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取消「互助獻血」 曾有人非法買賣血液形成利益鏈

2020-12-05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2月13日消息(記者沈靜文 車麗)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為了緩解醫療救治過程中血液資源不足的情況,互助獻血的制度已經在全國多地實行多年。在血液資源匱乏的時候,可以動員與患者有直接關係的家人、親戚、朋友、同事或者有間接社會關係的人員進行無償獻血,由血液中心調配與互助獻血等量的血液製品給患者使用。

  然而近日,北京市衛計委和北京市紅十字會聯合下發的一則通知讓一些醫務工作者感到擔憂,也引起了人們的討論。按照國家衛計委的要求,通知決定北京從2月10日起停止開展互助獻血。

  張阿姨的老伴罹患膀胱癌多年,身體有失血滲血的現象,每隔幾個月要輸血以維持血液平衡。而醫院有限的庫存血液要留給危急病人,作為慢性病人家屬,互助獻血成為張阿姨周期性的煩惱。

  張阿姨說:「讓我們互助獻血,可是我女兒在前三個月之前輸了一次血,再去輸血也不行。我去輸血人家又不要,因為我已經快60了。我們沒有辦法,只能找黑血市場上這些血。」

  長期在醫院陪護的小王說,北京的大多數醫院此前都有互助獻血的規定。對此,病人無奈,醫院也無奈。小王表示,一般情況下不太嚴重的話,會讓自己先備血,如果都給用了,萬一有急用的病人,沒有血不行。

  根據獻血法第十五條規定,為保障公民臨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國家提倡並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為保證應急用血,醫療機構可以臨時採集血液,但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確保採血用血安全。

  如今,這種獻血方式要退出北京歷史舞臺。中國衛生法學會常務理事鄭學倩表示,互助獻血是無償獻血的補充形式,卻被一些血販子演化為商業運作。在買賣血液過程中有一種替換,首先人到血站檢測血,檢測後又換人,導致血液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這也破壞了國家正常的醫療秩序和社會經濟管理秩序。

  早在2012年有報導稱,武漢已暫停互助獻血;2017年,由於血站檢出不合格血液中68.2%的標本來自互助獻血人群,廣西南寧也叫停互助獻血;2017年12月,四川省衛生計生委在官網掛出通知,要求取消互助獻血。

  互助獻血在救助需血患者的同時,也催生了黑色利益鏈、滋生了血頭賣血等產業,取消這一規定的確有助於規範臨床用血的管理。然而,多地取消互助獻血後,各類患者的臨床用血又靠什麼來保障?有哪些替代措施能夠破解「血荒」?

  幾乎每一次叫停互助獻血,都會引發爭議。一方面,互助獻血背後的利益鏈條令人觸目驚心;另一方面,面對「血荒」,互助獻血成為不少患者的唯一希望。如果全面叫停互助獻血是否會影響臨床需求,讓本來就捉襟見肘的血液成了醫學奢侈品?對此,鄭學倩的答案是否定的。她認為,2017年,國家衛計委有一個關於血液安全核查的通知,提到很多省沒有互助獻血,個別的省互助獻血的比例只佔到3%到4%,最高佔比12%。北京市90%的血站血源都是街頭無償獻血,不會因為取消互助獻血影響到大批病人的血液供應。原來是作為補充,過渡一段時間後沒有更好地發揮作用,反而弊大於利,國家應該更進一步完善獻血制度和採供血制度。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人口獻血率僅為0.87%,遠低於發達國家的4.54%。北京紅十字會血液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坦言,這是我國目前用血困境的重要成因之一。更多的人認為獻血是緊急情況時採取的,我國公民不乏愛心,但是沒把它納入到日常需求中。

  在多地已相繼叫停互助獻血後,有哪些替代舉措來保障血液充足安全嗎?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表示,北京將加大團體獻血招募力度,還將加強與津冀地區及其他省份採供血機構業務協作,同時積極挖掘和設立新採血點,以增加總採血量。鄭雪倩提醒,北京市也沒有對互助獻血完全「一刀切」,實際運作中確實屬於病情需要和家屬真實意願,可作個別處理。

