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24小時】小原子中的大世界

2021-01-15 科學24小時

     能源不僅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交通和通信等領域,也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是人類須臾不可缺少的東西。當前,人類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化學燃料、裂變核能、太陽能、風能和水能,以及地熱能等。這些能源在使用過程中都存在一些弊端,如汙染環境、資源枯竭、利用率低、受地域限制大等,難以長期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作為一種既清潔安全,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聚變核能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地球上的絕大部分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如水是由H2O分子組成的。但也有一部分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 ,如石墨是由碳原子構成的。但分子在化學反應中會破裂成原子,如1個水分子可用電解法或其他方法再分解為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而原子是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解的最小微粒。


      原子雖然用化學方法不能再分解,但從物理學的角度仍然可以再分解。隨著1897年英國物理學家湯姆遜發現電子、1918年盧瑟福發現質子、1932年查德威克發現中子的認識,原子的真實面目被全部揭開。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其直徑的數量級大約是10-10米。原子核居於原子的中心位置,其直徑是原子的十萬分之一,它由質子和中子(統稱為核子)構成,核子之間存在一種很強的作用力,叫作「核力」。它是一種短程吸引力,只在原子核直徑的很小範圍內起作用,比電磁力要大130倍,在原子核外,則會迅速降到0。質子和中子質量相當,但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與質子帶有相同大小負電荷的電子,質量很小,只有質子的千分之一,在庫侖力的作用下,電子在核外較大空間內作高速運動。


      同種元素的原子帶有相同數量的質子,而對於某種特定的元素,中子數可以不同。我們把具有相同質子數、不同中子數的原子稱為同位素,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所處的位置相同,就像坐在一張椅子上的「孿生兄弟」,儘管體重不同,但模樣和所處的位置一樣。例如,在自然界中,鈾就有鈾-234、鈾-235和鈾-238三個同位素。大多數同位素的原子核都是不穩定的,會自發地放出電磁輻射或粒子,而轉變成另一種原子核,或過渡到另一種狀態。

   原子彈和當前核能發電是最為常見的核裂變應用形式。那麼核裂變又是什麼呢?

