個短暫的片段,需要快速吸收高密集的東西,把它變成自己內部的物質。但它處於細胞外,如果讓它穿過膜的形式,顯然速率不高。 但細胞很聰明,細胞膜可以通過變形形成一個泡,拎起一個泡,這個泡裡有很多細胞想要的東西,從而從外界快速獲取一些物質吸入體內。
  • 自考生理學章節知識點第二章:細胞的基本功能
    產生的條件: ①細胞內的K+的濃度高於細胞外近30倍。②在靜息狀態下,細胞膜對K+的通透性大,對其他離子通透性很小。B. 產生的過程:K+順濃度差向膜外擴散,膜內C1-因不能透過細胞膜被阻止在膜內。致使膜外正電荷增多,電位變正,膜內負電荷相對增多,電位變負,這樣膜內外便形成一個電位差。
  • 科學家在細胞外「重演」細胞分裂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團隊的最新研究首次在細胞外「重演」了細胞分裂過程,該成果將有助進一步洞悉細胞開展日常活動的物理過程,有朝一日催生出重大醫學突破,並為新型材料甚至人造細胞開闢新方向。芝加哥大學物理學教授瑪格麗特·加德爾和博士後基姆·韋裡奇領導了這項創新性研究。
  • 細胞分裂過程首次在細胞外「重演」
    圖為細胞分裂過程首次在細胞外「重演」。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0日報導,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夠了解細胞如何建立、移動、運輸和分裂背後的物理學。現在,美國科學家首次在細胞外「重演」了細胞分裂過程。
  • 細胞外基質與組織的再生與修復
    :是由細胞合成、分泌的生物大分子在細胞表面或細胞之間構成的非細胞三維高分子網絡,其內中富含膠原蛋白、層粘連蛋白、彈性蛋白、蛋白聚糖及各種細胞因子等,在為細胞提供生存所需的立體空間基礎上,通過與細胞黏附分子、調節因子和連接蛋白等作用調控多種細胞功能,並在疾病診治及組織工程再生修復等方面發揮作用
  • 新方法揭示細菌生物膜中的細胞位置和流動
    新方法揭示細菌生物膜中的細胞位置和流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4 21:59:29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Bonnie L. Bassler研究團隊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細胞分裂
    細胞分裂素還有防止離體葉片衰老、保綠的作用,這主要是由於細胞分裂素能夠延緩葉綠素和蛋白質的降解速度,穩定多聚核糖體(蛋白質高速合成的場所),抑制DNA酶、RNA酶及蛋白酶的活性,保持膜的完整性等。在葉片上局部施用細胞分裂素,能吸聚其他部分的物質向施用處運轉和積累。細胞分裂素的作用方式還不完全清楚。
  • 06考研西醫生理學細胞的基本功能部分模擬試題及答案
    8.蛋白質、脂肪等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的轉動方式是_______和_______.  9.O2和CO2通過紅細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神經末梢釋放遞質的過程屬於。  10.正常狀態下細胞內K+濃度_______細胞外,細胞外Na+濃度_______細胞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