相關焦點

  • 「賣血黑市」利益鏈揭秘:「互助獻血」生財術
    但是非法血液買賣屢禁不止,既給患者用血帶來安全隱患,又擾亂了無償獻血制度。  互助獻血竟成「有償兼職」  我國獻血法規定,國家提倡並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為緩解用血緊張的互助獻血政策被一些不法分子鑽了空子。
  • 醫院護工轉行當「血頭」 利用互助獻血漏洞組織賣血
    重案組37號日前獲悉,朝陽檢察院以涉嫌非法組織賣血罪,對利用互助獻血漏洞非法組織賣血的犯罪嫌疑人周某、趙某批准逮捕。其中周某曾為某醫院的住院護工,在得知醫療用血供應緊張的情況後,辭去工作變身「血頭」組織賣血。  北京街頭電線桿上張貼著「有償互助獻血」小廣告,聲稱「獻血人員」可獲「獻血金」。
  • 互助獻血制度引爭議 「血託」弊端迫切需要改進
    對於辦公室外數百米的這些人,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劉江感到十分無奈。「2012年剛剛由公安機關進行過專項打擊,但未能解決根本問題。」他對記者說,如今只能在對方進入單位管轄區域時,安排保安轟走。  北京市西城區檢察院檢察官王兆華,2013年參與了多起相關案件的訴訟。他向記者表示,互助獻血制度從某種程度上確實保障了獻血、使用之間的平衡,顯然是巨大的進步。
  • 廣州昨起全面取消互助獻血,當地部分獻血點服務時間開始延長
    從昨天(3月31日)開始,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廣州全面取消互助獻血。在臨床用血緊張時,發動患者親友互助獻血的做法保障了臨床血液的供應。然而,互助獻血制度也讓地下「血頭」看到了牟利空間,他們招募獻血者為病患提供有償服務,有違無償獻血原則。2018年3月底前,全國統一取消互助獻血,此前,多地業已實施新規。
  • 記者調查北京有償獻血黑市 賣400cc可獲千元
    該讀者告訴記者,在血液中心互助獻血時,需要出示一張家庭互助獻血申請表,但在醫院輸血科很容易拿出這張申請表,而血液中心也不會對獻血者與患者的親屬關係進行核實,導致血託買賣血源有漏洞可鑽。由此,一些血託抓住患者家屬急於用血動手術的心理,鑽家庭互助獻血的漏洞,通過聯繫患者家屬並向家屬要高價,同時低價找來獻血者,從中賺取高額差價。
  • 網友稱給親屬互助獻血要交費 各區收費標準不一
    東方網記者劉華賓4月22日報導:給指定親屬互助獻血也要交費?近日,有網民在某論壇發帖稱,去年到上海血液中心為指定的親屬獻血小板,但血液中心要收取每200毫升1500元的費用。網友對此心存疑慮,稱這是「強大的外圍勢力」有意設置的障礙。事情果真如此麼?
  • 獻血有沒有壞處?為什麼有人說醫生不願意獻血?
    獻血有沒有壞處?為什麼有人說醫生不願意獻血?@小燕子:誰說的?適量獻血對身體沒有壞處,我們夫妻兩個人每年各獻血一次,每次無償獻血400毫升!發誓以後再也不獻血了!後來電視上看到同城有人需要我媳婦的血性我們主動聯繫了人家。@LOve晨:回答這個問題確實違背自己的良心,國家一直是支持傳播正能量的,但對於獻血的負面確實影響很大。我自己獻血過兩次次400毫升,但我老婆生孩子用血卻需要買,當初說好的家人免費用血呢?醫院和血站互相推諉,為什麼我們獻400醫院不給我錢,別人用400毫升要收入1500的費用?
  • 20年間全國無償獻血量增5倍 血液供應基本滿足需要
    2020年臨床用血全部來自自願無償獻血  目前,我國獻血模式以自願無償獻血為主,包括個人和團體自願無償獻血,此外,還有少量互助獻血。有消息稱,今年3月底前國家衛健委已發文要求各地停止互助獻血。對此,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周長強昨日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僅有少數偏遠地區如西藏、新疆等,還存在極少數互助獻血情況,爭取到2020年臨床用血100%來自於自願無償獻血。  互助獻血的缺席會否引發新的「血荒」?
  • 北京患者七年間靠「買血」續命 打擊有償獻血就是斷了活路?
    在無償獻血不普及、血液資源匱乏的現實下,他們不得不遊走在生存與法律的邊緣——找血。「知道買血不合法,但我就靠這個活命了」坐在醫院輸血室的椅子上,何琳看著400cc血液,緩慢地流入自己的身體,臉上恢復了一絲生機。飽受慢性病痛折磨多年,如今何琳最關心的,還是「哪裡有血」。
  • 找不到人獻血患者只能等死?網友質疑血站"冷血"
    「互助獻血」難倒一家人  14晚上19點47分,網友Dasiy(安女士)在大眾網日照論壇發出求助信息,稱其父親因為一場嚴重的車禍導致骨盆粉碎性骨折以及全身多處骨折,急需大量血液。11月15日下午1點,在日照中心血站的一輛採血車上,數十名網友捲起衣袖,排起隊伍,為素不相識的車禍危重病人安玉田獻血。
  • 【重要】國家衛計委取消人體血液組織器官進出口審批