更多精彩內容,

盡在《科學24小時》2020年第78期

相關焦點

  • 位於大世界隔壁的24小時金融守護
    位於大世界隔壁的24小時金融守護 2021-01-10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以聲為錨,發現書店裡的「大世界」——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書店...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二季於11月23日在北京實體書店公眾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APP、新浪讀書、喜馬拉雅、有書上線,該節目旨在挖掘北京優質特色書店空間,立體化、沉浸式講述書店故事,讓聽眾和讀者能在一天時間,探訪不同區域的書店空間,體驗不一樣的書店之旅。
  • 合肥各大醫院急診科24小時應診
    合肥各大醫院急診科24小時應診 2018-02-09 09:48:23   來源:市場星報
  • 【獨家·24小時】蝙蝠殺手——白鼻綜合症
    2007年,紐約州生物學家在奧爾巴尼西部的一個洞穴中發現了由一種假裸囊菌屬導致的白鼻綜合症。研究人員猜測,這種真菌在歐洲,可能還在亞洲,已普遍存在了數千年。但由於某種未知原因,它並未導致這些地區的蝙蝠種群數量下降。目前尚不能確定這種真菌是如何到達美洲大陸的,但是,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國際遊客來到北美的洞穴,這種真菌可附著在遊客的鞋子、衣服和其他物品上存活數周。
  • 過去24小時,中美各發生了兩件大事
    就在過去24小時,中美各發生了兩件大事。我們既見證了最讓人振奮的喜悅,也看到了最跌宕起伏的劇情,還目睹了最讓人痛心的悲劇。還是先說說美國吧。美國第一件大事,最讓人痛心的悲劇。之所以說是一件大事,是因為實在太讓人震驚,挑戰人的底線。
  • 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全球僅剩一隻,還要24小時守護!
    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全球僅剩一隻,還要24小時守護!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大家好歡迎觀看本期。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全球僅剩一隻,特種兵24小時持槍保護。自然界中有不少珍貴的動物,有的是因為人類的捕殺。
  • 【獨家·24小時】一朝成名的託卡馬克
    位於英國牛津卡勒姆聚變中心的歐洲聯合環狀反應堆JET,是世界上已建成的大型常規託卡馬克裝置。JET集合了歐洲頂級的科學家、工業技術人員和有創新意識的管理團隊,是整個歐洲核聚變規劃的一艘旗艦,無論在科學技術或科學管理上,JET裝置都值得世人敬佩。
  • 世界首臺太陽能24小時聚光儲能發電機組深圳奠基
    筆者從深圳方面獲悉,日前,世界首臺太陽能24小時聚光儲能發電機組舉行了奠基儀式,這是世界首次實現太陽能24小時發電,專家稱,一旦其應用推廣,將改變整個世界對太陽能的利用效率,太陽能行業將步入發展的新階段。
  • 新鮮事:動物園搬進客廳電視 24小時直播萌物成長 還可雲餵養
    的這兩個「明星萌物」——活潑好動的白眉長臂猿寶寶,和呆萌有趣的細尾獴,8月20日開始,要通過5G技術在電視大屏端,實時呈現24小時無間斷直播了。這是浙江廣電新媒體IPTV,聯合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最新推出的24
  • 地球的3大事實,珠峰不是世界最高峰,一天也並非24小時
    大家都知道世界最高山是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珠穆朗瑪峰,不過它是「地球海平面以上」的最高峰。那你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哪座嗎?其實你並不知道,因為他不是珠穆朗瑪峰,珠峰只有8844米高,而夏威夷的莫納克亞火山這則高達10203米,所以他才是世界上最高的山,那為什麼很少有人知道呢,因為莫納克亞山的大部分山體位於水下,海拔並不高。
  • 聯想618戰績:3分鐘破1億元,全天24小時破11億元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騰訊數碼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6月19日凌晨,2020年的618全民大促狂歡正式落下了帷幕。
  • 每天都是24小時嗎?
    地球以自己的軸心自轉一周所用的時間稱為1天,這一周不是準確的24小時長,有時候它會多出50秒或者少50秒。地球自轉速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海潮、天氣格局和地質活動所引起的摩擦,這使得一年中平均每天都比24小時少零點幾秒。為了使時間同步,科學家引入了「閏秒」的概念,在某一時刻把「時間」延長。
  • 氦,小原子中的大物理
    氦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號元素而QED描述了從微觀粒子到宏觀固體中都廣泛存在的電磁相互作用的量子性質,是目前物理學中最為精確的基礎理論。
  • 桐生戰兔與E總共演24小時日本,即便來到異世界我們還是會遇的
    即便來到異世界我們還是會遇的,桐生戰兔,這一天這麼快就到來了,朝日臺60周年的紀念劇24 Japan,犬飼貴丈和前川泰之共同出演的一部暗殺懸疑劇,編劇是長坂秀佳,寫過不少的假面騎士和奧特曼。這8個人中就有5位是演過特攝的人,右上角是假面騎士歐茲裡的boss真木博士,也就是艾克斯奧特曼的隊長,左下角是動物戰隊的鯊魚,獸王鯊塞拉,男主角唐澤壽明,在10號誕生,假面騎士全員集合中出演過騎士人。
  • 24小時尿蛋白檢查,地位升級↑ 留24小時尿成為腎友必備技能
    一般用於不容易留24小時尿的患者(比如小患兒),準確度一般;最後一種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尿蛋白多少的金標準,準確度最高。加減號只作為輔助參考,不能指導治療方案的制定;但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需要留取24小時尿液,麻煩一點。
  • 《我的世界》24小時掛機神器藍光雲手機
    《我的世界》是一個關於方塊與冒險的沙盒遊戲,在遊戲中不存在規定的路徑、也沒有任何玩法的限制。在這個無比自由的世界內,你能夠獲得比想像中更多的樂趣,並且絲毫不受使用終端的限制。在遊戲中,玩家將完全自由的在一個三維空間中,通過創造或破壞不同的物體來打造精妙絕倫的建築物和藝術,或者冒險收集探索地圖,來完成遊戲的主線
  • 小原子爆發大能量:人造太陽可以帶來無限能源 還能承受上億度高溫!
    原標題:小原子爆發大能量:人造太陽可以帶來無限能源,還能承受上億度高溫!   這則消息提到的ITER是目前世界上僅次於國際空間站的又一國際大科學工程計劃,世界上最大的磁約束等離子體物理學實驗。該項目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提出,該項目目前已經有35個成員,中國也是其中之一。ITER項目的裝置是一個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託卡馬克,俗稱「人造太陽」。
  • 「24小時獨處計劃」:汪一平訪談
    24小時獨處計劃的目的,將集中在幫助參與計劃的個體在玻璃空間中獲得一種非日常的獨處體驗。通過一種可以被任何人觀看的獨處方式,看似隔離卻無時無刻不在與外界發生關係的玻璃,恰恰與那種白盒子包裹下的藝術行業狀態拉開了距離。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多少?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多少?這是許多患者都會詢問的一個問題,因為通過這個答案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蛋白尿,關於此問題,我們將請到腎病醫生為大家詳細講解。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多少?
  • 「24小時」打造夜消費新場景
    不僅為城市中的「夜行人」提供了夜間消費的好去處,也極大地提升了夜間消費的便利性,助推了城市「夜經濟」的發展。    鄭州24小時便利店點燃夜間消費新活力    晚上8點,下班後的市民小劉和同事來到鄭東新區商務外環路的每一天便利店,這家店面不足80平方米,商品擺得滿滿當當。櫃檯旁邊還供應關東煮、包子、粥等熱乎乎的食品,讓奔忙了一天的都市白領在夜色中感受到一絲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