    、組織器官進出口審批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取消人體血液、組織器官進出口審批,醫療機構禁止使用境外來源的人體血液(包括血漿及其他血液成分)、組織器官用於臨床醫療用途。用於科研及其他用途的人體血液、組織器官進出口,按照科技部「人類遺傳資源採集、收集、買賣、出口、出境審批」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出入境特殊物品衛生檢疫審批」的相關規定辦理。
  • 人體中的血液從哪來?獻血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嗎?
    一些老人也阻止自家孩子去獻血,說是獻血會傷及機體根本,對身體危害大。那事實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人體中的血液從哪兒來,對我們又有什麼作用……今天,知力君就帶你一起來看看血液的秘密!血漿中90%是水,其餘為蛋白質、鈉、鉀、激素、酶等物質,其百分比與海洋極其類似,因為最早的多細胞生物是在海洋裡演化出來的,所以血漿最早應該就是海水。
  • 醫生已成我國獻血主力軍,為何仍有人說醫生不獻血?
    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以來,我國無償獻血人次和採血量實現了連續20年的持續增長。但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數據顯示,醫生、公務員、大學生、軍人獻血比率遠高於其他人,已成為獻血的主力軍。為什麼普通公眾不願意獻血呢?
  • 聽說醫生從不獻血?獻血對身體到底有啥危害?今天一次性告訴你
    很多人說醫生從來不獻血,因為對身體有害,其實是假的,醫生也會積極的獻血,有時醫院還會組織醫生們獻血。 謠言的來源是大眾受到了傳統健康觀念的影響,擔心獻血會使得身體虛弱,傷元氣,從科學的角度而言,適度獻血是對身體有利的。人體的血液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新陳代謝,就算不獻血,血細胞也會走向衰老和死亡,最終變成血液垃圾。
  • 走近Rh陰性稀有血型獻血志願者 聽聽廈門這群「熊貓俠」的故事
    昨日,記者走進廈門市中心血站,探秘一個特殊的人群——Rh陰性稀有血型獻血志願者。  Rh陰性血型在漢族人中的比例僅有千分之三左右,由於特別稀少,被稱為「熊貓血」,他們需要「抱團取暖」互相提供血源,這群獻血者也被稱為「熊貓俠」。廈門市中心血站牽頭為他們組建了互助小組,他們也自行組建了互助交流群。
  • 「MMM金融互助社區」系非法機構
    據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李延霞)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四部門18日發布風險提示,「MMM金融互助社區」及類似金融互助平臺和公司未經工商部門註冊登記,系非法機構,具有非法集資、傳銷交織的特徵,廣大投資者要高度警惕。
  • 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遇信任危機 多家醫院現血荒
    宣武醫院血管科一主任醫師表示,這兩年「缺血」情況一直存在,去年更為明顯,包括胸部、臟器等用血量較大的手術多需患者家屬「互助獻血」。2011年的最後一天,在北京市血液中心的官方網站——首都獻血服務網上的顯著位置,滾動提示著本市血庫的庫存情況,其中紅細胞庫存A、B、O、AB型血均顯示為「緊急獻血」,血小板庫存提示中,除了B型和O型為「歡迎獻血」外,A型血和AB型血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 無償獻血,為什麼輸血不是免費的?醫生告訴你實情
    還有人是空腹就去獻血,獻完血後可能因為血糖過低發生頭暈甚至暈厥。獻血之後一段時間,有人會感覺一定的疲倦和頭暈,這是因為人體的血液因為被抽出去一部分,供應有點不太及時,是正常的反應,等到血液再生的時候自然就恢復了,這時可以補充一點糖分,休息一會。
  • 「熊貓血」學生獻血,被強行多抽100毫升,網友:我們都經歷過……
    不少網友都表示,自己也曾經有過「被多獻血」的經歷,比如,原本想獻200ml,卻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被抽了400ml;要不然就是醫護人員發現去獻血的人體重超過了100斤,多次勸說。還有網友在多獻血之後暈了一周,因此非常憤怒,義務獻血原本是一件開心的事兒,被強行說服的感覺真的很糟糕;還有網友擔憂血液可能會被不法分子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九條規定,血站對獻血者每次採集血液量一般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過400毫升,兩次採集間隔期不少於6個月。